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21年3月22日 星期一

疏散星團裡的疏散星團和最近用 FC-76 DCU 看的一些雙星

平常看星團的時機除了因天況不佳看不到星雲、星系以外,也有其它原因啦,比如說找很少見的目錄:


當然疏散星團本身也有很多好玩的部分,像前陣子注意到星團裡面包著星團的目標也很特別,不過我猜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發現的 "時代" 或 "人" 不同而對不同小範圍 "各命其名" 居大多數吧?比如說金牛座的這個 NGC 1746:

NGC 1746, 1758, 1750 (TSA-120; 10mm ethos for 90X)


NGC 1746 很大一個,至少要 1 度的視野才裝得下,星團本身又好找又明顯;視野北、東、南側圍了一弧 7.X ~ 8.X 亮的星星,其它星團成員看起來像被圈在弧形的圍牆裡。這麼豐富的內容果然被分了兩個有編號的目標: NGC 1758 跟 1750



依照 skysafari 電子星圖裡的資料把範圍大致框一下;雖然當天月亮蠻亮的,而且很靠近目標,NGC 1750 的部分還好認,NGC 1758 的星點就看不到那麼多了,只好盡量把倍率拉高一點多撿幾顆。


另外一組是位在南天的 NGC 2467:

NGC 2467, Haf 18, Haf 19 (TSA-120; 6mm Ethos + 2X Barlow for 300X)


NGC 2467 不但是豐富的疏散星團也有漂亮的星雲,星雲位置就在上面那張素描南邊,不過當時月光頗亮,目標位置又這麼低,別說星雲了,一開始我還很懷疑星團到底看不看得見呢!還好這個星團夠力,眼睛適黑久一些,星點一顆一顆浮現出來,越來越多顆... 想必這在山上或南半球看一定非常漂亮。跟前一組類似,Haf 18 夠亮,看起來就像一個單獨的星團;但 Haf 19 就比較難了,數不到幾顆星,感覺只是 NGC 2467 附近的幾顆星而已,倍率要拉很高看到的星星比較多顆以後才覺得它比較像個單獨的星團。


船尾座這邊是我冬天時用雙筒瀏覽星空時最喜歡的空域,因為泡在銀河裏,這邊到處有星團;另外一組 NGC 2453 則是星團跟行星狀星雲 NGC 2452 同框:


NGC 2452, NGC 2453 (TSA-120; 4.7mm Ethos for 191X; Lumicon UHC)


NGC 2453 成員亮度差異還蠻大的,分布位置也頗鬆散,不過也因此,星團本身看起來反而立體感十足,非常生動;星團南側 9 arcmin 不到就是行星狀星雲 NGC 2452,但位置太低了,加上濾鏡雖然 "看到" 的程度沒問題,不過沒什麼細節;天文相片裡的 NGC 2452 南北兩側的雲氣比較厚一些,不過當時我看不出來,只略略覺得雲氣的濃淡分布不太平均而已。


還有幾個很亮很好找,屬於小雙筒目標的疏散星團,天況不佳或月光太亮時可以加減看看,比如這個在海鷗星雲附近的 NGC 2353:

NGC 2353 (FC-76 DCU; 3.5mm XW for 163X)


還有之前在山上用手持雙筒往南天亂撈一定會撈到的 NGC 2547,在船帆座:

NGC 2547 (FC-76 DCU 7mm XW for 81X)


同樣在船尾座,包含著 +2.7 等亮,亮橘色變星船尾座 pi 星 (Ahadi) 的星團 Collinder 135:

Collinder 135 (FC-76 DCU; 7mm XW for 81X)



位在獨角獸麒麟座的 NGC 2301 也是一個星點多又亮的星團,頗適合市區小口徑望遠鏡欣賞:

NGC 2301 (FC-76 DCU; 5mm XW + 2X CZ Abbe Barlow for 228X)

