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1℃ 的高山觀星素描體驗 -- NGC 206; NGC 604; Maffei 1; NGC 1909; Sh 2-276

山上的景色、星空都迷人,雖然每次都跟自己說要放鬆,要紓緩,要好好讓身、心、靈得到充分的休息... 可是隨著海拔越來越高,心情就越興奮,等到夜幕低垂,第一顆亮星出現,瞳孔開始放大,什麼身、心、靈的鬼話全部忘光光,一股腦只想看越多越好,連喝口水啃個飯糰的片刻都捨不得,最後總是搞得精疲力盡。所以這次事先作了妥善的計劃,考量這次上去還有新月,安排好 18~19, 19~20... 23~24 總共六節課,18 點多也可以? 當然可以,星星出來就要排課,快西下的先追,排前面;離新月太近的要排後面... 可是這兩點有衝突,快西下的當然離新月近,排前或排後還挺傷腦筋的。另外要留 buffer,山上不可預測的事可多呢,預留 buffer 才不會一個倒後面全部倒;小目標跟廣視野用的是不同器材,這也要先分開再集中,同一機台不能一直換配件調參數,這樣生產力很差... 光擬訂計畫就一兩個鐘頭了。



這次上山天況無敵好,寧視度還可以,透明度絕佳,濕度又低,唯一的缺點就是風大,一陣一陣的,早知道就停在翠峰或鴛峰,也許就不會發生這次最後 10 隻手指尖都凍裂的慘劇。







第一個目標是 M31 仙女大星系裏面的一個星協 NGC 206,之前看過也畫過,不過畫得時候都是看得很勉強的時候,等到看得清楚時又沒空畫,這次天都還沒完全黑就很清楚,當然要仔細畫畫。


NGC 206 in M31 (Mewlon-180c; 21mm Ethos for 103X)

我找 NGC 206 通常就從 M32 出發,視野不要太小的話根本可以同框,M31 核心的強大光芒從畫面底下透上,環狀旋臂的部分略略可見,橢圓狀的 NGC 206 長邊略朝南北向,附近星點一大堆,花了不少時間在定位畫星點。



接下來是 M33 三角大星系裏面的 H II 區 NGC 604:

NGC 604 in M33 (Mewlon-180c; 12.5mm Docter for 173X)

NGC 604 更簡單,其實它的難度只能算平地屋頂的 4 吋鏡目標。在高山上當然更清楚,比 NGC 206 小很多,形狀不太規則,其實這次是想認出 NGC 595、IC 142、IC 143... 不過後來比對星圖之後發現畫到的都是星點, 完全沒命中,可見這幾個目標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目前為止完全按照計劃走,備用目標像英仙座的星系群 NGC 1275 那一長串以及史蒂芬五重奏就沒機會出場啦。第一節結束,簡單的目標算暖身,下課 10 分鐘,上廁所、喝水、吃麵包順便拉拉筋,第二節課比較難了,首先是上次上來看得閃閃爍爍,不太敢確定的星系瑪菲一號:

Maffei 1 (UGCA 34) -- Mewlon-180c; Leica ASPH Vario 25-50ww for 243X

也許是這次透明度更好,也許是之前練習過,也許兩個原因都算... 這次看得非常清楚,甚至看起來還帶點橢圓,東西向稍微拉長。而且這次發現 243X (出瞳徑 0.7mm) 最清楚,比上次用到三四百倍好多了。

接下來是去年奮鬥的牛臉附近 NGC 1554 與 NGC 1555,這個 "Struve 的遺失星雲" (Struve's Lost Nebula) NGC 1554... 唉,一直想寫信去問 RASC 的 observing committee,因為就沒有啊,"沒有" 要怎樣觀測? 結果這次連 NGC 1555 也看不到, NGC 1555 是所謂的 "變星雲", 是變星金牛 T 星 (9~13 等) 旁的反射星雲, 年輕恆星金牛 T 星是還沒完全成熟的恆星, 外側圍繞濃密氣體原行星盤 (Proplyd or Protoplanetary Disc), 我只好安慰自己說,也許去年正好是這顆變星亮的週期,所以看到好幾次;今年 (或現在,因為我也不知道這顆變星的週期) 很不巧正值這顆變星變暗,所以... 是嗎? 倒是這次看那顆 "應該" 會出現 NGC 1554 雲氣的 14 等指標星,拜高山絕佳天況所賜看得很清楚,不過沒雲氣啦。


