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半桶水的觀察記錄 -- NGC 7635, IC 289, NGC 772, NGC 281, NGC 7662, NGC 1232

事情沒作好, 隨隨便便將就過去, 有時候就會被形容成 "半吊子" 或 "半桶水". 即便只是休閒娛樂, 事情只作 "半桶水" 我都會覺得如鯁在喉, 沒作好就是不舒服. 這兩夜天況不錯, 看了不少目標, 卻大多提著半桶水下樓, 心裡頗不是滋味, 不過這也是動力啦, 沒有挑戰的嗜好能支撐多久熱情呢?

前幾晚的 NGC 253/246/936/1535/1501 都沒問題, 雖然找大飛馬的幾個星系群碰了釘子, 不過心知肚明困難所在, 所以也沒太失望. 這兩晚前一天還是拿大隻的 Mewlon-210, 後一天改用 4" 折射架在赤道儀, 第一個目標是別號泡泡星雲的 NGC 7635.

NGC 7635 離 M52 很近, 從仙后 Beta 星 (Caph) 順順往前推進就能抵達目標區, 其實低倍目鏡下 (60X, XW 40mm) 已經看到雲氣了, 差不多分佈在一組類似五角型的框框內, 星點周遭雲氣更明顯, 尤其那顆 SAO 20575 星. O-III 或 UHC 濾鏡都有加強到雲氣, 倍率高一些 (出瞳徑小一些) 搭 O-III 好, 反之, 則搭 UHC 露出更多結構, 作到 193X (出瞳徑 1 mm) 時, 甚至覺得不用濾鏡效果就很好.


NGC 7635 (Bubble Nebula)

資料上說 NGC 7635 的 apperent size 是 15 X 8 arcmin. 以我取差不多 0.5 度 (30 arcmin) 視野而言, 目標應該佔圈圈的 "一半" X "四分之一"... 看起來差不多. 不過雲氣的分佈卻差很多, 比了不知多少相片與素描,雲氣分佈應該集中在左下方那顆 SAO 20575 星, 甚至再往下, 往左延伸, 而上半部雲氣很淡才對; 可是自己的觀察卻是上半部雲氣不少,  SAO 20575 星往下往左雲氣反倒沒那麼濃? 不過這都是事後對圖才發現的差異, 一時之間難免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看錯? 不過對過星點位置, 星點很準啊? 這就是 "半桶水" 例子之一啦, 為什麼當時沒仔細看對呢?

星雲裡那顆 "泡泡" 有些資料說是行星狀星雲, 有些說是發射星雲或混合了反射星雲的瀰漫型星雲, 到底是什麼呢? 目前我比較相信 "不是" 行星狀星雲, 因為查到好幾個資料都說 SAO 20575 星是沃夫- 瑞葉星 (Wolf-Rayet stars), WR 星的光譜辨識度很高, 所以科學家應該不容易搞錯, 而 WR 星質量都遠大於太陽, 那就跟行星狀星雲的定義不同啊?... 不過這是外行人亂推測的, 還是要問問真正的專家才行.

畫完泡泡之後下個目標是離 "心星雲" 很近的 IC 289, 奇怪了... RASC 怎麼搞個 IC 在 最佳 NGC 清單裏啊? 這個更慘, 大概盯著將近 30 min 才現身, 還忽隱忽現的, 完全無細節, 素描時紅燈一打就要再等個 30 ~ 60 秒才看到, 這種連微光都會破壞眼睛適黑的敏感程度最痛苦了, 所以是先描完星點再專心看/畫目標, 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在這裏.

IC 289

IC 289 的視星等只有 13.5 等, 如果不是行星狀星雲早就放棄了, 正因為對行星狀星雲太有自信才卯起來拼. 濾鏡搞不定, 後來決定用倍率來攻, 於是一直放大, 一直放大... 最後用 Leica 那隻變焦目鏡操到 270X 左右發現最穩定出現. 那半桶水什麼呢? 看不到細節... 這是最不甘心的, 一個自詡熟練的類型, 用手上最大口徑鏡子, 居然看得這般狼狽... 氣.