 
記得當天 seeing 超好,天狼星雖然拆不開,但是高倍下的 airy pattern 非常漂亮;FC-76 口徑小,airy ring 頂多看到第二環,但環穩穩的晃都不晃,看起來快跟人工星點一模一樣了,是作星點測試的大好時機,5mm XW + 2X Zeiss Abbe Barlow for 228X (出瞳徑: 0.33mm) 之前試過不稀奇,這次我還很好奇把 3.5mm XW + 2X Barlow for 326X  (出瞳徑: 0.23mm) 看畫面會不會破? 結果...... 超穩! 所以傳說道斯用 0.1X mm 出瞳徑觀測的確是可能的喔 ^^"
 

FC-76 DCU / RST-135


天況這麼好,就來試試幾組密接的雙星,挑戰一下 FC-76 的光學性能

既然在麒麟座,那當然先找麒麟座最著名的三星: 麒麟座 beta 星:

Beta Monocerotis (FC-76 DCU; 3.5mm XW for 163X)


這組超簡單,來試難一點的:

御夫座有組差不多等亮的 STF 644,+6.96 +6.18,分開 1.6"

STF 644 (FC-76 DCU; 5mm XW + 2X Zeiss Abbe Barlow for 228X)

拆得乾乾淨淨,再找一組,巨蟹座 57 號星,+6.1 +6.4,分開 1.5":

STF 1291 (FC-76 DCU; 3.5mm XW for 163X)


這組比上組更靠近 1",但是亮度差異 0.3 等 (上組差 0.78 等),不過卻更好拆,可見亮度差異的影響有多大了。Skysafari 上 A、B兩星的亮度資料與網站 Stelle Doppie 的資料差很多,雖然後者的資料是 2019 的,但交叉比對之後我覺得還是 Stelle Doppie 的資料對,況且我自己實際看得結果也覺得 Stelle Doppie 的資料對。


繼續找靠更近的,位在金牛座的 STF 749,+6.54 +6.55,分開 1.2":

STF 749 (FC-76 DCU; 5mm XW + 2X Zeiss Abbe Barlow for 228X)

這組我用 3.5mm XW 做 163X 時就拆開來了,228X 還能 "完全" 分開 (中央有間隙),查過 Stelle Doppie 的資料,沒錯!真的就只分開 1.2" !!


最後來挑戰大魔王 獵戶座第 52 號星,+6.03 +5.3,分開 0.99":

STF 795 (FC-76 DCU; 5mm XW + 2X Zeiss Abbe Barlow for 228X)


這組之前用 TEC 140 拆都常常還拆不開呢! 不過這次居然用 FC-76 DCU 拆開,果然 seeing 是王道,雖然看起來是半連在一起的花生型,不過也夠清楚分出方向。

說起雙星最近也有一組誤會了好幾天後才搞清楚,就是前陣子在看的猴頭星雲裡的一個星團 C 067+206 (NGC 2175S) 的裡面有組多星叫 J1922,這個 "J" 不知道跟小行星狀星雲 J900 那個 "J" 是不是同樣指的是 "Jonckheere" ?

J1922 in NGC 2175s (TSA 120; 6mm Ethos + 2X AP Barlow for 300X)



其實根本不用弄到這麼高倍,說來有點話長... 當時畫 NGC 2174 與 2175 時本來就知道 J1922 在星團 NGC 2175S 內,我也在素描裏標了上圖那個 A、B 為 J1922;不過後來再去研究星圖時發現 Skysafari 是標 C 的位置為 J1922...... 所以是我弄錯了嗎?急急忙忙又去改圖;改完後繼續研究星圖,結果發現 Skysafari A 的位置也是標 J1922!還是查一下 Stelle Doppie 的資料比較保險,原來...... 原來 J1922 是一組三星,A、B、C 就如同上圖的標示,當時幹嘛這麼沒信心?以圖中 A、B 的距離來說的確就差不多是 6、7 arcsec 沒錯啊,害我那天一直想拆不是雙星的 C 星,因為以為 C 才是 J1922,結果弄到 300X 還拆不開... 本來就拆不開呀,拆出來才有鬼呢!!


