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王者降臨 -- 觀木星

很多介紹木星的文章, 開頭就是 "行星之王", 氣勢非凡. 事實也是, 不知道有多少愛天文的人, 第一次為天文景像所吸引就是木星, 以及其四大衛星, 我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帶著我第一台望遠鏡, 11cm 的桌上型 Dob, 跟我們鄉下地方的阿公阿婆, 還有小朋友們展示木星以及其四大衛星, 莫不引起一陣驚嘆. 其實善用手上器材, 勤加練習, 再看久一些, 最好試試素描, 會發現有更豐富的觀測題材喔.

2014年1月份的 sky & telescope 雜誌簡直就作了一集木星專輯, 有 Dean Regas 寫業餘木星觀測者在過去這麼多年來的貢獻, 有 Yvette Cendes 寫木星電波觀測 (這篇我沒看), 有 Alan MacRobert 寫望遠鏡的木星觀測, 有 Thomas Dobbins 介紹四大衛星觀測, 還有 Michael Rosolina 寫木星素描技巧... 真是篇篇精彩, 忍不住想提著望遠鏡就衝出去看.

我每次盯著類似底下這全幅木衛凌木星的近距離照片專心看著, 不知不覺就會掉進一種異世界時空的錯覺, 如此壯闊的畫面.... 如果能夠 REAL time 看到 REAL thing 那該有多美好?


然而行星觀察可不容易, 除了要有絕佳的 seeing 外, 望遠鏡的光學品質要超優, 看得時間也要夠久... 要拼行星就是要拼有效的最大放大倍率, 放大到清晰度極限, 然後穩穩且微微的調焦, 直到可以辨識出最細微的特徵. 以木星為例, 觀察雲帶的寬度, 亮度, 甚至顏色的變化; 雲帶邊緣是否有不規則的形狀? 有任何亮的或暗的斑點出現嗎? 赤道範圍內有微藍色的斑彩嗎? 分得出四大衛星的大小嗎? 甚至能夠辨識出四大衛星的色彩特徵嗎?... 不過先回到基本, 我們得先大致了解木星的基本 "地" 型, 木星是氣體沒有 "地" 啦.

大致上會這麼分, 上下兩端是北極 (NPR: North Polar Region)跟南極(SPR)區; 中間是赤道區, 暗區叫 "帶"(belt) 或 "條" band (較細的, "條"是我亂翻的 ^^"), 亮區叫 "區"(Zone), "區"的溫度比"帶"低, 是上升氣流, 而"帶"是下降氣體; 球體中央部分大致上有北赤道帶 (NEB: North Equatorial Belt) 與南赤道帶 (SEB: South Equatorial Belt) 當中夾著的就是赤道區 (EZ: Equatorial Zone), 赤道區當中有細細一條赤道 "條"; 然後夾在北赤道帶 (NEB) 與北極區 (NPR)之間由下往上依序是: 北熱帶區 (NTropZ: North Tropical Zone) --> 北溫帶 (NTB: North Temperate Belt) --> 北溫區 (NTZ: North Temperate Zone) --> 北北溫帶 (NNTB: North North Temperate Belt) --> 北北溫區 (NNTZ: North North Temperate Zone); 往南的話, 對稱命名. 著名的大紅斑就在南赤道帶 (SEB) 上. (下圖取自 WIKI)


我自己的觀察經驗, 南北赤道帶當然是最容易看見的, 南北赤道帶看得見, 赤道區當然就沒問題, 赤道"條" 要有點運氣, seeing 好時, 從 60mm ~ 102mm 折射鏡都可以識別赤道帶邊緣不規則的鋸齒形狀, 南北極顏色淡, 不過分得出來, 8" 反射鏡與 4" 折射鏡能分出 4 條以上的 "帶", 不過以前不用功, 沒有仔細認哪條是哪條, 3" 折射鏡還沒認真試過.