自己最弱的 "星系" 竟是該晚看得最踏實的, 雖然也不容易. NGC 772 在白羊頭頂, 上次測雙筒拆雙星那顆 gamma 星 (Mesarthim) 附近, 其實也是一組星系群, 雖然已有自知之明沒抱任何期待, 不過目鏡移到目標區時心還是涼了一半, 看來連主角都沒那麼簡單.

NGC 772

NGC 772 分類為 Sb, 螺旋星系, 大小約為我們銀河系兩倍大, 不過距離很遠很遠, 屬於 "億級" 光年遠俱樂部的一員... 做個比較, M31/32/33 大約是 300 萬光年遠, 梅西爾目錄的星系們最遠的不過 6 千萬光年遠, 而 NGC 772 離我們有 1 億零 600 萬光年遠, 很遠吧? 一開始也搞不定, 高倍不是, 低倍也不是, 調來調去最後先是用190X 左右 (Doctor 12.5mm) 下 Averted vision 瞄到, 後來降到 120X 左右 (XW 20mm) 反而可以直視? 當然... 同樣看不到細節, 不過前面已經失望好幾次, 這次能夠直視已經有點滿足了.

收工前再來試 NGC 1232, 結果又槓菇... 看得如此虛無飄渺, 真是傷心. 隔天重整旗鼓, NGC 7662, NGC 281 這兩個以前都看過, 今天應該會順利多吧?

先看別名藍雪球的 NGC 7662. 自從發現極軸隨便對一對, 目視也查覺不到視野會跑掉的現象以後, 使用赤道儀又更自由自在了, 超低倍尋星 (18.5X; XW40mm) 走到附近就發現有三顆連成三角型, 亮度差不多的星星, 其中有一顆比較暈, 而且會閃爍, 直覺就知道是行星狀星雲, 下次拿雙筒來試.

剛剛試過了, 很 OK, 不加濾鏡都看得到, 可惜雲太多沒時間測 10X 42mm

NGC 7662 Blue Snowball Nebula in 15X 56mm Binocular

既然這麼亮, 當然要放高倍來看細節囉, 可惜帶小隻的, 最短焦的目鏡就是 XW 3.5mm, 所以最後用 210X 左右畫圖, 這麼高倍連濾鏡都省了, 不過出瞳徑已不到 0.5mm, 差不到頂了. 看得出似乎有個 "環", 中央比較暗; 再看久一點, 環外還有淡淡雲氣, 三層組合起來由外向內, 淡-->濃-->中淡.

下樓後照例對相片, 奇怪了, 為什麼這多相片在星雲旁有三顆星? 我完全沒看見呀? 而且記得我沒用濾鏡, 倍率這麼高應該什麼暗星都能看見才對, 而且 skysafari 也沒有三顆... 弄得自己又開始疑神疑鬼, 查了不知多少資料才發現, 那三顆一顆 13.6 吧? 另兩顆都超過 14 等... 難怪沒看見. 一度又感覺到 "半桶水". 如果對了相片發現完全吻合, 連細節都有觀察到, 那才及格, 如果一堆特徵不吻合就很令人喪氣, 為什麼不看仔細點呢? 為什麼這麼倉促完稿呢? 為什麼這麼馬虎呢... ?

NGC 7662 (Blue Snowball Nebula)


藍雪球畫完, 下個是也算老朋友的 NGC 281 小精靈星雲. NGC 281 也是超級好找, 就在仙后座 Alpha 星 (Shedar) 附近. 星雲以 HD 5005 星為中心, 低倍未加濾鏡已經察覺到雲氣, 裝上濾鏡後雲氣更加明顯, UHC 或 O-III 都好.