既然找了 J1922 那就順便畫一下附近不遠的 J900:

J900 (TSA-120; 3.7mm Ethos for 243X; Lumicon UHC)


回想一下...... 畫過很多次 J900 了,這還第一次用 UHC 濾鏡看 -- 果然雲氣有更明顯,北邊的環好像雲氣比較濃一些,有顆星點在南側,我估計大約 12.6 等更暗些,星雲整體外緣看起來不太規則。

最後發現 J900 附近有個奇怪編號的星團: Bochum 1

Bochum 1 (TSA-120; 6mm Ethos for 150X)


範圍蠻大的,看起來稀稀疏疏,西側有幾顆比較亮的星點,對照一下 Skysafari...... 這幾顆應該也是此星團的成員,除此之外還真是平凡無奇 ~

2021年3月14日 星期日

Sh 2-301, Sh 2-173, Sh 2-252 觀察紀錄

有些編號 "Sh" 開頭的目標同時也有 "NGC/IC" 編號那就還好,但如果沒有,很多同好會覺得一定是攝影專屬,目視不可能啦!其實不然,比如說前陣子很多人在貼的攝影作品 - 海豚星雲 Sh 2-308 就算是個不太困難的目視目標,目視看到的結果雖不像攝影作品那樣多采多姿,不過能夠 "親眼" 看到的成就感還是很吸引人的。


位在仙后座的 Sh 2-173,我覺得也可以算是一個目視很 OK 的目標;當時是在找 NGC 103 時發現的,不過會去找 NGC 103 也是因為看了 Sue French 的介紹... 有人介紹真好!


Sh 2-173 中心有個奇怪編號的疏散星團 Mayer 1:


Mayer 1 (CFF 250CC; 12.5mm Docter for 300X)

星團看起來好像分兩群的樣子,西側那堆以一顆 9.5 等亮星為主圍繞了一堆 11.X ~ 13.X 的星星,而東側最亮的幾顆只有 11.x 等,其它看得到的不多,因為都很暗,平地屋頂天氣好時 10" 鏡最多差不多就 13.X,所以數不到 10 顆星星。 那星雲部分呢?


Sh 2-173 (CFF 250CC; 40mm/30mm XW for 94X/125X; Lumicon UHC)

Sh 2-173 的天文相片看起來我覺得有點像豬鼻子 ^^",Mayer 1 為中心,東西兩邊各有一個圈圈;Mayer 1 周遭被雲氣淹沒著,雲氣加上濾鏡就會現身;而雲氣最明顯之處在星團的西北側 +6.9 等亮的變星 V743 Cassiopeia 那邊,雲氣向著 Mayer 1 圍成的圈圈外側還可以察覺有一條雲氣往 北北東方繼續延伸。


隔幾天後換用 12 公分折射鏡看:


Sh 2-173 (TSA-120; 10mm ethos for 90X; Lumicon O-III)


可能是天況更好,也可能是一回生二回熟,當天看得更清楚了,整個豬鼻子... 或 "8" 的外觀都清楚顯示,所以我覺得這個 "Sh" 目標的難度最多就跟西面紗差不多而已,而且西北側變星 V743 Cassiopeiae 那邊的雲氣的目視辨識難易度可能都快追到東面紗了呢。



下一個位在大犬座背上的 Sh 2-301 就辛苦許多了,還繞了好遠的路... ^^"

這個目標其實之前已經試過幾次,而且每次都失敗;上次去汶水時是第一次覺得 “應該” 有看到的一次,於是也畫了、也貼了... 不過事後對照天文相片卻怎麼樣都對不到? SIMBAD 上的模擬看起來也和我畫的差了十萬八千里,那到底當時我看到的是什麼啊?


後來也請幾個朋友幫忙拍給我對照,不過大家好像都寧願把鏡頭往下移一些去拍海豚,而且就算有照片,對照天文相片還有個困擾就是相片經過軟體處理後,很多星點的亮度、顏色... 都會失真,熟悉的目標沒問題,但很不熟的目標就慘了;不過還好最後阿勇給我張星圖模擬的資料,很準!經過一番對照之後發現...... 原來 Skysafari 的資料不對,位置偏了一截:






打開書櫃翻一下古老的紙本星圖:


紙本星圖沒錯!!