很多同好喜歡看大紅斑, 除此以外我覺得四顆木衛更加有趣. 木衛有時被"掩" (Occultation), 有時是正面凌越 (transit), "凌" 的時候有投影, 有實像. 至於何時掩何時凌, 有一些免費軟體幫忙算, 我是花了 100 元台幣嗎? 裝了 Sky and Telescope 出的 App, 還不錯用.

這是木衛的投影

要辨識木衛的細節, 就像要看好幾公里外的一枚硬幣一樣不可思議, 不過有些技巧可以幫忙喔. 講木衛細節前, 我最近倒是發現可以試著分辨四大木衛的大小, 而且 3" 鏡 150X 以上就能分辨呢. 木衛三 (Ganymede) 最大顆, 比水星還大; 其次是木衛四 (Callisto) 幾乎跟水星一樣大小; 然後是木衛一 (IO) 跟月球差不多大小; 最小顆的是木衛二 (Europa). 想要看得更多, 著名的俄羅斯天文學家 Vsevolod Sharonov 提出一個方法...

他的發現是, 如果利用兩個目標重疊時, 因降低彼此亮度的差異, 可以讓人眼更敏銳的查覺細節. 木衛在綻黑的夜空背景下閃閃發亮, 是很難辨識細節的; 但是當木衛凌上木星時, 因為背景與實物之間亮度的差異縮小, 反而凸顯出木衛的表面特徵, 這也是目前許多所謂彩色行星濾鏡設計的理論所在. 四大木衛各有何特徵呢? 講這個之前, 有一個名詞叫 "visual albedo" (視覺反照率) 可以先認識一下, 木星的"平均"視覺反照率是 0.52, 明亮的 "區" 可以高達 0.66, 而 "帶" 可能低到 0.44, 所以我們不一定可以看到很多條"帶".

木衛一 (IO)的視覺反照率非常高, 有 0.63. 這個在觀察的實務上可以很容易發現 IO 與 Europa 相對另外兩顆真的比較亮. 請參考 WIKI 介紹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BD%E5%88%A9%E7%95%A5%E8%A1%9B%E6%98%9F)


IO 這麼明亮的主因是, 因為火山活動活躍, 盤面中央一大條面積覆蓋著硫磺跟二氧化硫 (大部份太陽系的衛星們都是被 "冰" 覆蓋為多), 呈現亮黃色與白色. 而南北兩極卻是暗紅棕色, 反照率只有 0.3. 這欺騙了很多古時候的天文學家, 以為 IO 是長條形或蛋形, 因為只有中央部分比較明顯. 有機會一定要好好觀察一下.

木衛二 (Europa)的視覺反照率也有到 0.64, 它的表面幾乎被純粹的冰封住了, 因此 Europa 的 "凌" 相當有機會目睹, 不過凌到視覺反照率幾乎相同的"區"時會消失一陣子, 影像被洗掉了. Europa 表面非常平滑, 沒什麼坑洞, 所以推測它應該很年輕, 沒有經歷那一陣狂爆流星的洗禮. 雖然它的表面特徵相當不明顯, 如果有機會察覺, Europa 的表面特徵恰好跟 IO 顛倒, 兩極亮白, 中央偏暗紅.

木衛三 (Ganymede) 的地形有兩塊截然不同的特徵, 不過都是矽酸鹽跟冰體構成, 有 1/3 的面積富含黏土與有機質, 視覺反照率只有 0.35. 另外 2/3 部分的視覺反照率有 0.46. 看起來有一側的極帽偏白亮, 至於像月球上的撞擊坑與放射條應該沒辦法目視到. 由於其低視覺反照率, Ganymede 凌進凌出的 15~20 分鐘是幾乎看不到的, 凌到中央的 "區" 時反而倍加明顯, 此時是觀測的好時機, 有不少異能人士能夠察覺其極帽, 宣稱 12.5" 下的 Ganymede 與 2" 下的火星差不多... 真的嗎? 好好奇喔.

 木衛四 (Callisto) 表面曾經遭受過猛烈撞擊,其地質年齡十分古老, 視覺反照率只有 0.2. Callisto 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表面印記可以分辨, 但實在是很髒很黑, 所以它在凌的時候常跟 "投影" 搞混, 分不出到底是影子還是實體, 真是搞笑, 不過現在有各式各樣的軟體幫忙, 可以對照看看有沒有什麼差異.

