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冬夜的老朋友與新朋友 -- NGC 2264, NGC 2244, IC 2177, NGC 2403, NGC 2655, Abell 21

這一個多禮拜還是有幾個不錯的觀星夜晚,還跑了一趟寶二水庫,跟幾位已經比較熟的同好聊聊天,也認識了些新朋友。冬夜經典目標很多,獵戶領土內的不算,比較大範圍的目標還有玫瑰星雲、聖誕樹星團、錐星雲、海鷗星雲... 有些之前是用雙筒畫,未曾仔細分辨過細節,有些則是到現在從沒拜訪過。

寶二那晚只畫一個目標,是用雙筒第一次找/畫 IC 2177 的海鷗星雲... 挑剔一點,這樣講好像也不太對,我查 SIMBAD,IC 2177 指的只是海鷗 "頭部" 那塊雲氣, 型態是反射星雲;對照沼澤 茂美那本 NGC.IC 天體寫真目錄也一樣,差異在寫真目錄標的是發射星雲,但同樣有另個名字: vdB93。



那扣掉頭的海鷗星雲有什麼編號嗎? 找到比較可能的是 Sh 2-296 或 LBN 1033,Skysafari 說是 LBN 1027,但其實在 SIMBAD 指的還是海鷗頭的 IC 2177,因為之前被 Skysafari 搞混過好幾次,所以現在都半信半疑。海鷗右翅膀末端有個小反射星雲 LBN 1039 或叫 Sh 2-297,這些組合距離我們大約 3750 光年遠,與我們位於銀河同條旋臂,靠得近自然看到的細節多,難怪可以分出這麼多不同編號的目標。

海鷗星雲不難找,從天狼星出發,沒多遠就到了。如果觀測處夠黑,小口徑就能查覺雲氣存在,但由於海鷗視面積頗大,盲點反而是視野太小,因此夠黑的話小雙筒還頗適合觀測這個目標呢。

Seagull Nebula

當然,畫圖時有加濾鏡觀察,不過視野要作大往往得犧牲放大倍率,所以有點可惜沒能細細拆解這邊豐富的其它小目標,這裏有好些疏散星團,其實 M50 也在附近。在寶二那天海鷗頭與 LBN 1039 都看不清楚,隔幾天在屋頂用 Mewlon-210 才比較清楚。

附帶一提的是大犬與船尾交接處附近,位在微弱的冬銀河,由於到這裏我們環繞銀河已經達 240 度左右,又快要繞回正對燦爛的銀河核心方向,這個方向被我們身處的獵戶旋臂雲氣遮擋較為稀疏,所以不但可以看到獵戶旋臂內側豐富的生態,還有擋在一旁前景的古爾德帶,甚至視野足夠穿透,直達外側那條英仙旋臂... 總之用雙筒在這區隨便掃一掃都覺得茂密無比, 有亮星, 許多小星團, 雲氣... 看得很過癮,久久不忍放下鏡子。


夾在雙子與大小犬間的黯淡星座 -- 麒麟座有很多有名的目標, 聖誕樹星團正是冬天當令的季節目標之一,也應景。以前用雙筒畫過,這幾次把倍率拉高,想試試到底看得到那個據說比馬頭難度更高的錐星雲嗎? 這一區編號也是有點複雜,我查了查... 不知道這樣說對嗎? 包含聖誕樹星團有整團大範圍雲氣的應該叫 Sh 2-273,聖誕樹的樹幹最底有顆亮星麒麟座 15 號星,這顆星的光譜分類是 O7,據說是天空最藍的一顆星喔。圍繞麒麟座 15 號星的有另一片更加明顯的雲氣,有些人會叫它狐狸皮星雲,這個我找不到編號,不過以麒麟座 15 號星為中心的疏散星團的確才是正宗 NGC 2264,NGC 2264 並沒涵蓋整個聖誕樹星團,"聖誕樹星團" 是個暱稱,應該是業餘同好想出來的。至於錐星雲呢? 錐星雲跟馬頭一樣是個暗星雲,它的編號是暗星雲 LDN 1613,位在聖誕樹頂端,由背景 Sh 2-273 星雲部分比較亮的一塊反襯出來。

