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長頸鹿肚子下的串珠 -- NGC 1502, NGC 1502, IC 2149

天氣不好要架大鏡子需要想一些藉口來打打氣, 比如說 "不然就來測試器材..."、"多練習設備操作也不錯..."、"好久沒拿出來用, 鏡子好可憐..."、"也許等一下雲就開了" ...... 結果架好等了半天, 有開的空域反而越來越少, 趕緊想想看有什麼目標可以看? 不然等一下月亮就上班了.

把曝光調多一點就看得出天空有多糟, 剩下北邊和東北邊還有開一些.



先搶一個行星狀星雲, 這個幾乎不用尋星, 就在御夫抱著小羊那邊的右肩 御夫 beta 星 (Menkalinan) 旁邊. 之前沒作功課, 只知道它很小 (0.2' X 0.2'), 大概是 M57 的 1/35, 不過以前看過更小的 M 1-92, 所以不怕、不怕.


IC 2149 Planetary Nebula


低倍 (32X, Nagler 31mm) 尋星時就認出了, 跟一般星點大小一樣, 不過直視時有 "眨眼" 現象, 帶點白藍色, 如果對行星狀星雲不是很有觀測經驗的話, 真的還蠻容易把它當作星點. 1906 年哈佛天文台的佛萊明 (Williamina Fleming) 小姐發現它時, 當時的確把它分類為一顆恆星. 我查到的資料, 佛萊明小姐發現了 54 個現在的 IC 目標, 其中 50 個是新發現的, 一位原來是女傭, 後來在大學天文台作檢視相片作業員的女性天文學家, 真是了不起.

IC 2149 很亮, 不需要濾鏡, 把倍率拉到 163X 看還是圓圓一點沒什麼特徵, 因為懶得下樓拿目鏡, 因此錯過了用 300X 以上觀察的機會, 否則中央星點以及東西向拉長的外觀應該頗有看頭才對.



天開得越來越小, 看起來只剩北方冷門的鹿豹座附近似乎有機會, 本來想重訪之前畫過的 "甘伯神父的串珠", 不過找到目標後發現視野裝不下, 不然來試試上次沒仔細看的一個疏散星團 NGC 1502, 正接在串珠底端; 另外一個行星狀星雲 NGC 1501 也在不遠處.

NGC 1502 and double star STF 485

NGC 1502 也是拉到 163X 觀察, 其實很美呢. 當中最顯眼的是中央一組雙星, 6.92 與 6.94 分開有 14 arcsec, 亮度相當分開得夠遠. 這兩顆躺在一串星點當中, 還有點迷你版的甘伯串珠味道呢, 我數了大約 30 顆星星, 有亮有暗, 有大有小, 也有不同色澤.

月亮爬上山頭了, 月光就像海浪般迅速傾瀉而至, 本來不抱希望, 結果套上濾鏡之後 NGC 1501 居然出現了, 而且還蠻清楚的, 甚至後來拿下濾鏡, 即使在月光與薄雲干擾下, 用 averted vision 仍然可以看見呢.

NGC 1502 Planetary Nebula

圖的對比我修得很接近實際目視效果... 這樣會不會很打擊對目視有興趣的同好啊? 其實不會啦, 當親手找到而且看到的那一刻, 目標再不明顯都很有成就感的. NGC 1501 的大小很接近 M57, 用到 163X 觀察會覺得它還蠻大顆, 威廉赫歇爾先生在 1787 年就找到它了. 仔細看會發現其邊緣不太完整, 應該不是寧視度的關係, 雲氣邊緣好像被小小孩啃得亂七八糟的餅乾, 而雲氣本體的濃淡也很難說得上來那邊比較濃? 那邊比較淡? 總之看起來就是亂亂的一團.


既然題目是串珠, 怎麼可以沒串珠呢? 隔天拿相機拍拍看...


Kemble's Cascade


一樣是雲多多, 等到快午夜才有機會拍, 用那支二手的 Borg 90FL 拍, 還蠻好玩的, 所以也順便拍了幾個目標, 比如說 M42:


Messier 42/43

還有 M45:

Messier 45


都是用手機免費 Photoshop 亂亂調整的, 剛開始用參宿一對焦, 結果 NGC 2024 那個火焰還就跑出來了, 最扯的是仔細看還看得到馬頭, 真是誇張... 很容易有成就感, 難怪大家都愛拍照  ^^"







然後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搞的, 居然鏡筒卡腳架? 而且重錘端搞得都快比鏡筒端高了, 可能還是要加一小段中柱才行.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三試牛頓鏡光軸調整

之前作過二次關於反射鏡光軸調整的筆記:

# 初試牛頓鏡光軸調整
# 再試牛頓鏡光軸調整 -- 巴羅雷射法

結果, 沒多久就賣掉手上的反射鏡了... >"<


儘管還有隻折返鏡 Mewlon-210, 不過我很懷疑這隻的光軸是不是堅固得永遠不必調啊? 不過世事多變, 現在又有反射鏡了, 原來調光軸的雞絲都在, 又能重溫舊夢啦. 回顧之前寫的筆記 -- 亂七八糟 -- 真想重新寫過, 而且要簡潔, 邏輯清楚. 不過每次一開始構思就越來越複雜, 越來越複雜, 越來越複雜... 第三次的筆記希望能進步些, 最好小學生也能看懂.

其實反射鏡光軸調整的原理不難, 有參考資料, 然後實際多練習幾次, 了解各種現象的成因... 很快就能上手, 所以很多人都有本自己的 "光軸經". 調光軸的 "原理" 部分, 在 # 初試牛頓鏡光軸調整 這篇囉囉嗦嗦筆記過了, 這次直接進入 "步驟". 同樣扣掉 "對焦座" 本身要安裝得很正很穩這項屬於機械性質的過程, 接下來簡單分成三步驟.

