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救了短焦牛頓鏡的目鏡 -- TeleVue T6 Nagler

自言自語完上篇 (http://s00639.blogspot.tw/2013/01/blog-post_16.html)的牛頓光軸調整之後,
對於 "目鏡像散差(astigmatism)" 為光軸錯誤型態 1A 所造成的像差元凶 這個說法, 充滿興趣,可是卻仍然無法完全了解.
今天試著閱讀一下相關像散差(astigmatism) 的資料, 最後依然似懂非懂...
所以想試著邊寫邊想, 看會不會多了解一些?

主要的閱讀有:
http://www.telescope-optics.net
http://toothwalker.org/optics/astigmatism.html

簡單的講各種像差原因, 理論上,
主鏡 (球面鏡或拋物面鏡) 把"平"的光波變成"曲"的 (如下圖),
目鏡再反過來, 把 "曲" 的變回 "平" 的, 然後眼睛接收...
所以, 若最後進入眼睛的影像已經不"平", 那各種像差就出現了...


現代的目鏡設計, 似乎都已有各式各樣的修正辦法, 可以處理掉正光軸上 (on axis) 的像差,
但是對於離軸 (off axis) 上像差部分, 就相對麻煩多多.
能看在正軸上的視角不大, 會看在離軸上的角度就很多,
你幾乎可以從平面上各個角度看進目鏡裡, 正看, 側看, 斜看...
所以隨便就離軸了, 離光軸越遠問題越多...
這個說法我可以理解...
影響銳利度最甚的其中一種像差類型就是 "像差", 其次是 "彗像差".

Nils Olof Carlin 大師在其 "FAQ about Collimating a Newtonian Telescope" 中提到最傷目視所謂的 "1A" 錯誤, 是發生在"目鏡光軸"與"主鏡光軸"平行, 或完全無相交的情況下,
因此人眼看下去, 完全是受離軸的目鏡像差影響, 1B 至少還有相交到, 所以沒那麼慘...
(是這樣嗎?)

彗像差主要源自於主鏡的曲面,
目鏡部分只是把其嚴重情況, 乘以一個特定變數(離軸的高(厚)度差)放大 (會縮小嗎?),
公式有點複雜(對我來說...), 省略, 省略...


這個圖我看得懂,很多"焦點", 由大到小拖成一條尾巴...
這是"彗像差", 起因於主鏡, 變化於目鏡...

至於 "像散差" (這個數學公式對我來說也太複雜, 其實也懶得去理解啦)...
有兩種 "散"差的情況, 一種是水平(正式說法應該是: tangential), 另一種是垂直的(sagittal)



但是只看結果就好, 倒是可以從數學公式的各個變數來了解其原因與影響程度,
與彗像差相較之下, 可以發現它受主鏡 F 值影響更大,
而且與光線出目鏡時的角度(apparent angle) 的平方成正比.
也就是說, 目鏡廠規 AFoV 越大, 像散就越急遽嚴重.
而且從複雜的數學公式可以發現, 越長焦, 視野越大的目鏡, 像散差就越嚴重...
更不幸的是, 從數學公式裡的各項變數中來找, 都難以找到"較容易"做修正的著力點.

如果真要有效的減低像散差,
必須先用一片凹面鏡(嚴格說應該是像巴羅的 smyth 鏡片, 如下圖 Nagler 構成圖的 (s) 那片),
把"像散差"甚至"視場曲"帶到凸透鏡群 (打得好心虛喔...),
如此一來可以大幅, 甚至數倍於其他設計的目鏡, 減低像散差與視場曲現象.


Nagler 目鏡就是用此獨到設計, 處理掉像散差... 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昨天是滿月, 我先用雙目視搭一般 plossl 目鏡, 然後再用單眼搭TV NT6 與 XW 來做比較.
當我換上 NT6 11mm 那隻時, 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月面的清晰程度真是不可思議,
直接對上柏拉圖坑來挑戰, 中央 2km 的小坑就這樣呈現出來. 換上 XW 3.5 也 ok 呢. 不過我比較喜歡 Nagler 的暖色調, NT6 的 2.5mm 就不行, 或許主鏡光軸不夠準吧?