第二節結束,成功失敗各一個,下課 10 分鐘,再次上廁所、喝水、吃麵包順便拉拉筋,第三節課新月終於下山,重頭戲是北極星旁邊的星系 NGC 3172,這個小星系離北極星還不到 1 度,所以有個別名叫 Polarissima Borealis,什麼意思? 我用 Google 翻譯的結果是 "北極星 北極星"... 這是什麼鬼啊? 最慘的在後頭,因為想把北極星當指標星,結果不管我怎麼弄赤道儀,DEC 會動,RA 根本不會移動啊? 我就像個笨蛋一樣在那邊弄得滿頭大汗,怎樣都無法把北極星... 或者週遭任何一顆星星移到視野中央,更不用說要去尋找目標了,期間也有同好來關心,不過也沒輒,就這樣傻傻的搞了一個多小時,一事無成。

第三節毀了還連累到第四節,還好有留 buffer, 第四節是超級輕鬆的水母跟猴頭,既然如此乾脆先架下半場才要出動的雙筒鏡,給附近同好體會一下: 7 公分雙筒就能輕鬆目視星雲,親眼看的,不是看相片的喔。結果附近同好們覺得... 玫瑰還可以,水母勉勉強強,要有提示才看得到... 當然囉,難道會跟相片一樣?怎麼可能,倒是雙筒看星團很優,立體感十足,比如 M35、雙星團,聖誕樹... 因此這堂課就在輕鬆歡笑聲中結束.

下課後,附近同好們紛紛散去,煮火鍋的煮火鍋;煎牛排的煎牛排,只剩我留在 1℃ 的原地收上半場的器材,架下半場的器材。 真的很冷,畫圖時握筆那隻手一直有在動還沒那麼冷,另一隻手要拿畫本跟小手電筒就很慘,這次上山還特別買了好活動可以滑手機的薄手套,不過時間一長也抵擋不住低溫,真的是咬牙畫完,每個星點畫得都在發抖。


下半場開始,第五節課複習上次收工前沒畫好的的巫婆側臉 NGC 1909

NGC 1909 Witch Head Nebula (Kowa Prominar Highlander 33X 82mm -- TE-14)

這次天氣好就不同啦,相當清楚,尤其有兩塊雲氣特別明顯,一個是畫面左上方那顆亮星,那邊是雲氣延伸的起點;另外一片是大致在畫面中央星點排列形狀像勾起來一串那邊,整體雲氣南北向拉長,頭尾雲氣較清楚。


第五節提前結束,一方面也是太冷,真想收工回家算了,不過還有一個我朝思暮想很久很久... 的目標: 巴納德環,今天天況好成這樣不看,下次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 今晚就算會凍成冰棒也要畫到它!!

看巴納德環的策略我不知道已經反覆想像,模擬過幾百次了? H-beta 濾鏡擺在眼睛前看大視野? H-beta 濾鏡裝 10X 42mm 小雙筒作大視野? 弄隻 6 吋 F/4 牛頓作 4.6 度視野? 跟甘醫生借他的 Epsilon-130? 重組一支短焦可用 2 吋目鏡的大松本?... 總之都是要大視野。不過今年夏天在天鵝十字中央的 IC 1318, 與帶著象鼻子的 IC 1396 的成功經驗,可以複製在巴納德環的觀察上,但首先得知道這道大環到底那部分最明顯? 這個問題很難找到答案,因為網路上找半天觀測過巴納德環的心得少之又少,就算有也是在那種 SQM 23 MPSS 以上的國家公園看的大視野,我翻過不知道多少相片? 但天文相片幾乎都是抓 H-alpha, 只能大膽猜 H-alpha 強,會不會 H-beta 也強? 所以最後決定賭靠近 M78 那邊的一塊,結果呢? 嘿嘿... Lucky!!


