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看星星是一回事, 自由自在出門散心更是一大樂事, 準備好零食飲料還有自己喜歡的音樂, 悠閒的開車上山... 簡直就跟小學時校外活動一樣的興奮, 尤其脫離南苗栗、台中彰化平地恐怖的汙染霧霾, 一路上山, 看著越來越藍的天空更讓人感覺心曠神怡. 到了翠峰, 先跟提前來佈置場地的星星工廠廠長打聲招呼, 看一下明天開始熱鬧滾滾的場地, 然後就趕快上昆陽, 這次還是帶 Mewlon-180c, 要花點時間作溫度平衡.
這禮拜的昆陽剛入夜時有高層雲, 中間散掉一段時間, 22 點多後高層雲又來, 然後濕度飆高, 簡直像隔著霧霧水氣的玻璃看星星. 第一個目標還是選海衛一.
Triton (Mewlon-180c, 4.7mm Ethos SX for 460X) |
比上次上山時容易多了, 我先找一下附近 13.5 ~ 14 等的星星感受那種亮度, 習慣一下再記在腦海, 7 吋鏡在山上看到 14 等星一點都不勉強, 然後移到海王星時就看見依然泡在海王星光暈範圍邊緣的海衛一了. 不過當天昆陽風很大, 起風時 Mewlon-180c 抖得根本沒辦法看, 後來同樣是拋妻棄女上山來散心的星夜兄覺得下鳶峰, 甚至翠峰會舒服多, 可是望著已經架好、還有堆了滿地的器材, 實在是懶得再上車下車一次, 只好咬牙繼續跟強風與低溫奮鬥... 真是太笨了, 因為後來下山經過翠峰, 一整個沒風沒雲溫暖又舒適, 看著廠長背著手悠閒的仰望星空, 真不知道我整晚在山頂寒風刺骨的掙扎什麼?
經過位置的提示, 星夜兄也能看到海衛一, 雖然因為風大抖晃, 而且海衛一當然也不是什麼簡單目標啦, 儘管出現得斷斷續續, 不過每次出現都會在相同位置, 所以我想應該不會看錯. 我自己用 360X (Ethos 6mm) 也可以看到, 而且星點比較細也比較漂亮, 但是 460X (Ethos 4.7mm) 還是比較可靠.
畫完海衛一有先看了史帝芬五重奏, 愛雙筒的星夜則沉迷在 Kowa Highlander 上. 上次山上看這個五重奏也是同隻鏡子, 看得很倉促, 一直覺得看不清楚, 這次靜下心仔細辨識... 先是認出比較明顯也比較大的 NGC 7320 與 NGC 7319, 這兩個完全無障礙, 然後這次夾中間的 NGC 7318 A 與 B 比較快認出來, 倒是 NGC 7317 太像星點, 花了點時間才認出.
懶得畫圖, 也不想休息, 直接把鏡子移到都快水平的天爐座, 仰角真的只有一點點, 不過這個屬於天爐座矮星系 5 顆球狀星團其中最亮的一個, 倒是沒費很多功夫就能認出.
NGC 1049 (Mewlon-180c; 12.5mm Docter for 173X) |
NGC 1049 核心我覺得蠻亮的, 所以困難倒不是眼睛看不看得到? 而是看不看得出它是星團? 其實也還好, 眼睛稍微適黑一定看得出它比視野其它星點來得 "糊" 且 "大". 同樣也邀請星夜兄幫忙確認, 無誤!! 想到這可是 "其它星系的星團" 就覺得很興奮說. 之前在屋頂用 TEC 140 找過也畫過, 翻一下舊素描比對位置... 當時應該是完全誤會一場.
