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找一個新目標前, 多多少少會先找些基本資料, 大小、形狀、類型、特性... 最好還有別人的觀測經驗. 這個目標在平地不會太簡單, 濾鏡幫不上忙, 要靠透明度很好的夜晚, 用口徑與倍率正面對決. 位置好找, 從 3.23 等亮的仙王 beta 星 (Alfirk) 出發, 稍微挪一挪就到了, 目標是顆 7.4 等亮的星星, 然後想辦法, 辨識得出環繞其四週的雲氣嗎?
NGC 7023 (Iris Nebula) |
一開始當然看不到, 也有心理準備了. 25X (XW 40mm), 47X (Ethos 21mm) 都不行, 換變焦目鏡. 變焦目鏡有個好處是可以用來回變焦, 作類似晃動視野, 或對焦失焦的變化來刺激視神經反應.
果然在適黑一段時間後, 逐漸可以辨識出微微的白霧, 不規則的圍繞著中央恆星. 為了確認不是錯覺, 我移到附近其他恆星作比較, 確認只有在這顆 7.4 等亮的恆星附近才有霧霧的現象. 然後加上 Barlow 作更高倍的嘗試, 可以看到雲氣南邊 13.X 等的星, 而且白霧在那附近又比其他區域明顯些. 整體而言, 以中央恆星中心雲氣反射得最明顯, 往外逐漸變淡, 北側看得出一些些凹. 至於 13.X 等的疏散星團 Cr 427 沒很用力在看, 所以幾乎什麼星點都沒畫到. 視野裏的星點很少, 想想也合理, NGC 7023 跟我們在同條旋臂, 附近應該有很多星塵才好反射呀? 所以其它星星被星塵遮掉也很有可能, 印象裏大部分看過的反射星雲都有暗星雲穿插其中.
銀河比較明顯的一段走到仙王座五角型房子底部附近就斷掉了, 末端這區是仙王座 OB2 星協, 附近很熱鬧, 一大堆目標我都還沒看過. 本來想畫象鼻星雲, 不過視野作到最大也裝不下 IC 1396, 所以臨時改變目標, 轉向一旁的 Sharpless 2-129. 定位不難, 目標就夾在三顆明顯的 6.X 等恆星與另三顆靠更緊的 5.X~6.X 星星中間, 透明度好時低倍沒用濾鏡 averted vision 就能查覺到雲氣, 有這麼亮喔?
Sharpless 2-129 |
最後決定用 O-III 濾鏡畫, 雲氣分佈大致呈 L 型, 南側的雲氣一直延伸出視野, 認不出邊界. 如果說難度... 個人是覺得界於東西面紗間. 這個目標是臨時起意的, 後來查資料才發現好像曾看過哪個大師拍過? 厲害的相片裏, 在上圖畫面上方那個 5.X 等星附近有隻藍色深海大魷魚 (OU4), 其實應該是類似行星狀星雲朝兩端對稱噴出的雲氣. 網路查到一位攝影師筆記說, 外圍 (sharpless 2-129) 部分他用 H-alpha 與 S-II 收集,而 O-III 幾乎曝不出東西... 什麼? O-III 曝不出? 我... 我不就是用 O-III 看的嗎? 而他的深海大魷魚完全用 O-III 收集的. 深海大魷魚我不想管, 因為連廠長都說超級難, 但外圍 (sharpless 2-129) 部分就很想搞清楚... 資料說這邊是 H II 的電離區, 會完全沒 O-III? 那我看到什麼? 除非是 Optolong 的 O-III FWHM 太寬, 除了 496 與 501 外還有其它光譜跑進來... 不過這也很好驗證, 下次拿 Lumicon 的 O-III 與 UHC 來試就知道了.
畫完這個別號 "飛行蝙蝠" (Flying Bat Nebula) 的 Sharpless 2-129 之後, 上大夜班的月亮也快上工了, 趕快繞回來天鵝頭, 找那個一直想看的 Minkowski 1-92, 別名 "足跡星雲" (footprint nebula). 離開正北邊也好, 朝著北極星轉赤道儀, 怎麼轉都覺得卡卡的.
Minkowski 1-92 是所謂的原型星雲 (Protoplanetary Nebula), 生命週期是在變成我們常見的成熟行星狀星雲之前, 所以外觀看起來有行星狀星雲的對稱特徵, 但拋出的物質還沒被電離, 所以沒有類似的光譜特徵, 因此目視結果比較像反射星雲, 濾鏡幫不上忙.
這個目標更煩的是很小, 只有 9" ... 我按了一下計算機, 如果 9" 指的是邊長或直徑好了, 大概只有 M57 的 70 分之 1; 如果 9" 指的是面積, 那就是 M57 的 600 分之 1, 這麼小要怎麼看啊?
夠亮的話當然是全力放大囉, 不夠亮也要全力放大 ^^"
Minkowski 1-92 (Footprint Nebula) by 330X |
懶得下去拿目鏡, 手上最大的就是 ethos 6mm 加 2X Barlow, 這樣 327X, 出瞳徑已經不到 0.4mm 了. 目標在一顆 9.6 與另一顆 9.7 的星星那邊, 比較暗一點點 (9.7 等亮) 那顆左右都有更暗的星點, 右邊 (東側) 一顆比較亮約 10.8 等, 左邊 (西側) 幾顆都是 12.X 等以上暗的. 看得夠久就會懷疑那顆 10.8 等亮星, 因為它有行星狀星雲的 "眨眼" 現象, 小歸小, 還是看得出它四週有圍一小圈圈的霧, 以自己的經驗, 就算 11 等星也不致於這麼怪模怪樣.
很可惜, 沒看到對稱的兩坨雲氣, 不知道 400X 以上有沒有機會? 就看看今晚老天賞不賞臉, 要拿 Mewlon 210 來看.
老天沒很賞臉... 透明度超差 >"< ---- 2016-8-26 ----
還好 M 1-92 幾乎在正天頂, 搞到 400 X (Ethos 6mm) 才能開始看出形狀, 目鏡裏的雲氣雖然一直晃動, 但南北向拉長的身影還是能夠確認, 靠北側那端點顯然比較大也比較亮, 南側那點小小的, 間歇間歇的... 南北兩端點雲氣會分開, 這樣就有點像天文相片裏的模樣了.
Minkowski 1-92 (Footprint Nebula) by 400X |
至於鳶尾花... 北天透明度更差, 口徑大也沒用, 完全看不到反射星雲. 那大蝙蝠 Sharpless 2-129 呢? 換隻至少能作出 2.5 甚至 3 度以上 FoV 的鏡子吧... 完全不是 Mewlon-210 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