Practice

Practice

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誰發現了 M57 ?

M57 是夏夜最具代表性的深空目標之一, 很多人拿到第一隻望遠鏡, 或者第一次尋找深空天體就是找它. M57 看起來就像我們心目中典型的 "行星狀星雲" 模樣, 灰白模糊的圓盤被稍微明顯的外環圈著; 位置好找, 夾在肉眼可見的天琴 beta 與 gamma 星間, 辨識難度也不高... 真的不高, 看過一兩次之後任何人都可以輕鬆找到. 我剛剛用 M57 當關鍵字搜尋了一下自己的筆記, 400 篇裏竟有 55 篇提到 M57, 根本是拿它來當測試用. 從 7x 50mm 尋星鏡、10X 42mm、15X 56mm、18X 70mm 雙筒; 自己組裝的 50mm、55mm、60mm、71mm 小小折; 80mm 賞鳥鏡; 60mm、76mm、90mm、100mm、102mm、140mm、200mm、210mm、254mm、318mm 折射鏡、反射鏡、折返鏡... 倍率從 7X 看到 400X, 有加濾鏡不加濾鏡... 真的是把 M57 看到翻過來了. 這也是為什麼 6 月份雜誌這篇由 Don Olson 與 Giovanni Maria Caglieris 寫的 "Who Discovered the Ring Nebula?" 這篇文章這麼吸引我.

是誰第一個發現 M57? 我找了懶人喜歡找的 WIKI, SEDS... 都說是法國天文學家 Antonie Darquier, 歐洲南天文台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網頁, 甚至才幾年前國際研究團隊使用哈伯太空望遠鏡 Wide Field Camera 3 拍攝 M57 計劃的新聞稿也都說是 Antonie Darquier. 而且大家引述的文字都一樣, 翻成中文 (不過還是建議大家看原文, 因為我很常寫錯, 哈~~) -- "Darquier... 使用大約 3 吋的望遠鏡於 1779 年一月第一次看見這個環... 不久之後, Charles Messier 也看見了, 然後加進他的目錄... 就是 M57". 19 世紀的各種天文刊物、天文台紀錄、書籍... 都類似的這麼寫, 時間延續至今, 大家抄來抄去, 因此所有書本也都這麼寫. 那麼有人研究過到底這段話從何而來? 又有什麼奇怪之處?





大家都認識梅西爾先生, 因為從 M1 到 M110 的 "梅西爾目錄" 不但是同好們耳熟能詳的入門參考, 應該也是世界上第一本有系統的深空天體目錄 -- 如果有機會到法國, 我超想參觀巴黎梅西爾先生的觀測塔, 然後再到他的墓園走走 -- 梅西爾先生編纂這份深空天體目錄的原因當然還是為了他的彗星搜尋工作. 茫茫星空中雜七雜八的雲氣散落四處, 得先把這些確定不是彗星的障礙物標出來, 不然常常會搞不清楚.

1779 年 1 月 18-19 號的下半夜,  天況好得不得了. 梅西爾先生正準備用他焦長 3.5 呎的折射鏡觀察木衛 IO 蝕, 當時這隻在倫敦由 Dollond 製作的 3 片式折射鏡可是世界最好的望遠鏡之一. 在木衛 IO 5:53 開始蝕之前, 他先用另一隻當時算超短焦的焦長 2 呎望遠鏡, 搭配大目鏡作出 5~6 度大視野找彗星, 然後在天鵝頭輦道增七 (beta) 星旁邊, 大約 5 等亮的天鵝 2 號星附近找到彗星. 不過這不是新發現, 這顆是柏林天文台的台長 約翰·埃勒特·波德 (Johann Elert Bode) 發現的, 波德先生算出天王星的軌道, 而且用 Uranus 命名, 還發現了 M81, 所以 M81 也被叫作波德星系.