重新瞄準發射:


Sh 2-301 (Gum 5; CFF 250CC; 40mm XW for 94X; Lumicon O-III)

這次 100% 敢肯定了,因為甚至連雲氣範圍幾乎都能看清楚畫準確,而且一些較濃、較淡的層次位置也可以大略區分出來。


那天還找了一個 Abell 的行星狀星雲 Abell 20:


Abell 20 (CFF 250CC; 10mm Ethos for 375X; without nebula filter or 12.5mm Docter for 300X with Lumicon O-III)

看得超沒信心,不過這個好像是我唯一看過位在小犬座的 DSO? 拼了很久,最後是用 10mm Ethos 做到 375X 沒用濾鏡裸看,或用 12.5mm Docter 300X 加 O-III,而且還是在 averted vision 下只有斷斷續續察覺的程度。然後我就想到最近看到的一個詞:"Lumpy darkness",我記得那位同好的形容是這樣的:"captures well the sensation when you can just sense the presence of objects that you can't make out..." 吼... 超貼切的!



Sh 2-252 有 NGC 編號,NGC 2175,也有星圖說是 2174,如果指的是星團也有人叫 Collinder 84... Sue French 跟最近 Ken Hewitt-White 的專欄叫這顆猴頭: NGC 2175,猴頭裡面細節很多,比較有共識的... 可能也不是什麼 "共識" 啦,也許只是後來有一個人研究後標的 A、B、C、E、F 然後藉著網路發達傳到各處 ^^"


Sh 2-252 (NGC 2175/2174); CFF 250CC; 40mm XW, 30mm XW, 17mm Ethos for 93X ~ 221X; Lumicon O-III)

翻了一下之前的記錄:

雙子腳邊的水母、猴頭與聖誕樹...

當時畫得真糟,重點都沒觀察出來 ^^"

這個猴頭的南邊跟西邊應該是雲氣最濃、也是最好認出的部分,尤其西側凹進去的一塊更是其特徵。這次用 10 吋大鏡子輕易就看出凹進去的位置,不過想認幾個裡面的結節。搭 O-III 最好認的是上圖標 "E" 那塊,猴頭星雲的中心是 7.6 等亮的 HD 42088,Ken Hewitt-White 形容從 HD 42088 連出去的星串像小北斗七星... 是有點像啦,HD 42088 旁邊一顆 11.X 等亮的星星周圍在 O-III 濾鏡下瀰漫著淡淡的雲氣,雖然當天透明度不是很好,但要看到還是沒問題,不過倍率要拉高一點,不然會很懷疑會不會是 seeing 太糟造成的模糊星點呢。 


上圖標正宗 "NGC 2174" 或 "C" 的那塊就沒那麼容易了,正看、側看都沒有,本來想放棄的... 結果最後 averted vision 下似乎看到了,有點面積,跟前面那個 "E" 差不多大小,跟那顆 +11.5 等亮星 (TYC 1326-0365-1) 大約呈 120 度夾角,然後又耐心再三確認位置後畫下來;下樓後仔細對相片覺得應該沒錯。


隔天想到去年二月份的 天文カ"イト" 有篇 津村光則さん 寫的 Sh-252,最近日文進步不少,趕快來看看... 至少會查字典了,應該有 90% 以上看得懂啦;不過他用 50 公分鏡看覺得 A 與 C 搭 O-III 沒什麼用,嗯... 會不會是這個原因我的 "C" 才看這麼辛苦?而且那天也忘了看 "A",隔了幾天再試一次:


Sh 2-252 C (CFF 250CC; 10mm Ethos for 375X, without nebular filter) 


這個 "C" 是沒前幾天看得那麼辛苦啦,不過也不容易,所以是真的不用濾鏡比搭 O-III 好?還是因為前幾天找到過,一回生二回熟所以比較容易看見?不過這次搭 O-III 還真的看不到 "C" 呢!同時也發現沒用濾鏡裸看的話 "E" 看不太到。