瑪菲一號是個巨大的橢圓星系, 很久以前一直被認為跟 M31, M33... 一樣, 是我們本地星系群中的一份子, 不過後來科學家發現它是屬於以 IC 342 為首的另一個星系群, 叫 "瑪菲" 星系群或 "IC342/瑪菲" 星系群, 是當年紅外線天文學先驅, 義大利天文學家保羅.瑪菲經由紅外線攝影發現的, 附近還有一個瑪菲二號, 以及屬於瑪菲一號的幾個矮星系. IC 342 我還記得, 目視角度因為很貼近銀河盤面 (大約只有 10.X 度仰角), 所以視線很容易被塵埃擋住, skysafari 的參考資料說因此減了約 2.4 等的亮度; 而瑪菲一號的目視角度更貼, Wikipedia 說只有 0.55 度... 哇, 那不幾乎是平貼著銀河盤面? 真的還假的? 有沒有寫錯啊? 它們的位置隔著銀河核心位在我們太陽系對面的所謂 "隱匿帶" (Zone of Avoidance) 方向而難以可見光觀測, 也因此瑪菲一號的亮度被消光了大約有 4.7 等, 不然擺在那邊看起來可是星空裏超驚人的星系, 連 M31 應該都要靠邊站了.
Maffei 1 (UGCA 34, Mewlon-180c; Leica ASPH Vario 25-50 ww for 243X) |
前面那個 NGC 1049, Skysafari 說至少要 12 吋在夠暗的地方才看得到, 結果不用啊, 7 吋就看得很清楚; 這個瑪菲一號, 目前我最喜歡的參考書 Annals of the Deep Sky 也說至少要 12 吋在夠暗的地方才看得到, 不過 Skysafari 是 Skysafari, 不準的事常常有; Annals of the Deep Sky 則可靠多了. 在上面素描畫面正中央兩顆, 比較亮的那顆下方我覺得有好幾個星點忽隱忽現, 有點像平地看那種超暗的疏散星團的感覺, 閃閃爍爍的. 我猜星系就位在那附近, 不過認不出核心, 也看不出形狀, 當然也辨識不出範圍, 所以這算不算有看到? 沒關係, 沒關係... 新的 12.5 吋杜普生快建造好了, 至少練習過, 現在充滿信心可以用 12.5 吋搞定沒問題.
不知不覺獵戶已經浮上來, 雖然仰角也不高, 不過加減試試看 8 公分雙筒有沒有機會看見那張巫婆的側臉... 不用整張臉, 額頭就好.
我曾在大雪山用 FC-100DL 試過低倍 22X ~ 29X...... 失敗, 也曾在透明度不佳的昆陽用 TEC 140 試過, 也失敗. 反射星雲濾鏡幫不了忙, 巫婆側臉面積不小, 大口徑的視野太小; 小口徑的集光力又不夠, 東想西想... 覺得搞不好大雙筒才有機會? 主要因為雙筒的體質天生短焦, 不過我的 Borg 71FL 當時買小松本, 所以只能用 1.25" 目鏡, 這樣的話最多視野只能作到 4 度出頭; Kowa Highlander 口徑雖然大 1 公分, 可是視野更小, 只有 3.2 度, 看來只能學畫 IC 1318 或 IC 1396 的土方法 -- 挑最明顯的一塊先.
part of NGC 1909 (Kowa Prominar Highlander 33X 82mm) |
不知道為什麼? 看 "正像" 就是舒服, 用標準的 32X (TE-14mm) 果然可以查覺雲氣, 而且還蠻肯定的, 一點都不會疑神疑鬼, 尤其雲氣邊緣特別好認, 雲氣大致向西側慢慢淡去分不出邊界, 不過東側的雲氣邊界一定分得出來. 換上 22X (TE-21mm) 視野做大了, 不過對比不夠, 不容易辨識. 等我換回 32X...... 慘了, 雲居然就上來, 真是不甘心啊!! 於是就杵在那兒等雲飄走的片刻, 反正今晚非要畫到不可, 撐了老半天, 定位了幾個主要的亮星, 大致把雲氣邊界線拉出來...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好吧, 這也算天意, 下次再上來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