所以我看過一個廠商說, 買目鏡: Good, Cheap, Wildfield. 你只能挑兩種, 還蠻有道理的...

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尋找馬頭 -- IC434 與 B33

日期: 2013-1-15 22:50 ~ 23:5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NGC 1499, IC 434, NGC 2264, NGC 2244

TSA-102 on T-Mount;
TeleVue Binoviewer with: LE30(1°/54X/1.9mm);
目鏡: Panoptic 35(2.9°/23X/4.4mm); Panoptic 24(2°/34X/3mm);
濾鏡: Orion Hydrogen-Beta 2"

相信也好, 不信也好... 無論如何, 這都是一次非常有趣的經驗

會這麼說, 是因為之前也看了一些資料, 要看到 B33 這個暗星雲的條件是那麼的嚴苛? 以至於極少數說自己如何用小口徑看見馬頭的經驗, 都被打上滿滿的問號.

今晚目視星等約 4等多一點, 濕度很高, 不過寧視度與透明度都不錯.
我先用 4" 鏡 + H-beta 濾鏡看過 NGC 1499, 單眼雙眼都 ok. O-III 勉強也行.

接下來就是今天的主要目標 IC 434 與 B33.
這裡我發現上次用牛反看時, 濾鏡反光問題的原因了...
如果濾鏡裝在 2" 目鏡底端, 由於 2" 目鏡面面積大, 因此周圍環境雜光很容易從底端的窄頻濾鏡反射回來. 如果裝在天頂鏡另一端, 反射的問題就小很多.

對到目標就看見雲氣了,
我分別用 35mm 與 24mm 來素描,
盡量把星點位置畫出來, 可惜 "亮度" 實在沒有很認真在素描理表達...
這次嘗試把雲氣的邊緣畫出來,
雲氣多半在星點聚集處周遭,
24mm (34X) 下, 某些小區塊的雲氣還可以理出雲氣"線條",
再看久一些, Averted vision 下模模糊糊一些黑影可以辨識, 我先盡量把看到的黑影 "位置" 標出,
由於實在很模糊, 因此邊界不好確認, 所以也只能大概畫一下, 不過很肯定有那些黑影的存在,
成果如下:


下樓對完星圖後興奮得不得了, 因為幾乎可以肯定馬頭就是其中一塊黑影,
這個要對攝影作品很困難, 因為可能曝光一久星點可能過曝比例變大, 就不好比對了,
我在網路上找了一張 (http://home.comcast.net/~lsmch/orion.htm), 以及阿炫大師的作品與素描作星點比對如下:

比完之後真是超興奮的, 大致沒錯耶...
瑕疵當然也很多, 比如說 NGC 2024 的位置就錯了, 看來跟 IC 431/432 的位置剛好相反,
我在想也許 NGC 2024 的光譜用 H-beta 不適合, 下次有機會用 O-III 或 UHC 再確認一下.
上面那張網路找來的圖是 50mm 折射鏡 + H-beta 曝 6 秒的結果,
很貼近目視的結果, 不過我看見的雲氣比它濃一些, 但是 NGC 2024 沒那麼清楚.

這麼不清楚, 又醜不啦嘰的, 有什麼好興奮?
我也不知道, 真是難以言喻呀, 哈哈...

照例要貼張阿炫大師的專業之作, 大師真是應有盡有, 要什麼有什麼:
http://www.rogerrao.com/

初試牛頓鏡光軸調整

自從抱回這支 8" F/4 的牛頓鏡後, 裝上 Telrad, 再配隻高橋 6x30 尋星鏡, 看起來真是虎虎生風. 不過內在是空虛的... 因為光軸已經被我調爛掉了, 天上每顆星星看起來都像拖著尾巴的彗星.

大家都說養牛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學會調光軸, 果然沒錯.
因此亂七八糟 K 了一堆資料之後, 決定開始動手做做看了.

