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上山體驗 6 吋大雙筒

我相信大口徑或大雙筒的目視同好一定有, 人數可能不多, 會曝光的就更少了. 我幸運認識的少數幾位其實都頗有自己主見, 而且多多少少都帶些偏執, 也許因為不想找麻煩讓他們更寧願隱形. 這些大叔們... 我也是之一啦... 通常對生活已有不同的酸甜苦辣歷練, 現在可以很坦然作自己高興的事而毫不介意旁人看法, 就像我很樂意開 6 小時車來回上山看 6 小時星星... 看星星是一回事, 深夜獨自開車聽著自己精挑細選的音樂, 享受難得自己與自己獨處時光又是另一回事.

一開始耍笨在昆陽架好設備等天黑, 結果入夜後濃霧壟罩狂風陣陣, 風大到連沒穿衣服的 DOB 都快被吹倒. 正當我們在山頂與狂風濃霧狼狽奮戰時, 傍晚才出發, 正在清境悠閒享用晚餐的星夜兄打電話來說, 山下微風徐徐伴隨星光點點... ㄟ, 我們是在同座山嗎? 總之後來星夜兄還是上到昆陽, 我們聊完後決定一站一站下山, 先到鳶峰, 不行就再下翠峰, 一直不行就下山吃薑母鴨好了, 哈哈~~





高山氣候果然難以預測, 高度差不到 300 公尺鳶峰則是一片寧靜, 根本是兩個世界, 沒有寒霧也沒有冷風, 星星斷斷續續出現, 過到 20:30 左右星空大開, 也懶得再架設備了, 先打電話把剛剛一起在昆陽吹風的同好呼叫下來, 然後迫不及待請星夜兄架他的大富士愛機. 坦白說我一直不了解到底誰會去買這種天文台才會有的東西, 像我這種死追高倍的人來說, 25X 固定倍率, 2.7 度 FoV 的用途太狹窄了吧?



我知道它很大隻, 但實際看到之後才發現 "真的" 很大隻, 因此架台就很重要. 如果架台僅到勉勉強強支撐的程度, 那麼就太浪費這個大傢伙了. 原廠的架台有安全鎖, 也可以調阻尼, 平衡有作好的話, 整個微調過程都還算順暢. 主人挑選的腳架也很優, 完全打破我對攝影腳架柔弱的刻版印象, 尤其可以調升降的設計, 對於直視型的大型鏡筒更是方便許多.


我先找最近還算有點話題的彗星給大家看, 在場的同好都看過一輪, 然後簡單的畫了一下:



Comet 41P/Tuttle-Giacobini-Kresak


彗星帶點藍綠色調, 霧霧一團, 彗核很亮不過看起來並不在彗髮中央, 略略偏西北側, 仔細看其實彗髮很大坨, 我粗估搞不好有 10 arcmin 大呢. 至於大富士本身, 中央星點都很銳利, 視野外圍 10% ~ 15% 比較糟, 不過一點點瑕不掩瑜, 眼罩很優, 眼幅調整順暢, 雖然有點重手不過很有男人味.

接下來星夜兄就大方的完全借我玩了, 先看了附近的 M97, 跟 M108 可以放進同個視野, M108 雖然沒細節, 但像柳葉般的細長形狀非常清楚. M97 也不需要濾鏡, 甚至可以在 25X 這麼小的放大下分辨出一大一小的貓頭鷹眼睛.

同樣在大熊尾巴, M101 用撈的就撈得到, 我略略分得出 2 條旋臂的末端. M51 (NGC 5194) 則是當晚最驚艷的目標, 與小號的 NGC 5195 手牽手居然在 25X 放大下就能清楚看出, 而且核心還都很清楚.

然後旁邊獵犬附近的 M63, M106, M94 也都看了一下... 隔天星期六是梅西爾馬拉松呢. 然後我記得還有轉到烏鴉座看了 M104 跟球狀星團 M68, 天頂的獅子與后髮因為直視型鏡筒看天頂太痛苦就放棄了.

這隻看星團最適合了, M45/M46, M41, M35 與 NGC 2158... 沒錯, 連 NGC 2158 都看得到. NGC 2244 擺中間, 玫瑰星雲沒加濾鏡非常弱, 不過還是能看到微弱的雲氣. 最後超大球狀星團 NGC 5139 現身, 因為真的很壯觀, 又把當時在鳶峰所有同好吆喝來大家看了一輪才依依不捨結束這次的高山大雙筒體驗.