Christmas tree cluster

第一次是用 8 公分的賞鳥鏡看, 好像有看到... 哈~ 幻覺,幻覺,幻覺。因為後來用 TEC-140 看不到那根 "錐",怎麼換濾鏡都看不到;然後用 Mewlon-210 也看不到那根 "錐",經提示 (對照星圖與相片,確認其位置) 後,才 "好像" 有看到? 不過光 "好像" 是不夠的,這至少要再看個 50 遍來確認,希望有朝一日能親睹這根上帝的黑手指。

聖誕樹的雲氣最明顯處還是在麒麟座 15 號星附近,靠它的西側那幾顆星附近其次,然後沿著西向樹頂走的那一半區域也有較明顯的雲氣。

Christmas Tree Cluster


既然來到聖誕樹,當然也不能錯過玫瑰花啦。這朵花我失敗了兩次,第三次才畫成... 如果你也有畫畫的話就會知道那有多沮喪了,100 多顆星點 (最後完成那張),好不容易一顆一顆相對距離、亮度點了幾十顆,還沒畫完就被雲蓋掉... 前功盡棄,還發生兩次,真是太慘了。

NGC 2244 and Rossette Nebula


NGC 2244 指的是玫瑰花中央的疏散星團沒問題,那週圍一團團雲氣呢? 同樣查過 SIMBAD 以及對照沼澤 茂美的 NGC.IC 天體寫真目錄之後... 玫瑰花太大朵了,被切成三塊: NGC 2237, NGC 2238 以及 NGC 2246。最近很多人會 PO 這組,偶爾會看到同好用 NGC 2237 來表示整朵玫瑰星雲,可能就有點以偏蓋全了。





玫瑰星雲也是我冬天最愛的目標之一,內容豐富,不管高倍看、低倍看都有不同風貌,而且每次看都有新發現。像這次用高倍率觀察,NGC 2238 裏面的幾條暗星雲都略略可分辨,雲氣層次之複雜直逼獵戶座大星雲,只是整體沒那麼亮而已。那個中央的星團圍繞一圈空白,然後層層覆覆的雲氣堆積於外,怎麼會有這麼對稱完美的組合啊? 同樣在冬銀河附近,海鷗位在大犬座星協,聖誕樹在麒麟座 OB1 星協,玫瑰則在部分重疊一塊的麒麟座 OB2 星協,同樣都在跟我們一起的獵戶旋臂,後兩者又更接近些,大約 2500 光年遠。

+++++++++++++++++++++++++++++++++++
筆記到這裏,終於忍不住想查一下 LBN、LDN、vdB、Sh2 這幾個每次提到星雲目標就像幽魂般繞在四週的目錄名稱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查到幾個有記憶的...

Sh2 是 Stewart Sharpless 及其團隊探索 H-II 區域為主的發射星雲編成的目錄,他在 1953 年公布第一版 Sh1,有 142 個星雲目標;然後 1959 年公布第二版 Sh2,有 312 個目標。除了 H-II 區域為主的發射星雲外也有一些行星狀星雲以及超新星殘骸。跟他同期的還有類似但以南天為多的 GUM、RCW 目錄,Sharpless 目錄也有很多跟梅西爾、NGC/IC 目錄重疊的目標。

vdB 則是 天文學家 van den Bergh 1966 年發表研究反射星雲的目錄

LBN 與 LDN 查了半天,居然是同個人, Beverly T. Lynds,然後她... 沒錯 "她" 是位女性天文學家。

LBN 的 L 是 名字 Lynds,BN 指的是 Bright Nebula,1965 年發表包含發射星雲與反射星雲,而且大多是補 Sh2 及 vdB 漏掉的。

LDN 的 DN 顧名思義就是 Dark Nebula 啦。
+++++++++++++++++++++++++++++++++++


最後還撿了一個北天長頸鹿那邊的亮星系 NGC 2403。

NGC 2403


NGC 2403 星系分類是 SABcd (NED, WIKI 查的),很大也夠亮,雖然沒試過,不過我猜天夠黑的話小雙筒應該就找得到,不輸 M81/M82,其實它也是 M81 星系團中的成員啦。 200 倍放大看,可以清楚分辨核心,橢圓型上與下邊緣顏色較為濃厚,上緣較細,下緣較粗,對照相片研判應該都是旋臂。本來還貪心想找 NGC 2655,不過一方面目標不夠亮也還爬不夠高,然後北天也不佳,最後還是放棄了。