哇... 寫完好想去看喔, 剛好今晚天氣再度放晴.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觀星之樂在自己

日期: 2013-12-27 22:50~ 12-28 00:4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NGC 1499, M35/NGC2168, M47/M46/NGC2437, Jupiter
主鏡: FC-76DC / DM-4
觀測條件: Seeing: (3~4)/5 (Average~Below Average); Transparency: (3~4)/5 (Average ~ Below Average); NELM: 4.1; SQM: 19.37

連下了好幾禮拜的雨, 難得天空有開, 就帶著幾個新買的東西上屋頂試試看...

天氣這麼冷, 何苦站在寒風中折磨自己? 既不靠此為生, 也不做研究, 更談不到什麼信念.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 "嗜好" 吧? 既然是嗜好就應該有其樂趣, 而樂趣通常是為了取悅自己, 取悅自己方法可能有百百種啦... 有人樂於測試器材, 有人樂於發現新目標, 也有人樂於從事與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事物就好... 不管層次, 深淺, 種類, 小弟的淺見是"樂"最好是求諸己, 這樣才走得遠, 如果必需求諸於人就辛苦許多, 因為掌聲, 共鳴都是別人給的, 你無法控制, 如果建構於其上豈不辛苦? 因此, 就帶著手上有的東西尋找屬於自己的樂趣吧, 不要管別人怎麼說.

鑒於自己的素描程度實在太差, 最近買了書看, 其實之前已經買過相同一本的 Kindle 版, 不過還是愛紙本, 所以又再買了一次.


本來呢, 是打算畫 M35 跟 NGC 2168 , 一遠一近的星團, 多有立體感的構圖呀. 結果, 幾天不見, 雙子已經高掛天頂, 經緯儀要看天頂超級麻煩, 因為目鏡座或多或少會卡到腳架, 然後 XY 軸的移動方式也頗不適合天頂目標, 還有... 我看不到 NGC 2168!! 這樣的話... 快快轉向南邊, M46/NGC 2437 也不賴, O-III 濾鏡掛上去之後, 小小的行星狀星雲出現, 不過等我紙筆準備好... 什麼? 蓋掉了, 沒錯, 雲已經靠上來. 最後一絲希望是測測新買的 H-beta 濾鏡, 這隻是作太陽濾鏡赫赫有名 OAKS 出的, 粉紅色呢. ^__^!!


如果說疏散星團是深空目標中所謂的 eye's candy, 那麼我覺得加州星雲應該算是 H-beta 目標中甜甜的糖果沒問題. NGC 1499 是發射星雲, 一旁 O7 超高能量高熱英仙 xi 星激發之下, 呈現 486nm H-beta 頻段的光芒, 加上位置好找 (http://s00639.blogspot.tw/2013/01/8-h-beta.html), 之前 4" 沒問題, 今天用 3" 有點勉強, 不過還 ok. 我先標星點, 然後畫雲氣區域, 然後略略標出雲氣中濃淡的分區, 最後下樓加工, 雲氣的部分用 2B 軟筆先輕描, 然後用手指暈開... 比起去年的鬼畫符果然有進步一些.


對啦, 我刻了一個連續章記錄觀測的一些參數, 還蓋反了, >"<.


還買了一個 Unihedron 的 SQM... 所以抬頭上的 SQM 值可不是唬爛出來的喔.

寫這麼短? 對啊, 天氣真是糟糕...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小折 FC-76D 換對焦座記

手上這支從 6cm 小升級而來的 FC-76DC ,與 FS-60CB 用的是完全相同的對焦座. 高橋對焦座肉厚筋骨壯, 其實自己還挺喜歡這經典淺綠的配色加上粗漆面的觸感, 讓人有種質樸而且安全可靠的感覺. 儘管如此, 仍然有很令我頭大的地方...