圖片大多是用 Nils Olof Carlin 大師, 公認 collimation 經典之作: FAQ about Collimating a Newtonian Telescope (http://web.telia.com/~u41105032/kolli/kolli.html) 裡的圖片:

調好光軸的 "需求" 是什麼呢?
光看下面這張圖, 就算外行如我, 也能想像...
藍色是主鏡光軸, 紅色是目鏡光軸, 當藍色與紅色合而為一, 光軸調整就大功告成, 這是第一, 也是最重要最基本的需求.


當然如果能滿足底下其他的需求就更好了:

# 最好主鏡那條光軸(藍線)可以打在次鏡中央
不過理論上, 次鏡不過就是一片"平面"鏡,
所以就跟照鏡子一樣, 不管打在次鏡那裡, 反射的"成像"應該都相同,
就像你照鏡子時, 不會因為站左或站右, 照出不一樣的自己吧?
但是對於目視使用, 沒打在中央會造成視野邊緣的一些光損.
這應該就是大家在算次鏡位置 offset 的原因吧?
先不管這個 offset , 等我未來進階一點再來...

# 次鏡可以正 90 度的反射光
了解次鏡是一片平面鏡這個事實, 讓我大大放心,
至少 "成像" 不會被影響得太過離譜.
就像照鏡子的例子, 不管從什麼怪角度照, 至少不會像照曲面鏡一樣, 變形變得怪裡怪氣吧?

次鏡要正 90 度的反射光, 那它的傾斜角度理論上應該是恰好 45度.
位置剛剛好時, 橢圓形的次鏡看起來會變正圓形, 不然一定會有一點點橢圓.
不過... 這也是最多就造成一些光損, 所以沒關係, 沒關係...
如果, 萬一... 除非很衰, 連對焦座都是歪的, 那就要從一開始我不想做的對焦座校正開始了...

# 主鏡那條光軸(藍線)平行於鏡筒
沒平行的話, 會被鏡筒開口處的進光影嚮, 造成散射的雜光...

所有 "需求" 就這樣,
基本上符合以上條件越多, 光軸就越準.

說實話, 第一項最重要, 其他影響並不太嚴重,
嚴格說, 如果加上考慮到機械部分的誤差, 如鏡筒強度, 彈性, 間隙...
還有一堆根本無法精確估計或控制的部分...
後面這些小需求, 說真的, 調再準也沒用.


#########  開始調光軸  #######################################

因為懶, 所以省略掉很多人一開始先做的 "對焦座校準" 部分, 直接先調整次鏡.

次鏡要調什麼呢?
第一步: 把次鏡調至鏡筒中央,
調整次鏡支架,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尺量每根支架長度是不是一樣,
我覺得不好量也不容易精準.
還有一個方法是拿一張硬紙板,
大小可以蓋住鏡筒開口, 想辦法在"中央"開個小洞, 一定要很中央喔,
然後從小洞看進去, 要只能看到次鏡座屁股的調整螺絲而已, 不能看到其他像支架之類的.

第二步: 把次鏡對準對焦座,
這一步驟蠻費工的, 不過調準後, 未來很少會再動到.
目的呢? 應該就是得到最大的反射光亮,
offset 會在這個步驟計算,
不過... 數學不好人又懶, 先放棄計算這個.
至於工具, 我是用所謂的 collimation cap, 長這樣:


實在應該買 2" 的,
1.25" 的還要用轉接環, 現在的東西精度有夠差, 多一個環就多一份誤差.
把這個東東放進目鏡座看進去...
保證跟你從書上或網路照片看到的畫面 "不" 一樣, 哈哈...
有一個小秘訣:


拿張白紙, 擋在次鏡前方, 避免反射一堆其他影像,
因為我現在只是要調次鏡.
其次, 對焦筒正下方用另一個不同顏色的布鋪著, 這樣不會看進去全部黑摸摸混在一塊...
所以呢, 我用 iphone 拍下大致看進去的樣子:


這樣的對焦座對面的底色,
才可以清楚襯托出 "對焦筒的圈圈", "次鏡的圈圈",
連次鏡座都很清楚, 這樣調什麼同心圓, 才好調整嘛.

這裡可以調的有:
次鏡座屁屁中央可以調次鏡前後的螺絲,
次鏡座屁屁有三個可以調次鏡傾斜的螺絲,
次鏡傾斜螺絲稍微鬆開的話, 還可以旋轉整個次鏡座.