進行調整之前, 不免要先講一下 "工具", 我有用 "雷射+巴羅雷射", "針孔蓋" 或 "加十字線" 或 "底部加同心圓亮環" 的變形針孔蓋, 這些有的叫 "sight tube", 有的叫 "cheshire", 有的則叫 "具 cheshaire 功能的 sigh tube", 最簡單型式的叫 "collimation cap"... 底下這幾個功能都很類似, 各有使用上的優缺點:


Cheshire 通常是一根長管, 靠眼睛側中央有個針孔, 另一側有十字線, 中央挖個洞, 有個 45 度斜亮面. 斜亮面的功能是幫忙反射光線到主鏡方向, 這樣從針孔看進去才不會黑嬤嬤的, 像上圖底下中央那個小圖, 裏面中央是不是看起來是亮白的? 那就是反射光線的45 度斜亮面.

sigh tube + cheshire 功能的是上面三小圖中底下左邊那個, 他很有創意把靠眼睛側的一段作透光, 這樣不用挖斜亮面也可以達到相同照明功能. sight tube 有個好處是它把視野範圍縮小, 讓它的外框可以幾乎貼近次鏡外框, 這樣在判別有沒有同心圓時比較準, 看下面實際使用相片可以了解差異.

最右邊那個是變形的針孔蓋, 因為它把底部做了個亮環, 亮環可以幫忙在目視校準時比較集中好對, 當然也會精確些.

這類 "被動式" 的光軸調整工具, 個人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針孔大小, 因為眼睛實際從針孔望進去, 會發現視線無法固定, 會有空間上一點... 下一點... 左一點... 右一點移動的誤差, 這樣的話, 當要判斷 "標記是否在正中心"? 是否是 "同心圓"? 時都會有誤差. 所以我還是喜歡雷射, 不但方便在黑暗中使用, 而且很直覺. 不過前提是雷射本身光軸要準, 能量也要夠, 打遠一點時還能聚成點狀, 否則同樣有誤差, 而且步驟與步驟間有相依性, 前面錯一點後面就錯更多. 目前主流市場上的反射鏡都很短焦, 能夠容忍的誤差很小, 稍稍一點誤差光軸就很難調準, f/8 的甜蜜點還有 11mm 的誤差容許, f/6的也有 4.8mm, 到 f/5 只剩 2.8mm, f/4 更只剩 1.4mm... 看看手上的尺刻度, 1.4mm 多小啊? ... 這個數字 (代表沒有彗差的範圍) 計算 (0.0007 吋 X F/ratio 的立方) 雖有點爭議, 但找到的很多資料都用這個公式算.


先把三個步驟的 "示意圖" 簡單畫一下:
(示意圖的次鏡兩條綠虛線應該畫成向內斜比較正確)


一開始是光軸 "完全不準" 時的示意圖:
目鏡座看下去只看到部分的次鏡, 然後次鏡也沒完全接收到主鏡傳過來的光


 第一步, 把次鏡對準目鏡座. 就是從目鏡座看進去, 能夠看見完整的次鏡. 很合理吧? 次鏡要反射主鏡收集到的景像, 眼睛當然要看到完整的次鏡呀.

作法是這樣: 鬆開固定次鏡中央的螺絲, 移動、旋轉... 整個次鏡, 讓次鏡在目鏡座看進去盡可能是位在中央, 而且看起來是圓形.



第二步, 調整次鏡的傾斜角度, 讓次鏡中心能正對到主鏡中心.

作法是固定次鏡螺絲處通常會有三根螺絲可以調整次鏡的傾斜角度, 調整那幾根螺絲, 這次要讓從目鏡座看進去, 看見圓圓的次鏡所反射到的主鏡外框, 能夠與次鏡外框成同心圓.

示意圖:
可以對照上一張圖, 會發現藍線調完後, 已經對準主鏡中央了 (本來沒對到), 不過此時紅線還沒調 (紅線是下一步驟調主鏡傾斜角度)




第三步驟就是調整主鏡的傾斜角度, 讓主鏡反射的光能對到次鏡的中央 (紅線), 這樣就對齊前面調從對焦座到次鏡再到主鏡中心的那條光軸 (藍線).

方法是調整主鏡的三顆調整螺絲, 讓從目鏡座看進去, "次鏡裏反射的主鏡" 的 "中央 mark" 能在所有圈圈的正中央.

示意圖:





前面是三步驟的簡單示意圖, 接下來我試著拍實際的相片. 不過用手機從針孔拍, 效果很差, 而且同樣會有跟肉眼看所產生 "看的角度不同" 而產生的誤差情形, 我盡量用文字來補充說明.


光軸調整前, 完全不準的樣子:

如果用針孔蓋看進去會長成這樣 (針孔徑有點太大了 >"<):




拍照技術太差, 所以要說明一下:
# 藍圈圈是針孔蓋外框 (可以代表對焦座外框), 我標上黃色虛線 (實際上不會有) 十字線幫忙檢視校準是否為同心圓?

# 綠圈圈是次鏡外框, 目前看起來是偏一邊, 沒在中心, 而且是橢圓型的 -- 表示目鏡座看不到完整的次鏡, 而且斜斜的, 沒正正對到對焦座.

# 紅圈圈是反射到次鏡裏的主鏡外框, 也是偏一邊, 沒在中心 -- 表示次鏡反射不到完整的主鏡

針孔蓋孔徑太大缺點此時就顯露出來了 -- 藍圈圈這麼大, 要判別綠圈圈是不是在正中央? 如果沒有十字線很難準確呀.


如果用有十字線的 sight tube 看, 藍圈圈就會很貼近綠圈圈, 這是大優點, 因此用 sight tube 調次鏡位置比用針孔蓋可靠多了.




同樣看得出此時次鏡 (綠圈圈) 偏一邊, 沒在中心, 而且是橢圓型



經過步驟一的調整, 就是前面講的 "鬆開固定次鏡中央的螺絲, 移動、旋轉... 整個次鏡, 讓次鏡在目鏡座看進去是位在中央, 而且是圓圓的" 之後:

sight tube 看見的:

由於次鏡會反射主鏡, 主鏡也會反射次鏡, 反射來反射去... 所以從對焦座看進去, 通常是看到一堆疊影; 因此若只要調次鏡的話, 可以先把主鏡遮起來, 下圖就是遮住主鏡的樣子, 如果用孔徑太大的針孔蓋看的話, 最好也把對焦座對面的筒內壁也鋪上白布, 這樣比容易看出次鏡外框, 否則黑黑一片會混在一起不好認.