在 1782 年出版的一張梅西爾的觀測星圖裏可以發現該彗星的軌跡, 從狐狸座開始是一段虛線, 有個點旁邊寫著 "1 月 6 號 柏林" (a Berlin le 6. Jane) -- 不知道我有沒有看錯? 因為看了半天雜誌裏古圖的龍飛鳳舞, 實在看不太懂, 只好半用猜的 >"< -- 之後的軌跡變實線, 實線在天鵝 2 號星附近也有小字 "a Paris le 18. Jane"; 因此梅西爾一定知道 1/6 柏林的波德先生已經發現這顆彗星, 然後他自己在 1/18 號看到. 虛線是波德先生的觀測, 實線則是梅西爾本人的觀測. 這裏要先埋個小伏筆, 因為古圖上的 "用字" 會解釋到後來的誤解.

回到 1779 年 1 月 18-19 號下半夜, 當時梅西爾用的星圖是跟牛頓先生很不合的英國首任皇家天文學家 約翰.佛蘭斯蒂德 (John Flamsteed) 編的. 天都快亮早上六點多, 記錄完彗星, 梅西爾在晨光中彗星附近找到另一團雲氣, 不過當時觀測條件太差, 來不及確認, 然後接下來幾天都是多雲, 一直等到 23 號梅西爾才再度量測這團雲氣, 並標上 "Neb 1799", 現在我們知道這團雲氣就是球狀星團 M56.

對了, 18 就 18; 19 就 19, 幹嘛講 18-19 號? 因為那個年代天文學家的 "1 天" 是從中午到中午算; 而民間則是午夜到午夜算, 所以清晨的記錄可以說 18 也可以說 19.

幾天後, 梅西爾先生持續觀察, 又有了重大發現. 彗星當時跑到天琴 Beta 星附近, 看著看著... 他發現在 gamma 與 beta 星之間有一小抹光, 圓的... 然後梅西爾先生量測了它的座標 RA 與 DEC, 筆記下來. 至此, 我們從梅西爾的座標、目標描述... 可以確認他在 1779 年 1 月 31 號發現了 M57 毫無疑問. 在前面提到的同一份星圖上 M57 位置旁邊也寫上了一樣的 "Neb 1799", 之後兩個目標一起列入梅西爾目錄裏, 而大誤解就出現在這份梅西爾對 M57 的描述文字 (梅西爾對 M57 觀測描述的原文可參考 SEDS 這邊). 奇怪的是梅西爾寫到了:   ...... M. Darquier, at Toulouse, discovered it when observing the same comet, and he reports: "Nebula between gamma and beta Lyrae; it is very dull, but perfectly outlined; it is as large as Jupiter & resembles a planet which is fading". 大意是... 當 Darquier 找同一顆彗星時也 "discovered" 到這團雲氣 (M57).

好啦, 連發現 M57 的梅西爾先生自己都說 Darquier 先生 "discovered" M57, 動詞還加 "ed" 喔. 那還有什麼可以誤會呢? 不就是 Darquier 先生最先發現 M57 嗎?


文字或語言都會與時俱變, 更別說一兩百年前的習慣了. 的確, 當年的 "discover" 並不完全跟我們現在認知的 "發現" 一樣 -- 是 "從無到有" 的查覺; 那個年代的 "discover" 比較類似 "看到"、"找到"... 那種帶著 "我知道有這個東西, 哇... 我也看到了" 的意味. 這可以從前面講的那個 "伏筆" 得知, 觀測星圖裏的手寫小字都用 "discovered", 彗星是柏林的波德 1/6  "discovered", 但也是巴黎的梅西爾 1/18 "discovered", 都是 "discovered". 星圖是梅西爾的觀測手繪, 他用一樣的動詞, 不同的日期地點標註彗星位置, 顯然 "discovered" 對他而言只是 "spot", "discern" 到某種東西的意思. 因此回到梅西爾目錄裏 M57 的描述 "... M. Darquier, at Toulouse, discovered it when observing the same comet" 並不一定是指 Darquire "已經" 發現了 M57.


這樣解釋還不夠強, 我們得翻翻 Darquier 先生自己的描述, 怎麼從來沒人想到要追查 Darquier 先生本人的記述呢?