大致上...
"旋轉" 次鏡座, 可以讓次鏡位於次鏡固定座中央,
調中央螺絲讓次鏡前後移動, 可以讓次鏡看起來變圓,
至於 "次鏡的圈圈", 位於"對焦筒的圈圈" 中央.... 應該在前面的"步驟一"就要完成,
不然就要回頭再調.

說"大致上", 是因為我調到後面根本是混在一起調了,
總之想辦法讓:
"次鏡位於次鏡固定座中央",
"次鏡看起來是圓的",
"次鏡的圈圈位於對焦筒的圈圈中央"...

不過問題是... 沒辦法 "非常" 精準啊?
我的意思是, 怎樣叫 "次鏡很圓"? 又沒有圓規可以量. 怎樣是 "位於中央"? 又沒有刻度,
所以... 目前只能靠雙眼啦.

圖和小秘訣是用活躍在 Stargazer's Lounge 的 AB 姊姊 Astro-Baby:
http://www.astro-baby.com/collimation/astro%20babys%20collimation%20guide.htm


第三步: 調整次鏡的傾斜角度, 使目鏡光軸(紅線),  能夠沿著主鏡光軸(藍線)對準主鏡中心點,
這一步驟就是拿雷射調時, 把射到主鏡的雷射紅點調到主鏡中心標誌的那個步驟.
如果你要在下個步驟用雷射調主鏡的話, 目前這個步驟三一定要做到 "超...."完美,
否則就會錯上加錯, 把主鏡光軸調爛掉.
由於對焦座 "機械" 部分的誤差, 精度又不好,
雷射筆在對焦座間隙間搖搖晃晃下, 根本難以把紅點固定住.
如果以此充滿誤差可能的風險下為基準,
在下個步驟用雷射調主鏡幾乎都是錯的.

回來繼續用 Collimation Cap 調,
先拿掉剛剛方便調次鏡的白紙, 黃布...
頓時看起來複雜許多, 我仔細地畫下看到的景象:


這是當時還沒調次鏡 "位置" (步驟1, 2) 時畫的.
調完後 (#4 對焦管座)以內的圈圈, 已經是向 9 點鐘位置靠了.

這一定要補充說明一下,

第一, 我怎麼知道什麼圈圈是什麼呢?
這很要緊, 因為兩個鏡子反射再反射,
會搞不清楚是第一次反射的影像還是第二次反射的?
我是用 "摸" 的,
小心把手伸進去摸摸對焦座, 次鏡... 的邊緣, 然後就會知道了.

第二, (#5 次鏡... 紅圈) 是主鏡反射的次鏡影像,
那... "實體" 的次鏡從對焦筒看進去, 是幾乎跟上圖最外圈 (主鏡) 貼合一起的,
因為你會看到"主鏡", 是從"次鏡"反射的呀.

好, 現在不管其他一堆圈圈了,
專心把次鏡圈圈 (#5 次鏡... 紅圈) 調到主鏡 (最外圈) 的中心,

要動到的東西就是次鏡固定座屁股哪三顆次鏡傾斜調整螺絲,
"精度" 還是一個問題, 怎樣叫"中央"呢? 沒刻度, 只能靠雙眼...

還有, 別忘了... 也要把主鏡 (最外圈) 放在超不明顯的 "實體" 次鏡中間,
由於兩者貼得很緊 (如果你前面步驟有調準的話), 背景顏色又相近, 不是很容易辨識.

有個 AB姊姊的小秘訣是,
想辦法看見固定夾主鏡那三個(或更多)的小夾片,
而且小夾片與 "實體" 次鏡的間距(很小) 要等長.
我發現對焦座筒會遮掉其中一個小夾片, 所以要把對焦筒往上升起來才不會遮住...