+++++++++++++++++++++
沒關係... 過了兩個月, 還是可以來補 ^^"

NGC 2655 也很好找,不過當時看資料它的視星等是 10.1 等時,心還是沉了一下,整個梅西爾清單 110 個目標裏也只有 4 個超過 10 等,這個 NGC 清單卻是一大堆,還有 11 等多的呢。加上長頸鹿的角度本來就不高,北方還有高速公路的光害... 想半天結果望遠鏡對到就找到了,不難啊,我猜說不定 9 公分 10 公分的鏡子就能看到。

NGC 2655

核心很亮,外觀則是圓圓的,除了核心外看不出任何細節,整個就是平平均均的。我查到的資料有些說是螺旋星系,有些說是橢圓星系,WIKI 上則把它分類為 S0a, 算是透鏡型星系。天文相片裏可以發現外圍有小小的旋臂,但是很奇怪的是這些旋臂非常不對稱,因此科學家推測應該是與相近或經過的其他星系碰撞,甚至融合的結果,拍照的同好如果能把這個細節拍出來應該也蠻酷的。

+++++++++++++++++++++++++++++++++++

對了... 好像漏記一個行星狀星雲,這個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定.

Abell 21 (Medusa Nebula)

我記得 Sue French 的書有提到... 本來不抱希望,不過實際嘗試後發現並沒想像中難。唉... 畢竟經驗值差太多,我可能花了快一小時在辨識這顆行星狀星雲。不過看到最後不用 averted vision 也看得到了,而且還能區分出兩塊比較明顯的雲氣範圍,東側有一塊比較大也相對亮一些的,它的對面有另一塊,兩塊看起來都有點半月形,目視當然看不見天文相片裏被形容成蛇髮女妖梅杜莎的精采模樣,不過能用肉眼看到就是爽啦,哈哈~~

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

觀察雨海不同地形發生的順序

"And, when he shall die,
Take him and cut him out into little stars,
And he will make the face of heaven so fine
That all the world will be in love with night
And pay no worship to the garish sun."

這是莎士比亞的茱麗葉, 望著子夜星空的一段獨白... 不敢翻譯, 免得糟蹋了. ^^"

這跟今天的筆記沒什麼直接關係, 只是剛好在查資料時讀到, 然後越想就覺得越美. 這句話刻在載送著名行星科學家 尤金.舒梅克 (Eugene Merle Shoemaker) 的骨灰罈上, 放在月面探測器 -- 月球探勘者號 (Lunar Prospector), 在 1999 年 7 月 31 號撞擊月球後結束任務, 呼應著這位偉大科學家一生的研究.

舒梅克對探測月球的遊騎兵計劃有極大貢獻, 而遊騎兵計劃又引導了後來人類登月的阿波羅計劃. 遊騎兵計劃的無人太空船被設計成撞擊月球表面, 並在撞毀之前將影像傳回地球, 除了提供科學家大量的月表知識以外, 也對太空飛行工程的進步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那為什麼會提到舒梅克? 因為他是第一個應用地層疊置定律 (Law of superposition) 觀察月球的雨海盆地東南側, 大約從哥白尼坑 (Copernicus) 到 阿基米德坑 (Archimedes) 之間地形地物, 並解讀其發生歷史的人. 地層疊置定律其實也很直覺, 一塊區域疊在上面的地形比較年輕, 被疊在底下的比較老, 這個道理是 17 世紀丹麥的地質學家尼古拉斯.斯坦諾 (Nicolaus Steno) 發現的. 上上個月讀到雜誌 Charles A. wood 專欄覺得很有趣, 就想筆記下來, 結果一拖再拖... 有趣在可以於小小一塊區域判讀各種不同地形的形成順序, 而且我試過, 接近滿月時也行, 而且一般 4 吋折射鏡就可以.

還是要用到來自 HK, 太陽系攝影大師 Daniel Chang 兄大作幫忙解釋才行.
如果要欣賞更多 Daniel 兄的作品, 可以到.......... 這個連結相簿欣賞.........., 還有這個...... Daniel Change 的相簿......




雨海, 就在兔子的肚子旁, 裏面有一大堆著名景點, 被好幾條山脈包圍, 從北到南有阿爾卑斯山, 高加索山, 亞平寧山... 一直到哥白尼坑附近的喀爾巴仟山脈.