1779 年 9 月, Darquier 先生寫了封落落長的信給梅西爾, 現在這些考古文件上網都找得到了. 信裏提到他為什麼遲至 2 月才開始追蹤那顆波德彗星的原因... 因為 Darquier 先生 2 月 9 號才收到有彗星消息的雜誌 (Gazette de France, 公報, 跟現在的雜誌類似吧?)... 很正常, 在 Darquier 先生所在的鄉下地方 (法國南部的土魯斯 Toulouse, 現在可是法國的太空產業重鎮) 晚收到雜誌, 跟我住的鄉下地方小鎮差不多 ^^", 那份公報詳載了梅西爾找到波德彗星的相關訊息, Darquier 先生才會知道有彗星可觀測, 而且要看哪邊找彗星? 所以 Darquier 自己說他在 2 月 9-10 號午夜才開始觀測彗星, 彗星位置大概在武仙彎起來的那隻腳上... Darquier 先生的描述很長很囉唆, 而且觀測時間也沒寫得很精準, 不過沒關係, 因為從他的信我們可以確認, 至少在 2/10 前 Darquier 先生是不可能看到 M57 的.


故事大概就這樣, Darquier 2/10 看到 M57, 而 Messier 在 1/31 就看到了. 感謝現代科技把古書古圖都數位化上網, 任何人都有機會窺探原貌, M57 顯然就是梅西爾先生自己發現的. 也許誰發現的並不重要, 但是看完這個小故事再抬頭看看 M57, 覺得它又更生動幾分, 夏夜有這麼精緻美麗的指環掛在星空真是太棒了!

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5.5 吋下木星的小紅斑與衛星凌

整個五月幾乎都跟木星混在一起, 現在閉起眼睛應該都可以把木星畫個大概吧? 不過木星一點都不單調無趣, 別說每天看都有些不同特徵, 就算盯著短短 10 幾 20 分鐘也能查覺其氣流特徵的變化. 四大木衛繞來繞去, 大小紅斑每隔 10 小時左右又現身一次, 想要抓點特別的景像並不難. 上周末晚上衛星凌跟小紅斑同時現身, 看著天空薄雲朵朵, 星系是不可能了, 看來還是繼續找木星作伴.


TEC 140 on EM-200


上禮拜借來的相機還人了, 拍拍照也蠻有趣的, 索性買一台來玩...




手上不知道為什麼接環一大堆, 湊一湊還真的能接上 XW 目鏡呢.





試拍一下器材, 果然有比手機厲害...





回到週末夜的木星, 我還是喜歡畫畫... ^^"


Ganymede transits and oval BA (TEC 140)



首先, Seeing 真的很差, 整個木星盤面都在跳動, 大部分的素描其實都是用 175X (Delite 7mm) 畫的, 不過第一層的輪廓畫好, 細節也確認得差不多了. 接下來嘗試不同濾鏡以及倍率來觀察是不是某些細節會更明顯? 比如說 327X (Delite 3mm) 看, 整體雖然變模糊, 不過 festoon 變得很清楚, 連飄逸的方向都很明顯. 我把觀察的重點記錄一下:

為了好說明, 我又要引用 ALPO-Japan 的木星相片了, 幾年前我曾寫信徵得其同意過 (e-mail 也還留著), 所以應該不用再問一次吧? 這個 "月惑星研究会" 的網頁其實也有提到 "業餘", "非營利目的" 的使用許可. 這次用到的相片是來自日本神奈川縣橫浜市的三品利郎 (Toshirou.Mishina) 先生的相片, 因為只有他拍的與我觀察的時間最接近, 為了說明我得轉一下方向



 
 



我觀察的時間大約比相片晚 5~10 分鐘 (22:50 左右) , 木衛三 Ganymede 剛移進木星正面北極區附近, 等到 23:10 分以後, 衛星與木星的反照率對比太小就看不見了.

#1 難得今年認出北溫帶 (NTB), 雖然只有一小段, 從相片看也能發現其實對比真的不高.

#2 北熱帶 (NTrB) 中間部份比較深, 這也可以從觀察相片裏發現.

#3 靠 P side 這邊的兩塊 blue patch 與 festoon 目視很明顯, 相片反而最靠邊那塊沒那麼清楚.