這張照片連接十字線的圈圈就是上圖的藍圈圈, 裏面白色/亮的圈圈的外緣就是上面的綠圈圈, 這樣算調好了嗎? 圓是算圓啦, 可是沒同心啊?




"次鏡對準對焦座中心" 這個 "中心" 有兩個含意, 這就是大家熟知的 "次鏡偏移" 現象, 次鏡 offset 計算公式有點複雜 (實務上 "不計算直接調整" 並不難, 雖然很難 100% 準). 大致上我們知道次鏡的有 "幾何中心點" (橢圓形次鏡, X 軸與 Y 軸的中心點相交處), 還有所謂的 "實際光軸中心點".

在這個步驟調整可以想像一下...
如果次鏡 "平平的正對著" 對焦座, 而且對準、對正, 那麼次鏡的 "幾何中心點" 應該是正對對焦座中心沒問題吧? 此時緩緩將次鏡轉 45 度去對主鏡, "幾何中心點" 是不是會移動? 然後稍稍遠離對焦座一點, 而且靠近主鏡一點. 所以此時對焦座中心對的不再是次鏡的 "幾何中心點", 而是其 "實際光軸中心點". "基本上" 如果次鏡是 X:Y = 1:2 的橢圓形, 當次鏡看起來是渾圓且位在對焦座外框中央形成同心圓時, offset 就大致抓到了, 接下來作的就是 "算進 offset" 的光軸校正.

相反的, 如果我們沒作 offset, 對準的是 "幾何中心點", 那麼反過來, "光學上" (或視覺效果上) 次鏡會稍稍離主鏡遠一點, 離對焦座近一點. 因此實務上, 尤其 F/5 以內的鏡子就很明顯, 從針孔蓋或 sight tube 看見的各圓不會是同心圓, 即便是對焦座外框與次鏡外框也不會... 這點很多人誤會, 網路上不少寫調光軸的文章都推薦不去算 offset (因為比較簡單), 但畫出來的示意圖都是同心圓 (對準 "實際光軸中心點"), 實際拍的照片卻是對 "幾何中心點" 的. 其實這不難理解.

不過, 由於次鏡是 "平面鏡", 跟照鏡子一般, 沒對準只是浪費一些光而已, 並不會因此產生重傷害的像差, 所以我也偏好 "不作 offset" 讓整個過程單純點. 另外就是調這個步驟也不要太嚴苛逼死自己, 差不多就好. 目前我的次鏡 "幾何中心點" 有打上一個小黑點作記號, 所以用 sight tube 時, 我會把十字線對準小黑點, 用雷射的話就更直覺了, 紅點打到次鏡的小黑點. 因為是 "不作 offset" 的次鏡調整, 所以次鏡外框與對焦座外框不會成同心圓, 有點像對稱的扇形. 不要管是不是同心圓, 只要光軸調整器的十字線 (或雷射紅點) 對準次鏡中心小黑點, 後面步驟的對準主鏡中心 mark, 這樣比較踏實. 我反倒覺得一直去求 "同心圓" 還蠻容易有誤差的說, 因為眼睛那有這麼準? 怎麼可能準準的確認是不是 100% 同心圓? 我個人是覺得有點難啦.



第二個步驟, 調整次鏡的傾斜角度, 讓次鏡中心能正對到主鏡中心.

作法是固定次鏡螺絲處通常會有三根螺絲可以調整次鏡的傾斜角度, 調整那幾根螺絲, 這次要讓主鏡的外框 (紅框) 能夠與次鏡外框 (綠框) 成同心圓.

實際上拍的:


前步驟調完以後, sight tube 的十字線中心重疊到我次鏡的中心黑點, 而次鏡內反射的主鏡還是歪的 (看次鏡架位置級主鏡中心 mark 就知道)... 這是下個步驟才要調的.

次鏡 (綠圈圈) 已經是圓形了, 不過並不是在藍圈圈的正中央, 11 點鐘與 4 點鐘方向綠圈圈與藍圈圈的間距大致相等, 而 8 點鐘方向最寬, 2 點鐘方向最窄, 基本上可以接受.

本步驟調完以後, 此時次鏡裏可以裝下完整的主鏡反射 (雖然主鏡的中心 mark 還沒對準, 這是下階段調的), 代表主鏡外框的紅圈與代表次鏡外框的綠圈已合而為一.

此步驟如果用雷射調的話, 就是要把打到主鏡上的紅點, 靠固定次鏡螺絲處三根螺絲, 調整次鏡的傾斜角度, 調到主鏡的中央 mark 處.


基本上前二動作都跟次鏡有關, 理論上調完固定後未來不太會動到, 不過也不一定, 像我現在這種用支架式的, 幾乎每次組裝都還是要微調一下.


第三步驟就是調整主鏡的傾斜角度, 讓主鏡反射的光能對到次鏡的中央.

方法就是調整主鏡的三顆調整螺絲, 讓 "次鏡裏反射的主鏡" 的 "中央 mark" 能在所有圈圈的正中央.


實際拍的:



最中央的小黑圈 (主鏡中央 mark), 在次鏡中央 (綠圈圈), 也在 sight tube 十字線中央 ---- 雖然有 offset 的位移 (綠圈跟藍圈不是同心圓)

如果用針孔蓋看:



同樣的, 最中央的小黑圈 (主鏡中央 mark) 有在次鏡中央 (綠圈圈), 不過藍綠圈差很遠, 要很精確看是不是同心? (或加上 offset 後對稱?) 還蠻困難的.

這的動作我還是最推薦之前筆記過的巴羅雷射法,
把雷射前面加個巴羅, 由於巴羅鏡是負鏡, 因此光會發散, 所以打到主鏡後變成 "一片" 光, 所以呢, 再反射回次鏡的也是一片光, 不過剛剛的光有照到主鏡的中央 mark, 所以反射回次鏡的一片光中央會有一個小黑圈, 這小黑圈正是主鏡的中央 mark 的投影.