這些斷岩殘壁的山脈, 是大約發生於 38 億 5 千萬年前的巨大撞擊遺跡, 撞擊造出雨海盆地, 熔岩隨即冒出地殼, 淹沒整大塊盆地地形, 從盆地上種種後來新增的地貌研判, 雨海盆地應是月球最早期的幾個地形地貌之一.

但如果仔細觀察亞平寧山南邊一個殘破不堪的老撞擊坑 -- 麥奇生坑, 會發現附近地形扭曲複雜, 似乎從雨海方向被推土機一路推著岩石泥巴堆積至此, 加上其破碎坑貌, 顯示這裏比雨海盆地年紀更加古老, 也許就是 40 億年前的地形模樣.



遭受巨大撞擊後生成的雨海盆地不久便湧出熔岩, 除此之外, 這段時間裏還有什麼事發生? 我們從阿基里德坑找找線索.



首先, 它的邊緣相當完整, 看起來似乎是年輕撞擊坑的特徵之一, 不過一般撞擊坑會有 "遺跡", 比如二次撞擊坑, 放射條紋... 不過阿基里德坑都沒有. 所以可以這樣推測, 雨海盆地先形成, 然後熔岩溢出覆蓋盆地, 阿基里德坑接著撞在此已被熔岩撫平的地形上, 當然會留下 "遺跡", 但不久之後雨海盆地 "再度" 流出大量熔岩, 並覆蓋於阿基里德坑剛留下的遺跡之上, "擦拭" 掉這些遺跡, 因此阿基里德坑的形成時間不會離雨海盆地形成時期很久, 也許就是接續著發生.

另外也會發現阿基里德坑沒有中央山頭, 因此必是阿基里德坑內自己流出的岩漿掩埋了自己的坑內地形, 因為坑壁很完整, 不太可能是從外面的雨海盆地流進來.

厄拉多塞坑 (Eratosthenes) 是另個線索. 它砸在亞平寧山脈上方, 幾乎切斷了山脈, 顯然它的誕生比雨海盆地晚.



厄拉多塞坑還有短短的放射條紋遺跡, 仔細看也有一些二次撞擊坑, 這些特徵連滿月時都看得到, 所以可以推測厄拉多塞坑必定是在雨海盆地的 "最後一次" 岩漿湧出事件之後誕生的, 當然就排在前面提到的阿基里德坑後面, 如果雨海盆地有其它撞擊坑, 同樣找不到類似放射條紋或二次撞擊坑... 等遺跡的話, 那麼厄拉多塞坑也比它們更年輕.

這附近有沒有比厄拉多塞坑更年輕的? 有, 當然就是滿月時超明顯的哥白尼坑了. 哥白尼坑的放射條紋遺跡不但明顯覆蓋在雨海盆地之上, 仔細看, 甚至蓋在厄拉多塞坑之上. 科學家就這樣一個與一個比, 推測出哥白尼坑形成的時間大約落在距今 8 到 10 億年前間, 相對月球其它地形算是相當年輕了.

那... 還有比哥白尼坑更年輕的嗎? 還是有, 現在既然知道推測的邏輯, 就巡著哥白尼坑的遺跡上方來找證據.



就在厄拉多塞坑北方, 一條哥白尼坑的放射條紋遺跡上方, 有好幾個大小約只有 3~5 公里的完整小坑, 明顯落在放射條紋上方, 它們的週邊有小小圈黑色的噴發物遺跡, 有人就叫這幾個 Dark Halo crater. 這個我試過, 就算在滿月也能看到好幾個, 算是這區的超級小鮮肉吧?


現在找 Daniel Chang 兄的近月照已經快速許多了, 果然多看就會熟練, 寫筆記也有幫助.

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兩個形狀看起來不太規則的行星狀星雲 -- NGC 2371, NGC 2440, NGC 2539

自家屋頂可以觀星就有這個好處 -- 不用預測半天, 往外一看發現天有開, 隨時可以架設備, 看到算賺到, 就算什麼都沒看到, 東西收一收也花不了太多時間. 今年冬天來得晚, 終於有點像樣的鋒面到來, 也因此連續烏雲好幾天, 上週五晚上天空就開了短短幾小時, 把握時間, 這次畫完三個, RASC 的 finest NGC 目錄中, 冬季目標只剩北邊長頸鹿區的兩個星系; 這兩個還好, 因為往後 2~3 個月觀測條件會越來越好, 比較麻煩的是大多為星系的 51 個春季目標. 怎麼會分配那麼不均勻啊? 而且春天又難有好天氣.

