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鳶尾花星雲與閔可夫斯基足跡星雲觀察記 -- NGC 7023, Minkowski 1-92, Sharpless 2-129

反射星雲一直是我最害怕的目標種類之一, 現在已經超越星系了, 觀察經驗裏失敗的遠多過成功, 可是望著天文相片裏湛藍, 有時還帶些淺紫的鳶尾花星雲... 好想實際看看啊.

通常找一個新目標前, 多多少少會先找些基本資料, 大小、形狀、類型、特性... 最好還有別人的觀測經驗. 這個目標在平地不會太簡單, 濾鏡幫不上忙, 要靠透明度很好的夜晚, 用口徑與倍率正面對決. 位置好找, 從 3.23 等亮的仙王 beta 星 (Alfirk) 出發, 稍微挪一挪就到了, 目標是顆 7.4 等亮的星星, 然後想辦法, 辨識得出環繞其四週的雲氣嗎?


NGC 7023 (Iris Nebula)


一開始當然看不到, 也有心理準備了. 25X (XW 40mm), 47X (Ethos 21mm) 都不行, 換變焦目鏡. 變焦目鏡有個好處是可以用來回變焦, 作類似晃動視野, 或對焦失焦的變化來刺激視神經反應.

果然在適黑一段時間後, 逐漸可以辨識出微微的白霧, 不規則的圍繞著中央恆星. 為了確認不是錯覺, 我移到附近其他恆星作比較, 確認只有在這顆 7.4 等亮的恆星附近才有霧霧的現象. 然後加上 Barlow 作更高倍的嘗試, 可以看到雲氣南邊 13.X 等的星, 而且白霧在那附近又比其他區域明顯些. 整體而言, 以中央恆星中心雲氣反射得最明顯, 往外逐漸變淡, 北側看得出一些些凹. 至於 13.X 等的疏散星團 Cr 427 沒很用力在看, 所以幾乎什麼星點都沒畫到. 視野裏的星點很少, 想想也合理, NGC 7023 跟我們在同條旋臂, 附近應該有很多星塵才好反射呀? 所以其它星星被星塵遮掉也很有可能, 印象裏大部分看過的反射星雲都有暗星雲穿插其中.


銀河比較明顯的一段走到仙王座五角型房子底部附近就斷掉了, 末端這區是仙王座 OB2 星協, 附近很熱鬧, 一大堆目標我都還沒看過.  本來想畫象鼻星雲, 不過視野作到最大也裝不下 IC 1396, 所以臨時改變目標, 轉向一旁的 Sharpless 2-129. 定位不難, 目標就夾在三顆明顯的 6.X 等恆星與另三顆靠更緊的 5.X~6.X 星星中間, 透明度好時低倍沒用濾鏡 averted vision 就能查覺到雲氣, 有這麼亮喔?


Sharpless 2-129


最後決定用 O-III 濾鏡畫, 雲氣分佈大致呈 L 型, 南側的雲氣一直延伸出視野, 認不出邊界. 如果說難度... 個人是覺得界於東西面紗間. 這個目標是臨時起意的, 後來查資料才發現好像曾看過哪個大師拍過? 厲害的相片裏, 在上圖畫面上方那個 5.X 等星附近有隻藍色深海大魷魚 (OU4), 其實應該是類似行星狀星雲朝兩端對稱噴出的雲氣. 網路查到一位攝影師筆記說, 外圍 (sharpless 2-129) 部分他用 H-alpha 與 S-II 收集,而 O-III 幾乎曝不出東西... 什麼? O-III 曝不出? 我... 我不就是用 O-III 看的嗎? 而他的深海大魷魚完全用 O-III 收集的. 深海大魷魚我不想管, 因為連廠長都說超級難, 但外圍 (sharpless 2-129) 部分就很想搞清楚... 資料說這邊是 H II 的電離區, 會完全沒 O-III? 那我看到什麼? 除非是 Optolong 的 O-III FWHM 太寬, 除了 496 與 501 外還有其它光譜跑進來... 不過這也很好驗證, 下次拿 Lumicon 的 O-III 與 UHC 來試就知道了.