part of the Barnard's Loop (Borg 71FL Matsumoto EMS Binoscope; 28mm Takahashi Erfle for 14X; Lumicon H-beta)

其實最明顯的在 M78 左邊,也就是畫面正中央那塊,其次是畫面中央最上面包著星點那團,雲氣往下延伸就越來越鬆散,散到我有點分不出雲氣邊界了。

就這樣,終於完成巴納德環的初體驗,也完成最後一堂的第六節課,此時四週靜悄悄,大概大家都吃飽睡覺去了,匆匆收拾完器材,再抬頭欣賞一下看起來轉彎的銀河,然後就開車下山,在山下吃泡麵時覺得雙手超乾,乾得還有點痛,仔細一看... 哇!! 每隻手指頭都有好幾道小裂痕呢!! 這就是在天況無敵好、又冷、又乾,規規矩矩上完六節課的代價吧。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火鳥大泡泡

寫 Blog 是作觀星記錄的一種方式,但其實收穫不僅於留下紀錄。天氣不好時會測器材、會讀點書、會看看同好討論什麼話題? ... 慢慢的後來常會加上閱讀心得,邊寫邊查,不但可以探索更多的 "為什麼",還會敦促自己多多閱讀。12 月雜誌就有篇解剖 M42/M43 火鳥大星雲的精彩文章,看完後超想立刻筆記下來,作者是 Howard Banich,之前也曾筆記過他一篇關於 M20 大分解的文章。這個怪咖可以觀察/畫 M81/M82 細節,一畫就四年,只為了把其旋臂細節認出來,甚至噴流;M20 觀察同樣畫了四年,M42/M43 也差不多。在加州的楊凱兄跟我說這位老兄住在美國西北邊的奧勒岡州,一年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下雨,還能搞得這麼驚人? 真是厲害厲害。


觀星同好沒有人不知道火鳥 M42,大家都拼命把它的雲氣拍得又濃又厚,看起來就像隻拔光毛還沒下鍋的肉雞。但如果看過 M42 的 3D 影片或圖,知道雲氣最明顯的四合星附近其實是位在一個大泡泡我們看進去的底層,上面還有層相對透明很多的雲氣 ... 或許會有不同構圖想法喔。獵戶座大星雲實際上距離我們約 1400 光年遠,整體質量大概只有我們太陽的 2000 倍,是最靠近我們的 H II 區域,中央俗稱四合星的 Theta 1 其中最亮的 C 星是大質量的 O7 恆星,也是激發這片壯觀星雲的主要源頭。


講到四合星 A, B, C, D,目視同好當然要挑戰夾在 A, B 中間亮度約 11.1 等亮的 E 星,與隱藏在 C 星餘暉下亮度約 10.1 等亮的的 F 星,甚至四合星裏面的 G(13.7) 與 I(??) 還有雙星 H1 跟 H2。我只看過一隻手數得完的幾次 E, F,都是 Seeing 無敵好的情況下,seeing 不好時口徑再大也沒用,如果 E, F 很清楚的話,就可以大膽來挑戰拆天狼星的伴星了。




雖然從光譜看來 A 到 F 應該都是白色,不過很多同好說 E 星看起來會帶紅色,這我倒沒有特別注意過。


要看細節,就沒辦法繼續拿出我的鬼畫符素描啦,所以這次拜託攝影大師黃榮正給我相片塗鴉, Jerry 是職業攝影師,有好幾個粉絲專頁,當然作品絕對是一流的:

Jerry 的星空
黃榮正攝影工作室 Jerry photo studio
Jerry photo school 攝影教學
Jmoto
Photonet.net






火鳥的身體中央,也就是圍繞四合星最最亮的那圈雲氣 -- 有些資料叫它 "Huygens" 區域,我先跟著作者這麼叫好了,其它部分的命名也遵照 ESO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裏的2015 年這篇論文的命名 -- 前面提到是因四合星強列的恆星風吹出的大泡泡的底層表面,上面比較靠近我們那層是相對透明且薄薄一層的前景表面,前景是藍移,所以是朝著我們來;下層是紅移,所以背著我們去,因此這個泡泡是向著四週擴大中的。