而使用赤道儀快一年, 已經越來越習慣, 或依賴赤道儀了, 尤其這隻我的入門赤道儀 EM-11, 輕巧, 簡單好操作, 又可靠... 當架台可同步追蹤天體目標, 換目鏡或濾鏡時不再手忙腳亂, 尤其高倍率觀察時更能感受到好處, 可以好整以暇悠閒觀賞, 累了可以揉揉眼睛, 伸伸懶腰, 走一走晃一晃. 這時不免就會想, 如果整組重約 12.5kg 的 TEC-140 也能 "放心的" 上赤道儀 (因為上 EM-11 超重很多, 很擔心摧毀它) 那該多好?

2" 天頂鏡 + Nagler 31mm 就有 1.5 kg

EM-11 背 Mewlon-210 相當自在, 搶鏡頭的小小折是 Mini Borg 55FL


第一個找的是雙子 castor 頭附近的行星狀星雲 NGC 2371.

講到雙子座的行星狀星雲, 大家第一個想到的, 應該都會是別名愛斯基摩星雲的 NGC 2392, 其實 NGC 2371 也頗有看頭, 亮度雖然只有 11 等多, 但面積大約是 NGC 2392 的兩倍大, 因此放大不是辨識上最關鍵的因素, 作出 "適當對比" 才是. 本來該用濾鏡, 不料我替換高橋原廠目鏡座, 號稱金剛不壞的 Baader Click-Lock 目鏡座居然滑牙? 壞了, 當場傻眼, 又不想換鏡子, 所以勉強把天頂鏡擺平衡, 然後小心翼翼插入目鏡, 能看到就開始畫, 根本不敢重覆上述動作流程, 拔下天頂鏡換濾鏡. 好在這個行星狀星雲暗歸暗, 對比作恰當後不用濾鏡還是能清楚觀察.

NGC 2371

一般天文相片看到的 NGC 2371 有點像包裝糖果, 有兩 "瓣" 分離於外側, 威廉赫歇爾還因此把它獨立出一個編號, 所以 NGC 2371 或 NGC 2372 都是指同個行星狀星雲目標. 剛好最近星際大戰 Star War 電影上映, 不免聯想到之前長得像電影裏戰機的星系 NGC 936, 我倒覺得天文相片裏的 NGC 2371 更像. 不過目視-- 很糟的透明度下用 8" 折返鏡-- 看不太出來, 但可以查覺它非常不規則的外型. 首先我是注意到朝西北西與東南東方向呈現長方形, 中心偏上(西北西)較亮; 再觀察久一些會發現好像西北與東南方向也有凸出, 這是那兩 "瓣", 不過我沒辦法清楚分開. 照亮星雲的是中央約 14~15 等白矮星, 當然看不到啦, 不然我早去找海衛或天衛了.

除了 NGC 2371 外, 另有其它 3 個行星狀星雲在 NGC 目錄裏有兩個編號, 最有名的當然是 NGC 650/651 的小啞鈴 M76; 還有 NGC 2474/2475; NGC 6164/6166. IC 的話, IC 5148/5150 也是.

接下來轉到一個很不熟的區域, 船尾座 (Puppis). 因為這個被一分為三個星座的大船, 船頭朝下, 船尾朝上, 不熟悉的話很難拼湊出整體畫面, 加上位在大犬底下, 每次看到 "Puppis" 我都先想到小狗 "Puppy", 然後怎麼都想不起船尾, 船帆, 還是船什麼的... 真糟糕. 另外一個問題是, 這邊泡在冬銀河裏, 雖然肉眼看不明顯, 但用尋星鏡尋時, 星點密密麻麻, 超容易迷路.

先找另一個行星狀星雲 NGC 2440. 這個就亮了, 尋星目鏡走到就認到, 既然這麼亮就盡情放大觀察, 最後用 270X 左右畫畫.