NGC 281 (Pacman Nebula)


NGC 281 很大, 差不多跟一個滿月的面積差不多, 這是一個發射星雲, 跟獵戶座大星雲類似, 都是新恆星的誕生處. 除此之外, HD 5005 又是一個多星系統, 跟獵戶座著名的四合星 theta 1 (trapenzium) 一樣, 很仔細看可以拆出四合星, 甚至第五顆 12.5 等星. 我查到的資料是 AB (8.6; 10.1; 分開 1.6")... 這組最拼; AC (8.6; 9.2; 分開 3.9"); AD (8.6; 9.8; 分開 8.9"); AE  (8.6; 12.5; 分開 16.6"); 而 HD 5005 又是泡在疏散星團 IC 1590 (小小的, 視星等只有 12.3) 中. 還有跟 M42 類似的, 聯星或聚星形成前身的高密度暗星雲, 包克雲球 (Bok globules), NGC 281 裏面也可以找到... 不過這應該是專業天文台才辦得到的吧? 以上我通通忘記要找, 下樓後才想到, 真想去撞牆.

更沮喪的是對相片, 對完之後跟泡泡星雲有相同問題, 雲氣分佈跟相片不一致? 比如說在左上部的中央三顆星位置, 我看到的雲氣的確有延伸到那, 但是相片都斬釘截鐵的顯示沒有? 甚至我翻 3 年前的鬼畫符都有, 雖然很淡, 不過就是有啊? 而且很妙的, 畫圖時我把那邊雲氣圖得超淡, 結果作黑白 inverse 時竟自動被轉到不見? 這一連串就讓人很不甘心啊, 感覺就是半桶水, 事情沒做完.

下樓前決定再拼一次已經失敗三次的 NGC 1232, 大隻的看不見, 搞不好要小隻的才行, M33 不就是那麼一回事嗎?

NGC 1232

結果... 還是看不見, 有。夠。不。甘。心。的, 一度決定沒看到就不下樓. 不過每次切換目鏡的霎那, 似乎可以看到幾次有物體存在, 而且位置都相同, 有面積... 所以就先鎖定畫面, 把星點畫好. 然後重新讓眼睛完全適黑, 固定用變焦目鏡不斷變焦嘗試, 把目標擺在邊邊, 已經放棄直視了... 最後終於在 averted vision 下較為穩定的現身, 看不見這個如同 M101 完美正對著我們的螺旋星系任何細節, 不過也算勉強達陣... 就是這 "勉強" 兩字, 讓今晚的觀察再度以半桶水收場.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口徑還是深空目標的王道 -- NGC 253, NGC 246, NGC 936, NGC 1535, NGC 1501

天氣終於放晴, 秋高氣爽重現, 連續兩個夜晚先追陌生的南天區域目標, 真難得, 看來可能還有 1, 2 天好日子.

自從完成 RASC 的梅西爾計劃之後, 心境上反而更是躍躍欲試, 接下來想嘗試跑/畫一遍 "雙筒梅西爾", 也想挑戰 RASC 的 Finest NGC , 找個月面觀測的計劃也不錯, 畢竟每 30 天有將近一半時間可以觀月... 總之想看的話永遠不怕缺目標.

我的第一個觀測證書

RASC Finest 計劃的建議條件是至少 8 吋, 夜空條件很好的話 6 吋也有機會, 當然觀測技巧與耐心也是一定要具備的. 技巧可以練習, 可以累積, 但耐心就真的要看自己有沒有熱情囉. 這個計劃星系的比例很高 (58 個, 53%) 而且多在霧濛濛的春天, 所以暗自盤算過應該難以在 1~2 年內完成吧? 其實這兩天就開始踢到鐵板.

