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還好啦,當初請馬可先生製作時就打算做可以分解組合帶出門的架構,上屋頂只是拆拆再裝裝就好,拖這麼久也只是想説找天時間充裕時能優閒來搬:
整組拆一拆最重的反而是主鏡呢,而體積最大 (但重量最輕) 的是下面相片裡右邊連著上鏡筒的支架部分,當然支架拆下來後也變成幾件小東西了,但少掉一些拆、裝步驟總是方便,懶得拆的話可以整個骨架扛在肩上爬屋頂,看起來雖然有點可怕,不過其實還算容易:
架好之後看著夕陽等天黑,期待滿天星...... 結果天黑後是半天雲,真可惜。將就著天空有開的方向找目標;我的 "待看清單" 一直維持有兩份,一份是 "困難的",另一份是 "簡單的" ,看這種天況只能用 "簡單的" 版本了。大 DOB 沒自動尋星,那就 hopping 吧,本來第一個是位在英仙手拿盾牌上的 NGC 1513,不過半途中也有幾個不曾畫過的星團,先是 NGC 1496:
NGC 1496 (406/1800mm dobsonian, 6mm Ethos for 300X) |
貼 DSS2 的相片比對一下:
NGC 1444 (406/1800mm dobsonian, 6mm Ethos for 300X) |
找 NGC 1444 時一定畫倍中樣最亮那顆 HD 23675 的雙星所吸引,雙星編號是 STF 446,+6.82, +9.89, 分開 8.8",PA 是 254 度 (2015 的資料)。不過, google 網路相片,不管是 WIKI 或上面這張 DSS2 的相片,伴星看起來 "好像" 都位在 PA 可能 20~30 度左右的地方,而 PA 254 度處看不出有伴星;但是如果 google "素描",素描都是親眼看的,伴星位置就跟我看的一樣了。不知道彼此運轉的週期如何? 會不會使因為動得快,而相片又多是很多年以前拍的?
最後主角就是 NGC 1513 了:
NGC 1513 (406/1800mm dobsonian, 6mm Ethos for 300X) |
DSS2 的相片長這樣:
天況不佳,儘管拿這麼大隻鏡子看也沒數出多少星點;第一眼的感覺是大星團裡包著另一個小星團的兩層模樣,有點可惜,天況好的話應該是個頗為精彩的星團。
之後回頭去看雙子腳邊的 M35 及比 M35 遠三倍的 NGC 2158:
NGC 2158 (406/1800mm dobsonian, 6mm Ethos for 300X) |
難得在平地可以看 NGC 2158 看這麼清楚,至少拆出不少星點,星點分布為長長一條,當然北側也有很多星點,不過分解不出來,看起來就霧霧偏黃色的一小片區域。
NGC 2261 (406/1800mm dobsonian, 4.7mm Ethos for 383X) |
跟過去每次看的差不多,亮亮的頭拖著長尾巴,有點像彗星的模樣;仔細看尾巴形狀的雲氣,東側、前側比較濃而且拖比較長;西側雲氣短,西側邊緣貼著暗星雲,東西兩條分岔的雲氣尾巴夾著的暗部區域很清楚,其實當天能看到這樣就不錯了.... 畢竟用 40 公分鏡做到快 400X 耶,看不到就太慚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