用雷射調最令人詬病的除了雷射本身光軸不準外, 就是與對焦座有空隙, 雷射在對焦座轉一圈, 打到主鏡的紅點也轉一圈, 當然再反射回次鏡的也轉一圈. 但巴羅雷射的投影雖然那一片光也會轉一圈, 不過主鏡的中央 mark 的投影的小黑圈卻不受影響.


可以信賴的兩款雷射, Farpoint 與 Howie Glatter 650nm



我試著畫張圖:




如圖, 紅色雷射發射點雖可能因種種原因而有點歪斜 (因為對焦座空隙, 雷射本身的小誤差...), 打到主鏡時的那片紅光位置可能會因此而歪斜, 但投影回來的黑點位置不會受到影響, 因此這樣就能不受前一步驟 (調次鏡傾斜角度) 的影響, 獨立運作, 所以其精確性應該與用 sigh tube 或 cheshire 調的準度一樣.







巴羅雷射也可以自製:

一隻 2吋 2X 巴羅, 一個 2" 紅色濾鏡, 剪一張紙中央挖洞.



紙裝上濾鏡



裝上巴羅



裝上雷射



主鏡傾斜角度未調整之前, 黑圈圈投影沒在中心, 要把黑圈圈調到正中心.




不過沒在斜面很難看, 只好用鏡子:



調是調好了, 不過還是很不符人體工學, 所以還是乖乖用現成斜面的巴羅雷射管比較舒服.



稀哩呼嚕趕工寫完... 回頭看看還是囉唆得很啊? 沒什麼長進, 有時間再來調整了 ^^"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神秘線條的主人 -- Bessel Ray

有幾次碰到熱心的同好希望分享我的筆記, 坦白說我都很心虛, 因為大部分筆記內容都不能算 100% 原創. 基本上我愛看書與雜誌, 對於業餘愛好者而言這是最容易吸收知識的管道之一. 每次看到有趣的文章就會想親自試試看, 實際看完之後就會作觀測筆記, 因此內容除了自己的觀察經驗以外, 很多內容都會來自書本雜誌以及從網路查到的參考資料. 這篇也不例外, 是 Sky and Telescope 12 月 Charles A. Wood 月球專欄的文章 "Mystery Ray in Serenitatis", 如果英文還可以, 非常推薦閱讀.

這個月的滿月是近 60 幾年來最大的滿月, 滿月就像中午時的景物一樣, 沒什麼陰影, 當然變化也不多, 通常都乏人問津. 滿月少數較容易吸引人注意的是一些以撞擊坑為中心, 向四周放射狀散佈的淺色線條, 看起來很像剝開皮的橘子. 如果用小雙筒看滿月, 一定會注意到南邊的第谷坑, 因為它的放射線條拖曳最長也最明顯, 另外像放射線條比較密且凌亂的哥白尼坑, 以及旁邊小一點的克普勒坑放射線條系統也都很明顯.

現在可以自己拍簡單的相片了, 醜歸醜至少還能作圖文說明用啦.




Charles 這篇就是探索位於寧靜海幾乎正中位置的一條放射線條, Bessel Ray, 非常明顯, 我用 4" 折射鏡低倍就能輕鬆看到, 基本上這篇所有介紹的目標即便在滿月都能用小口徑的望遠鏡找到. Ray 剛好切過一個 16km 的小坑 Bessel, 可能因此這條放射線就被叫做 Bessel Ray. 比較明顯的一段大約延伸了 150 km, 如果順著這條線把兩端延伸比較不明顯的部分連起來, 可能會超過 300 km.

Ray 通常是撞擊坑被撞時向四周輻射噴灑的岩屑, 被撞碎的岩石露出高反射率的外觀, 因此我們看見亮亮的撞擊坑與亮亮的條紋, 但它們曝曬於宇宙輻射線下會逐漸變暗, 大約曝曬個 10 億年後就會跟附近地貌一樣呈現深色. 另外一種情況是撞擊坑位於反射率本來就比較亮的高原區, 比如第谷坑, 因此它噴灑出去的岩屑輻射線條本質就是偏亮. 不管是哪種成因, 沿著 Ray 回溯, 總會找到其所屬的撞擊坑. 也因此很多人會認為遠在 2000 km 外的 Bessel Ray 源起第谷坑, 我們可以看看上圖想像一下.

不過觀察第谷坑的放射線條, 看起來有連續最遠的是到神酒海那邊約 1500 km, 其它的都在 1000 ~ 1500 km 左右, 如果要遠到 2000 km 的 Bessel, 是有點詭異?

如果不是第谷坑, 還有哪些坑可能?



身在其中的 Bessel 坑最有嫌疑, 不過一般撞擊坑的線條都是輻射狀散佈, 而 Bessel 卻只有對稱兩條? 另外科學家比對發現 Bessel Ray 上的是屬於高原地形的岩屑, 而 Bessel 坑卻是位於不同成分的 "海" 內, 因此它可以除名了.

那離 Bessel 坑 75km, 大小約 27km 的 Menelaus 坑呢? 它一半在海內, 另一半在 Haemus 山脈上. 不過如果 google Menelaus 的近照看可以發現, 其 Ray 系統弱弱的散佈在 100km 的範圍內, 突然有一條衝到 285km 外也很怪? 況且仔細看寧靜海內 Bessel Ray 兩旁還有三, 四條已經褪色的輻射線條, 看起來就不像緣自於 Menelaus 坑.

2010 年兩位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月球科學家 Gwen Bart 與 Jay Melosh 曾推測 Bessel Ray 與身旁的幾條是來自 750km 外大小約 41km 的 Burg 坑. 不過這個大膽的推測也有不少疑點, 比如說 Burg 坑的 Ray 系統也很弱, 有可能噴灑這麼遠嗎? 另外 Burg 坑也是位於海內, 除非它被撞得夠深才有可能濺出類似高原成份的岩屑, 而 Burg 坑看起來並沒這麼深.

