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賣掉用沒幾次的 10" DOB 之後反而鬆了口氣, 但並不怎麼懊惱, 有些錯誤總要犯個兩次三次才學到教訓. 年歲漸長之後, "得到什麼?" 比較少花心思, "該丟掉什麼" 反倒比較多.
要丟掉對自己造成負擔的, 少用還要保養的, 花俏不實的... 要得到可以常用, 與現有設備功能互補的... 想來想去就是折返鏡啦, 一隻至今都不願花心力了解的望遠鏡. 不過如果我還需要 "口徑", 又駕馭不動大反射的話, 看來只能在不同設計中的折返類型中挑一隻了. 每個人挑選器材都有其偏好或條件, 我自己的幾個原則之一絕對是 "簡單", 簡單就不容易壞, 簡單通常也代表好養, 最重要的是簡單就會常用.
折返鏡的代表機種很多, Celestron, Meade 當然是老美的代表, Vixen 的 VMC/VCL 也很有名, 還有 RC 鏡. 先排除專為天文攝影設計的機種, 廠牌也有偏好, 鏡筒前有修正鏡封住的不喜歡, 溫度平衡慢還容易結露水, 次鏡遮蔽率太大的也不好, 10" 以上太重... 東挑西揀最後鎖定這隻高橋的銘鏡 u-210 Mewlon. 訂了差不多 2 個月, 廠長通知我到貨了, 二話不說親自開車載回.
開箱後的第一個感覺是, 怎麼那麼輕? 其實大約也有 8 kg, 一方面大概是原先抱著 "應該還是很有份量" 的想法. 其次筒身短 (至少比同口徑牛頓短多多), 加上它一體成型的尋星鏡可以拿來當提把, 一整個就好拿許多.
鏡筒蓋是一個塑膠布套,有魔鬼氈可以調整緊密度, 打開之後可以望見潔淨無瑕的主鏡與黝黑的筒內消光處理, 鏡筒尾端是高橋淺綠色的粗顆粒漆面, 簡簡單單給人十分可靠的感覺.
對焦裝置對我來說很新鮮, 目鏡端不動, 用旁邊的小圓軸移動主鏡對焦, 這對目鏡端往往裝一大堆雙目視器材的沉重負擔而言, 對焦裝置不用扛著它們移來移去實在不錯, 我把尾巴的接環拆掉量一下規格, 考慮要不要換個 Baader 的 Clickclock.
換完了, 等那個 Baader M71 轉 M72 等了一個月, 結果後來發現原來高橋自己就有出, 而且還比較便宜...
第一個換掉的是鳩尾板, 因為我的架台都換成 Losmandy 規格了
原廠附一組鳩尾槽實在是精美, 沒用到好可惜呀...
然後裝上紅點尋星器, 雖然現在單用光學尋星鏡也 ok, 但總覺得 RDF 比較有效率. 由於筒尾有三顆螺絲固定主鏡 (可以拆下來清潔), 所以鬆一顆連 RDF 座一起鎖沒問題.
萬事俱備, 校準一下尋星器材就可以開光囉. 拿起來這麼輕就先架在 DM4 好了, 沒想到還真是完美, DM4 扛它穩得很, 而且最神奇的是那個尋星鏡完全不用調就已經校準了, 連尋星鏡的焦距都不用調... 感動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不得不配服高橋的產品保證, 就這個小動作你會相信高橋, 相信他有好好照顧每一隻出廠的產品.
開光嘛, 就先對對焦而已, TeleVue 的 BinoVue 加 Baader T2 Zeiss 菱鏡, 1X OCS 沒問題.
上半夜給小孩看一下 M57, 很大很讚, 女兒常看沒問題, 另外一位沒看過望遠鏡的三年級小朋友也看得到, 我還怕他亂扯, 把目標位置調動一下再考他都正確, 那表示真的還不錯, 很明顯喔.
下半夜, 鏡筒溫度應該平衡得很好了, 扛上樓好好來體驗看看. 先是 M31, 雲氣亮暗層次明顯非常立體, 很快的找到 NGC 206 位置, 也很快辨識出來, 旁邊的 13 點多等星不難認出, 後續又找 NGC 185, 沒問題, 比 TEC 140 明顯多了, 反倒是 NGC 147 沒看到, 這些都有畫下來, 不過 NGC 185/147, NGC 891 是自己觀測的另一個科目, 所以擺在其它篇好了. 這邊放一張 NGC 404, 好大... 是我在平地看過最大顆的 NGC 404 了, 總之進光亮大是絕對有感的.
視野的星點相當銳利, 當然仔細比是比不過 TEC 140 甚至以前的 TSA 102, 不過我算很挑剔了. 長焦目鏡 XL 40mm 眼睛偏離正光軸會拖彗尾, 不過 XL 是老設計, 還沒試過 Panoptic 35mm, 高倍目鏡視場邊緣星點沒變形喔, XL 40mm 會, 可是不知道是鏡子還是目鏡的原因. 對焦座移動主鏡太快有時會發生目標突然偏掉的情形, 可能是人家講的 focus shift 嗎? 不過目視還好啦, 再修一下就好. 還有極高倍調焦還是會抖晃, 可能腳架不夠強, 不然下次架 T-Mount 試試看囉.
|
Mewlon-210 / DM-4 架在高橋 SE-S 木腳架上, 穩得不得了. |
如果我要下一個簡單的結語給 u-210 我會說: "簡單, 好用", 幾乎是開箱即可用, 完全沒有負擔, 所有該做的事就是, 花點時間讓溫度平衡, 放鬆心情, 享受星空吧... 這不就是望遠鏡帶給我們最大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