NGC 2440

這個行星狀星雲的第一印象是略朝南北向微微拉長, 與一般圓圓小點的行星狀星雲不同. 觀察久一點, 東西向有層次更暗些的雲氣分佈, 整體來說又不是那麼規則對稱. NGC 2440 的中央白矮星據說是超高溫, 大約有超過 500 個太陽的能量, 不過視星等只有 17 等左右. 此時是星期五晚上透明度最佳的一刻, 後來畫 NGC 2539 時雲就來了.


NGC 2539 小雖小, 但還算亮, 應該可以歸於手持雙筒目標之一, 只不過雲太多, 我只能一直等空檔, 雲散了畫幾顆星, 然後再等... 散了, 再畫幾顆星... 一度以為應該無法畫完吧? 不過最後還是很克難的完成, 多虧有赤道儀, 不然就要等下次了.

NGC 2539

網路上找得到 NGC 2539 的資料不多, 其實它在 M46/M47, M48 附近不遠, 這區超多疏散星團. 星團本身的星星分佈好像集中一塊一塊的, 不算很密.

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沉陷大地的痕跡 -- 濕海(月面觀察)

Taken by iPhone (FC-100DC/EM-11)


終於可以用自己拍的相片說故事了... 才怪, 醜死了, 等一下還是要借大師的相片才行.

這週天氣不錯, 不過月光閃亮亮, 大部分同好都早早上床養肝, 而我剛好讀完 12 月雜誌 Charles A. Wood 先生的月亮專欄, 一整個躍躍欲試, 更巧的是兩個月發一次的 SkyNews, Gary Seronik 也在介紹月面相同目標 -- 濕海 (Mare Humorum), 所以陸陸續續看了幾個晚上月亮. 月亮超難畫... 其實想畫也畫不起來, 索性拿手機拍拍看, 結果就成了上面那付模樣, 紅框框裏的就是濕海.

弄成黑白感覺好像比較厲害 ^^"

我們知道月面上看起來黑黑一塊塊的是 "海" (拉丁文用 Mare), 有些海恰好就長在盆地上 (拉丁文用 Basin). 盆地通常是很大的撞擊事件形成, 被撞之後岩漿冒出薄薄的地殼, 慢慢的淹沒盆地區域, 被岩漿淹沒的區域看起來黑黑的, 就是月海... 小弟是外行的外行, 如果有講錯, 敬請見諒, 也歡迎指正, 多謝多謝.

觀察盆地與海的地形細節, 或許可以推測遠古發生的故事, 而生冷的石頭有些故事以後, 再用望遠鏡看著也會變得有趣許多, 濕盆地 (Humorum Basin) 就保留不少遺跡.

通常盆地外圍會有一圈山脈, 比如位在雨海 (Mare Imbrium) 週圍, 而且也都算是熱門景點的高加索山 (Montes Caucasus), 亞平寧山脈 (Montes Apenninus)... 等等, 不過這些環形山, 有些被其它撞擊事件摧毀, 有些被溢出來的岩漿覆蓋... 總之不敵歲月摧殘, 垮的垮, 消失的消失, 很多都再也認不出來. 濕盆地倒是留下一些遺跡, 其中最明顯的應該是位在濕海註冊商標 "Gasssendi 撞擊坑" 西側的 "Percy Mountins", 我發現大概月齡 11~12 天左右很容易看到, 下弦月時應該也適合, 只是都沒早起試過. "Gasssendi 撞擊坑" 也是一個蠻多人會去逛的地方, 坑內的幾條月溪 (Rilles) 是考驗好眼力以及測試望遠鏡光學品質的目標. Gasssendi 撞擊坑好像就正正砸在 Percy Mountins 北邊的樣子.

多說無用, 這時得搬出來自 HK, 太陽系攝影大師 Daniel Chang 兄大作幫忙解釋才行.
如果要欣賞更多 Daniel 兄的作品, 可以到.......... 這個連結相簿欣賞..........


相片是 HK 的 Daniel Chang 兄拍的


濕海邊緣上還有幾個小撞擊坑, 角度對的話不難認... , 4 吋鏡就能輕鬆找到, 改天要用更小隻的來試.

相片是 HK 的 Daniel Chang 兄拍的

濕盆地的環形山還不只一環, 平行於 Percy Mountain 外側另有一環, 不過這個外環走到東南側就消失不見了.

