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g 71FL 雙望遠鏡上屋頂, 先小心翼翼的畫了別名愛斯基摩星雲的 NGC 2392.
NGC 2393 (Borg71FL Matsumoto Binoscope) |
回想第一次看 NGC 2392 還是在昆陽, TSA-102 尋星尋得半死才找到. 不過看見一次之後什麼鏡子都找得到, 就算平地屋頂 FS-60CB 也能看到, Pentax 8 公分賞鳥鏡也沒問題, 如果用大隻的 TEC 140 高倍看有中央亮點還有外環, 當然尋星也變更快, 不看星圖都知道在哪裡. 低倍尋星很容易忽略, 因為目標太小, 如果已經看過很多次了, Borg 71FL 雙望遠鏡仔細觀察會發現好像有兩顆星, 其中一顆比較糊, 而且直視會有典型小顆行星狀星雲緩慢閃爍的現象, 把倍率拉高就算不用濾鏡, 也完全不會懷疑就是一顆行星狀星雲.
然後再畫一個埋在疏散星團 M46 裡的 NGC 2437, 本來很想把 M46/M47 畫同框, 因為真的很漂亮, 一亮一暗, 一遠一近, 一密一疏, 一白一黃... 超完美的對比, 可是沒有赤道儀還是算了, 星點這麼多, 腰又痛.
NGC 2438 (Borg71FL Matsumoto Binoscope) |
第一次 "想看" 這個行星狀星雲是在桃園仙谷, 想想當時熱情的同好還真多, 常常台北同好一下來就一群人, 好懷念喔... 不過當年熱熱鬧鬧去仙谷的同好現在已經不見一大半了. 我還記得是觀星會前會長驛琇小姐跟我講 "M46 裡面有埋一個東西喔...", 結果菜鳥如我扛 Skywatcher 的 10" DOB 看到眼珠快凸出來還是看不到, 也對... 當時根本不知道如果加片 O-III 或 UHC 就容易多了. 過了很久, 也練習很多很多次以後, 用 FC-76DC 就能找到啦. Borg 71FL 雙望遠鏡看起來還蠻清楚的, 倍率要稍微高一些, 濾鏡也一定要加, 星團內 NGC 2438 西側有兩顆相對亮星, 他們間距延伸大約兩倍有團糊糊的東西就是這個行星狀星雲, 不過平地觀察這個目標如果沒濾鏡的話, 就算大口徑也有點困難.
隔天, 已經進步到扶著牆壁能夠單手穿褲子了, 還是滿天星, 心就更癢啦, 管他的... 這次換赤道儀, 連 Mewlon-210 也搖搖晃晃上屋頂. 天況不錯就來試試看更有挑戰性的目標, 首先是天頂附近, 雙子腳邊的熱門攝影目標, 超新星殘骸, 別名水母星雲的 IC 443.
part of the IC 443 |
想到超新星殘骸, 小的會想到 M1, 大的就想到面紗, 也是對濾鏡反應良好的類型之一. 不過這次還沒加濾鏡, 移到目標附近, averted vision 下就察覺到雲氣, 為了確認, 反覆用 O-III 與 UHC 濾鏡辨識能看到的雲氣邊界, 大約東北側最濃, 然後逐漸向東南側延伸, 這條主雲帶很明顯沒問題, 周圍其它雲氣就沒那麼肯定了, 需要到更暗的地方確認. IC 443 也是 "RASC Deep Sky Challenge Object" 清單裡的一個, 好像還好啊? 沒想像中這麼難.
下個目標就真的難了, 位置很好找, 在獅子胸口亮亮的軒轅 14 (Regulus) 旁, 難也是此因.
Leo I (UGC 5470) |
通常看星系只要 P 呀, U... 開頭的都自動刪掉, N 的都很多搞不定了說. 而且這顆 1.4 等的軒轅 14 望遠鏡下好亮好亮, 餘暉像顆小太陽, 就算把他移出目鏡視野, 還是活生生的透光進來. 離開銀河區, 尤其在這個角度星星不多, 彷彿進入另個世界, 也很湊巧的發現有一串星剛好包圍起這個橢圓矮星系, 不過看了老半天, 受到軒轅 14 的影響還是不小, 怎麼樣都沒辦法具體把星系的大小邊界畫清楚, 倒是能發現扁扁的外型, 大約呈東西向延伸.
講到矮星系, 最近看的是算位在射手座的 NGC 6822 巴納德星系, 都是我們本地星系群的矮星系. Leo I 不像其它遠得要死的星系, 離我們只有 82 萬光年左右, 當然啊, 它是我們銀河系的許多衛星星系之一, 比如我還沒看過的大小麥哲倫星系, 但他是這些衛星星系中離我們最遠的一個, 科學家是在 1950 年用帕洛馬天文台 48 吋攝星鏡拍下來, 然後從相片中找到的. 不過我覺得目視也不是這麼難啦, 如果到山上有相當把握可以用 8 吋鏡看清楚.
說也奇怪, 看了幾天星星, 腰好像就快好了, 雖然理論上不可能, 不過我猜也許看星星心情好有幫助也不一定喔? 哈~~ 還是要量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