也許上到高山任何破爛鏡筒阿婆都能變仙女, 不過這不重要也不值得爭辯, 重要的是大叔仰望浩瀚宇宙繁星點點之後, 所有煩惱壓力雞毛蒜皮鳥事全部一掃而空, 還有比這個更棒的理由嗎? ^^"

2017年3月11日 星期六

目鏡的光學以外其它需求

對於常 "看" 星空的同好來說, 目鏡就像個人貼身衣物般親密且極為因人而異. 不過初買目鏡時哪會想這麼多? 單純用放大倍率選就好啦, 主鏡焦長除以目鏡焦長, 算出幾個自己喜歡的倍率就買了. 等接觸更多類型目標後, 也許會顧慮視野大小以及其它需求, 尤其會花很多時間觀測時, 不同器材搭配, 不同觀測環境, 觀測時間長短... 越來越多因素讓人在意目鏡的大小, 重量, 甚至形狀, 色調, 眼罩類型, 廠牌... 什麼怪因素都出現. 我自己就有不少怪怪的 "其它需求".

Eye Relief Distance, 不知道一般是不是叫 "良視距" ? eye relief 太短, 帶眼鏡就沒辦法到達良視距, 就算到了 "良視距" 那個位置, 由於眼睛實在離目鏡太近, 近到連睫毛都會刷到鏡片, 用完之後鏡片油滋滋的, 不清不行, 清多了又怕弄壞鍍膜; 反之 eye relief 太長, 如果眼罩不夠長, 使用時很容易受到環境雜光影嚮, 而且離這麼遠, 眼睛擺放位置不好固定在最佳位置.

有一陣子自己看行星月面時, 很喜歡用鏡片較少的經典設計, 像復刻版的 OR Abbe 式及其相關變種. 但不管光學效能多厲害, 過短的 eye relief 困擾還是顯露無遺.

這是國際光器在賣的 Fujiyama HD-OR 目鏡, 4mm 的 eye relief 只有 3.4mm, 連眼罩都省了, 整個是平的, 這也是老目鏡很普遍的設計


底下相片後排兩旁是高橋復刻的 Abbe OR 6mm 與 9mm, 還有一點點眼罩; 中間兩顆是谷光學的 OR, 經典的 "火山口" 凸起設計, 同樣沒作眼罩.


Pentax XO 當然是經典中的經典, 兩顆都是從日本拍賣場收來的



這是手上最短焦的目鏡, Vixen HR 系列, 據說跟上面兩顆是相同設計師.



以上都是為了做行星觀察, 用在雙目視或雙望遠鏡上. 這些目鏡還有個缺點, 因為眼罩很短甚至沒有, 但行星觀察都是長時間盯著, 通常 1~2 小時跑不掉. 雖然看行星是不管眼睛適黑啦, 但週遭的雜光跑進來還是很討厭, 只好用手摀著或套頭罩. 至於視野小這個問題, 換赤道儀後就沒那麼在意了.


複雜的超廣角目鏡 eye relief 也不見得長, 尤其 100 度以上的設計, 通常 eye relief 落在 12~15mm 左右, 比如 Ethos.


自從去年嘗試過 Ethos 之後, 深深為其光學表現所懾服, 不過短 eye relief 也帶來前面提到的缺點, 前陣子 ES (Explore Scientifics) 就有推 20mm 長 eye relief 的 92 度目鏡, 也引起市場不小的注意. 這兩顆 Ethos 只在單眼時使用, 長焦用在尋找目標或大範圍目標素描用, 短焦那隻拿來對付小目標或搭配短焦主鏡.

與 eye relief 相關的另一個怪需求是眼罩設計, 好的眼罩設計可以讓整個觀測過程輕鬆許多, 個人一直覺得最棒的眼罩設計就是 Pentax 的 XW 系列.




XW 硬式眼罩可以上下旋動以調整適合眼距, 我常常把整個眼眶貼緊眼罩, 既不會漏光, 搭配 20mm 的長 eye relief, 剛剛好的 70 度視野, 整個觀測過程都非常舒服. 眼罩設計在應用長焦目鏡尋找目標時更加重要. 尋星時最怕雜光, 尤其是陌生目標, 總希望保持黑暗, 在慢慢搜尋中可以辨識出黯淡的目標.

Tele Vue 的眼罩設計我覺得是其最大敗筆, 不管哪個系列都一樣. 不過 TV 的長焦目鏡各各經典, 不管是 Ethos 21mm 或 Nagler 31mm, 甚至 panoptic 35mm, 每個都是愛不釋手的長焦好朋友.