#4 右邊兩塊 blue patch 與 festoon 目視很大塊, 範圍廣但是沒那麼凸進赤道區 (EZ).

#5 這是當天看到南赤道帶 (SEB) 裏最明顯的大氣特徵了, 有一條白帶從 P Side 延伸到接近中央, 再往下彎到 SEB 邊緣, 對照相片的位置, 寬度, 長度都差不多.

#6 南赤道帶 (SEB) 上緣靠 F Side 這邊有一段顏色比較深.

#7 南熱帶 (STrB) 靠 P Side 這邊部份比較深, 可以從觀察相片裏發現一樣的現象.

#8 Oval BA, 輪廓左邊顏色較深, 也比較陡, 往右側緩降, 形成一個躺著的逗點外觀形狀.


相片用 8 吋 F/4.4 的牛頓鏡拍, seeing 3/10 還不錯, 用 1 千多張相片疊成. 我覺得目視還比較清楚呢. ^^"

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2.4 吋小鏡下的木星大紅斑與一些深空天體

梅雨季整天濕答答, 偶而也有雲縫出現的夜晚, 不過可看的時間很短也很片斷, 觀測條件也大多不佳, 但是... 看雲總比看電視、滑手機好吧? 所以還是常常待在陽台餵蚊子.





真的等不到星星的話, 就看遠方的路燈測目鏡, 用 Ronchi grating 觀察主鏡... 這麼無聊? 沒錯, 不過看路燈還是比看電視、滑手機好吧? 然後還開始練習用光學尋星鏡.

紅點尋星器加上長焦廣角目鏡是我習慣的尋星方式, 黑暗中一個紅點指路, 廣角目鏡移到起點星, 然後開始跳跳跳, 紅點讓人很輕鬆很放心. 不過我相信這都是 "習慣" 問題, 光學尋星鏡沒像紅點尋星器這麼直覺, 大致 align 好垂直線, 然後往上或往下移來找到起點星... 就是覺得沒那麼有效率啦, 可是大部分老一代 (... 哈~) 的觀星人都比較習慣光學尋星鏡, 我猜可能是當年沒有像 Nagler 31, XW 40 這類超廣角長焦目鏡, 加上當年的鏡子又多長焦小視野, 久而久之就依靠光學尋星鏡了.




其實也沒那麼難, 試過不同高度、不同亮度... 用光學尋星鏡找星都還很 OK, 這樣的話, 就把搭配起來超整體的尋星鏡裝回去好了.

不過這篇的主角是 FOA-60, 可是不管用哪支, 等雲的日子依然一樣...




還好, 仔細看畫面上方中央, 木星現身, 雖然寧視度很糟, 至少不用看雲看路燈了.

寧視度真的爛到可以, 勉強試了老半天發現倍率大概只能 support 出瞳徑到 0.5mm 左右 (100X 出頭)... 沒辦法, 只好睜大眼睛仔細看, 這樣看能看到什麼?

GRS transits (takahashi FOA-60)


很多人會懷疑, 6 公分小鏡, seeing 又那麼差, 真能看到這個模樣嗎? 以自己的經驗來說, 可以的. 要有耐心, 1 小時內 seeing 不會爛 3600 秒, 總會有幾秒鐘穩定氣流, 每次穩定的幾秒觀察一小塊區域, 先看明顯的 NEB/SEB 有什麼細節? 然後有機會看到 NTrB/STrB 嗎? 哪段比較深哪段比較淺? 粗細? 有凸出物嗎? 有凹陷處嗎? 底下是昨晚觀察的重點與發現:




#1: 北熱帶 (NTrB), 100X 下感覺很貼北赤道帶 (NEB), 細細筆直, 中央部份比較粗也比較深, 兩側延伸細細的直到球體邊緣.

#2: 北赤道帶 (NEB) 下緣不規則, 仔細看可以認出中央有兩塊比較凸出, 帶的兩端另有兩塊沒那麼明顯的凸出. 今年看別人拍的相片 Blue patch 都很大塊明顯, 因此也比往年好辨識多了.

#3: 大紅斑, 雖然沒大口徑高倍看起來那麼大塊, 不過可以看到一些細節, 包括 GRS 裏面更深色的一塊, 包覆果核相對淺色的果肉 RSH.