Sh 2-252 A (CFF 250CC; 10mm Ethos for 375X, without nebular filter)

我看網路上也有人稱呼 "A" 為:IRAS 06055+2039 HII +ISM region。天文相片裡 "A" 是分離在猴頭外的一個小紅點,我先用 O-III,搭配各種倍率的目鏡,果然什麼都看不到,改用 UHC "好像" 有看到,不敢確定;會不會是 H-beta? 天文相片看起來這麼紅應該是 H-alpha,很多 H-alpha 強的 H-beta 也有可能強...... 結果,還是失敗;好吧,那就裸看拚倍率;拉到 300X (12.5mm Docter) 時就有發現那顆 +12.4 等亮的星星 (TYC 1326-0070-1) 有光暈,當然拉到 375X (10mm Ethos) 時光暈更明顯,所以應該就是 "A" 囉?其實有點心虛,因為 seeing 不好的話,折返鏡的星點肥肥的,這樣就會有點困惑看到的真的是雲氣嗎?所以花了好長的時間一直在確認...... 希望有機會上山驗證。從日文雜誌上我也學了一句很好用的:XXは かすかに見え... ^^"


猴頭星雲的東側有個疏散星團,有些星圖上標 "NGC 2175S",Sue French 的專欄叫它:C 0607+206,不管,總之望遠鏡下看起來就是一個星團樣:


NGC 2175s (C0607 +206); CFF 250CC; 17mm Ethos for 221X)


2021年3月6日 星期六

冬夜的星系觀察紀錄

通常大家想到星系都是春天,秋天也有,像 M31、M33... 之類的,冬天就沒看到什麼人拍星系了;這也很難說,因為大家都拍整夜,因此冬天時夾著些春天、秋天的目標也常見,不過看到不是應景的目標總會覺得有點怪。


冬夜的星系除了上篇的 “大犬座的幾個星系” 以外還多著呢,有幾個是今年看的,比如金牛座的星系 NGC 1587/1588,NGC 1589:


NGC 1587, NGC 1588, NGC 1589 (TSA-120; 4.7mm Ethos for 191X)

這是去宇老看的,記得那天一直到快 20:00 後天才大開,因為對天氣沒把握所以帶小隻的上去,有點可惜,因為那天主要的預定目標都是星系。


主角是 NGC 1587,11.7 等,上 1500 公尺左右的山用 12 公分其實有點在賭運氣,不過還好,12 公分搞得定,直視也能清楚看到,包括它還算亮的核心甚至略微橢圓形的外觀。


星圖顯示這邊有一堆星系,比較亮的有緊貼著 NGC 1587 的 NGC 1588 還有稍微遠一點的 NGC 1589;NGC 1588 只有 12.9 等,距離我們 1.59 億光年遠,本來以為看不到,沒想到居然 averted vision 下還能持續看到,因為看到的兩個星系中間是有隔開的,所以還蠻確定 NGC 1587 旁邊的確有個小東西;查過資料知道 NGC 1587 與 1588 兩個有互動,不過資料是哈佛大學的論文有點難懂,所以大致掃一遍而已沒有仔細研究。有別與這兩個橢圓星系,相距 12 arcmin 左右外是長條狀的螺旋星系 NGC 1589,亮度跟 NGC 1587 一樣 11.7 等亮,不過也得用 averted vision 才能持續看到,而且也只有核心部分稍稍清楚一些而已,可能是面積比較大的關係。



雙子座的星系都太暗了,放棄放棄... 獵戶座裡也有,其中 NGC 1684 有 12 等亮,距離我們 2 億光年遠,以 12 公分鏡來說可能還有機會:


NGC 1684 (TSA-120; 3.7mm Ethos for 243X)



沒錯,看得到而且直視沒問題,面積還不小;這也是個橢圓星系,相同亮度下目視通常橢圓星系比較有機會看到,因為橢圓星系的核心大多算亮;NGC 1684 的外觀我覺得橢圓形東西向的軸稍微長一些,核心與其他雲氣亮度的對比也算明顯;附近還有不少星系,可惜當天只看得到這個。


