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21年3月22日 星期一

疏散星團裡的疏散星團和最近用 FC-76 DCU 看的一些雙星

平常看星團的時機除了因天況不佳看不到星雲、星系以外,也有其它原因啦,比如說找很少見的目錄:


當然疏散星團本身也有很多好玩的部分,像前陣子注意到星團裡面包著星團的目標也很特別,不過我猜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發現的 "時代" 或 "人" 不同而對不同小範圍 "各命其名" 居大多數吧?比如說金牛座的這個 NGC 1746:

NGC 1746, 1758, 1750 (TSA-120; 10mm ethos for 90X)


NGC 1746 很大一個,至少要 1 度的視野才裝得下,星團本身又好找又明顯;視野北、東、南側圍了一弧 7.X ~ 8.X 亮的星星,其它星團成員看起來像被圈在弧形的圍牆裡。這麼豐富的內容果然被分了兩個有編號的目標: NGC 1758 跟 1750



依照 skysafari 電子星圖裡的資料把範圍大致框一下;雖然當天月亮蠻亮的,而且很靠近目標,NGC 1750 的部分還好認,NGC 1758 的星點就看不到那麼多了,只好盡量把倍率拉高一點多撿幾顆。


另外一組是位在南天的 NGC 2467:

NGC 2467, Haf 18, Haf 19 (TSA-120; 6mm Ethos + 2X Barlow for 300X)


NGC 2467 不但是豐富的疏散星團也有漂亮的星雲,星雲位置就在上面那張素描南邊,不過當時月光頗亮,目標位置又這麼低,別說星雲了,一開始我還很懷疑星團到底看不看得見呢!還好這個星團夠力,眼睛適黑久一些,星點一顆一顆浮現出來,越來越多顆... 想必這在山上或南半球看一定非常漂亮。跟前一組類似,Haf 18 夠亮,看起來就像一個單獨的星團;但 Haf 19 就比較難了,數不到幾顆星,感覺只是 NGC 2467 附近的幾顆星而已,倍率要拉很高看到的星星比較多顆以後才覺得它比較像個單獨的星團。


船尾座這邊是我冬天時用雙筒瀏覽星空時最喜歡的空域,因為泡在銀河裏,這邊到處有星團;另外一組 NGC 2453 則是星團跟行星狀星雲 NGC 2452 同框:


NGC 2452, NGC 2453 (TSA-120; 4.7mm Ethos for 191X; Lumicon UHC)


NGC 2453 成員亮度差異還蠻大的,分布位置也頗鬆散,不過也因此,星團本身看起來反而立體感十足,非常生動;星團南側 9 arcmin 不到就是行星狀星雲 NGC 2452,但位置太低了,加上濾鏡雖然 "看到" 的程度沒問題,不過沒什麼細節;天文相片裡的 NGC 2452 南北兩側的雲氣比較厚一些,不過當時我看不出來,只略略覺得雲氣的濃淡分布不太平均而已。


還有幾個很亮很好找,屬於小雙筒目標的疏散星團,天況不佳或月光太亮時可以加減看看,比如這個在海鷗星雲附近的 NGC 2353:

NGC 2353 (FC-76 DCU; 3.5mm XW for 163X)


還有之前在山上用手持雙筒往南天亂撈一定會撈到的 NGC 2547,在船帆座:

NGC 2547 (FC-76 DCU 7mm XW for 81X)


同樣在船尾座,包含著 +2.7 等亮,亮橘色變星船尾座 pi 星 (Ahadi) 的星團 Collinder 135:

Collinder 135 (FC-76 DCU; 7mm XW for 81X)



位在獨角獸麒麟座的 NGC 2301 也是一個星點多又亮的星團,頗適合市區小口徑望遠鏡欣賞:

NGC 2301 (FC-76 DCU; 5mm XW + 2X CZ Abbe Barlow for 228X)

 
記得當天 seeing 超好,天狼星雖然拆不開,但是高倍下的 airy pattern 非常漂亮;FC-76 口徑小,airy ring 頂多看到第二環,但環穩穩的晃都不晃,看起來快跟人工星點一模一樣了,是作星點測試的大好時機,5mm XW + 2X Zeiss Abbe Barlow for 228X (出瞳徑: 0.33mm) 之前試過不稀奇,這次我還很好奇把 3.5mm XW + 2X Barlow for 326X  (出瞳徑: 0.23mm) 看畫面會不會破? 結果...... 超穩! 所以傳說道斯用 0.1X mm 出瞳徑觀測的確是可能的喔 ^^"
 