四合星我們很熟 -- 獵戶 theta 1,四合星的南邊有三顆排成直線的星星就是 獵戶 theta 2,Huygens 區濃厚雲氣夾在 theta 1 與 theta 2 間,貼近 theta 2 那的邊界雲氣更是格外的濃厚,那條就直接叫它 "Bright Bar",目視也很容易看出。Bright Bar 是泡泡的側邊,正正對著我們,所以看起來的雲氣堆疊在一條直線上,就像在銀河盤面側邊的我們看著銀河。先貼一下昨晚趕工看到的:



Messier 42 (TEC 140 + 4.7mm Ethos SX for 209X)


目視四合星,Huygens 區,Bright Bar 當然都很清楚,倍率拉高後 Huygens 區西南側有塊雲氣,兩者之間有暗帶隔著,我想這應該就是 SW Cloud,為什麼不敢肯定? 因為 ESO 的圖是各種不同光譜拍完組合起來的,我哪看得懂啊? ^^"


From ESO.ORG (color composite from MUSE datacube)


對著 M43 方向,四合星前面雲氣凹了一大塊很明顯的叫 Dark Bay。至於翅膀... 整體而言我覺得西北向的翅膀比東南向的亮一些,不過東南向的輪廓比較好認,雲氣邊界比較分明;西北側的比較糊成一團,我發現倍率拉高拉高... 會比較好分辨雲氣濃淡的邊界。

你一定聽過有同好說曾經看得到 M42 的 "顏色"... 很神奇嗎? 其實我也常常覺得看得到微微的藍綠色調。可能是雲氣太明顯,如果稍微用白光破壞一下已經充分適黑的眼睛並不會讓這團大星雲消失,而喚醒發呆中的中央 Cone 細胞,Cone 細胞有色素,也許可以看到紅色喔,不過昨晚我用手機的 LED 亮光照自己好幾次也沒用,照到快瞎了還是看不到顏色。




HH 是所謂的 Herbig-Haro 物體,簡單說就是剛出生的恆星 baby,或叫原型恆星,搞不好還會有噴流,我拿 Jerry 的相片對照 ESO 拍的研究老半天,覺得好像有 HH 524、HH 204,另外 HH 203 勉強勉強,不知道對不對? 但無論如何我的望遠鏡目視是完全沒機會啦,作者這麼有經驗用 70 公分的鏡子也只敢肯定其中一個,我想我還是放棄這個念頭好了。不過回到 M 42, 又大又亮又好找,真是大家好朋友,翻翻以前很菜的時候畫的,許多特徵都有注意到呢!!




第一次拿相機時,對準目標隨便曝個 30 秒也有鳥樣 ^^"






作者另外還有介紹 M43 以及 NGC 1973、NGC 1975、NGC 1977 的奔跑人星雲、星團;南邊也有 NGC 1980... 不過要留以後再寫了,要去打包東西,看看明天有機會上山嗎? 希望不會凍成冰塊。

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

雙子腳邊的水母、猴頭與聖誕樹 -- NGC 2174/2175, IC 443, NGC 2264

記得剛開始看星星時有個超愛看的天文 blog, 從來不知道作者是誰? 唯一記得的是它 host 在中華電信的網站上, 裏面內容豐富, 我幾乎要把全部文章列印出來了, 看過一遍、再一遍、又一遍... 百看不膩. blog 敘述以星座為主架構, 先介紹該星座在世界各不同文明下的各種神話故事, 然後介紹星座的主要亮星, 最後才是裏面有名的深空天體. 等到後來開始看英文書時才發現, 其實大多介紹星空的書都用相似的結構. 當天氣好時, 我就會按圖索引 找/認 書上星座裏的亮星, 然後一顆一顆連起來, 有些星座要花好幾 天/次 才連得出來, 沒關係, 認出來最重要, 每次完成一個星座都很高興, 超有成就感的.