踢到鐵板的還不只是這樣, 自從上次嘗試過鹿舔星系團與史蒂芬五重奏後, 雜誌上又有一篇介紹大飛馬領土內幾組著名星系團, 如果拿 NGC 7331 為難度的標尺估計一下, 好像有不少星系團並非完全不可能攻克. 比如 NGC 7769/7771 為首的一群, NGC 7619/7626 為首的另一群, NGC 7465 附近也有一群, NGC 7550 附近也是... 奇怪, RASC Finest 計劃為什麼都沒收這幾個?

不過別種目標不說, 星系 11 等多跟 12 等多, 以我現在的經驗值與設備而言, 簡直是一線之隔天堂與地獄兩端. 就算用 8" 折返鏡, NGC 7769/7771 看不見就是看不見, 真該先試 NGC 7619/7626 那組才對, 搞到最後已經精疲力盡, 完全無法再多嘗試一組. 不過, 不過... 持續的嘗試與練習絕對會進步. 比如說第 3 還是 4 次嘗試鹿舔星系團時, NGC 7335 已經可以從 Averted Vision 中顯現了, 而且不會是誤判, 因為能看出橢圓形狀, NGC 7335 的亮度只有 13.6 呢. 史蒂芬五重奏也是, NGC 7318 A/B (13.4), NGC 7320 (13.1) 也能從 8" 鏡中查覺, 而且還是直視. 而 5.5" 折射鏡在星系這科目上, 不管光學品質再怎麼優, 也只能遙望 8" 鏡車尾燈啊.

第一晚架 TEC 140, 先到很陌生的鯨魚座 (Cetus), 其實也還好, 這個時節還能爬很高. 只是被壓在弱弱的雙魚底下, 以前都沒留意過. 第一個目標是名氣頗為響亮的 "玉夫座星系" NGC 253, 又被叫做銀幣星系 (Silver coin 或 dollar galaxy), NGC 253 應該算在玉夫座領土內, 不過尋星的話應該都會從鯨魚座的 Beta 星 (Deneb Kaitos) 出發. 第一眼印象是 "好大", 也夠亮, 隔天用 8X42mm 雙筒鏡都能看到它的存在. 用不到 100X 放大, 畫面就快被它吃滿, 紮紮實實的橢圓棒, 核心明顯.


NGC 253 (Scuiptor/Silver Coin Galaxy)

NGC 253 的分類上是我最討厭找的 Sc, 跟 M33 一樣, 還好它比較側對著我們, 觀測難度就少很多. 這邊是玉夫座星系群, 剛剛從鯨魚座 Beta 星走來時也有經過一個同星系群的目標 NGC 247. 這個星系群離我們的本地星系群很近, NGC 253 是其中最亮的一個. 發現它的是威廉赫歇爾的老妹, 卡洛琳赫歇爾, 卡洛琳自己也有一份 "卡洛琳目錄" 當然最後還是被哥哥收去. 威廉赫歇爾幫妹妹筆記時提到, "她用 27" 的 "小" 望遠鏡看到的"... 喔, 還真小.

NGC 253 在鯨魚座 Beta 星下方, 上方對稱處也有個名氣不小的行星狀星雲, 外號骷顱頭星雲的 NGC 246. 30X 左右 (Nagler 31mm) 就察覺了, 不過如果不常在認行星狀星雲的同好可能不容易, 星雲前景有好幾顆亮星, 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 得稍微避開注意看外圍才能發現雲氣存在. 用 UHC 或 O-III 雲氣變明顯, 還蠻勻稱的, 但少了點 "骷顱頭" 的味道, 反正我看得到, 所以畫圖時沒加濾鏡, 盡量把倍率撐高, 快 200X 放大下看起來還真不小.


NGC 246


既然是行星狀星雲, 中央一定有顆爆掉的恆星, 查到的資料說是 12 等, 對過相片, 應該是素描中央兩顆左邊那顆, 它是組聯星系統, 因為互繞, 所以亮度會變, 也有不少資料分析其週期. 目視整個星雲 西南側比較濃密一些些, 另一側邊界就不好辨識了.