畫完這個別號 "飛行蝙蝠" (Flying Bat Nebula) 的 Sharpless 2-129 之後, 上大夜班的月亮也快上工了, 趕快繞回來天鵝頭, 找那個一直想看的 Minkowski 1-92, 別名 "足跡星雲" (footprint nebula). 離開正北邊也好, 朝著北極星轉赤道儀, 怎麼轉都覺得卡卡的.

Minkowski 1-92 是所謂的原型星雲 (Protoplanetary Nebula), 生命週期是在變成我們常見的成熟行星狀星雲之前, 所以外觀看起來有行星狀星雲的對稱特徵, 但拋出的物質還沒被電離, 所以沒有類似的光譜特徵, 因此目視結果比較像反射星雲, 濾鏡幫不上忙.

這個目標更煩的是很小, 只有 9" ... 我按了一下計算機, 如果 9" 指的是邊長或直徑好了, 大概只有 M57 的 70 分之 1; 如果 9" 指的是面積, 那就是 M57 的 600 分之 1, 這麼小要怎麼看啊?

夠亮的話當然是全力放大囉, 不夠亮也要全力放大 ^^"

Minkowski 1-92 (Footprint Nebula) by 330X


懶得下去拿目鏡, 手上最大的就是 ethos 6mm 加 2X Barlow, 這樣 327X, 出瞳徑已經不到 0.4mm 了. 目標在一顆 9.6 與另一顆 9.7 的星星那邊, 比較暗一點點 (9.7 等亮) 那顆左右都有更暗的星點, 右邊 (東側) 一顆比較亮約 10.8 等, 左邊 (西側) 幾顆都是 12.X 等以上暗的. 看得夠久就會懷疑那顆 10.8 等亮星, 因為它有行星狀星雲的 "眨眼" 現象, 小歸小, 還是看得出它四週有圍一小圈圈的霧, 以自己的經驗, 就算 11 等星也不致於這麼怪模怪樣.

很可惜, 沒看到對稱的兩坨雲氣, 不知道 400X 以上有沒有機會? 就看看今晚老天賞不賞臉, 要拿 Mewlon 210 來看.


老天沒很賞臉... 透明度超差 >"<   ---- 2016-8-26 ----

還好 M 1-92 幾乎在正天頂, 搞到 400 X (Ethos 6mm) 才能開始看出形狀, 目鏡裏的雲氣雖然一直晃動, 但南北向拉長的身影還是能夠確認, 靠北側那端點顯然比較大也比較亮, 南側那點小小的, 間歇間歇的... 南北兩端點雲氣會分開, 這樣就有點像天文相片裏的模樣了.

Minkowski 1-92 (Footprint Nebula) by 400X

至於鳶尾花... 北天透明度更差, 口徑大也沒用, 完全看不到反射星雲. 那大蝙蝠 Sharpless 2-129 呢? 換隻至少能作出 2.5 甚至 3 度以上 FoV 的鏡子吧... 完全不是 Mewlon-210 的菜.

2016年8月24日 星期三

雙望遠鏡的新計劃

不管是真正 DIY 還是作簡單組裝, 只要作過一次就會想作第二次, 因為 "自己動手作" 真是超有成就感. 所以嚐過雙望遠鏡的甜頭後, 總是會想... 如果要組隻夢想雙筒, 它會長成怎樣? 現實的困難一定不會少, 不過反正是夢想, 想想也無妨.

緣份是很奇妙的東西, 想不到的事就在沒有預料到的時間出現, 而如果你已經準備好, 那就太好了... 上次在山上遇見一位資深同好, 高山星空下相談甚歡, 過了幾天, 他打電話來討論我那隻 Borg 71FL 松本雙望遠鏡, 聊著聊著... 居然就促成這個新計劃 -- 組裝一隻更大的雙望遠鏡 -- 哈哈, 正好是彼此的夢想.

自己玩是一回事, 幫別人組可是另外回事, 人家信任你, 那就扛了壓力囉. 計畫啟動前, 先要妥善溝通期望, 歸納出一些大方向:

# 要能看星星, 最好也能看日景
# 要能低倍看大範圍星雲, 也要能作到 200X 以上銳利行星觀察
# 不能大/重到無法一個人能操作, 又希望口徑能大就盡量大
# 所有組件盡量用市面上最可靠的
# 當然要我有經驗過, 有能力處理的範圍內
# ......