春夏秋冬又一次循環, 認得的星座越來越多, 我也開始有望遠鏡了. 有器材之後, 可以更進一步探索星座內的深空天體, 此時之前星座連連看認識的亮星們, 就變尋找深空目標最好的幫手. 我會想像, 比如: 從 "獅子尾巴最後一顆往後走..."、 "獵戶頭頂中間那顆再往上..."、 "雙子左腳底跟獵戶木棒頂端那顆中間"... 之類的. 盡管如此, 在紙本星圖時代, 我也常常才走個 5 度 10 度就開始迷路, 不過越走越熟練, 加上後來精準的電子星圖出現, 現在找目標已經完全無障礙, 而 "星座"、"亮星" 們更像老朋友, 仰望星空時它們也在熟悉的位置望著你.


星座排列雖然都一樣, 不過看久了, 然後每個人連結自己不同的經驗背景之後, 就有屬於自己不同的解讀. 比如我腦海裏對雙子座的印象之一就是, 雙子的 "左" (黃色的 Pollux) 下側踩著的是獨角獸麒麟座, 那邊有 "聖誕樹" 跟 "玫瑰"; "右" (白色的 Caster) 下側踩著的是獵人高舉的木棒, 那邊有 "水母" 跟 "猴頭"; 雙子的腳泡在冬銀河裏, 附近星團很多, 除了美麗的 M 35 與 NGC 2158 外, 如果天況不錯, 就會嘗試看看腳邊幾個美麗的星雲. 就算天況不太好, 也有容易的目標, 比如那天在陽台路燈光害下, 試小赤道儀 AP-SM 架 FOA-60Q, 先畫了黃色的 Pollux 左手肘上別名愛斯基摩星雲的行星狀星雲 NGC 2392.


NGC 2392 (Eskimo Nebula) -- Takahashi FOA-60 Q, 6mm Ethos for 150X

想當年還是跑到山上用 14 公分的大折才勉強看到呢, 現在就算不加濾鏡, 5~7 公分的雙筒也能清楚認出. 愛斯基摩星雲的旁邊有顆 8 等出頭的亮星, 由於星雲很小, 低倍下如果又經驗不足, 很可能誤以為只是兩顆星. 我用 30X (Nagler 31mm) 尋星時就認出它的身影, 放大到 150X 時出瞳徑已經剩 0.4mm, 在這條件下我觀察到的星雲本體雲氣濃淡分三層, 中間 "次亮", 然後隔著一道暗環, 外面圍繞一圈最亮的雲氣, 然後再向外漸層暗去. NGC 2392 雖然不大, 但雲氣頗有變化, 用不同口徑與倍率搭配觀察細節非常有趣.



光害下, 小口徑雖然不太可能看到繭星雲的雲氣, 不過埋在星雲裏的聖誕樹星團在 12 月不但明顯好觀察, 也相當應景.


NGC 2264 (Christmas Tree Cluster) -- Takahashi FOA-60 Q, 12.5 mm Docter for 73X


SQM 量起來只有 17.42 MPSS, 不過 6公分小鏡在 72X 下還是可以看見好多星星, 錐狀的聖誕樹外型很容易辨識, 一眼就看見躺著的聖誕樹, 樹底最亮那顆是麒麟座第 15 號星, 分類為 O7, 據說是天空裏最藍的一顆星喔.



AP-SM 用得還不錯, 接下來要認真測測 SXP 搭 SB-One 實戰順不順?, 以及搭 HAL-130 腳夠不夠穩? 雖然之前很嫌棄 HAL-130, 不過現在要 "輕量" 啊, 輕量是有代價的, 要看看自己能承受到哪種程度.