最後一個可能是位於北邊 750 km, 大小約 31km 的 Thales 坑, 它很年輕又位於高原區, 被撞擊時的角度低且形狀不規則, 因此其輻射線條系統北邊中空沒有線條, 類似圖上 Proclus 坑的撞擊情況. 我實際看的感覺是覺得很有可能, Bessel Ray 就像從北邊的 Thales Ray 系統延伸的其中一條, 不曉得大家看到得結果如何?

其實到目前科學家也還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 不過猜了老半天, 又跟著幾個嫌疑犯跑上跑下, 結果是多認識了幾個月坑, 而且滿月看起來也沒那麼單調無聊, 也算收獲不錯.



最近家裏陽台的南方松棚架因為潮濕腐爛終於拆了, 半邊天重見天日, 因此可以把上不了屋頂的大 Dob 推出去賞月啦.





真是嚇死人的讚, 之前找得要死柏拉圖坑內的小小坑 100X 出頭就能清楚看到 4 個, 然後 阿波羅 11 附近別說阿姆斯壯坑了, 連柯林斯坑, 艾德林坑也看得到. 那個像時鐘指針的 Rima Hyginus, 不是看到小溪而以喔, 溪邊緣較高的地勢也看得到, 所以看到的不再是 "一條線", 變成三條線了, 一暗兩亮. 然後 阿波羅 15 附近什麼 "蝙蝠標" 也輕鬆看見, 而且這一切還都在滿月期間呢.

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回到現實的觀察 -- NGC 1275

人很容易被蒙蔽, 常常聚焦於亮點而忘了現實. 因此得意時總覺得會永遠站在頂端; 生氣或傷心時總覺得世界永遠那麼灰暗. 然而宇宙依舊寬廣, 時間依舊悠長, 而人生還是那麼平常.

看星星也有點像, 平常在屋頂看得要死才幽幽微微露出點鬼影, 難得上一次高山, 其星景簡直美如天堂, 回家之後朝思暮想就在等下次上山, 因此平常天況稍有不佳就懶得看了, "花那麼多時間看半天也沒看到什麼, 還不如養足精神等上山". 上山機會畢竟少, 等著等著... 熱情一點一點磨去, 然後開始抱怨人類無知, 光害嚴重... 完全忘記當時愛上星空時並沒有什麼理由或條件? 吃完一頓頂級米其林也得回到平日三餐呀.

對, 就是講我自己. 蹉跎了天況尚可的一個週末, 星期一晚上終於不甘不願的把赤道儀扛上屋頂, 雲有夠多, 連仙后腳那顆 3.3 等星都快看不到了, 到底要畫什麼呢? 如果天況沒好轉的話, 那就練習練習明顯的疏散星團好了, 英仙肚子上那團 melotte 20 也可以. 順便測試一下 Avalon T-90 那隻 4.5 kg 的腳到底扛得住 EM-200 + TEC 140 嗎? 如果還可以的話, 就把高橋原廠那支 7.5kg 的鐵腳賣掉好了, T-Pod 90 上次背 EM-11 + Mewlon 210 非常穩.





雲一點一點的散開, 回想過去有好多在屋頂上奮鬥過的目標喔. 面紗是一個, NGC 891 跟 NGC 6946 這兩個印象也很深刻, 不管鏡子大隻小隻, 有沒有雲? 有沒有月光? 就是要試, 哪次有在等上山的? 看不到就再想辦法, 也沒想過要買超大隻的鏡子來打, 看到後來附近星圖都印在大腦, 如果當時出現什麼亮一點的新星應該馬上就能認出來說.

既然如此就來挑戰上回在昆陽連尋星都尋沒有的英仙座星系團, 編號 Abell 426, 其中最亮的是 NGC 1275, 資料上說亮度約 11.85 等.

尋星時視野 2.6 度比 1.6 度好太多了, 目標就在英仙提著的那顆魔女頭的眼睛 大陵五 (Algol) 東邊 2 度多一點, 有了詳細的電子星圖幫忙, 很快就鎖定位置.

NGC 1275 / NGC 1272

畫面中心那兩顆 10.X 等亮的星星很好認, 可以拿來當指標星, 其實東北東方還有一顆 11.3 等的星與它們兩個合組成三角形. 兩顆 10.X 等亮星延伸向西南西方有另外一組 11.X 等的三角形, 這兩組中間有顆 12.3 等的星星, 然後 NGC 1275 就在它的前方 (西南西). 查資料時看到有些老手可以用 5~6 吋鏡看到, 而且夠亮, 不需要 averted vision. 不過我一直上到 163X, 而且花了些時間適黑後才看到, 為了怕與暗星搞混, 換了好幾種不同倍率來確認雲氣... 高倍還是比較有效. 核心比較明顯, 如果沒有看到雲氣可能會誤以為是顆 12.5~13 等暗星. 我仔細的比較雲氣散佈的範圍, 與當作比例尺的其它亮星互相比較, 然後再在素描簿上畫出來. 畫完大概之後, 關掉小紅燈專心作細節觀察, 看不出確切形狀, 還是圓圓糊糊的, 這與相片裏略呈橢圓狀不太一樣. 不過也因為畫了不少時間觀察, 移動視野期間發現 NGC 1275 的東邊一點有另一團雲氣, 不明顯, 必須用 averted vision 才能確定, 直視的話會忽隱忽現, 畫下來先, 後來對資料才知道是 NGC 1272.

NGC 1275 外觀分類是核心很強的螺旋星系 S0, 有很強的 Radio source 與 X-ray source, 我想這應該可以提供蠻多資訊供科學家研究. 至於讀到有關其黑洞, 發射光譜, 星系間的碰撞, HVS 高速系統... 等資訊因為自己也看得似懂非懂所以就不敢亂寫啦. 另外 NGC 1275 距離我們有 2.35 億光年, 所以我又看到一個超過億光年的目標了, 哈~~

最後提一下器材, 現在覺得 Ethos 6mm 比 XW 5mm 甚至 XW 7mm 亮, 而且是亮 (通透感) 到可以相當輕易查覺的程度... 奇怪了, 之前才覺得 XW 是全世界最讚的目鏡, 怎麼這麼快就被 Ethos 比下去? 另外 T-Pod 90 扛 EM-200 + TEC 140 高倍時不行, 200X 下很 OK, 200X 以上連赤道儀追蹤都有點小抖晃, 看來原廠鐵腳架還是留著好了.


