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可憐的現況,我用 8 公分雙筒連 M72、M73 都看不到 >"<
還好關西住家保持原貌,隨時可以架器材看星星,只是要多花半小時開車回去就是了:
不管如何,想看星星的人就會想到辦法看星星,生命總會找到出路... ^^"
論夏天的招牌目標,面紗星雲一定名列其中,東面紗、西面紗... 我每年用過各種不同鏡子不知畫過多少次了,卻從沒曾仔細分解過細節。上上世紀的天文學家們也許有超大口徑的望遠鏡,不過我猜視野都不大,因此當他們觀察像面紗星雲這種大目標時,一定得拆分多個視野組合才看得出全貌... 或者終究也看不出,會不會是因為這個原因面紗星雲裏才有一堆編號?
圖是用 Wikipedia 的 |
我們都知道,面紗星雲是一個距離我們約 2400 光年遠的超新星爆炸後殘骸較明顯的部分,有 "天鵝座環" (Cygnus Loop) 的稱呼,大小約 3 度;但就算用廣角目鏡,如果主鏡焦長 900mm 以上也很難同時裝下整個環狀的殘骸。
這個 "天鵝座環" 比較明顯的部分叫作 "面紗星雲",一般來說會細拆成四部分;第一個是帶著亮亮的天鵝座 52 號星 (52 Cyg) 的西面紗,也有很多人叫這區為 "巫婆的掃帚" (Witch's Broom),這個最單純,一個編號 NGC 6960 乾乾淨淨的代表全部。
第二個則是目視最容易辨識的東面紗,不少有經驗的同好在山上不用濾鏡也能看見;方向大致南北向拉長,如果看天文相片,南側的雲氣看起來有點像煞車後反摺的模樣,這塊 "反摺" 雲氣靠東側緊連著本體 NGC 6992 而且看起來比較濃厚的一塊叫 NGC 6995,對面西側一些也有條短一點、淡一點的那塊是 IC 1340:
NGC 6995, IC 1340 in East Veil Nebula (CFF 250CC, 30/40mm XW for 125/94X; Lumicon O-III) |
SQM 沒電所以沒量環境多暗,不過不管如何 10" 鏡對這個目標算是 over skill 了,下次用 TEC 140 就好,至少把整條東面紗裝起來吧! NGC 6995 與 IC 1340 的特徵一眼就能認出,尤其 NGC 6995 特別明顯,整體看起來雲氣有點像個中空的長方形,NGC 6992 雲氣則向北一路延伸。
第三部分也是大家常聽到的 "皮克林的三角" (Pickering's Triangle),我自己的經驗是覺得比西面紗稍難,不過也不至於難到看不到。顧名思義,這區是當年 1904 年哈佛天文台的台長 愛德華.皮克林 ...... 不、不、不,其實應該是 威廉·佛萊敏 女士在相片裏認出的,只是以 台長 的大名命名,不過其實也不能算正式的命名啦,只是一個俗稱。這部分是整個大殘骸北側較明顯的一塊。
都沒畫過... 前陣子決定好好來補畫,可惜當時太沒信心扛出 CFF250CC,最大視野還不到 1 度 >"<;其實 TEC 140 搞得定的。
Pickering's Triangular Wisp (CFF 250CC; 40mm XW for 94X; 17mm Ethos for 220X; Lumicon O-III) |
皮克林三角 "頭" 的部分放大看可以發現有條微微的暗帶切兩半,三角主體的西側也有塊小雲氣,我把它標 "E" 是因為可以 Google 到很多大師的 "面紗星雲解剖圖" 都這麼標示,像 Steve Gottlieb、Alan Whiman 都解剖過。東側是底下要講的 "第四部分",唉... 當時就是因為視野太小,忘記要看 >"<
第四部分我還真的從來不曾認真找過,那就是 NGC 6974 與 NGC 6979,這兩個也在大殘骸北側,貼在 皮克林三角 的東側。這兩個 "節點" 應該算是近代才確認、命名的,當年 威廉.赫歇爾 的紀錄是有 NGC 6979 喔,不過以他紀錄的位置尋找... 硬要扯上一個目標的話 "可能" 比較像是現在的 "皮克林三角",不過以他當年對目標外觀的描述又完全不像? 至於 NGC 6974 在上上世紀,愛爾蘭的天文學家 羅斯伯爵 (William Parsons, 3rd Earl of Rosse) 曾經有過發現的觀測紀錄,但同樣的,以其當時紀錄的位置尋找卻是天鵝座環中空沒有東西的區域? 不過後來在編 NGC 目錄時把北移大概 1 度左右的節點給了 NGC 6974。這兩個要趕快找時間補畫一下了。
好的,補上了:
NGC 6979, NGC 6974 and Pickering's Triangular (TEC 140; 17mm/10mm Ethos for 57X/98X; Lumicon UHC) |
這是上禮拜跑去石門水庫的阿姆坪遊船碼頭看的,銀河的壯觀程度雖然跟合歡山差得遠,不過離關西家開車只要 40 分鐘,SQM 也有到 19.8,還不錯還不錯...
這兩塊雲氣在皮克林三角大頭的東側,一眼就能認出,另外其實標 "M" 的那塊雲氣也不比這兩個遜色喔;NGC 6979 與 NGC 6974 幾乎連在一起,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有兩個編號一定會把它們合起來認作同一個。
俗稱 "老鷹星雲" 的 M16 跟旁邊的天鵝 M17,是大家看銀河時喜歡從天蠍尾巴 M6、M7 開始 M8、M20、M21、M23、M24、M18... 一路追上來休息站,不過挑戰的目標追多了之後,總有點嫌棄這些美麗的 M 字輩的天體,其實仔細挖還有不少好東西呢! 而且真的很美啊!
這幾個都是用 APSC 相機接望遠鏡曝光 30 秒的,不用改機,也不用疊圖、後置處理,都是單張 JPG。很簡單吧?
最後一張就是 M16 "老鷹星雲",仔細看星雲中心處有兩顆相對亮的星星,右下那顆的正下方有個 "L" 形的暗星雲,其實那就是所謂的 "創生之柱"...... 當然啦,不可能像哈伯拍得那麼壯觀,不過我拍這種 30 秒相片的目的之一就是: "這種相片看得到,目視就很有機會看到";記得 Sue French 的書上說她用 105mm 折射鏡就能看到呢!
Dark pillar in Eagle Nebula (CFF 250CC, 10mm Ethos for 375X; 12.5 Docter for 300X; Lumicon O-III) |
的確不難,雖然我用很大隻的 CFF 250CC 來看...... "L" 形西側的比較細,南側的較粗。
上週末跑上山 -- 唉,賞雲... >"<,整晚只勉勉強強畫了這個老鷹星雲而已:
NGC 6611 and Dark pillar in Eagle Nebula (CFF 250CC, 17mm Ethos for 220X; Lumicon O-III) |
"有" 總比什麼都沒有好,
山上沒光害,就算有點薄雲也大勝平地屋頂,更別講爛到爆的市中心陽台了;也不用拉這麼高倍,Ethos 17mm 作 220X 不用濾鏡就能輕易看見這個暗星雲創生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