再往南邊一點的波江座星系超多,NGC 1400 與 NGC 1407 這組還算有名,翻一下手寫的觀察紀錄發現今年畫過好幾次了呢:


NGC 1407, NGC 1400 (CFF 250CC; 17mm Ethos/12.5 mm docter for 220X/300X)


那個又大又明顯的就是 NGC 1407,我覺得平地如果天況好的話 4" 鏡應該就有機會了;距離我們約 0.93 億光年遠 (skysafari 的資料),亮度約 9.7 等亮,也是橢圓星系,看起來圓圓的不知道是不是正對著我們?NGC 1407 是以其名命名的 NGC 1407 Group (或也叫 波江座-A: Eridanus-A Group) 中最亮的一個,據說中心是個超大黑洞。NGC 1400 相對起來就小多了,距離 NGC 1407 大約 12 arcmin,亮度只有 10.9 等,跟 NGC 1407 一樣都是星系演化過程中很早期的型態。


NGC 1407, NGC 1400 (TSA-120; 4.7mm Ethos for 191X)


隔幾天用 12 公分鏡也看得到喔!而且不輸 10" 鏡,差在哪裡呢?1/9 那天南方天空透明度實在太糟了,1/13 那晚好很多,所以儘管天況沒那麼黑,口徑也差很多,不過感覺反而看得更清楚。


波江座還有 NGC 1600:


NGC 1600 (TSA-120; 3.7mm Ethos for 243X)


NGC 1600 附近同樣有一大堆星系,不過只有這顆比較亮,橢圓星系, +10.9 等亮,距離我們 2 億光年遠還能這麼大、這麼亮真是太驚人了。不過我 12 公分鏡就算在 SQM reading 超過 21 的環境看還是有點勉強,跟前面那個算在獵戶座範圍內的 NGC 1684 差不多,外觀看久一點是有點橢圓啦,長軸大約是在南北向。  


同樣在南天的還有天爐座附近的一堆星系,不過就像前面說的,那天一直到快 20:00 後天才大開,此時天爐座角度已低,加上觀測地西側有山,本來列的一堆目標只撿了一個:


NGC 1360, NGC 1367 (TSA-120; 10mm Ethos 90X + UHC  for NGC 1360; 4.7mm Ethos 192X for NGC 1367)


取這個景時本來想把 NGC 1398 也一起畫進來,不過被山擋住看不見。NGC 1367 距離我們 0.78 億光年遠,亮度有 10.7 等左右,算是蠻亮的了,亮到我覺得這個螺旋星系的南北兩側還看得到旋臂呢。同框的 NGC 1360 不是星系,是一個頗有名氣的行星狀星雲,別名 "知更鳥蛋星雲";我不知道知更鳥長怎樣?當然也不會知道它的蛋是什麼模樣啦,不過加上濾鏡讓星雲現身後果然是個橢圓蛋形,沒有想像中的簡單,有點像在平地認 Helix 的樣子,而且因為角度太低觀測條件不佳,只能用 UHC,用 O-III 的話效果不佳。


其實一月時在關西屋頂也曾找過應該算是天爐座最有名的星系 NGC 1316 與 NGC 1317 (1318):


NGC 1316, NGC 1318(1317) -- TSA-120 + 10mm Ethos for 90X


NGC 1316 別名 Fornax A;這種掛 "A" 的跟 Virgo A - M87;Cetus A - M77... 之類的一樣都是有強大的 X 光來源,就算在平地 12 公分鏡看也顯得相當巨大;NGC 1318 在其北側不遠,亮度也有 10.9 等亮,跟橢圓星系 NGC 1316 不同,它是螺旋星系,其實星系群裡的星系大多會同類型,一直往東北向走到 9.6 等亮的 NGC 1365 這附近幾乎都是螺旋星系,但繼續往東北走到 NGC 1399、NGC 1404 那一帶的星系們又都是橢圓星系了,這邊真是星系的寶庫啊。


到巨蟹座就有點早春了,不過其實巨蟹範圍內星系也很多,但也暗,只有這個 NGC 2775 夠亮了:


NGC 2775 (TSA-120; 3.7mm Ethos for 243X)


NGC 2775 還有個科德韋爾編號 C48;低倍尋星就能察覺,就算換到高倍看,看久後它的光暈還一直擴一直擴...... 越來越大顆。另外一個有去找的巨蟹座星系是 NGC 2513:


NGC 2513 (TSA-120; 3.7mm Ethos for 243X) 

+11.6 等亮,還好亮度集中,因此直視還能看見,搞到 243X 還這麼小顆。


早春獅子整隻都跑出來了,這邊也有幾個星系是第一次找,其中比較亮又能同框的有 NGC 3607/3605; NGC 3608,這組也看了好幾次,首先是 2/5 在宇老用 12 公分鏡看的:


NGC 3607/3605; NGC 3608 (TSA-120; 3.7mm Ethos for 243X)


主角是最亮的 NGC 3607,亮度有到 10 等亮,約略南北向拉長,核心範圍蠻大的,雲氣也很廣,西側的 NGC 3605 相較起來就小多了,而且亮度只有 12.3 等,用 12 公分鏡要不是在山上應該完全沒機會,勉強才能直視看見;北北東方向的 NGC 3608 雖然亮度也有到 10.6 等亮,不過沒想像中的容易,也可能只是第一次找,不習慣的關係?


隔幾天天況不錯在家裡屋頂拿大隻的出來試試:


NGC 3607/3605; NGC 3608 (CFF 250CC; 12.5mm Ethos for 300X)


2/9 那晚天況真的不錯,用 CFF 250CC 看這組星系真是輕鬆寫意,山上 12 公分看得很辛苦的 NGC 3608 低倍尋星就看到了,12.3 等亮的 NGC 3605 也完全沒有困難。因為觀測條件佳,順便畫了西北西側的 NGC 3599:


NGC 3599 (CFF 250CC; 17mm Ethos for 220X)

剛剛發現圖上面的文字備註寫錯了,不是 Docter,是 Ethos 啦!!這附近沒有比較亮的星點,所以我把目標放邊邊,找幾個星點一起放會比較容易判斷方向。有一點點核心,面積大小中等,整體來說有點暗,我覺得核心沒在中央,偏西側。


NGC 3632 則在 NGC 3607/3605; NGC 3608 這組的另一側,東邊;也有個柯德韋爾編號 C40;+11 等的螺旋星系:


NGC 3632(NGC 3626) -- TSA-120 + 4.7mm Ethos for 192X

整體面積算大,而且核心不是很集中於一點的那種,所以也不是這麼好認,但至少直視沒問題。



最後貼一下 1/15 去汶水天一黑馬上開工的目標,飛馬座的 NGC 7743 與 NGC 7742,明明是很精彩的星系,卻總是在平地屋頂看得要死不活:


NGC 7743 (CFF 250CC 12.5mm Docter for 300X)

這次看就真的精彩了,核心以外活生生分得出亮度只有 +11.6 等亮,外觀分類正正 Sa 的 NGC 7743 東、西兩側 S 形的兩條旋臂...... 應該沒誤會吧?


NGC 7742 (CFF 250CC 12.5mm Docter for 300X)


NGC 7742 的外觀分類是 Sb,旋臂不像 Sa 的 NGC 7743 這麼粗壯,因此看起來遜色一些,也看不到什麼旋臂特徵,不過要 "看到" 倒是毫不吃力啦。


記完這一堆星系快累死了,不知道有漏掉哪些嗎?回頭看一下寫得還真簡陋 >"<


前陣子在找 Sh2-240 人家講的那個 "意大利麵條" 的資料,不小心瀏覽到這個 Blog: "Sand & Star" -- 哇~ 寫得真優美,像講故事一樣,融合著硬技術與軟文字,好羨慕啊... 當作努力的標竿。