如果很難調到同心圓,
動那三顆傾斜角調整螺絲還不夠,
因而又再度動到次鏡固定座的中央調整螺絲, 甚至得旋轉次鏡固定座的話,
那又要再回到步驟二, 甚至步驟一, 重複校準次鏡位置了,

第四步: 調整主鏡傾斜角, 使目鏡光軸(紅線) 能沿主鏡光軸(藍線)對準主鏡中心點, 又準確的沿原路反射回來
這一步驟我覺得最簡單了,
調整主鏡筒底端的三顆螺絲即可,
像我這隻有六顆, 其實三顆白色的是固定螺絲, 另外三顆黑色的才是調整螺絲.

這個步驟就把主鏡中心標記調到所有圈圈的中心就好,
其實... 我的調不到, 主鏡中心標記有點偏左, 跟下圖一樣
圖是用 CN refrector 版大師 Jason Khadder. 的圖. Jason K. 做一堆動畫, 實在厲害...


這是 F/5 或更短焦牛頓的圖, 長焦的會長這樣:


之後就是星點測試什麼的...

我這樣土法煉鋼調完, 實際使用, 目鏡中央點真的還不錯,
沒有彗尾了, 失焦時 airy disk 也很同心圓,
不過要提一下... 真的很難有一圈又一圈的漂亮艾利盤面,
能"清楚"看到的就只是像甜甜圈罷了,
中間一個黑洞, 外面一圈亮環,
要很仔細看才能注意到那圈亮環, 其實有明暗相間其他的環,
是鏡片太差嗎?

1/22 看月球, 3.5mm (230X) 竟可看見柏拉圖坑內的中央小坑, 2.5mm (320) 沒那麼清楚, 可能是因為雲來雲去的原因. 誰說一個小 collimation cap 不能調好 F/4 8" 牛呢? 哈哈...


########## 最後記一些閱讀心得 #########################################

回到第一張圖...
談到最重要也最基本那條需求...
藍色是主鏡光軸, 紅色是目鏡光軸, 當藍色與紅色合而為一, 光軸調整就大功告成...

但是如果無法 "合而為一", 那就會產生下圖兩種典型的錯誤,
其中 "1A" 型錯誤, 是目視者最傷的一種, 我一定要描述一下, 因為看了好幾次 Nils 的文章才 "有點" 看懂, 不寫一下心得不行...


我們知道主鏡是一種 "曲面" 的鏡子,
可以想像, 曲面最中央那 "點" 應該 "最不曲", 所以其反射的成像, 就如照衣鏡般, 必定完美,
但隨著逐漸遠離中央那點, 鏡面越來越曲, 反射成像也逐漸變差, 彗尾於是出現.

目鏡也是類似情況, 光軸最中央聚焦處成像完美,
但是靠近目鏡視野邊緣, 或多或少看起來都不會有中央處那麼銳利與清晰,
不過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導因於目鏡的散射(astigmatism)現象,
這個超複雜, 可以參考: http://toothwalker.org/optics/astigmatism.html

而且你知道嗎? (1A) 提到的不銳利與不清晰, 主要是源自於"目鏡" 那邊,
而前面提到的主鏡的彗像影響, 只佔一點點點點...

為什麼呢? 我想了老半天...
我猜, 是不是因為主鏡的光軸(藍線), 最佳成像的光柱面積(Cone)比較大(相對於目鏡那邊光柱),
而且其遠離最佳成像區劣化的程度比較緩慢 (相對於目鏡光軸(紅線)那邊光柱),
所以目鏡光軸(紅線)的偏離, 所以才被認為是 1A 的罪魁禍首?

總之, 在 (1A) 情況裏, 主鏡的光軸(藍線)離目鏡光軸(紅線)越遠, 彗像差就越嚴重,
那麼, 反過來說, 紅藍線要靠多近才能得到最好的成像呢?
當然答案 "合而為一" 是最好啦,
但是在現實環境難以達到精度百分百的情況下, 退一步可以探討所謂的 "容忍值",
這樣在校正各個項目時才知道哪個一定要調很準, 哪個可以差一些些...
以這個紅藍線距離當作直徑的整個圓周平面, 就是所謂的 "甜蜜點".