#4: 南赤道帶 (SEB) 氣流活躍, 雖然鏡子太小倍率太低解析不出什麼細節, 不過我可以確認這邊有一條深色帶狀從左下延伸到右上方.

#5: 南赤道帶 (SEB) 在 GRS 上方那段顏色很深且粗.

#6: 南熱帶 (STrB), 100X 下看起來肯定比 NTrB 肥, 而且靠近 GRS 那段不規則, 有點彎曲也有點擴大.

#7: 木衛  Callisto 反照率很低, 只有 0.19 (Europa 0.68;  IO 0.62; Ganymede 0.44), 在夜空很明顯沒問題, 不過昨晚很好玩的是它非常貼木星本體, 我大概估一下是當時 Europa 與 IO 間距的一半左右, 也因此幾乎看不見, 高倍也沒用, 反而是 100X 出頭 (出瞳徑 0.5mm) 時最好認.


這就是昨晚爛天氣下, 6 公分小鏡 110X 下看到的木星...... 還不少東西呀.


前幾晚也有機會在路燈餘暉下的陽台看了 M3, M53, 與 M104. M3 最清楚, M53 也沒問題, M104 則要 Averted vision 才可以. 星系真的很難, 我找了 M108, M87 都失敗, 平常很有信心的 M51 附近空域雲散不掉, 完全沒機會嘗試.


Messier 53 (takahashi FOA-60)

Messier 3 (takahashi FOA-60)


 6 cm 看球狀星團有什麼好看的? 雖然沒看頭, 但至少比看雲看路燈好啊...

M3 的外觀分類是 class VI, M53 是 V, 兩個差不多, 說鬆不鬆, 說緊又不算緊, 不過兩個看起來, 就算主鏡口徑小, 也能略略查覺其外緣不規則狀, 尤其 M3 更明顯. M3 離我們約 33900 光年遠, M53 約 58000 光年遠; M3 亮度 6.2 等, 而 M53 7.6 等亮, 可以觀察它們的亮度差異. 另外是大小, M3 18 arcmin, M53 13 arcmin, 相同倍率下也可以觀察一下其大小的不同... 所以就算看起來不美麗, 也不賞心悅目, 還是有可以觀察比較的點可以玩.


M104 就很痛苦了, 連看到都有困難, 根本不敢奢求細節. 不過相信主因還是天況啦, 不能全歸責於口徑小. 當作一種挑戰也很有趣... 至少比看電視滑手機好吧? :-)

Messier 104 (takahashi FOA-60)

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

木星大紅斑與衛星凌以及小紅斑

這幾天是滿月週, 不過平常沒空搭理的木星也是亮晶晶, 此時不看木星更待何時? 不曉得是今年木星氣流比較旺盛? 還是看多了之後比較看得到細節? 總覺得今年 NEB 與 EZ 交界處的 blue patch 及 festoon 相當明顯, SEB 內如波浪般一捲捲的氣流紊動也不遑多讓. 加上本來就愛看的大紅斑或衛星凌, 為了木星我幾乎是天天看天天畫了. 而且挑戰永遠不嫌多, 以前覺得不可能的 Oval BA 或其它白的、紅的 oval、spot... 現在都想嘗試看看.

跟第一年看火星一樣, 此時木星位置不錯, 設備架在陽台就好, 不用上屋頂, 方便多了.


Borg 71FL Matsumoto Binoscope and Takahashi FC-100DL

TEC 140 APO

看行星最讚的理由之一就是不用管光害, 光就這點... 看木星就是門檻低且老少咸宜的休閒活動了. 不過想看得久又要舒服, 那麼用兩隻眼睛一起看是基本策略.


很重的後端配備

目標這麼小顆, 當然要用力放大來看, 因此最好有細調功能的調焦座, 而且如果用的是沒追蹤功能的架台,  一定要有微調功能, 這樣才不會觀察得手忙腳亂, 心浮氣躁. 所以 Gleeman 兄推薦給我的齒輪式微調雲台就非常適合 Borg 71FL 的松本式雙望遠鏡了.