同好可是擁有 Fujinon 25X 150mm 的行家, 見多識廣... 我很認真的考慮後, 提出以下建議:




# 主鏡選高橋兩片式螢石 4" 鏡 FC-100, 因為一定要走兩吋系統, 所以用 DF 版本, 焦長 740mm. 重量輕, 光學品質可靠.

# 菱鏡組當然選很好微調光軸的松本式, 這次選用大顆的  EMS-UL 版本.

# 平台用自己熟悉的 AOKSwiss  BB-160, 先設計架在經緯儀, 所以加裝 L 型板套件, 整體重量不會超過 10kg, 鏡筒提把就先設計在中間, 如果重心位置很偏鏡頭方向, 可以將提把換成長板.

# 鏡筒箍要考慮輕量化, 也不能太大以免影響眼幅 IPD, 所以決定用精度很好又非常輕薄的 K-ASTEK  95mm 2 組.

主要配件就這些, 估了預算, 同好也能接受, 然後就開始四處下單. 這些廠商都有點認識了, 溝通起來很快, 最先到貨的是大松本, 高橋鏡筒預計 8 月底到, AOKSwiss 要等 4 週的特製 L 型板套件, 最晚的居然是 K-ASTEK 的 95mm 筒箍環, 可能要到 9 月底.





大松本一到, 我也剛從關島渡假回來, 三步併作兩步馬上先試目鏡合焦狀態, 自己組最怕就是對不到焦, 或對焦範圍剩一點點導致可用目鏡有限. 其實之前已經先用小松本試過自己的 FC-100DF 原廠配製, 然後把計算結果跟松本龍郎先生討論也確認過了, 不過為求保險還是實際試過最準, 總共試了 14 種目鏡型號, 全部 OK... 呼, 鬆了一口氣.




大松本還有 M48 規格內牙可裝 2" 天文濾鏡, 新品已裝著 2" 的保護鏡




計劃是 on going 狀態中, 會持續更新 ^^"
對這新計劃真是充滿期待, 畢竟能用兩眼自然的看是很難以形容的舒服感.



組雙筒, 如果要考慮到可攜性與方便性, 當然會選越輕的鏡筒越好, 坦白說我不會選 3 片式甚至更多片作修正的鏡頭. 高橋兩片式的折射鏡我實際用過很多隻了, 非常相信其光學品質與表現, 那... 手上 Borg 短焦鏡頭品質如何? 前幾天有機會拿一組密接雙星試試, 天鷹座的 Pi 星.


Pi Aquilae by Borg 71FL Matsumoto binoscope/Vixen HR 2.4mm

差不多是 6 等左右兩顆分開僅 1.5" (arcsec), 如果以通用的 Dawes Limit 公式算 r = 116"/a; a 是主鏡口徑 71mm, 算出來這組雙望遠鏡的分解極限大約是 1.6", 那麼應該是沒機會. 不過 Dawes Limit 還是存在一些經驗值變數, 比如每個人辨識重疊 airy disk 的缺口的敏感度, 另外恆星的光譜類型, 亮度... 也有些空間, 像 Sue French 就說她可以用 6cm F/15 的鏡子拆開這組, 雜誌上也提到專欄編輯之一的 Alan MacRobert 可以辨識到 102"/a 的程度 (亮度 7 等左右的雙星), 所以為什麼不試試看呢?

結果用到 133X (Tele Vue Nagler Zoom 3-6mm) 時就能認得出兩個重疊的 airy disk 了, 東西向, 絕不會弄錯. 當然畫圖時用的 167X (Vixen HR 2.4mm) 更明顯.


就是因為最近喜歡東組西組的, 所以買二手東西越來越多, 現在已經很少買新品了...



像這隻 90FL 所有零件幾乎都買拍賣品, 加上以前買但已經放在箱子很久的零件組起來的, 效能很不錯啊?