首先... 它塞不進 2" 的系統, 會被銀色那個內筒擋住, 所以偶爾想要的大出瞳大視野就難以實現, 雖然光路稍短一些的高橋 2" 天頂勉強可用, 但用起來總還是彆彆扭扭. 其次... 對焦行程短短 31mm, 一堆長長短短的目鏡加上雙目視, 每次觀測居然要帶上 3 種不同的天頂鏡來調光路, 真是遜爆了. 為此不知買了幾個原廠接環企圖一統江湖, 結果全都徒勞無功, 救了這個就顧不了另一個, 想來想去, 換個行程較長的對焦座也許是比較長治久安的方案,而同好間傳說的羽毛調焦就變成慎重考慮的目標了, 也對... 頂級的鏡子不都用羽毛?不過 FC-76D 剛出, 老外用的人少, 資料不好找, 倒是 FS-60 不少人換過羽毛, 日本也有幾個天文工作坊有改過的範例. 看多了膽子也大了, 但是保險起見還是寫封信跟原廠確認一下.

羽毛是一家家族企業吧?老闆偉恩的兒子, 另外一個偉恩親自回信, 以客為尊, 不錯不錯, 那就選定 2" 規格經典款 FTF2025 BCR 再加一個轉接環, 刷卡, 搞定.

搞定?真有這麼順利就好⋯
二當家說要等2~3 周內出貨, 因為他們是接單生產, 手工打造... 真的還假的? 這樣的話,等的可是心甘情願呀. 等等等⋯ 3 個禮拜過去, 沒有動靜, 有點急了, 你們可是已經收款, 很多商家都是等出貨才扣款呢... 再寫信問, 小偉恩說他"預測"大約再 2~3 周出貨... 此時有點不爽了, 現在是怎樣?還"預測"咧,哼哼... 不過還是耐住性子乖乖再等了 2 個多禮拜... 想想看, 人家都在接 APM, AP.... 許多鼎鼎大名的大廠大單, 我買一個小東西被冷落也很沒什麼吧? 結果三個禮拜沒到耐心磨光光, 小咖歸小咖, 那你就不要在網路上零售呀?  還收了錢這麼久, 對了... 想起上次那封信, 連抬頭稱謂都沒有, 真沒禮貌, 火上加油,以為我不敢跟老外吵? 這次義正嚴辭寫了封信好好冷嘲熱諷一番... 結果抗議完不到一禮拜就出貨, 然後再過一禮拜東西就送到, 果然不罵不成器... 事過境遷再回想起來, 那段時間也正值老美天文大拜拜 ASAE 舉辦期間, 各大廠家莫不摩拳擦掌全力以赴, 也真的忙啦,而且天文界怪人一籮筐, 很多人表達就是這副模樣, 禮不禮貌不能憑自己的感覺... 這樣處理會不會太過份呀?

貨品包裝得很好, 品相做工也一流, 接下來拆掉原對焦座, 然後接上新的,鎖緊就可以擺 post 拍照 PO FB 現了. 慘事再度降臨, 原以為輕輕鬆鬆可以旋下的對焦座拆到快爆血管都拆不下來, 望著歷經滄桑到來閃亮閃亮的新羽毛,好像一個大笑話,嗚嗚嗚⋯ 於是開始瘋狂求救,這段經過就省略好了, 最後還好曹大貓咪前輩願意幫忙處理,真好真好, 只收一點點工錢, 真的是一點點,國內作天文為生的話可能真的會餓死⋯ ^_^


果然, 接口螺牙處有上膠, 還有跟網路上傳說的一樣, 漆沒乾就組合, 所以也會被漆黏住.   終於換上新裝...



隔天, 一如往常, 新東西到必定陰天, 又只好看路燈了⋯ 沒關係, 只是對焦而已, 路燈也可以啦.

接下來是一串不理智的歌功頌德了...

首先, 一整個好轉與精細精準, 兩隻手指輕鬆轉, 又穩又踏實, 絲毫沒有間隙感, 高橋雖然也穩, 但是不及羽毛的滑順, 當然一個是齒條一個是摩擦式不能這樣比, 不過與 GSO 摩擦式比也是天壤之別, 尤其是那個微調, 有夠準啦.