Manfrotto 405 for Borg 71FL Matsumotot Binoscope


今年看木星覺得南北兩條赤道帶的氣流似乎比往年活躍, 小至 6 cm, 大到 14 cm 主鏡都看得到不少細節, 就算倍率不到 200X 也頗有看頭. 不同口徑的效果當然有差, 先用 FC-100DL + 雙目視, 與 Borg 71FL 松本雙筒看的結果比較一下:



這是大紅斑轉掉前畫的, 天空寧視度與透明度都還可以. FC-100DL 用 160X (DeLite 7mm) 看時出瞳徑 0.6mm, 我覺得這個組合最銳利. 問題是 160X 看行星是看休閒養身的, 如果想要多看一點細節, 沒有搞個 250X, 300X... 以上, 那真的很心酸.




因為就架在兩隔壁, 所以反覆比較之後發現:

# 10 cm / 225X 可以看到 3~4 塊 blue patch, 尤其畫面中的中間兩塊, 連拖曳著的 festoon 也能微微看到, 甚至綵帶延伸的方向也能認出. 7 cm / 167X 可以認出 2 塊凸出來的 blue patch, 至於 festoon... 想都別想.

# 同樣在 NEB, 右上角有塊凸出去的淡色橢圓, 因為其四週會有較深色的氣流圍繞, 所以我很懷疑是一個 oval? 因為比對照片的確有一個 oval, 不過相片裏的比較小. 但也不是不可能, 因為把倍率拉高到某種程度之後, 有些細節目視下會有模糊放大的效果.

# 看過很多相片了, 我知道 SEB 上大氣紊流的大致模樣, 但還沒像這次那麼清楚過, 10 cm / 225X 看起來像是一個圈一個圈... 的樣子, 數了數總共數了 7 個. 不過 7 cm / 167X 就看不到白圈圈了, 充其量就是一整條不是很規則的白帶夾在 SEB 內.

# 至於圍繞在 "果核" 大紅斑邊緣一圈淡色的 "果肉" (RSH), 10 cm / 225X 很清楚, 7 cm / 167X 只能看到貼近SEB 下方那一小部分, 應該是深色的 GRS 與 SEB 對比出來夾在中間的淡色 RSH, 讓它變得好認.

# 那天看南溫帶 (STrB) 超明顯, 完全不遜於 SEB 與 NEB, 兩隻鏡子都一樣, 之前幾次看也沒那麼明顯呀? 至於北溫帶 (NTrB)  7 cm / 167X 幾乎看不到.


那 14 cm 呢? 剛好前一天又有 IO 凌, 其實那天  IO 凌之前是 Europa 凌, 不過如果我再天一黑就坐在望遠鏡前搞到半夜, 應該很快就會被妻女掃地出門吧?




IO Transits and its shadow


 TEC 140 看行星不是我要吹牛, 真的是讚到不行啊, 細節多到只會嫌自己畫圖技巧不好或手腳太慢而已. 儘管那天 seeing 不佳, 還是反覆用 245X ~ 408X (Delite 5mm, 3mm) 觀察畫圖. 然後我發現要看到衛星的 "本體" 真的好難, 所以前一篇用 10 cm 同樣看 IO 凌, 臆測的衛星本體應該是看錯的...無誤! 衛星一直要移到接近木星本體邊邊才容易看到, 越邊越容易, 等到達邊界時真的是隨便看都看得到.





上圖標 (1) 的 blue patch 超容易, 尤其圖右邊那兩個. 而且夾在兩個 blue patch 之間的區域, 看起來好像會凹進去 (2), 這應該也是目視現象, 因為相對的強烈對比之下, 會讓強的更強, 弱的更弱; 同樣的邏輯也發生在 SEB (3) 和 (4). SEB 的北緣標 (5) 的黃框框部分顏色非常深, 奇怪... 以前沒特別注意到呢. (6) 的大氣紊流反而沒後一天 10 cm / 225X 來得清楚, 所以 seeing 還是很關鍵.




接下來呢? 我要看到 Oval BA 啦!