Messier 27 (Dumbbell Nebula)


NGC 7009 (saturn Nebula)


還有這對 XW 20mm 的目鏡也是, 用在雙目視, 雙望遠鏡都很舒服, 未來可能要取代服役很久的 Panoptic 24mm 呢.

XW 20mm for binoviewer/binoscope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命運坎坷的雙目視 Bino Vue

其實還蠻猶豫到底要不要把這段經歷寫出來? 我總認為公領域上, 尤其是網路世界, 盡量舉人之長, 不要揭人之短, 文字灑出去就覆水難收, 自己無心/無知後果可以自己承受, 但萬一造成別人傷害呢? 特別是最近有些接觸過的國外商家好意把 Blog 連結擺上, 看了後台統計, 發現還真有許多從國外來的點閱, 害我現在更擔心了, 本來只想作自己的觀星記錄而已, 都隨興亂寫一通, 現在...啊~~ 有人在看啊, 所以得先講清楚, 這段經歷所有的原因我都沒查, 也不想查, 希望大家不要誤會.

預防針打過, 先說今年最高興的一件事... YA ~~ 終於通過 RASC 的 Finest NGC Objects 認證, 雖然只是觀星社團的一個活動而已, 還是很高興啊, 哈哈~~

RASC Finest NGC Objects certification :-)




回到主題, 幾個月前, 把這支命運坎坷的雙目視裝置送給國外一位在天文論壇活躍的雙目視專家整理, 內容包括: 調光軸, supercharge 把成像範圍擴到 27~28mm; 清潔發霉或油汙; 改造成未來可以自行調光軸... 等等, 收費低廉... 真的很便宜, 100 美元作前面提到的全部, 夠便宜吧? 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 "未來可以自己調光軸" 這項, 如果是真的, 那真是無價. 經專家提示後, 運費也很便宜, 順利送去, 然後也順利回來. 回來之後迫不及待測試, 結果... 什麼? 光軸大歪, 比送去時還歪.

歪就算了, 拆開外殼看看專家作了什麼...

接望遠鏡端菱鏡被刮了一痕, 雖說實務上對使用是沒影響, 不過心裏還是很疙瘩.



然後分光菱鏡碎掉一小塊






看起來就是固定螺絲鎖太用力弄碎的, 專家說可能是運送時弄碎的, 還一直怪 Tele Vue 怎麼用這麼直接沒緩衝的固定螺絲... 坦白說我不相信, 因為之前自己也拆過好幾次. 不過如同開頭說的, 我不想求證, 未來也不會去求證... 這就是風險, 送去時自己心理就要有數.



實務上真的沒影響, 用它作 300~400X 的火星觀察還是很銳利.

那光軸怎麼辦? 專家倒是洋洋灑灑的寫一篇如何調光軸的指南... 想一想, 道理也真簡單, 只是自己從不動腦筋想而已, 不過這就是所謂的 "賣經驗".




雙目視最近望遠鏡端是一組分光菱鏡 (Splitter), 特別相位的鍍膜處理後, 分光成兩個方向前進, 光路大約如上圖所示. 道理很簡單吧? 我看了半天, 有點不解的是, 為什麼不把右邊那塊菱鏡作薄一點? 這樣用料比較少, 左邊那個圓柱玻璃也短一點, 整個雙目視的體積就能小很多啊, 最為人詬病不方便的多出來光路長也能減少一些?




專家把目鏡座包在主要的外殼裏的固定螺絲拆掉, 這樣的話, 封印打開, 兩邊的目鏡座就能移動, 上下左右方向都行. 然後把目鏡座的四顆固定螺絲要穿過的版子孔徑挖大, 那麼 "上目鏡座" 就有空隙作上下左右方向微調 (紅箭頭), 就是所謂的 "未來可以自己調光軸" 原理.

不過, 萬一像這隻命運坎坷的雙目視被搞得光軸歪太多, 連微調都不夠怎麼辦? 那只好動菱鏡了.




動菱鏡其實也沒那麼可怕, 要的只是耐心, 不斷的 try and error 而已. 我調過 2 次, 每次大約花不到 20 分鐘, 就是上圖黃框框的拉螺絲跟推螺絲, 就能把光軸調到 300X 以上放大都能很準的程度.