相片是 HK 的 Daniel Chang 兄拍的 (上是南, 右是西)

兩道環中間的地勢比較低... 想一想也合理, 外環是濕盆地真正的邊界, 內環可能是因撞擊而溢出的岩漿固化板塊太重, 下陷形成的... 這是我看文後猜的. 而兩道環中間的地勢較外側更低, 觀察西南側的 Leibig 坑與 Palmieri 坑之間, 還有東南側的 Ramsden 坑與 Campanus 坑之間黑黑的, 可能就是證據, 因為地勢低, 岩漿流到那兒... 這還是猜的, 但看起來真的黑黑的呀, 尤其西南側, 滿月前後看起來有三道黑黑的條紋, 不想注意到都很難.

另外一個會注意到的現象是濕海邊緣的小撞擊坑, 朝內側的環幾乎都消失或崩解, 有可能盆地本身就是中央低外圍高的地形, 或者是岩漿後來造成的現象. 比如最明顯的 Doppelmayer 坑, 旁邊的 Lee M 坑, 西側的 Hippalus 坑, 甚至 Gassendi 坑也看得出朝海中心的環崩壞情形, 請參考上上一張圖. Hippalus 坑裏有個大約 5km 的 Hippalus B, 也是吸引人挑戰的小東西,

濕海淹滿岩漿之後慢慢固化, 而且越來越重, 而這邊地殼正薄, 很有可能整大塊開始下沉, 東側正有下沉造成的遺跡, Rimae  Hippalus (或 Hippalus Rille?) 就是, 總共可以發現三道弧狀平行的月溪 (Rimae 是月溪, WIKI 上有行星體系命名法參考), 這三道也是觀月愛好者可以挑戰的目標. 切過 Hippalus 坑的那條就是 Hippalus 溪 (Hippalus Rille, Rille 也是溪, 可能是小條點的溪吧?), 最寬處大約 3~4 km, 比著名的, 也是我認識的第一個月面特徵 Hyginus Rille 還寬, 奇怪... 像 Hyginus Rille 這麼窄的月溪, 我幾乎什麼月齡時看都認得出來, 沒辦法... 這可能是和月球初戀的地方吧? 哈~

相片是 HK 的 Daniel Chang 兄拍的

找到一張更清楚的...



想看更多超近月照嗎? Daniel Chang 的另一本相簿, 看到嘴巴都合不起來了 ^^"
Daniel Change 的相簿


平行月溪的東側 (上圖紅框框左邊), 海內靠邊處, 有一道道的小山脈 (mare ridges), 這是海中央固化初期板塊下沉擠壓的遺跡, 在月齡 12 天左右看時, 光影角度正好, 所以也不難辨識.

海的另一邊, 西側最吸引人的就是 Liebig 峭壁 (Rupes Liebig), 講到峭壁 (Rupes) 大家最熟的當然就是 "直壁" (Straight Wall), 它們都是斷層, 一邊高一邊低, 而 Liebig 峭壁大約是 400 公尺的斷層, 但斜度只有 11 度, 你可以輕易用走的爬上頂層. 峭壁東邊地形凹凹凸凸, 西邊卻是一片平坦. 會難找嗎? 不... 超容易的, 月齡 11 天左右看時非常明顯, 甚至可以看出它是一邊高一邊低的 "斷層", 而不會跟溝槽狀的月溪混淆呢.

相片是 HK 的 Daniel Chang 兄拍的

最後, 我們會發現整個濕海相對最黑的部分就是位在西南側的 Doppelmayer 月溪 (Rimae Doppelmayer) 附近, 而且滿月看更明顯... 所以別再嫌滿月了 ^___^


相片是 HK 的 Daniel Chang 兄拍的

Doppelmayer 月溪很小不好認, 但同樣的, 月齡 11~12 天左右還蠻容易找到. 科學家確認這些黑黑的物質是 "火山碎屑玻璃珠" --- 很好笑吧? 沒有專業知識只好用 Google 翻譯翻, 原文是 "Pyroclastic glass beads". 當然 "火山碎屑玻璃珠" 是從火山口噴發出來的, 但目前即便以最先進的探測器也找不到 "火山口" 遺跡, 因此推測噴發處很可能是沿著這條長長的月溪 (Rille), 想像一下, 300 公里長的煙火發射器, 經年累月的噴發, 堆疊累積... 多麼壯觀的一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