Oval BA 是三個 Oval 陸續碰撞結合而成新風暴, 20 年前 1997 年時還有 FA, DE, BC 三個 Oval, 隔年 1998, DE 與 BC 先合併成 BE, 然後再隔 2 年到 2000, BE 與 FA 結合變成現在的 BA, 本來一直是白色, 到 2005 年底, 持續追蹤的著名菲律賓業餘 (... 業餘嗎? 覺得他超專業的) 行星攝影師 Christopher GO 發現 BA 轉紅了, 到目前為止顏色已經紅到跟大紅斑差不多.

有些小 Oval 曾轉紅過, 不過維持不了多久. 為什麼會轉紅? 其實科學家也還不知道確切的原因, 有一種猜測是劇烈的風暴把底層的雲或什麼物質推升到頂層, 然後在太陽射線的反應之下轉成磚紅色, 如果是這樣, 那麼風暴就要夠強, 比如像寬度比地球大上兩倍, 而且風暴還能延續至今 300 年的大紅斑, 那麼 Oval BA 夠強嗎? 強到未來繼續幾百年還能存在嗎?


我已經守了 2 夜了, 第一晚槓... 雲太厚; 昨晚天況也不太妙, 不過還能勉強看到...

Jupiter GRS and Oval BA (Red Jr.)


要找 BA 首先要知道它何時現身, 當然, 總不能等到天荒地老? 那要怎麼知道? 這還好, 去翻一大堆近期的木星相片後會發現, BA 出現在 GRS 前, 從距離看大約是領先 1/3 個球面寬度, 大約啦. 木星自轉一圈大約 10 小時... 也是大約啦, 因此推測 BA 應該在 GRS 出現前 3.3 小時出現... 當然還是 "大約".

但... 等等, 從觀察 GRS 的經驗, 這些紅斑出現在球體邊緣時比較難辨識, 越中間則會越明顯好認. 這樣的話, 自轉一圈大約 10 小時, 半圈就是 5 小時, 抓位置在中間的那 3 小時比較保險, 昨晚 GRS 大約 23:00 會在正面中間, 因此 BA 20:00 在中間? 後來參考耿崇華兄的相片發現應該大約是 20:30~21:00 間. 我是 21:30 後才去看, 到近 22:00 時覺得還是有點偏, 應該 21:00 左右看會最適當, 那以後還是抓 GRS 的前 2 小時好了.

因為 BA 還真大, 所以我覺得如果 seeing 好一點, 10cm 鏡一定有機會. 盡管它的實際對比效果遠低於 GRS, 還是不難看到平平的 STrB 上緣會隆起一塊. 網路上有人說用紅色濾鏡有幫助, 我自己試的結果是覺得不佳. 藍色濾鏡理論上應該最有幫助, 不過如果大氣擾動強烈, 藍色其實會加強漫射的結果, 這樣反而更糟; 不過我試的結果覺得還比紅色好呢. 黃色也還可以, 我就是覺得黃色好用說. 試了老半天, 不用濾鏡最清楚啦. 看沒多久 GRS 越來越出也越明顯, 而 BA 就越來越模糊, 趕緊把大小兩顆都畫起來, 下次等機會更好時再看.

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4 吋鏡的木星大紅斑與衛星凌

觀星熱情消退的原因百百樣, 其中有種很詭異的是: 高山看過無與倫比的美麗星空後, 回家面對光害、空汙、爛天氣... 心想: "有什麼好看的呢? 什麼都看不到, 就算認出來又如何? 跟鬼影一樣, 不如等下次上山再說", 結果天氣爛, 一等又是半年過去... 這樣想也不是沒道理啦, 不過回想當初剛看星星時, 環境不也這麼糟? 為什麼當時器材、知識... 什麼都沒有, 仍有豐沛的熱情, 而現在滿手器材卻毫無動力與目標?

還好, 我沒被這種念頭困擾太久, 還蠻習慣跟目鏡裏似有若無的目標和平相處, 看到算賺到, 看不到就當練習. 春天天氣既然這麼不穩定, 快架快收的設備一定要有, 而且還要優化...