為什麼會調兩次? 第一次當然是調送回來歪得一蹋糊塗的光軸, 第二次則是因為被自己摔到... 所以才說它命運坎坷. 黑夜中作業匆忙, 這一摔最慘的不是光軸, 反正已經知道怎麼調了, 最慘的其中一邊目鏡座被我摔歪, Tele Vue 精度密密密的目鏡座一摔, 結果目鏡塞不進去, 真慘.

反正這隻雙目視已經被我來來去去不知拆裝幾回了, 大不了就換個目鏡座. 於是商請一位同好幫我車了對轉接環, 然後把多的高橋迫緊式目鏡座裝上去... 再度復活.




100 美金, 可以選擇大吵一架, 網路筆戰幾回, 心情不好幾天, 也許可以拿回部份不甘不願的退款, 然後抱著殘廢的 Bino Vue 嘆氣. 也可以忍住... 趁著我猜測內心可能有些不好意思的專家請教, 畢竟人家看多做多, 能挖到一些經驗就算賺到, 然後多多少少了解些雙目視的原理與構造, 也敢自己動手, 甚至能自己調好光軸. 怎麼處理? 或說怎麼調整心態才算值得? 每個人都有不同看法囉 :-)

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天琴座兩個閔可夫斯基的行星狀星雲觀察 -- M 1-64, M 1-68

魯道夫.閔可夫斯基 (Rodulph Minkowski) 的生平記事網路很多, 就不在筆記上假會亂寫啦. 既然星圖上常看到, 沒看個一兩個怎麼可以? 不過如果這些目標沒編在 NGC 清單, 想必靠目視不是那麼簡單. 八月份雜誌, 美國業餘愛好者的天文聯盟 (Astronomical League) 的行星狀星雲掌門人 Ted Forte 的專欄正好在介紹閔可夫斯基的目錄, 天琴座又在正天頂, 趁著昨晚天況不錯畫了一個 NGC 6765 (M 1-68), 也再畫了一次上次看得要死不活的 M 1-64.


NGC 6765 (M 1-68) 的亮度是 12.9 等,
除以大小 (40") 之後的單位平均亮度 (SB) 是 20.5;

這些參考數字還蠻重要的, 因為參考 SB 值可以判斷所在觀測地的黑暗程度有沒有機會看到? 當然這不會是絕對的, 因為目標亮度不可能 "平均" 分佈, 不同的亮與暗集中位置都可能形成不同的對比觀測難度, 更別論如果用上濾鏡, 結果又更難預測了. 總之數據是一回事, 實際觀察又常常是另一回事, 千萬不要自我設限.

M 1-68 的位置在球狀星團 M56 的旁邊一點點, 可惜昨天拿 Mewlon-210, 連 1 度多的視野都作不出, 所以想把兩個目標裝一起的想法就放棄了.

NGC 6765 (Minkowski 1-68)


作高倍沒用, 來來回回從 100 多作到 300 多倍放大都看不到, 最後還是要套上 O-III 濾鏡, 115X (Ethos 21mm) 就很清楚了. 看起來是外緣不太規則的一團雲氣, 除此之外沒有其它細節, 可能口徑要比這隻大一倍才有機會吧? 換過不同倍率都沒 115X (出瞳徑 1.8mm, 加 O-III) 來得好. 每次第一個目標都畫得很認真, 星點標好多喔, Mewlon-210 溫度平衡作足的話星點漂亮無比.


然後回頭再看一次 M 1-64,

M 1-64 的亮度是 13.3 等,
除以大小 (28") 之後的單位平均亮度 (SB) 是 19.9;

Minkowski 1-64


如果光看 SB 的話, 應該會比 M 1-68 簡單點 (19.9 比 20.5), 不過實務上我覺得 M 1-68 比較簡單, 我猜可能是大小的關係 (28" 比 40"), 太小真的不太好認.

同樣用 115X (Ethos 21mm) 加 O-III 濾鏡, 正想用其它倍率試時雲就飄來了, 標星點可以, 不過要觀察目標就很難.