前面兩個都在這隻凶惡的鯨魚尾部, 另一個星系 NGC 936 在鯨魚頭部, 鯨魚頭朝著金牛, 所以我是從畢宿五 (Aldebaran) 出發尋星的. 它居然也有個綽號, "Darth Vader's Galaxy", Darth Vader 是什麼東東? 這又要扯到星際大戰 star war, 達斯.維達 就是天行者安納金... 這, 如果不是星戰迷哪會知道啊? 還沒完喔, 天行者安納金的座駕 TIE (Twin-ion-engine) starfighter, 長得像一根棒棒連接兩個圈圈... .差不多就像這樣



不過初見面, 口徑也不夠, 大概只看出核心很亮, 形狀不太規則. 這個星系夠亮, 作到快 200X 放大都沒問題, 朝東西向略呈胖胖的橢圓型.

NGC 936


NGC 936 的分類 SB0, 照理說是圓圓的, 所以我看到的東西向長條狀搞不好就是那個 TIE 雙離子引擎形狀呢.

第二夜, 改架 Mewlon 210, 不過沒用赤道儀, 要尋陌生目標, 微調來微調去的還是經緯儀好. 繼續找昨晚南天沒走完, 鯨魚再底下的波江座, 先找 NGC 1232... 最討厭的 Sc, 還正面對著那型. 果然... 看半天看不到, 糟糕了, 才開始就撞牆.

時間寶貴, 波江座還有一個行星狀星雲 NGC 1535, 行星狀星雲我最有信心了...  尋星走到就看到, 還算明顯, 同樣的加濾鏡雲氣變明顯, 但細節遜掉很多, 所以最後沒用濾鏡畫圖, 核心比較亮, 外圍一圈淡淡的, 200X 左右呈現白色調, 其結構很類似雙子座那邊的艾斯基摩星雲 (NGC 2392), 看不見星雲內的星點.


NGC 1535


NGC 1535 也有綽號, 有人叫它 克麗奧佩脫拉之眼 (Cleopatra's Eye), 這又是什麼鬼東西? 克麗奧佩脫拉其實就是 "埃及豔后", 有沒有道理? 誰知道.

收工前又再貪一個北邊, 長頸鹿肚子底下的行星狀星雲 NGC 1501. 由於搞太晚了, 有點心浮氣躁, 尋星時一直走錯路... 深呼吸, 深呼吸... 走到目標區時我的行星狀星雲雷達馬上查覺一圈極淡的雲氣, 這次 UHC 濾鏡幫上大忙, 圓圓一塊雲氣躍然而現, 連外圍一圈較濃的雲氣都能辨識.


NGC 1501


NGC 1501 的中央星點大約 14.5, 沒看見啦, 不過我發現正中央是有亮一點.

這兩天的心得是, 大口徑還是攻星系的必備武器, 小口徑只能拿來練技巧, 想要作品質好一點的觀測還是需要口徑, 口徑, 口徑...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第二次畫貓頭鷹星團 -- NGC 457, NGC 663, NGC 6940

這已經是 10 天前的事了, 最近還真忙... 記得那天晚上也是個透明度很糟的夜晚, 上樓巡了半天也找不到什麼目標有看頭, 最後決定拿小隻的畫幾個比較明顯的疏散星團.

其實第一個想找的是位在 Cr 399 衣架旁邊的小星團 NGC 6802, 結果角度太低加上透明度差, 怎麼都看不到, 放棄先. 然後繼續追著夏天尾巴, 找另一個就在面紗附近的 NGC 6940.




這個星團就漂亮了, 盡管透明度不好光害也嚴重 (SQM:17.88), 也難掩 NGC 6940 實力. 目標範圍很大, 雖然當時能辨識出的星點不多, 不過蠢蠢欲動的星光在背景形成一片閃爍幽光, 有如萬頭鑽動正準備破繭而出, 相當奇特.