底下那個鎖定用的螺絲, 都還鎖得鬆鬆的喔, 後端接 2" 天頂再加雙目視支撐得穩穩當當, 要是真把它鎖緊的話,可以想像能吃很重吧?上宸的店長說, 底下那張相片,滑軌兩旁有固定用金屬條,那個很厲害, GSO 就是沒做這個, 不過我是機械白癡, 聽得似懂非懂,只有一直點頭.


於是, 2" 目鏡終於完全相容, 1.25" 目鏡也能輕鬆對焦...



Binotron 27 用 24mm, powerswitch 3X 也復活了, 對得了焦, OR 目鏡也沒問題, 不過 3X 還是沒辦法.


高式 2" 轉 1.25" 用上去也對得到焦... 低式的用螺絲固定, 高式是用旋的,我比較喜歡旋的⋯


等好天氣實際來看星星吧

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小鏡也很好玩

很多人對器材能力的誤解多來自道聽塗說, 親自使用後必有不同體驗, 不過天生我材必有用, 況且浩瀚宇宙的天體目標何其豐富? 絕對不愁找無可一展長才之處.

當然有"不及"也會有"過"啦, 連續三夜好天氣讓自己有此領悟. 自從去年 6cm 小折讓自己相信 "沒有試不知道, 別人說的只能當參考" 以後, 越見走火入魔, 更常以越界挑戰為樂, 總是想找罕見, 困難的目標, 不過在連連嘗試幾個星系 (http://s00639.blogspot.tw/2013/11/blog-post_25.html) 失敗/不太成功之餘, 不禁在想... 為何要這樣好高騖遠而徒勞無功呢? 何不回到基礎的梅西爾目錄好好再鍛練一番?

說得也是, 收起第一天用的 8" 大牛, 第二天改用 3" 小折, 先拜訪好久不見的 M33. M33 是很多人說的 "尋星鏡目標", 用尋星鏡或雙筒比望遠鏡更容易找到, 我的確常用高橋那隻 7x50 找到, 但是小折這隻 6X30 就沒那麼厲害了, 只好乖乖來 hopping. 這個目標不太好 hop, 附近沒什麼適合的指標星來做小跳步, 要嘛就得跨一大步... 4度多, 如果這時有 telrad 的紅圈圈幫忙還勉強行, 不過小折配的只是一般紅點, 所以最後一個法寶就是廣視野的目鏡了,  35mm/16X FoV 有 4.25 度, 位置移到差不多, 焦距調好目標就隱隱出現.

沒有細節的星系, 有點像透明玻璃上的一小塊不透明的污痕, 帶有一絲絲土黃的白, 那個不透明感很難形容... 跟星雲的感覺不同, 我發現雲氣不管濃或淡都多少有點層次, 而星系會是比較大面積為無層次的"不透明"感... 這是個人心得啦. 24mm/24X/FoV= 2.8度好一些, 11mm/52X/FoV= 1.6 度最佳, 7mm/81X/FoV=0.9度也還可以, 5mm/114X 開始變差, 雙目視則完全看不到. 為了採集好一點的畫面, 我用 24mm 素描, 手機拍下來做色彩對調.


M1 也是好久沒拜訪的老朋友,  35mm/16X 只有"似有似無"的程度,  24mm/24X 可以明確辨識出來了, 11mm/52X OK, 7mm/81X 效果最佳, 5mm/114X 開始變差. M1 比較小, 用濾鏡似乎好一些, 但是幫助有限. 這個目標雙目視卻比單眼好多多, 24mm/31X 與 55X 都很清楚.

之後轉向南天, M46/M47 沒問題, 不過居然看不到 NGC 2438, 加了濾鏡也沒用... 真是怪了? 然後那頂頭盔 NGC 2359 尋星時也頗花了一番功夫. 去年用撈的, 運氣不錯每次撈每次中. 3" 小折沒那麼神, 所以得先畫一份路線圖:


裸視不到大犬頭, 只好靠尋星鏡了, 頭又太大顆視野裝不下, 好在有個小三角型幫忙指方向, 往目標前進的路旁剛好有一列 5 等多的星串當作導引, 抵達附近之後裝上濾鏡一眼就認出, 辨識的難度跟 M1 差不多, O-III 比 UHC 效果好, 仔細看可以發現有點像倒三角形, 或者說像"菱角".