畫完這兩個, 還有哪些 Minkowski 行星狀星雲有機會呢? 其實各有難度...

天鵝座有三個, M 1-92; M 1-79; M 4-17

M 1-92 亮度 11 等; 大小: 9"; SB 15.5  ---> 這個在天鵝頭輦道增七附近的應該最有可能, 難度應該在太小, 不過如果夠亮的話還能盡量放大來試試看.

M 1-79  亮度 13.2 等; 大小: 56"; SB 20.8  ---> 這個在 M39 旁, 我估計難度應該跟 M 1-68 差不多, 大有機會.

M 4-17  亮度 13.7 等; 大小: 28"; SB 21  ---> 在天鵝翅膀邊, 看資料難度更勝 M 1-64.



有另外三個, 夠亮, 可是超小粒, M 1-61; M 1-38; M 3-21

M 1-61  亮度 12.8 等; 大小: 2"; SB 13.7  ---> 盾牌旁邊, 真的好小, 才 2", 要如何知道不是星點呢? 也許靠濾鏡吧?

M 1-38  亮度 9.3 等; 大小: 3.3"; SB 11.6  ---> 這在茶壺壺嘴上方, 也很小.
M 3-21  亮度 12.7 等; 大小: 5"; SB 14.9  ---> 夾在天蠍尾巴跟茶壺壺嘴間, 糟糕, 夏天要過了.

仙王座有兩個大的, Ted Forte 說簡單, 不過我覺得很可疑, 因為很暗呢. M 2-55 與 M 2-51.

M 2-55  亮度 14.3 等; 大小: 1.1'; SB 23  ---> 這沒上山搞得定?
M 2-51  亮度 13.5 等; 大小: 1.2'; SB 22.5  ---> 一樣, SQM 如果沒 21 真的有機會? 搞不好關鍵就是濾鏡.

其它的就不列了, 算是先作功課, 有個計劃也比較好玩.

2016年8月5日 星期五

嘗試用巴羅以一擋五 -- M 1-64, M11, NGC 6704, Basel 1

之前一直沒用巴羅鏡 (Barlow) 有兩個原因, 一是相信鏡片越少看深空效果應該會越好, 另外就是手上的目鏡實在有夠多, 多到要作什麼倍率都有. 也因此效能一等一的 Leica 變焦目鏡越來越少用, 幾乎只剩 Mewlon-210 上台時才會跟著出場, 好可惜. 那... 是不是給巴羅一個機會? 如果可以到 2.5X 放大的話, 等效 17.8mm ~ 8.9mm 的變焦目鏡搖身一變, 變成 17.8mm ~ 3.6mm 的全能目鏡, 短焦時還有 80 度的實視野呢. 這樣的話, 除了這組變焦目鏡加巴羅外, 再加個 XW 40mm, 其它目鏡全都可以休息了, 可以不用帶 20mm, 12.5mm, 7mm, 5mm, 3.5mm, 用巴羅鏡實現以一擋五.



大家都說 AP 的巴羅好, 那就試試看 AP 吧.




依照網路上看到的巴羅鏡設計公式, 巴羅鏡那個筒長 (巴羅鏡到目鏡接口) 等於巴羅自己焦長的話, 就是放大 2 X. 產品規格書說 f = -10.X 公分 (負鏡組嘛), 筒長量起來也是, 所以這組的放大就是標準兩倍. 我還有 35mm 的 2" 延長管, 所以加長後放大倍率差不多就可到 2.5X, 再長, 原廠也不建議了.

效果如何? 既然作高倍, 當然要來測行星, 可惜透明度真糟. 不然測雙星也可以, 要測雙星就來測最近很有信心的心宿二好了.


Leica ASPH Vario 25-50 WW + Astro-Physics 2" ACB



結果很棒啊, 心宿二的伴星輕鬆拆開, 一點都不輸 XW 3.5mm/5mm, 我也拿 Ethos 6mm 來比, 不管內反射光的抑制, 星點的色差像差控制都毫不遜色, 而且 Leica 的無段式變焦設計超好用, 對困難目標可以一點一點拉倍率試, 也可以把倍率高高低低變化來幫助辨識對比很低很低的目標. 如果硬要挑缺點的話... 應該是還是比較喜歡/習慣 Pentax 的眼罩設計吧.