2021年3月1日 星期一

大犬座的幾個星系

大犬的背上方向大致是東方,進入銀河了,這邊有一堆大家比較熟知的星團與星雲;而另一側約略在西方,這邊也不無聊,因為有不少有趣的星系,雖然不熟悉,但很多都還蠻亮的,仔細看可以看到不少細節。




NGC 2217 就是其中很有趣的一個,書上說他可能是一個 "極環星系" (polar-ring galaxy)。如果看天文相片,NGC 2217 有條明顯的棒狀核心,圍繞核心大致也能分出兩條旋臂,然後中間空著一圈,再往外又是另外一圈的旋臂,外圈的旋臂比較像平常看習慣的旋臂,有很多星點,也有紅紅的 H II 區...... 不過這是天文相片,目視我是看不到啦!維基百科說極環星系可能是星系演化的過程中與其他星系發生交互作用,比如碰撞、或捕獲小星系,小星系被扯碎後變成繞著大星系轉的外圍旋臂了。


NGC 2217 (CFF 250CC; 12.5mm Docter for 300X)

目視核心當然很清楚,我覺得東、西兩側雲氣稍微濃一些,尤其西側,也因為兩端看起來較濃厚,因此核心看起來就比較像棒狀;至於外圍那圈旋臂?平地 10 吋不可能有機會,不過位置大約在旁邊那兩顆 12 ~ 13 等的星星那邊。


NGC 2217 附近有好幾個星系,看到其中一個 NGC 2206 有 12.1 等,還算在這隻 10 吋鏡的能力範圍內,試試看:


NGC 2206 (CFF 250CC; 12.5mm Docter for 300X)


有點難,不過用直視沒問題,然後很好玩的是... 如果望遠鏡視野緩慢移動,目標反而可以看得更清楚,連橢圓形的外觀也分辨得出來...... 這應該算是一種 averted vision 了吧?用 300X (Docter 12.5) 比 375X (Ethos 10) 清楚,核心明顯。


往東靠近狗狗一些星圖上顯示有不少星系,有個看起來頗大的星系 NGC 2280 很令人注目:


NGC 2280 (CFF 250CC; 12.5mm Docter for 300X)

認出目標的第一個想法是:真像當時找 NGC 891 的感覺!不過外觀不像 NGC 891 這麽側,比較像 NGC 7331 或 M31 的角度,但當然沒有這兩個這麼亮,眼睛充分適黑後核心部分比較快認出來,"大致上" 核心部分位在 4 顆 11.6 ~ 13.1 等星星圍成的框框中,核心範圍大過框框;WS 與 NE 方向似乎有兩塊雲氣稍稍分離本體,不知道是不是旋臂?NGC 2280 的外觀分類是 SA(s)cd I-II,這表示它有 "S" 狀的旋臂而且旋臂與旋臂間的間距拉很開;天文相片裡南側最外側的旋臂不但分很開,甚至開到有點像要脫離了,當然科學家們會懷疑是不是有其他星系的交互作用、拉扯... 造成?不過好像都沒有找到很明顯的證據。


距離 0.5 度左右有 12 等左右的 NGC 2272 沒去找,另外一個方向距離 1 度左右有另外 "一群" 星系,NGC 2292、2293、2295 更吸引人:


NGC 2292/2293; NGC 2295 (CFF 250CC; 12.5mm Docter for 300X)

這組裡面當然以 NGC 2293 最明顯,核心明顯;旁邊的 NGC 2292 看起來小小的,像顆肥肥的星點而已,如果不仔細看很容易錯過,跟 NGC 2293 之間沒有完全連再一起;NGC 2295 最難,距離拉開一些,如果沒有提示我應該一定不會發覺有個星系在那邊,一開始還要靠 averted vision,看久一點之後直視也能察覺,橢圓外觀可以分辨,雲氣範圍蓋掉兩顆 13.4 與 13.7 等的暗星。雖然書上說科學家量測紅移及徑向速度顯示 NGC 2295 的距離與另外兩個不一樣,不過這三個合起來也有個星系群的代號 LGG 138。


其實屬於冬季有趣的星系還不少,最近除了大犬座的這幾個以外還畫了很多,找時間再把觀測紀錄補一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