最後看木星, 細節一直抖, 看來今晚 seeing 不佳. 今天新玩法是分辨木星 4 顆月亮大小差異, 以前沒想過. 倍率拉高, 木衛其實有點盤面, 最大顆的木衛三 Ganymede 很容易就能認出, 其實它比水星還大顆呢. 木衛四 Callisto 幾乎跟水星一樣大, 也不難從四顆裏面挑出, 這蠻好玩的, 如果一眼就能認出是哪顆真的很酷呢. 今晚最佳的倍率雙眼是 9mm(2.3)/146X, 比雙眼 6mm(1.3)/124X 優, 第一次高橋 OR 9mm 打敗 Circle T OR 6mm. 單眼的話, XO 5mm/114X 沒話說是第一名, 畫面沉靜, 南北兩條主斑紋內的深淺清晰可辨, 斑紋邊緣非平整的鋸齒型也能呈現, 講到這, 不免懷念起 TSA-102 優異的行星表現, 真是犀利呀.

第三天, 沒力氣了, 最小的傢伙上場...


這真是懶人的恩物呀, 不用大包小包, 一隻手提相機腳架, 一隻手拿星圖與素描簿, 這樣就好. 這就要繼續對這隻 10X42 歌功頌德一下了, 哈哈... 極限星等多少? 我可以確定的是 9.7 ok, 因為我有試找 NGC 891, NGC 891 上面那兩顆 9.35 與 9.7 很穩定可以看到. 找 NGC 185 時附近那顆 10.2 也隱約可見, 所謂隱約的意思是大部分時間可視, 有時會不見一下下.

M32 與 M110 可以, 不過隔比較遠, 距離有點不習慣. M33 很明顯, 效果搞不好比3" 小折還好, 而且看見的面積更大了. M1 在正天頂, 用腳架脖子會斷掉, 最後躺在地上看, 小小的, 而且要用 Averted vision 才能分辨. 令我意外的我一直認為要高倍率才夠美的 M46 居然在這小雙筒中相當美麗的展現出來, 一團白霧中點綴著點點閃爍晶亮的細緻星點.

今天花比較多時間用這隻雙筒, 視野邊緣星點會有畸變, 以半徑算約略小於 20%... 這個我看專業雙筒網站的 review, 好像是避免不了的, 只有程度上差別而已. 店家老闆說, 如果沒順著視野的圓有點畸變, 完全的垂直水平線, 用久會頭暈... 真的嗎? 不然就是老闆太會做生意了. 最最後發現, M44 真是完美的收在視野裏, 拿起紙筆打算好好畫一個疏散星團... 結果越畫, 星點就越多, 比例就越偏, 終於無法畫在同一張畫紙上 >"<, 可能要先準備一有尺規比例的座標底版再來標星點吧? 失敗..

Borg 有 50mm, 45mm 的鏡子, 今年還出了 36mm 與 25mm, 一隻比一隻小, 真想試看看 10x25 的迷你雙筒有何能耐.

說著說著就來了, 哈~


昨天拿上樓試, M31 當然 ok, M32/M110 就別想了, 而且好暗喔. M42 的雲氣也很少, 幾個疏散星團都分得出來, 不過星點也少很多, M35, M37/36/38, M44, M41. 10 倍抖得蠻厲害的, 有點小後悔應該買 8X 就好. 四大木衞都很清楚, 像差控制比新款 trinovid 差, 明顯能感受, 色差控制也不如大哥... 或許這樣說太嚴格了, 因為新款的 10x42 真是太... 讚啦. 總之, 就像兩隻尋星鏡併在一起, 不過用到 10X 出瞳剩 2.5mm, 比較暗視野也比較小. 不過, 只是拿來用日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