下次上山用 12.5 吋找一定輕而易舉, 而且應該也會有不少細節. 而平地屋頂花上一個多小時只 找/看 一個目標... 辛苦是辛苦, 但這就是現實生活, 現在這樣, 未來的 90% 以上觀察都還是這樣, 不過沒關係, 我應該依舊會樂在其中.

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

12.5 吋杜普生望遠鏡 -- 開光篇

天文望遠鏡不管環肥燕瘦, 其功能就是看星星, 再好的器材擺著不用跟 PVC 水管也沒兩樣. 大 Dob 上不了屋頂, 所以這陣子晚上常開車到附近田間小路找找有沒有還可以的平地觀星點? 可惜很驚訝的發現, 原來這幾年連偏僻的河邊, 產業道路... 幾乎都插滿路燈, 真的需要這麼多光源嗎? 晃著晃著... 朔又來了, 那麼乾脆帶上山開光好了.

這次約了福聲兄帶他的哈伯 18 吋 Dob, 還有星夜兄帶他的 FC-100 DF 松本雙望遠鏡一起上山體驗. 本來想說星期五應該沒什麼人, 結果抵達昆陽之後發現好多人, 我猜應該架有超過 20 台望遠鏡... 也許還不止, 下面鳶峰也有不少台. 其中白筒紅環的高橋 FSQ 或 TOA 特別多, 那來的不景氣啊?

天快黑了, 所以抵達後加快手腳把鏡子組裝起來, 要趁天黑前調整好, 天況這麼讚, 一分鐘都不能浪費. 由於在家裏拆裝過很多次, 所以架設連同調好光軸應該不到 15 分鐘搞定, 旁邊的 18 吋連主鏡都還沒裝 ^^", 該去幫忙了. 結果......

一站起來頭就大暈, 高山反應 >"<, 自己都顧不好了, 還幫忙咧. 可能是剛剛太急躁, 一口氣跑上跑下的, 現在只好先坐下吃個晚餐, 然後回車上躺一下, 看著天上星光燦爛, 銀河橫過正頭頂,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唉... 急也沒用. 等比較適應以後回到鏡子旁, 18 吋早已雄偉立起開工... 這就是龜兔賽跑的故事嗎? 哈哈~~

第一個目標是夏天的 M57, 有點藍紫色調的外環, 雲氣濃濃淡淡清晰可辨. 熱熱身, 沒用力放大, 也邀請附近的同好一起看, 反應蠻熱列的, 這樣的話... 計劃更改, 今天不畫圖也先放棄原來的觀察清單, 改找一些大家比較熟的目標好了,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大口徑加上得天獨厚的 3000 公尺高山環境, 整個觀察過程樂趣無窮, 我想以後上山就是要這樣, 帶張躺椅, 廣視野的雙筒鏡, 再加上看得很輕鬆的大 Dob, 盡情享受高山星空之美.

由於光軸調得頗準, 星點相當銳利. 不過一開始遮光布沒認真套, 附近光源即便很微弱也會影響, 好在同好們都很善良, 體貼的把光源關掉. 機械結構上 "平衡" 的問題比較不適應, 由於鏡子本身設定是用像 Nagler 31mm 這種重型目鏡時平衡的, 因此更換目鏡時鏡筒會上翹, 雖有準備一個 600 公克小重錘掛鏡筒頭側平衡, 不過摩擦力的設定很敏感, 稍微碰到位置就跑掉, 所以更換目鏡時要小心翼翼. 但摩擦力設定是一體兩面, 調太緊微調又不順暢了, 我猜關鍵可能還是 "平衡", 未來還要好好思考怎麼改良.

後來找了 M1, 面紗, 北美洲加鵜鶘, 小精靈... 幾個熟悉的目標給大家看, 老實說從來沒看過這麼容易的鵜鶘, 別說分開北美洲與鵜鶘中間的 LDN 935/936 了, 即使是分隔鵜鶘大嘴 (NGC 5067) 與身體 (NGC 5070) 中間的黑帶 (LDN 933?) 也是輕輕鬆鬆. 面紗超有立體感, 好幾位同好都說看起來跟相片一樣呢. 小精靈 NGC 281 中間凹下去那塊暗星雲也清楚無比, 更誇張的是相片裏看到暗星雲與亮星雲界接處, 像水潑到濺灑出去的樣貌也一模一樣.

也看了 NGC 891, 完全不費力看見星系中間一條暗塵帶. 對比昨晚在家裏屋頂拿 Mewlon-210 看 NGC 891, 勉勉強強才認出, 而且雲氣透明得像水潑在白紙一樣稀薄... 幹嘛看得這麼痛苦啊? 山上也看了最近在看的 NGC 7331 + 鹿舔星系團; NGC 7331 的旋臂或旋臂間的暗帶可見, NGC 7335 (13.8 等) 與 NGC 7340 (13.9 等) 很容易, 看久一點 NGC 7336 (14.6 等) 與 NGC 7337 (14.6 等) 也沒問題, NGC 7337 的核心與旁邊 12 等的恆星兩個亮點分得很清楚, 光軸準夠銳利, 我還分得出針點的是恆星, 一點點糊的是星系核心.

移到旁邊的史帝芬五重奏, NGC 7320 (12.6 等) 與 NGC 7319 (13.1 等) 完全沒問題, 之前看的很辛苦的 NGC 7317 (13.6 等) 也 OK, 同樣的 NGC 7317 星系核心與旁邊 12.6 等的恆星也可以區分出來, 之前看不到的 NGC 7318A (13.4  等) 與 B (14 等) 也不難, 至少可以直視, 不需用 averted vision. 不過 A 比較容易, 因為有兩個核心 (應該是兩個星系碰撞的結果), 核心通常會明顯許多; 但墊在後面的 B 我就沒花很多工夫去認它. 附近的同好就算沒像我這麼無聊常看這些雞毛蒜皮的小星系, 不過就算第一次看, 大部分的人也能查覺視野中間有好幾坨小棉花.