FC-76 DCU / RST-135


天況這麼好,就來試試幾組密接的雙星,挑戰一下 FC-76 的光學性能

既然在麒麟座,那當然先找麒麟座最著名的三星: 麒麟座 beta 星:

Beta Monocerotis (FC-76 DCU; 3.5mm XW for 163X)


這組超簡單,來試難一點的:

御夫座有組差不多等亮的 STF 644,+6.96 +6.18,分開 1.6"

STF 644 (FC-76 DCU; 5mm XW + 2X Zeiss Abbe Barlow for 228X)

拆得乾乾淨淨,再找一組,巨蟹座 57 號星,+6.1 +6.4,分開 1.5":

STF 1291 (FC-76 DCU; 3.5mm XW for 163X)


這組比上組更靠近 1",但是亮度差異 0.3 等 (上組差 0.78 等),不過卻更好拆,可見亮度差異的影響有多大了。Skysafari 上 A、B兩星的亮度資料與網站 Stelle Doppie 的資料差很多,雖然後者的資料是 2019 的,但交叉比對之後我覺得還是 Stelle Doppie 的資料對,況且我自己實際看得結果也覺得 Stelle Doppie 的資料對。


繼續找靠更近的,位在金牛座的 STF 749,+6.54 +6.55,分開 1.2":

STF 749 (FC-76 DCU; 5mm XW + 2X Zeiss Abbe Barlow for 228X)

這組我用 3.5mm XW 做 163X 時就拆開來了,228X 還能 "完全" 分開 (中央有間隙),查過 Stelle Doppie 的資料,沒錯!真的就只分開 1.2" !!


最後來挑戰大魔王 獵戶座第 52 號星,+6.03 +5.3,分開 0.99":

STF 795 (FC-76 DCU; 5mm XW + 2X Zeiss Abbe Barlow for 228X)


這組之前用 TEC 140 拆都常常還拆不開呢! 不過這次居然用 FC-76 DCU 拆開,果然 seeing 是王道,雖然看起來是半連在一起的花生型,不過也夠清楚分出方向。

說起雙星最近也有一組誤會了好幾天後才搞清楚,就是前陣子在看的猴頭星雲裡的一個星團 C 067+206 (NGC 2175S) 的裡面有組多星叫 J1922,這個 "J" 不知道跟小行星狀星雲 J900 那個 "J" 是不是同樣指的是 "Jonckheere" ?

J1922 in NGC 2175s (TSA 120; 6mm Ethos + 2X AP Barlow for 300X)



其實根本不用弄到這麼高倍,說來有點話長... 當時畫 NGC 2174 與 2175 時本來就知道 J1922 在星團 NGC 2175S 內,我也在素描裏標了上圖那個 A、B 為 J1922;不過後來再去研究星圖時發現 Skysafari 是標 C 的位置為 J1922...... 所以是我弄錯了嗎?急急忙忙又去改圖;改完後繼續研究星圖,結果發現 Skysafari A 的位置也是標 J1922!還是查一下 Stelle Doppie 的資料比較保險,原來...... 原來 J1922 是一組三星,A、B、C 就如同上圖的標示,當時幹嘛這麼沒信心?以圖中 A、B 的距離來說的確就差不多是 6、7 arcsec 沒錯啊,害我那天一直想拆不是雙星的 C 星,因為以為 C 才是 J1922,結果弄到 300X 還拆不開... 本來就拆不開呀,拆出來才有鬼呢!!


既然找了 J1922 那就順便畫一下附近不遠的 J900:

J900 (TSA-120; 3.7mm Ethos for 243X; Lumicon UHC)


回想一下...... 畫過很多次 J900 了,這還第一次用 UHC 濾鏡看 -- 果然雲氣有更明顯,北邊的環好像雲氣比較濃一些,有顆星點在南側,我估計大約 12.6 等更暗些,星雲整體外緣看起來不太規則。

最後發現 J900 附近有個奇怪編號的星團: Bochum 1

Bochum 1 (TSA-120; 6mm Ethos for 150X)


範圍蠻大的,看起來稀稀疏疏,西側有幾顆比較亮的星點,對照一下 Skysafari...... 這幾顆應該也是此星團的成員,除此之外還真是平凡無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