這樣的話... 那幾支勞苦功高, 心愛的 XW 怎麼辦?




上面那籃是備用的, 下面這籃是要常上工的, 生力軍 Barlow 已就位, 都是兩吋規格了, 裏面有兩個 Doctor 是雙目用的借住這邊...




雙眼用的在這籃...




還有幾顆小人國的...





昨晚終於有個機會試試 "帶兩顆目鏡" 上場的經驗, 於是就只帶 Ethos 21mm 跟 Leica 變焦與巴羅上屋頂. 天剛黑時明明透明度好得不得了, 等晚上 10 點多... 奇怪了, 就撲上了一層薄雲.

先用大視野畫了 M11 與附近的兩個疏散星團.

Messier 11, NGC 6704, Basel 1


這組目標也是 Sue French 雜誌專欄介紹的, 那個 Basel1 又名 Apriamaswili 1, 47X 其實解不太開星點, 改用 Leica 變焦 + 巴羅才解開像一個 "U" 形的星點分佈, 至於用幾倍我也不知道, 反正變焦就轉來轉去, 轉到自己覺得構圖好, 目標也清楚就畫圖了. NGC 6704 比 Basel 1 更難解一點點, 同樣是用新同學解開的.


畫完大視野, 看看天琴 Beta  跟 Gamma 兩顆 3.X 的肉眼看得見了, 一時興起想試試看一個難度應該不低的行星狀星雲 M 1-64. 每次看星圖, 從紙本到 Skysafari, 經常看見天琴那四角框框內除了邊邊的 M57 外, 另外一個奇怪編號的行星狀星雲, 不過從來沒試過.

坦白說, 各種深空目標裏, 我最有信心的可能就是行星狀星雲了. 其實早先花最多心力練習的應該也是行星狀星雲. 行星狀星雲靠倍率, 很多可以靠濾鏡, 有所謂的閃爍 (Blink) 目視現象, 認行星狀星雲是相當有成就感的目標種類. 結果... 踢到個大鐵板.

Mn 1-64 Planetary Nebula in Lyra


最後花了快 1 小時才搞定, 早知道拿 8" 的出來. 這個目標在平地我猜沒用濾鏡應該絕對看不到, 我先用 Lumicon 的 O-III 也沒看到, 還因為出瞳徑太小, 星點幾乎不見光光, 結果更難認. 後來改用宇隆的 O-III, 它的 FWHM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應該比較寬, 所以上圖目標右邊的幾個星點都還看得到, 也因此我比較能專心往目標 "應出現" 的位置辨識, 在視野換了好幾個不同位置後, 終於能用 averted vision 看到, 比想像的大, 沒有細節. 然後我再換回 Lumicon,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一方面眼睛也適黑比較久, 這次目標右邊的星點可以看到一個, 然後目標本身相當清楚出現, 比用宇隆的 O-III 看明顯, 也厚實些, 有時甚至直視也看得到. 說 "有時" 是因為如果恍神的話會消失一下, 還真的要很認真看呢.

不管如何, 總算也是我的第一顆 Minkowskis 成員, Leica 變焦加巴羅計劃成功.

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下弦月

我很少很少看到夜裡的下弦月, 幾乎沒什麼印象了. 如果硬要拉回些殘存記憶的話, 可能是年輕時沒日沒夜工作到凌晨, 或者 on call 處理完異常, 高速公路上吹著涼風望向窗側一輪彎月的片段畫面... 輕鬆愉悅, 因為是工作完成要回家了. 下半夜是萬籟俱寂, 塵埃落定的心境, 如果還醒著, 就是難得的獨處時刻, 我喜歡那種氣氛, 會想起學生時代一盞桌燈下看書的感覺, 也像現在獨自在屋頂看星星, 四週寂靜無聲的感覺.