M31 的旋臂, 或旋臂間的暗帶同好們也多能分出 1, 2 條; 還有 M33 的旋臂, 因為看的人都查覺得出旋臂旋轉的方向. 我也找了飛馬座裏很有代表意義的 NGC 1 號, 還有躺在同視野的 NGC 7332 / NGC 7339... 全都沒有什麼難度. 當然也有槓龜的, 像馬頭, 奇怪? 連 IC 434 都做不太出來, 我猜可能當時角度偏低, 有高空雲的影響. 另外大面積的反射星雲巫婆側臉也認不出, 看來這個要靠大視野的雙筒比較有機會. 另外有位對目標也是很熟稔的同好介紹英仙座星系團... 更慘, 我居然尋星都尋不到, 一則是視野太小, 附近缺乏亮星然後我對那邊又陌生; 一則是也累了想回家... 所以最後就草草收場啦.


回家後這兩天上屋頂分別拿 5.5 吋折射鏡與 8 吋折返鏡看相同目標 (近 13 等的 NGC 1 與 11 等的 NGC 7332, 12 等的 NGC 7339), 真有如從天堂掉下地獄, 就算 SQM 都 19.5 左右了, 還是看到快吐血才勉勉強強看到. 因為上山沒畫圖, 就貼幾張這兩天畫的好了.

NGC 1 Galaxy (TEC 140)

NGC 1 Galaxy (Mewlon-210)

看得到嗎? 哈哈~~ 有前輩說, 你用 averted vision 才看得到的目標, 素描時也要畫成 averted vision 才能看到, 所以... TEC 140 那張不太準, 實際屋頂看的結果跟 Mewlon-210 那張很類似.

同樣的, NGC 7332 / NGC 7339:

NGC 7332/NGC 7339 (TEC 140)

NGC 7332/NGC 7339 (Mewlon-210)

這次畫得非常接近實際的目視結果呢 ^^"

高山加上 12.5 吋則完全是另一個世界, 不誇張, 跟平地看 M31 差不多. 才沒過幾天又好想念山上... 真糟糕, 上癮了.

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

12.5 吋杜普生望遠鏡 -- 外觀篇

很多同好都曾問 "為什麼用折射鏡? 大杜普生才是目視的正道呀", 也沒錯, 我是不嫌口徑大啦, 只要扛得動就好. 不過買了兩次 10 吋杜普生, 最後都因微調機制不順而放棄, 畢竟常常都需要作高倍率小視野, 如果不好微動的話真的很痛苦... 那為什麼不自己作改裝? 杜普生的本質之一不就是 DIY 或 ATM 精神? 講到這... 唉, 就說我不是這塊料嘛 (自暴自棄中).

國內買不到就找找國外, 比較一線的幾款... 哇~~ 價位完全不輸折射鏡 -- 不過觀念先要改改, 杜普生世界裏 10 吋是小 Baby, 一點都不大, 請從 12 吋看起 ^^" -- 而且頂級幾款 12 吋如果主鏡選好一點的, 價錢幾乎都直逼 TEC 140 愛鏡, 呼~~ 選來選去最後決定買中價位 (算吧?) 的 Obssesion, 畢竟老闆是號稱史上最賣的杜普生望遠鏡 ATM 書籍 "The Dobsonian Telescope" 作者之一, 大家也能接受 Dave Kriege 製造的大杜普生結構, 是被仿效最多的版本. 而且其它的幾家還得等, 有些 lead time 長達一年, 這是怎樣啊?

跟老闆確認些細節就下單了, 一個月左右出貨, 其中最傻眼的是運送, 運費貴不說, 分四箱裝, 報關的毛重達 62 公斤, 如果含棧板及運送箱超過 90 公斤, 到底是裝什麼啊? 也因為太大太重, 快遞報出天價, 所以後來轉給貨運承攬的 forwarder 空運, 因此得自己找報關行處理關務事宜, 然後去空運倉儲領貨, 想起來還真有點麻煩.

長榮空儲 ----



結果東西塞不進一般房車, 只好拆掉兩箱, 蹲在碼頭拆箱真是狼狽...



最長的就是這個東西, 早知道就說不要寄了, 12.5 吋還不需要這個啦...



扛上頂樓, 氣喘吁吁的開箱照...



我猜他是裝箱後再打泡沫填充物防震, 這樣安全是很安全沒錯, 但是有夠難拆, 拆到快翻臉了...



主鏡是 OMI, 分開裝箱, 傳統兩吋厚重玻璃, 不是時下流行的三明治蜂窩, 附干涉儀測試報告, 不過是測 632.8nm 的... 這樣有意義嗎?





理論上組裝這種東西, 像我這種 DIY 程度屬殘廢等級的應該就可以搞定才對, 之前 GSO 的也是從底座開始自己組呀. 不過, 看著分開一旁的主鏡... 完全沒有頭緒, 要怎麼裝上去? 沒裝過, 主鏡不是用夾的嗎? 尤其懸了條帶子在那是要幹嘛用的? 還好依稀記得上次試福聲兄的哈伯 18 吋怪物時, 見多識廣的晃銘兄有提到大 Dob 的主鏡安裝就靠這條... 為求保險起見還是不要躁進, 先好好 K 完說明書吧.

寫論文時可能都沒這麼認真, 又畫重點又畫圖的, 不知道看了幾遍? 決定開工了... Dave 的說明書第一段就說... 我知道你現在超想組起來拍照, 不過... 停~不要組, 等假日白天, 你時間充裕, 再悠悠閒閒的組裝, 這是為你好, 也為你鏡子的安全... 哇~~ 真是太有道理了!  完全命中我的心坎. 不過說是這麼說, 結果也只忍了一天, 隔天就動手了 >"<.

安裝主鏡...



這種主鏡固定法我見識淺薄還真是搞不懂? 不過既然裝起來了, 還是把幾個重點講講...