不過一直無法適應其稍嫌短的 eye relief 與兩光的眼罩設計, 只好想辦法把眼罩弄長一點來遮環境雜光,



可是這樣一來又有個問題, 眼睛位置太高, 雜光是擋住了, 但竟然看不完整個 100 度廣視野? 因此也很懷疑別人用 100 度目鏡真的輕鬆嗎? 我是得睜大眼用力往外看, 而且還常常一眼望不盡呢.


講到目鏡視野, 到底多大是最舒服最自然的範圍呢? 這也因人而異, 個人是最喜歡 70 ~ 80 度啦, 比如前面提到的 Pentax XW 系列, 還有 84 度的 Doctor UWA 12.5mm.







跟 Nagler 31mm 的 82 度視野差不多, 大概是我眼睛能自然 "一眼望完" 整個視野的最大極限了, 加上它極佳晶瑩剔透的光學表現, 常常在黑暗中不經提示拿給其它同好比較, 幾乎 100% 的人都會覺得這組目鏡看起來最棒最舒服. Doctor 也是長 eye relief, 而且有相當不錯的眼罩設計. 如果硬要挑缺點, 就是太重了, 別看它體型不大, 每個都半公斤多, 擺在上面那組 Borg 55FL 的雙望遠鏡, 硬是比前端主鏡還重說.


由於自己是雙眼的愛好者, 雙筒雙目都需要兩個目鏡, 因此一定會考慮到重量. 輕型目鏡大多同上面提到的簡單設計, 有短良視距, 小視野... 等缺點, 重型目鏡又笨重, 所以這麼多年來反反覆覆換過好多種組合, 一直找不到最佳的搭配.

去年 Tele Vue 出了 Delos 的陽春版 Delite 系列, 有 20mm 的長 eye relief, 又有 60 度不錯的視野, 重量也輕, 完全命中需求, 真愛無誤!! ... ??




不管別人怎麼說 Tele Vue 的光學品質, 個人覺得每個系列都很棒, 即便是最低階的 Plossl 系列對比高橋的 LE 系列, 我都認為亮多了. 但是死穴還是眼罩, Delite 的頭做這麼大, 加上眼罩又更大, 用在雙目熊熊左右兩眼圈圈擠不在一起, 老外們也都這麼說, 還好 eye relief 夠長, 把眼罩最上緣折下來就 OK 了. 奇怪? 連 XW 這種大頭都沒問題, 為什麼 Delite 的頭會卡到咧? 難到真愛是 XW?







如果嫌帶這麼多目鏡上上下下很麻煩的話, 變焦目鏡與巴羅增倍鏡是另外的解決方式.







TV 這個 3-6 mm 變焦目鏡其實非常不錯, 除了爛眼罩與短良視距以外, 帶 2 隻小小的抵過 6~8 隻大大的, 方便性不可言喻, 換掉它純粹因為對 Delite 喜新厭舊的關係, 另外我發現平常幾乎只用最長 (6mm) 與最短 (3mm), 中間都沒在用. 不知道別人用變焦是不是也常有這情形? 類似狀況也出現在 Leica ASPH 變焦,




大部分不是用最長 (17.8mm) 就是最短 (8.9mm), 不過這隻搭長焦鏡時倍率與出瞳徑都落在觀察深空目標的甜蜜點, 因此對付困難目標時可以藉由它無段變焦的特性, 達到連續失焦對焦的目的以幫助找到黯淡的天體.


巴羅也是省目鏡的好東西.



上面是 AP 的 2X 巴羅, 帶它跟 Ethos 21mm, 6mm, 就有 21mm, 10.5mm, 6mm, 3mm, 足夠一整晚的觀測使用了, 而且還是 100 度視野喔.

Leica ASPH 變焦也有專屬的 1.8X 巴羅:



搭配起來涵蓋 17.8mm ~ 4.5mm, 也是方便的好朋友.



除了前面提到的 eye relief, 視野大小, 眼罩設計, 大小重量... 以外, 還有像 "色調", TV 看起來是暖暖的黃色調, Pentax 與 Leica 都是超冷的白色調; 另外 TV 的焦點都比較後, 日系不管 Pentax 或高橋都比較前... 目鏡瑣瑣碎碎的特性講都講不完, 不過還是老話, 常用才有需求, 很多同好 2, 3 顆目鏡也是玩得很愉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