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夠親眼 "看見" 馬頭,那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啊? 但是 "馬頭" 真的看得見嗎?
記得我第一次 "看見" 馬頭時其實並沒有很興奮,可能是之前失敗過 100 次了吧? 被打擊這麼多次之後期望值也下降很多 ^^",而且在目鏡認出時看起來也不清不楚,大概就一個三角形缺角的鬼影而已。那次是在大雪山大門附近 33K 左右路邊,我架 TEC 140,目鏡用 Panoptic 24mm 作 40X 左右,濾鏡是 Thousand OAKS 的 H-beta,當天最神奇的就是 SQM 量到過好幾次超過 22 Mag./arcsec^2,連在合歡山都不曾量過這麼好的值,天空透明彷彿穿過大氣層,濕度也很低.... 奇怪的是之後幾年有上大雪山都量不到這種數字了。
背景的發射星雲 IC 434 清晰無比,東邊界都快能明確畫出一條線了,西側獵戶 Sigma 星的 STF 762 輕鬆就能拆出 A、 B、C、D、E;STF 761 A、 B、C、D 沒問題外還有一堆小星星.... 這顆獵戶 Sigma 星其實算是馬頭的靈魂之星呢,因為馬頭背景的 IC 434 就是被它電離激發出來的,沒有獵戶 Sigma 星就沒有 IC 434,沒有 IC 434 當然也就沒有我們看到的馬頭啦。
當時畫畫技巧很遜,像這張素描就把雲氣畫得太誇張了,後來 DSC 認證成功時, RASC 拿這張當範例我都心虛得不得了。
而第一次看得很篤定.... 離開目鏡後再回到目鏡仍然看得見,而且看到的還完全一樣那次也在大雪山,那次在 50K 小雪山停車場,SQM 只有 21 出頭,透明度算不錯,雖然後來溼度破表,當時還有請旁邊的福聲兄一起鑑定,他應該是第一次看,剛開始也找不到,後來看到後描述馬頭的位置、頭頂與馬脖子方向都正確.... 所以應該沒錯。當時架 32 公分的杜普生,21mm Ethos 作 76X,後來我發現 80 ~ 120 倍看馬頭最適合了 (對我來說啦),濾鏡用 Lumicon H-beta。
這張素描我一直覺得跟實際目視感覺相當接近,至此,我才敢很肯定的說 "我看過馬頭了!!"。關鍵是什麼? 我覺得完全是 "SQM 程度" 與 "透明度";如果 SQM 有到 21.5 以上,我有把握用 14 公分折射鏡看到;如果不到 21,那麼 32 公分鏡也沒辦法;像上個月在宇老 SQM 最好時大概是 20.8 左右,我用 31 公分 DOB 怎麼樣都看不到。 還有一個檢查點是馬頭西側的 NGC 2023,如果能看到馬頭旁這個混合著 "反射星雲" 與 "發射星雲" 的小 "反射星雲部分" 的話,就很有機會,如果看不到的話就難了。
剛好一月份雜誌,大師 Howard Banich 的 Going Deep 專欄正好講馬頭,所以有不少資料可以參考。第一個找到馬頭的人是誰呢? 就是當時作恆星分類,哈佛天文台的佛萊敏小姐 (Williamina Fleming),當時 1888 年用天文台裏 8 吋鏡拍的,底片編號 B2312,佛萊敏對它的描述紀錄在 1890 年 "Vol. 18 of the Annale of the Harvard College Observatory",她形容現在我們熟知的馬頭從照片裡看起來 -- "semicircular indentation" (半圓形的壓痕) -- 可能就跟我幾年前在大雪 33K 看到的感覺差不多吧? ^^" ~ 多年後 1919 年,大師 E.E. 巴納德把馬頭編進暗星雲目錄,編號 B33,也就是我們現在習慣的稱呼;至於背景襯托馬頭那大片發射星雲 IC 434 則早在 1786 年就由威廉赫歇爾發現並記錄下來了。Howard Banich 文章裡有段敘述讓我看完後反思一件事....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 IC 434 是一個東西 -- 發射星雲,B 33 是另一個東西 -- 暗星雲,但仔細想想它們其實是同個東西呀,O type 的獵戶 Sigma 星強大紫外線激發附近這塊塵埃,產生所謂 "光致游離" (photoiozization) 的程序或現象,讓我們能在彩色相片中看出紅色的光,而馬頭頭頂與脖子鬃毛比較明顯處,正是發生著 "光致游離" 前端薄薄那層.... 所以 IC 434 與 B33 的確是同個東西,就像著火的一張紙,燒起來的地方是紙,還沒燒到的也是同張紙.... (是這樣嗎? ^^")
這次在鳶峰再次用 TEC 140 找馬頭,沒想像中的容易,不過也沒困難到不可能的程度:
B33 against IC 434 (TEC 140; 21mm Ethos for 47X) |
我習慣的找法還是從獵戶 Sigma 星出發,拿參宿一這顆大亮星當方向參考,由西向東先經過 HD 37564 這顆 8.5 等亮星,然後下一顆是 7.6 等亮的 HD 37699,再下一顆是差不多亮 7.5 等的 HD 37805,這顆與參宿一拉條直線,大概就是套上 H-beta 濾鏡後看到的 IC 434 的東邊界線,再往西走一步是 7.8 等亮的 HD 37903,也就是 NGC 2023 雲氣的中心點.... 其實稍稍偏雲氣西側。
從剛剛參宿一 (Alnitak) 與 HD 37805 拉條直線往南走,先碰到一顆 11 等星,旁邊有一組有點像瘦長菱形星點們可以當作參考站,那顆 11 等星旁邊其實還有兩顆小星星一顆 12 等,另一顆快 14 等,這兩顆即使在高山上,套上 H-beta 濾鏡後應該都看不見了。打這麼多字在形容那顆 11 等星,是因為我每次認馬頭都拿那顆星當指標,馬頭就長在那顆星旁邊。
馬頭看起來多大? 其實還不小,如果舉大家比較熟的目標為例,大概跟 M27 啞鈴星雲差不多,或 M32,大家可以回想一下 M27 或 M32 的感覺。H-beta 濾鏡的綽號叫 "馬頭濾鏡" 可不是浪得虛名,沒有 H-beta 可能需要 50 公分鏡到 SQM 22 以上的天堂才有機會吧? TEC 140 看過的馬頭從來都沒有細節過,但 32 公分 DOB 有點不同,雖然認不出伸出來的馬嘴或馬臉,但至少還有 "頭大底小" 的模樣。
馬頭附近其實還有不少好目標,比如別名火焰星雲的 NGC 2024,反射星雲 IC 431、IC 432、IC 435... 不過通通沒認真找過,每次一拼馬頭就把其他小咖的配角忘光光了,因為.... 哪有比看到馬頭更爽的事啊?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