雙子座流星雨極大期那晚, 透明度絕佳, 不過風也無敵大. HAL-130 下截腳伸出一半就好, 想說應該會比全伸出來穩吧? 但風實在太大, 風強的時候吹得鏡筒都在搖, 更別說目鏡視野了. 風小時就還好, 高倍調焦並不會到 "晃" 的程度, 小抖 1 秒不到. 所以也許 HAL-130 真的沒那麼不堪, 因為風大時就算用最穩的高橋木腳架也一樣抖, 可能鏡筒長, 受風面積大才是主因. 上次在昆陽風大, EM-11 架短短的 Mewlon-180c 也是抖到沒法觀察, 所以還是好好研究出問題主因才對, 不要再亂買腳架了, 家裏已經一堆腳架. 強風中看了什麼呢? 先畫了別名水母星雲的 IC 443:


part of IC 443 (Jellyfish Nebula) -- TEC-140, 21mm Ethos + Lumicon O-III

透明度好到沒加濾鏡都能略略看見東側雲氣最濃厚的部分, 加上濾鏡當然更明顯, O-III 效果又比 UHC 好.

撈一下以前畫的:



以前怎麼畫得這麼痛苦? 果然透明度有差. 圖畫得很醜, 而且一點都不像水母, 不過天文相片就漂亮了, 相片裏的這個超新星殘骸雲氣, 弧形向外推一層又一層, 如果仔細看還會發現好像有兩群弧形的雲氣, 而兩群對應的圓心似乎不是同個點, 其原因我看了半天也看不懂... 好像是說東北側比較明顯那弧是超新星爆炸激發的快速震波; 南側比較不明顯也比較疏的是與夾在中間的分子雲有關??? 先不管專業的天文問題了, 以我們這種業餘的目視觀測者而言, 看得到偷笑了.



另外一個畫的是別名猴頭星雲的 NGC 2174...... 或 NGC 2175


NGC 2174/2175 TEC-140, 12.5mm Docter + Lumicon UHC


有人說 NGC 2174 是猴子額頭中央最亮那一小區, 而 NGC 2175 則是包含 NGC 2174 的整團大星雲; 也有人說 2174 是整團星雲, 而 2175 是裏面鬆鬆的疏散星團; 還有人乾脆合用 2174/2175... 不管如何, 這團雲氣是 H-II 類星雲的發射型態星雲, 所以我用 UHC 濾鏡畫圖. 因為透明度實在太好, 其實還沒加上濾鏡就看見雲氣了, 這個倍率作到 78X (Docter 12.5mm) 有更清楚, 不過視野 1 度有點太小, 整體而言不如 47X (Ethos 21mm) 的 2 度視野來得容易.


同樣貼一下以前畫的:



低倍觀察, 星點沒那麼多, 雲氣細節也沒那麼明顯, 不過當時還用雙目視畫呢, 真是猛!


為了湊流星雨熱鬧, 雖然目標都選雙子座附近, 結果眼睛大部分時間都貼在小小的目鏡視野裡, 哪看得到什麼流星啊? 後來聽很多人家說今年平地 1 小時可以看到 20 ~ 30 顆, 結果我只在換目鏡, 架與收器材空檔看到 3 顆, 果然跟流星雨很沒緣.




2017年12月8日 星期五

SXP 重出江湖以及小赤道儀 AP-SM

年頭一次年尾再一次, 今年居然 "閃到腰" 兩次, 尤其 10 月那次真是太慘了, 躺了兩天不能動, 我還是平常有運動的呢, 怎麼會這樣? 一堆軟趴趴的中年人也好得很啊? 之前上了大約一年的核心訓練, 連帶停課後的一兩年從來不知道什麼叫 "睡落枕", "閃到腰"... 之類的, 沒想到已經被打回原形了. 也有可能是今年夏天太放縱的關係, 常常熬夜又沒節制的喝啤酒... 算了, 現在除了晨泳改蛙式練臀部大腿肌力外, 也重新找瑜珈跟核心教練上課, 椎間盤凸出那種神經痛與不方便, 想到就害怕.

器材也要改進, 尤其那台裸重就 17.5 公斤的 EM-200, 偶爾搬一下就算了, 但是我搬得有點頻繁說 -- 看一下記錄表, 試設備還有做調整的不算, 今年到現在望遠鏡總共出動了 111 次, 其中 EM-200 架了 33 次; EM-11 竟然有 60 次, 所以不但想換掉 EM-200 減重, 也想幫辛苦的 EM-11 找個幫手輪班.