甜蜜點卻與主鏡的 F 值息息相關,
這點也不難想像,
短焦, 看起來就是把光聚焦的距離弄短, 所以主鏡曲度一定很大,
這個隨手在紙上畫一個很曲與不曲的鏡面, 再隨便畫幾條光軸相交的直線就知道啦,
主鏡曲度大, 那麼遠離中央點所造成成像劣化程度一定很快,
所以甜蜜點的大小...
f/8 的還有 11mm (好讚) 的誤差容許,
f/6的也有 4.8mm,
到 f/5 只剩 2.8mm,
f/4 只剩 1.4mm...
甜蜜點大小的算法超出我這個外行人的了解了, 不過大致上好像以 Rayleigh 的繞射限制公式有關, 那也合理, 因為畢竟是在計算肉眼可以辨識的情況當前提吧?

再回到目鏡光軸這邊, 我來試算看 320X 下(我最短焦的目鏡 2.5mm), 這支 F/4 情況如何呢?
320X, 那麼出瞳徑就是: 0.625 mm... 這接近放大能力極限了, 再大(EP< 0.4mm)眼睛就看不見啦.
拜TV Nagler T6高超技術所賜, 82 度的目鏡, 實視野算下來 TFoV 就是: 0.26 度, 約 4mm.
F/4 甜蜜點 1.4mm, 比目鏡實視野 4mm 還小.
意思就是, 甜蜜點很容易落在目鏡光軸不清晰不銳利的區域.

這樣的話, 是不是可以說, 整個實視野都很銳利的目鏡, 就是短焦牛頓的救星?
或者導出一個另一個結論, 花錢買超廣角但實視野邊緣劣化嚴重的目鏡, 還不如把錢省下來買視野較小但整個面積都完美的目鏡? 所以難怪許多經典的行星目鏡(需要超高倍)都是 OR 目鏡?

那... (1B) 呢?
(1B) 很明顯就是目鏡光軸(紅線)與主鏡光軸(藍線)有夾角,
經過一串複雜的運算... ㄜ.. 沒想去弄懂它, 誤差容忍值(可以離正確光軸中心的誤差距離)可以有 0.034 乘以 口徑 (或口徑除以30), 所以我的 8" f/4 就是 6.8mm. 還不賴, 至少比 1A 那個 1.4mm 好太多了吧? 而且, 有沒有發現, f 值相關的在那段我不想弄懂的公式中都在分子分母被消去了, 也就是說, 容忍值最後只與主鏡口徑有關?

所以, 假設其中一條光軸沒調準, 然後用那條錯誤的光軸為基準去調整另一條, 很可能最後竟讓兩條光軸無法交會. 也就是說, 活生生把 1B 變成致命的 1A 錯誤... 這也是大師們都不建議用隨便非專業的雷射調整器去調的原因, 因為太容易因小錯而大錯了.

##################################################################

這些菜鳥心得當然不是原創的, 雖然有加上一點點心得...
主要參考並推薦的文章有:

# Astro-Baby (http://www.astro-baby.com/)
http://www.astro-baby.com/collimation/astro%20babys%20collimation%20guide.htm
# Sky & Telescope 寫 Binocular Highlight 專欄的 Gary Seronik (http://www.garyseronik.com/)
http://www.garyseronik.com/?q=node/169
# 大師 Nils Olof Carlin 經典之作:
http://web.telia.com/~u41105032/kolli/kolli.html
# Mel Bartels:
http://www.oarval.org/collimatE.htm
# 廠商如 Howie Glatter:
http://www.collimator.com/coltext.htm#newton

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

8" 牛頓啼聲初試 -- H-beta濾鏡下的加州星雲

日期: 2013-1-10 23:40 ~ 1-11 00:20
地點: 自家陽台
目標: NGC 1499

GSO 8" F/4 Newtonian on T-Mount;
目鏡: Panoptic 35(3°/23X/8.7mm); Panoptic 24(2°/33X/6mm); OR 5(0.26°/160X/1.3mm)
濾鏡: Orion H-BETA


K 了快兩禮拜的光軸調整資料, 也玩了兩禮拜, 結果最後還是靠那個大概只比 collimation cap 準一點點的 Farpoint Ceshire 以及雙眼瞄準大致調完. 天氣一直很爛, 也沒辦法知道到底結果如何? 直到今晚... 真是久違的星空, 連冬銀河都略略可見.