現在同樣是奔馳在高速公路回家, 可以開點窗吹吹風, 也可以跟著音樂唱幾句, 下弦月就陪在右前方, 有點像你唯一的朋友, 望著她覺得很安心. 清晨的高速公路小貓兩三隻, 安靜得很, 彷彿剛從杯晃交錯的派對中抽身先走, 剛剛山上的銀河星空就像剛享用完的奢華大宴... 愛死這種感覺了. 所以很多同好會好奇我為什麼不在山上睡一覺, 等天亮再下山? 嗯, 我是想與其在山上睡不好, 然後熬到天亮拖著沒睡好的身軀, 冒著可能會塞車的風險開車, 回到家後接下來的整天累得要死; 還不如趁著美好夜色享受這種開夜車的感覺, 回家後再晚(早)睡, 畢竟自己的狗窩, 怎麼睡都比山上好, 起床後精神好多了, 才不會毀了整個第二天.


高山銀河真的會令人上癮, 這次上山的目標是幾組暗星雲, 最好還能好好畫一組下來, 都沒好好畫過, 所以帶上去的器材都是作大視野的, 71FL binoscope, 兩隻雙筒鏡, FC-100 DF.


Borg 71FL Matsumoto EMS Binoscope


上山後陸續有些同好來打招呼, 蠻多人對這隻剛組好的雙望遠鏡有興趣, 我也很樂意找各個目標給大家看, 尤其是暗星雲. 其實埋在 M24 (small sagittarius star cloud) 裏面的 B92 與 B93 難度低, 許多人看了都驚呼第一次看到暗星雲... 哈~ 其實抬頭肉眼就能看到暗星雲, 至少那個從天鵝座開始把一整條銀河切開的 great rift 就是啊, 看多了以後, 我現在都能清楚用肉眼認出那隻大黑馬呢. 不過望遠鏡下密密麻麻星點裏的兩個黑點 B92/B93, 看起來真的很特別.

那天有兩件事想起來真不好意思, 一個是當時有位很資深的同好正在看 B142/B143, 這時有另外一個人過來也想看, 我跟他說不好意思, 因為這位資深同好正在看, 而且那目標可能比較有經驗才看得出來, 然後他就走開了... 如果是哪位同好的話, 小弟深深跟您致歉啊, 黑暗中看人看不清楚. 另外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為豪博士就在旁邊, 旁人問我問題時我都緊張得要死, 深怕講錯被聽到, 哈哈~ 雖然很刻意講小聲, 但畢竟夜很安靜, 有時沒控制好音量也會大聲點... 希望沒吵到大師.

總之沒注意到時間, 等人們都去休息後才發現天蠍都快下山了, 嗚嗚嗚... 趕快架起赤道儀換鏡子, 我的 B72 蛇與蛇蛋... 結果, 看不到了, 我覺得倒不是因為角度太低, 應該是鏡子太小隻, 真是太小看這組目標了.

後來還是畫了一組, 就選天頂附近的 B142/B143.

Barnard's E (B142, B143)


看過許多不同的相片, 不過個人心得是 B142 (上圖下方橫著的一條) 比較清楚... 應該說 "很" 清楚; 而呈現鏡像 "C" 形的 B143 輪廓沒天文相片那麼清晰, 我自己可能是因為已經看過太多相片, 外觀印在腦袋裏, 因此很快就看出形狀, "C" 的上頭還有條縱向黑帶, 更模糊一點.


然後也重畫過北美洲星雲, 以前畫的都好醜喔. 這次細心的把墨西哥灣輪廓位置描出來.

NGC 7000, IC 5070

這次連 IC 5070 裏分開鵜鶘身體與大嘴的暗帶也看得出來, 雖然不是很銳利, 但看出來沒問題.

肉眼看除了銀河一些大結構外, 那天覺得天鵝旁邊的恆星雲 (Cygnus Star Cloud) 那一大坨也很顯眼, M11/M26 附近的盾牌座恆星雲 (Scutum star cloud) 也是, 平常屋頂那看得到什麼 "恆星雲" 啊? 只是腦海裏的一個虛幻名詞罷了. 這讓自己又想起 NGC 206, 下次上山應該是秋天了, 要好好看一下這個在其它星系 (M31) 的恆星雲, 還有 M33 裏面的 NGC 604, 當然還有 M31 的球狀星團 G1... 哇, 好多好貪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