追夏天的目標實在太勉強, 幸好仙后座沒被雲遮住, 趕忙把望遠鏡掉頭畫這個外號一大串的疏散星團 NGC 457. 有人叫它 貓頭鷹星團, 也有人叫它 ET 星團, 還有 蜻蜓星團, 克奇納木偶星團...



這個以前畫過, 三年前畫有多糟呢? 這裏有: 大眼睛的 ET 星團: NGC 457 素描初試.

ET 眼睛那兩顆亮星其實是星團的前景星, 如果有辦法畫彩色版, 把星星顏色表達出來會更有趣, 黑白版遜色許多. 這次畫還是有加上雙目視, 怎麼看怎麼舒服, 只是 XF 畫質有點軟.


不遠處還有個同樣也在 RASC 最佳 NGC 目標清單內的 NGC 663.



NGC 663 的背景有片分子雲, 用 150X 左右觀察可以察覺到雲氣, 這與前面 NGC 6940 那種一大群密集黯淡的星團視感不同, 是星雲的感覺. NGC 663 最有名的的應該是它含有年輕星團中 Be 型星比例最高的. Be 型星光譜是 Balmer Line, 好像是環繞恆星赤道的平坦氣體狀盤面發射出來... 這比較專業, 還是不要亂講好了.


這三個目標要不是怕被雲蓋掉, 是可以很從容的畫完... 明顯, 好認, 而且還架上赤道儀? 說也奇怪, 自從把赤道儀與腳架合為一體不拆開之後, 使用率就大大提升. 以前還不用扛腳架, 把 EM-11 拿上屋頂以後鎖個固定螺絲就好, 這麼簡單的動作居然比不過把整組扛上樓來得愛用?


不過也虧 EM-11 加 T-Pod 只要 12 公斤之賜.

這麼好用乾脆再買一隻好了...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小小的五藤光學夢與雙筒的雙星測試 -- GOTO StarCruise 8X42mm ED

我絕對相信科技, 老鏡再怎麼神話傳說... 不管是 Nikon, GOTO, ZEISS... 這些在二手市場不是難得一見就是貴到嚇死人的老鏡, 相同價錢, 以現代科技及工藝技術絕對可以買到品質效能更優的鏡子, 所以買老鏡的人應該不會是出於 C/P 值考量. 但當這些血統優良的老字號公司再推出新品呢? 比如說 GOTO 重回小口徑業餘市場, 而且價錢還不算貴的雙筒鏡?




跟談戀愛一樣, 熱戀時跟瞎了差不多... 你真的相信 GOTO 老師傅親手打造的鏡子只要 40000 Yen?



唉... 這就是答案, 與 CHINA 無關, 重點是它不是日本製造呀? 在我小小的夢想裏 GOTO 就應該是日本製造, 高橋也是, 管它做得多爛, 它們是畫上等號的, A 等於 B; B 也一定等於 A.


口徑實實在在有 42mm, 看不到什麼內反射雜光, 光柵蠻整齊的, 消光漆也塗得很均勻, 看不到菱鏡邊緣, 所以菱鏡應該也夠大塊, 沒偷工減料, 實際使用上也沒有視野周邊減光現象.

好吧, 既然生米煮成熟飯, 那就好好跟它相處吧. 機身還挺紮實的, 而且好輕, 這有加分; 隨機有張品管點檢表, 每個檢查項都是親筆勾稽, 其中有多項光學項目, 如果這些項目都是經過貨真價實的檢驗, 那麼心裏的遺憾也可以減少一些些.