先提一下這隻牛頓調整完的結果...
先用北極星來試星點, 寧視度太差, 水汪汪的, 而且不管高倍低倍失焦都不會出現 airy disk 呀? 充其量就是甜甜圈罷了, 跟 collimation cap 看進去的有點像, 外圈應該是主鏡, 因為會有次鏡支架反射, 連三個主鏡固定夾 (clip) 都看得見... 事後我才在想, 會不會是不夠高倍啊? 因為最多就試到 3.5mm 目鏡 (230X), 應該把 2.5mm 目鏡拿來試的.

另外比較沮喪的是, 在目鏡光軸中心點 (on-axis) 情況下星點還不錯, 沒有彗尾. 不過... 那個中心點的範圍也太小了吧? 稍微出去外圍一點, 星點就開始拖彗尾, 更別說目鏡周邊了...  甜蜜點有多小? 頭稍微晃一點點就出去了 >..<|| . 不知道是不是 F/4 的鏡子正常就這樣? 我只有安慰自己... 第一, 是因為被高橋折射鏡寵壞了. 第二, 這隻牛的功能是找星系看星雲, 彗尾? 隨便啦...

既然如此, 而且重感冒也才好沒多久, 不貪心... 就把還沒開過光的 H-beta 濾鏡加一加, 目標一個就好, NGC 1499 加州星雲.

這是一個相對好找的目標, 我都是從 M45向北, 沿著英仙的腳往肚臍那顆 Alpha (Mirphak) 走. 腳踝跟膝蓋是兩顆約 3 等亮的星, 夾在這兩顆中央的是 英仙 Xi, 4 等. Xi 的南邊有兩顆 5~6 等的相對亮星可做定位, 北邊有6~7等三連星. 今晚 4等的 Xi 清晰可見, 天況之好實在是讚啊.

基本上 NGC 1499 是自己會發光的發射星雲? 再混合著旁邊炙熱的 Xi 電離了附近雲氣, 所以也是反射星雲? 總之其光譜頗適合 H-beta 濾鏡.

H-beta 濾鏡加上去以後, 第一個問題出現... 星點雖然看得到, 但是周圍雜光太多, 眼視端濾鏡面會 "反光", 嚴重干擾觀察. 再來... 牛頓鏡沒有遮光罩, 次鏡與目鏡太接近鏡桶開口, 如果周遭雜光太多必定嚴重影響觀察. 所以只好回去拿一件黑外套來套住頭與眼部, 然後... 白色的雲氣就 "跳" 出來了, 相當容易辨識. 其效果有點像 O-III, 偏 "濃白", 比較不像 UHC 微微透明的感覺. 簡單的素描一下, 下次再用 4" 鏡挑戰一下.

 
 
最後當然要放上專業之作,
大熊天文台, 阿炫前輩的作品:
 
 
 

2013年1月1日 星期二

用過的幾本星圖

身為一個大路癡... 不要說天球座標, 走在路標多如牛毛的街道上, 都常常會迷得一蹋糊塗.

不過 "地圖", 一直對我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 雖然說不清其魅力所在, 不過每次拿到地圖都可以看很久很久, 而且樂此不疲. 也因此觀星之後, 陸陸續續用了好幾本星圖...

第一本買的是 S&T 出的 "The Observer's Sky Atlas":


這本我用了好久, 直到現在還是很喜歡, B5 左右大小適合帶上屋頂.


他的優點最主要是編排方式, 雖然只是 6 等星圖, 不過他會把目標附近局部放大到 9 等星, 因此可以只用 6 等星看大範圍, 從中找大略的指標星, 靠近目標時, 又有細圖可以做比對, 該大的大, 該小的小... 這些設計對找目標真的很方便. 另外所有天體目標, 包含 深空天體, 星星本身, 雙星, 變星... 都有簡略的目視描述, 列出絕對星等, 目視星等, 大小範圍... 等詳盡資訊, 書末還有附常見的 NGC 與 M 天體相片... 這些編排真的好的沒話說.
如果要挑缺點的話... 印刷有點遜, 星點的墨色都有些暈紙的感覺, 看起來蠻粗糙的, 有些目標實際看過後, 覺得其比例位置沒有很精確, 收錄的星體也較少, 不過常用的都有啦. 但是編排的實在很好, 資訊也多, 所以還是很推薦.