爛藉口, 哈~


Micro focusor for FC-100DL, FOA-60


FC-100DL with Feather Touch MPA-TAK 2.7
 

FOA-60 with Takahashi MEF-3

試貼一下影片, 載重超過 2kg 的 Mark-V+Doctor 12.5mm





沒深空目標, 可以看星星、月亮, 比如說... 北極星 ^^"

Polaris (STF 93), Borg 71FL Matsumoto Binoscope


這組雙星很簡單沒錯啦, 平常用 14 cm 折射鏡低倍尋星時都可以拆開看到, 不過這幾天雲真的有點厚, 目視還不一定看得見 2 等星, 所以關鍵在透明度, 跟大小鏡解析力倒沒什麼關係, 低倍看得到, 高倍還不一定呢.



除了星星、月亮以外, 行星當然也是光害下夜空的好朋友. 我很喜歡參考、對照相片的網站 ALPO-Japan... 就以最近的木星為例好了, 如果仔細看裏面幾位日本素描同好的觀察記錄, 一定會被其熱情所感動, 每天每天... 只要 "看得到" 就有在觀察記錄, 細微到一點點氣流特徵的變動也是持續觀察... 我是很被這些觀察記錄激勵啦.


今年到目前的觀星記錄

今年到現在 5 月初, 好歹我望遠鏡也拿出來 31 次了, 應該沒太對不起器材吧? ^^"


回到木星, 其實 4 吋鏡看大紅斑絕對沒問題, 3 吋也沒問題, 連 6 公分鏡試過也 OK.

GRS transits (FC-100DL)

當然有黃色 (#12) 或淺藍色 (#80A) 濾鏡幫忙會更明顯, 而雙目視裝置能幫我們看更久不累, 兩眼看的訊號增益也會比單眼看的訊噪比高上許多.

SEB 的中間有很多氣旋, 連在一起糊糊的, 看起來會呈現一條不太規則的白帶的視感. 相反的在 NEB 中央, 看起來是深色不規則的黑帶視感. NEB 的邊緣更不規則, 凹凹凸凸的, 靠中央 EZ 處的 Blue patch 明顯, 至少可以看見 3 塊. 綵帶 Festoon 就不像 TEC 140 看得這麼容易了. 以四吋鏡而言, 可以分辨出四大衛星的大小, 至少分得出比較大的是 Ganymede 或 Callisto, 小顆的是 Europa 或 IO.


IO transit and shadow cast (FC-100DL)


木衛凌是我覺得很有趣的觀察, 樂此不疲. 像星期一晚上 8 點左右就拒絕發燒的女兒要求載她去美容院洗頭的要求, 執意上屋頂畫圖... 結果到昨天還在被罵 "無情的爸爸" XD.

唉, 妳不知道木衛凌多有趣? 黑黑的投影很突兀的黏在木星身上, 如果衛星本體也在木星身上那就更好玩了, 此時就是尋寶大賽, 仔細找, 看找得到本尊到底在哪嗎?

行星觀測都會提到反照率 (Albedo), 目標與背景的反照率差異越大, 當然就會越好辨識. 以我找到的資料, 木星平均的反照率是 0.52... 當然這樣不夠精確, 因為 "帶" 跟 "區" 反照率差這麼多. 亮亮的 "區" 反照率最高可到 0.66; 暗暗的 "帶" 反照率最低可到 0.44.

那四大衛星呢? Europa 最亮可以到 0.68;  軌道最內, 也是最頻繁凌木星的 IO 也有 0.62; 最大顆的 Ganymede 0.44, 而最暗的是 Callisto, 只有 0.19. 因此如果 IO 或 Europa 跑到 "帶" 上, 或 Ganymede, Callisto 跑到 "區" 上, 這樣就會好認多了. 當然情況不會這麼理想, 因為比如說 "帶" 上也會有很多反照率高的亮氣旋, 萬一 IO 或 Europa 剛好移到這邊也會變很難認.

星期一那晚就很衰, 一來木星角度還不夠高, seeing 有點糟, 二來 NEB 的氣流頗複雜, 說實在認本體認得很心虛... 這可能就是無情的爸爸拋棄女兒遭到上天的懲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