EM-200 幾乎只服務 TEC-140, 有點浪費. 可是像我這種電子機械白癡, 而且又只買水貨, 最好還是用故障風險最低的機種, 不用高橋的話還是得回到日製的 Vixen, 那麼最適合的應該就是 SXP了. SXP 扛 TEC-140 沒問題, 當年要不是它太聰明又太自動化我不會用 (或反過來說: 因為自己太原始太古板) 的話, 也不會換掉. 而 EM-200 運轉時的安靜, 可靠的機械性能, 讓人怎麼用怎麼安心, 簡單又直覺, 最適合我這種觀星原始人... 也不能這麼說, 很多大師們的主力也還是高橋, 像廠長這種什麼鬼東西都拍過的前輩, 到現在也沒在 GOTO, 完全看星圖手動找目標, 內功可深厚呢. 問題是一想到椎間盤凸出那種恐怖經驗, 不得不再讓只有 11 公斤出頭的 SXP 出場, 減肥的問題先解決, 其它的再慢慢想辦法克服.







相片當然是舊的, 因為 SXP 也是以前那台, 我也還是不會作 "Home", SB-10 還是得兩隻手捧著, 鏡筒還沒到地平還是會莫名其妙因為 "安全理由" 強迫停止 Tracking... 總之除了 "載得動" 以外, 原始古板如我對先進科技還是怎麼用怎麼不順, 最慘的是也沒有人像我這樣用 SXP, 所以大多熱心的同好對我的問題總是愛莫能助, 還好金門的蔡老師教會我作 "home", 至少後來可以不開電就操作極軸鏡, 其它的問題可能只有找一台 SB-one 接上去才能符合我的奇怪需求, 問題是 Vixen 有單獨賣 SB-10, 就是沒單獨賣 SB-one. 怎麼辦呢? 既然要分擔 EM-11 的辛勞, 那就買台有 SB-one 的小赤道儀 AP-SM 好了.


於是迫不急待的拆箱... 拔出 SB-one, 移植到 SXP, 至於 AP-SM 呢? 先一旁涼快去:





SB-one 很順利的抓到 SXP, RA 動一動... DEC 動一動... 轉速從 0.X 調到 999, 立刻上手, 學習完全無曲線, 畫個圖先:


NGC 1647 (FC-100DL, 12.5mm Docter for 73X)

NGC 1647 就位在金牛那張牛臉 (Mel 25) 附近, Hyades 太耀眼, 還有個七仙女也在不遠處, 所以沒什麼人會注意到這個簡單漂亮的疏散星團, 因為夠亮, 所以就算在大月光下也頗有看頭. 這個星團蠻稀疏的, 雙筒看應該也不錯, 年紀大約有一億歲, 星團中央有兩顆 9 等左右分開差不多 30 arcsec 的星星有組編號叫 AG 311.


SXP + SB1 用得很順手, 不錯不錯... 大隻的收起來, 還有台小朋友要試.


當然, 買 AP 赤道儀才不是只為了 SB1, 最主要是因為開始素描之後, 越來越依賴有追蹤能力的架台, 尤其高倍觀察時可以從容的換目鏡換濾鏡, 不會手忙腳亂, 深怕好不容易鎖定, 而且暗得不得了的目標, 不知道裝片濾鏡的幾秒鐘後跑到哪了?

不過經緯儀的 "方便性" 難以取代, 腳架張開就可以操作. 那赤道儀多了什麼步驟? 赤道儀通常用完會卸下, 頭腳分離, 下次要用的時候再重新組合; 還要對極軸, 雖然目視不用對很準, 但是加減還是要對一下; 當然要做平衡; 要插電還要接控制器......... 那, 如果讓赤道儀住在腳架上不拆, 電源跟控制器也不拆, 這樣的話就只剩平衡跟對極軸, 對極軸 -- 對我而言只有對北極星, 簡單!! 平衡的話可以事先貼貼紙做記號, 這麼一來用赤道儀就跟經緯儀差不多方便啦. AP-SM 可以這麼辦, 為什麼 EM-11 沒那麼適合? 因為 EM-11 頭還是重了些, 連著腳架上上下下, 可以是可以, 多少會擔心不小心失手撞到什麼, 不像 AP 赤道儀, 真的好輕喔!! 拿起來, 不誇張... 感覺真的跟玩具差不多.