這些檢查項目裏除了倍率, 實視野以外, 還有平行光軸的誤差, 視野正中央的解像力; 後者的檢驗標準: 分解能 7.5"... 這個值大於艾利極限或道文極限, 不過以這麼低的倍率而言, 這些極限值意義不大, 因為遠遠超過人眼的辨識能力. 那麼... 人眼辨識力是多少呢? 我在網路上找不到太多資料. 既然人眼能力遠低於雙筒鏡, 那麼放大倍率便成影響小口徑雙筒分解能的關鍵因素, 有一說是大約 300" 除以放大倍率就是該規格小雙筒 (搭配人眼後) 的分解能, 那麼 10X42 就是 30"; 8X42 是 37.5"; 15X56 是 20". 也有一說 7X50 天文小雙筒的分解能大約落在 25" 左右... 既然找不到標準答案, 那就自己想辦法試, 單一隻測試不準, 因為分解能被測試人的肉眼主宰; 那麼以相同測試人, 比較兩隻不同的鏡子, 總可以略略知道其性能吧? 有道理, 馬上找幾組雙星目標來測測看.

輦道增七, 這是一定要測的呀? 要是連這組雙星之王都看不見那就趕快把鏡子賣掉吧, 哈哈~ Beta Cyg 的組合是 3.1; 4.7 分開 34.7"; 兩星亮度差 1.6 等. 拆雙星最大最不踏實的變數就是亮度差異, 因為至今縱使說法百百種, 也沒一個標準算法. 這樣的話 61 Cyg (5.2; 6.0; 31.6") 應該也要沒問題, 亮度差更小, 分開也更寬的 16 Cyg (6.0; 6.2; 39.7") 也不應該有問題.



天鵝那三個都沒問題的話, 織女星旁的 Zeta 星 (4.3; 5.7; 41.1") 應該也不會有問題



如果分開距差不多, 亮度差異再大一些呢? 白羊 Lambda 星 (4.8; 6.7; 37.1") 亮度差到 1.9 等,



再挑戰一個亮度差更多的英仙 Eta 星 (3.8; 8.5; 28.8"), 這組亮度差到 4.7 等.




奇蹟說不定會出現喔, 聽人說不如親身驗證, 那就試試看 GOTO 儀器測試標準的 7.5" 左右, 亮度盡量相同的組合. 剛好有白羊 Gamma 星 (3.9; 4.6; 7.5") 與海豚 Gamma 星 (4.3; 5.0; 9.0") 可試.



要比的話, 就把三隻全拿出來,



測試過程蠻坎坷的, 因為真的是滿天雲, 要一直等雲縫測, 分兩天才測完, 還好測試目標都算亮, 不然透明度這麼差應該沒得玩了. 測試結果如下:



15X 56mm 那隻不算, 規格差太多, 算大聯盟級的... 其它所有 OK 的部分, Leica  拆得很漂亮, 星點既細且亮; GOTO 就略遜一籌, 不過這也許是 8X 與 10X 的規格差異, 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拿同規格的鏡子來比.

Swarovski 那隻最令人驚喜, 居然拆開只分開 7.5" 的白羊 Gamma 星與 9" 的海豚 Gamma 星, 雖然星點有點接到, 但仍然是清清楚楚的分開喔, 真是太厲害了. 至於亮度差到 4.7 等的英仙 Eta 星, 三隻都沒輒.

不管如何, GOTO 這隻 8X 42mm 我已經打算拿來當未來的尋星鏡了, 品質 OK, 視野廣達 8 度, 最重要的是很輕便, 管它是誰作的.


感謝鴻宇新竹店的阿勇兄給我做比較, 這兩隻 (與 Nikon Monarch 8X 42mm) 簡直是兄弟, 不僅規格外觀一樣, 仔細數了數, 連光欄數, 筒內固定環缺口數都一模一樣... 一定是親戚, 錯不了.



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

換個角度看星星 -- Vixen SG 2.1X42mm

任何事, 以不同角度看都會有不同的解讀, 看星星也是. 不同倍率, 不同視野, 甚至不同設計的光學器材都讓相同目標呈現多樣面貌. 有時天氣連續放晴好幾天, 我會接連用 14cm, 10cm 折射鏡, 21 公分折返鏡, 甚至不同規格雙筒鏡觀察相同目標, 不管怎麼換都有不同樂趣.