大杜普生的主鏡固定法大同小異, 上圖有點不清楚... 大致上從綠色圈圈兩個固定螺絲掛著一條帶子, 這種帶子英文就叫 Sling, Sling 有用鋼絲, 軟鋼片, 不織布... Obsession 用的則是杜邦的一種特殊織布叫 "克維拉纖維" (Kevlar), 據說強度是同質量鋼材的五倍, 又不會生鏽, 常用在軍用鋼盔, 防彈背心... 之類的. 沉重的主鏡在鏡箱垂直開口向上時置入, 底下有三個托盤 (更大的主鏡則有更多託盤), 接觸面共有 9 個緩衝墊片, 這在 DIY 時是需要計算的... 不瞞大家, 組好之後我真的是熱血沸騰想從零開始 DIY 一台 Dobsonian, 超想.

這麼重的主鏡, 光靠懸吊半邊就不會移位甚至傾倒喔? 我也很納悶, 不過想一想... Dob 總是倒一邊呀, 因此基本上是不可能掉到 Sling 沒懸到的那一側才對. 當然鏡箱也會作安全卡榫, 避免意外發生, 就算真的倒掉大旋轉, 主鏡也不會掉出來. 不過當鏡筒仰角很低時, 其實主鏡的位置支撐就幾乎全靠 Sling 了, 也因此 Dave 會一再提醒黏三片魔鬼氈, 而且要調整得很平均在 6, 4, 8 點鐘三個位置, 越準越好, 越平衡, 主鏡當然也越不會晃動. 魔鬼氈把 Sling 包起來, 這樣就能確保 Sling 固定住主鏡.




真正頂級的 Dobsonian 的 Sling 設計令人讚嘆不已, 因為一開始一定先調鬆鬆的放主鏡, 然後再慢慢調緊, 而且要兩側平均, 如果調鬆調緊的機制好用, 那就調得輕鬆寫意, 如果難用就很辛苦了. Obsession 的就不算好用, 不能說很爛啦, 因為看過哈伯的之後... 哈哈~~ 還可以還可以 ^^"



黃圈那顆螺絲旋緊就會把 Sling 拉緊; 旋鬆, Sling 就放長, 所以調到剛好時外側螺絲無法緊貼鏡箱, 要靠內側那顆螺絲 (紅圈) 旋緊... 這樣用是堪用啦, 幹嘛不作簡單一點? 手擰就好, 這很基本呀?


一大半的時間都花在主鏡的安裝, 超緊張的. 其它部分就還好, 先來數落一下 Obsession 好了...

有 8 顆固定 "truss 固定座" 的螺絲, 生鏽髒兮兮就算了, 還有一根歪掉, 好在東西都很粗壯, 鐵鎚拿來槌一槌就是了, 這就是 "美式粗曠作風" 嗎?



好歹這些釘出頭的釘子也處理一下吧? 扣分...




我覺得這片塑膠片也太薄太廉價感了, 不能用塊薄鋼嗎?



主鏡傾斜用三顆螺絲調 (紅圈), 再貼一下同張圖...



很簡單吧? 毫無修飾包裝, 這也是 "美式粗曠作風" 嗎? 黃圈三片就是前面提到貼魔鬼氈的地方, 要注意, 調 Sling 時要把主鏡提離最底下的墊片, 應該說基本上主鏡要懸空在鏡箱中間, 除了 Sling 外不能接觸到其它墊片, 否則調紅圈圈的主鏡傾斜角度時就會調不動, 或受到干擾.



接下來就是調光軸, 這不難, 以後再來寫篇調光軸的好了... 我知道以前亂寫好幾篇了, 不過這次會寫過簡潔易懂的 ^^".

Obsession 幫次鏡作記號, 這樣調次鏡位置就容易多了, offset 也不用算... 其實 Dave 根本不建議算 offset, 他說自找麻煩.



次鏡架作這種形狀是有原因的, 避免繞射造成星茫. 不過覺得它調整次鏡前後移動的機制也不好用, 雖然不需工具, 但要手旋兩顆螺絲也很麻煩, 為什麼不用彈簧呢? 後來想想也對啦, 如果彈簧壞了, 沒彈性了... 找個相同規格的也很麻煩, 現在的設計雖然簡陋, 但至少夠穩... 至少在看過哈伯的次鏡固定機制後~~ 哈, 還可以還可以.



調整次鏡傾斜角的螺絲是四顆, 前後左右, 直覺得不得了, 以前幹嘛要做三顆的啊?



"順暢微調" 是買這支鏡的最大目的, 結果也沒讓我失望, 真的是一根小指就能推動, 還嫌它太敏感咧.




鐵氟龍片貼的位置基本上也是要計算的喔, 鏡箱的金屬滑軌貼了一層不知道是什麼材質?

另外一個完全沒想過的是... 大 Dob 也有平衡的問題, 它基本的平衡是設計裝上 2" Nagler 之類的重型目鏡, 所以當更換目鏡時就會翹頭, 所以我得掛一個小重錘在頭上, 但用 Nagler 31mm 或 Ethos 21mm 時就得拿下, 不然會垂頭... 這在第一次上山開光時快被搞死了 >"<.

然後, 要不要裝光學尋星鏡? 1590mm 焦長我根本做不到 2 度視野, 有些陌生的空域還真難尋. 所以我咬牙鑽孔 (束帶或魔鬼氈不管綁多緊都不會真正緊啦) 先把 Telrad 固定在鋁管上. 木板位置留著給未來真的受不了要裝光學尋星鏡時用.



有塊名牌, 所以這隻是第 2056 支, 賣得不錯喔.



穿上衣服...




結果上不了屋頂 >"< 太大, 倒不是因為重... 所以我要裝捲揚器跟吊臂了, 嗚嗚嗚... 搞這麼麻煩. 不過也好啦, 以後東西上屋頂都用吊的好了. 基本上 "個人" 認為, 玩這種大 Dob 要有心理準備自己一定得動手做些事, 要熟悉光軸調整的原理跟方法, 它是 "可攜" 的, 鼓勵你帶上高山觀測的, 要能隨時調整它才能發揮最大的潛力, 而且... 當我第一次在合歡山上用它看過星星之後, 只覺得一切辛苦冒險都值得了. 未來還有好多部份需要改裝, 看來可以玩很久.

下一篇再來寫實際開光的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