當時嫌 Observer's Sky Atlas 星等不夠, 要比對陌生目標時, 常不知所云. 後來就買了這本 Pocket Sky Atlas. 也是 S&T 出的, 一樣是 B5 size, 是目前我最常帶上屋頂的星圖.


其實一開始是先買 SA2K, 因為某些緣故 (後面會提到) 才又買了這本.
這本星圖的星等標到 7.6 等, 收錄了 30,796 顆星. 除了 M, NGC, IC 以外的 Cr, Tr, Mel, Ced, vdB.... 一堆目標也有標示, 然後印刷精美, 圖示清楚, 除了星等沒那麼高以外, 其他優點直逼 SA2K, 又短小輕薄, 的確有符合到當時所需啦.


要說缺點的話, 書本分隔的環很討厭... 這是一刀兩面, 分隔環很好擺放, 不必一直用手壓著另一邊, 但是如果目標就在分隔環中間附近的話, 不知要看左頁還是看右頁, 這就很討厭了.  還有圖與圖的"重疊"部分太小, 覺得有點不夠, 上面那本 OSA 就很不錯. 另外沒有"廣視"圖, 有時候想由大範圍下手找目標的話就沒辦法了.

目前手上最大本的就是 Sky Atlas 2000 啦, 當然也是 S&T 出版的.


原先我是買護背版, 結果實在太大又太重, 根本不想帶上屋頂, 只能在室內研究, 而且還很難找一個空間擺放. 這本到 8.5 等, 其實不太夠, 適合 FS-60吧, TSA-102 配 10等比較好. 可是星圖到 10等, 11等, 那就貴了, 還要分好幾本呢. 後來一時昏頭把它賣掉, 然後又後悔... 心想反正這種大小帶不出去, 既然沒有露水的煩惱, 乾脆買沒護背的也比較輕薄一些. 不過沒護背的 "感覺" 好脆弱. 還有, 當初買的是背景色為黑色的, 非常不習慣, 不過這是個人喜好問題啦. 這次買的是背景色為白色的, 順眼多多.


SA2K 的星座是沒有幫你把線畫起來的, 所以對星座概念太差可能會有點痛苦, 我覺得這本比較適合 "辨星" 能力中等程度以上的. 這本範圍夠大了, 有補足 PSA 的缺點. 目前大多用於剛開始做 "第一次" 目標的規畫用, 以及做 "事後" 不確定時對比用.
平行小姐有給我一份 Taki 的免費 8.5 等星圖, 這份其實也不錯, 夠詳細也夠準, 缺點是每張圖的範圍小了一些, 所以常常要翻 "下一頁". 不過它是免費的耶.

接下來這本針對梅西爾馬拉松的 "Messier Marathon field guide" 也是早期買的. 對我的尋星觀念建立有很大幫助:


最主要他並非只用傳統 "單一星" 的 hoping 方法. 為了尋找目標, 他會利用星與星連線延伸, 或連線算比例... 等方法來找, 這些方法都比傳統 hoping 概念好用多了.


然後更棒的是, 除了有目標的目視描述以外, 還有正向與反向尋星鏡的 finder chart, 還有描述呢, 真是太完善了.


看月球則是用 S&T 的單頁月表地圖, 是買左右相反的, 對初學者已經蠻夠用了.


最後還是買了這本巨作:Uranometria 2000, 到 9.6 等. 這本以前好像還分上下兩冊, 聽說連獵戶一半都在下冊, 給人家罵死了, 超不方便. 現在的版本是 all-in -one, 本來只是參考用, 最近開始帶上屋頂了, 因為 9.6 等很好用呀, 尤其在定位時.


書超厚...


出貨單上還有老闆娘親筆簽名...


老闆夫婦星趴時親自顧攤位... 我還以為這麼有名一家書店應該是員工一堆呢, 還是說... 賣專業書籍, 而且是天文類, 下場就是這樣? 也不能這樣說啦, 也許人家心裡很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