Vixen 這隻SG 2.1X42mm 就是個很難歸類的雙筒鏡. 從設計上,  這是隻所謂的伽利略式雙筒鏡. 沒有菱鏡, 而是由 2 支 正鏡組物鏡 + 負鏡組目鏡 的古老伽利略式折射鏡組合而成, 所以成像仍是正像. 刻意壓低倍率之後, 實視角可超過 25 度. 這是規格書上以帶眼鏡者的適眼距為標準量的. 為什麼與適眼距有關? 這也是伽利略式雙筒的特色之一, 其實沒有所謂的適眼距, 每個距離都能清楚對焦, 只不過離越遠實視野就越小, 反之則越大. 我試過盡量貼近時, 視野可以裝下整隻摩羯, 從參宿四到參宿七對角整個獵戶身體也能出現在同一視野內. 有很多人就把這種超低倍率超廣角的鏡子叫作 "星座望遠鏡".

如果已經被現代高品質雙筒鏡寵壞的話, 第一次從這隻小小雙筒看出去可能會吐血. 視野大概只有中央 50% 還可以, 越邊就越糟. 我看過有個老外用 "鷹眼" 來形容使用它的經驗, 還真貼切, 因為真的很像 Discovery 或 NG 大自然頻道模擬老鷹從空中俯視大地的視感, 所以... 別轉眼珠, 就把它當做眼睛的一部分, 轉頭就好.

視野很廣不過只有中央大約 50% 畫質還可以


光學除外, 機械部分這隻 Vixen 的小小雙筒用料則相當紮實, 光是重量就快半公斤, 也難怪, 組立這隻的正是雙筒望遠鏡界鼎鼎大名的宮內光學 (MIYAUCHI), Vixen 也特別在鏡身註明 "Made in Saitama" (埼玉県寄居町).



兩隻眼睛可以獨立對焦, 調焦手感很好, 不會太緊也不會太鬆; 眼幅調整機構也是. 不過使用時常會因貪多視野而貼近目鏡, 因此眼睫毛很容易刷到目鏡; 但如果帶眼鏡的話, 目鏡框是金屬無像膠包覆, 又怕會刮傷眼鏡鏡片. 不過我已經習慣使用雙筒時不帶眼鏡了, 一方面也因為換多焦點鏡片後不方便, 所以找了以前 Nikon 18X70 用的眼罩套上, 不帶眼鏡時保持一點距離讓眼睫毛不至於刷到目鏡, 如果要帶眼鏡的話, 也不會刮傷鏡片.



原本買這隻雙筒是想看銀河, 流星雨 (不過聽說對 "流星雨" 不太實用), 每次到山上看見銀河總是令人悸動不已, 一團團平地看不見, 分不出的恆星雲, 大範圍的暗星雲... 到底有什麼器材可以幫忙看得再深點又不以管窺天? 還沒機會上山驗證, 倒是在屋頂上有很妙的其它體驗.

我看到了 "完整的" 英仙座, 因為視野廣, 2.1X 放大雖然少得可憐, 不過可讓你多看 1.5 ~ 2 等暗的星星, 因此可以 "完整的" 看到摩羯, 天鷹, 稍稍移動一下也能追完雙魚, 水瓶... 這些都是以前難以在屋頂 "完整" 辨識的星座, 難怪人家叫它 "星座" 望遠鏡了. 上星期五天氣好, 套上它我可以看到 M31, 連 M33 都能略略看到, 那種感覺就像肉眼裸視 M31, M33, 與 10X42mm, 7X50mm, 15X56mm, 76mm, 100mm, 140mm, 210mm... 所有不同望遠鏡, 看過不知道多少次的相同目標, 有著完全不同的體驗, 就像我們總是可以找到看見這個美好的世界的奇妙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