AP-SM 的 SM 指的是 Single Motor, RA 軸有馬達可以作自動追蹤, DEC 軸則要手動轉, 沒問題, 我最愛手動了. 廠長大人果然了解我, 當時我根本不知道 AP 沒有紅圈圈那兩個 Clamp, 原廠用內六角螺絲, 應該超不方便, 不過廠長默默的幫我附上了, 因為我常常要鬆開, 手移動鏡筒尋找目標, 鎖緊, 再用控制器微調... 如果每次鬆開旋緊都要用板手, 可能很快就瘋掉了

AP 赤道儀的兩軸都有點摩擦阻力, 尤其是 DEC 軸更明顯, 不像 EM-11, SXP, EM-200 那麼滑順, 做平衡時可能誤差會比較大, 不知道這需不需要改良? 另外是鳩尾槽不太能換, 而且 Vixen 那個鳩尾槽看起來有夠遜, 單顆螺絲鎖緊固定, 再加一顆安全螺絲... 其實 EM-11 原廠附的那個鳩尾盤也一樣, 但至少 EM-11 的很方便換, 不喜歡, 換掉就好. AP 赤道儀的不能換怎麼辦? 因為長久以來我的規格全都是 Losmandy 規格, 這樣一來得先換掉 FOA-60 與 FC-100DL 的鳩尾板... 等等... AP 是拿來當備胎, 又不是要取代 EM-11, 這麼一來連帶要把 EM-11 的鳩尾槽換掉, 還有 Mewlon-180c 的鳩尾板... 全要換成 Vixen 規格了.

AP 赤道儀的外觀塑膠感頗重, 比如赤經軸的前蓋, 打開來裏面是放電池的地方.



塑膠的東西... 唉, 都還沒正式開始用, 太用力加上方向又折錯, 放個電池塑膠卡榫就被弄裂了, 傷心 !!




既然要輕量化就輕個徹底, 腳架搭 Gitzo 的 5 號碳纖腳, 請廠長幫忙車個轉接盤接上去, 整組扛出去試試看:





果然很便利, 幾分鐘裝備就定位完畢, 開始工作, 雲開始上來了, 畫 M34 還來得及:


Messier 34 (FC-100DL + 12.5mm Docter for 73X)

為了測試操作, 還故意挑很遠的畢宿五當起跳點, 慢慢的跳啊跳... 用起來算順手, 平安跳到星團位置. 小 AP 赤道儀背焦長 900mm 的 FC-100DL 快到承重上限了, 加上輕量化後的腳, 感覺得到比 EM-11 搭 Avalon T-90 來得晃, 不過還在忍受範圍內, 凡事有一好沒倆好.

M34 也不太怕月光, 大月亮旁不到 100X 就有 40 幾顆星, 而且很有趣的是看起來有好多一對、一對... 的星星. M34 離我們不遠, 大概 1400 光年遠而已, 年紀約 2 億到 2.5 億歲, 由於其移動方向與 M45, NGC 2516, 2602... 等星團相同, 年紀也相仿, 推測都源出同時同處.


除此之外, 還突發奇想看這隻小赤道儀適不適合架雙筒?

雙筒需不需要追蹤架台? 這要看個人怎麼樣用. 如果是 "瀏覽" 星空之美, 手持或簡單的液壓雲台應該最適合; 但如果要畫圖, 尤其廣視野裏東西更多, 通常要畫很久, 能追蹤當然最好. 不過赤道儀方向轉來轉去, 得要設計個迴轉架座, 不然身體要扭來扭去才看的到 ^^". 因此我就想說用方向很彈性, 也隨手可得的球形雲台來作迴轉架座的功能:




初步看起來還不錯, 等天氣好時再到星空底下實際試試看.



另外, Gitzo 的 5 號碳纖腳真的有粗壯, 之前曾經用過 K-ASTEC 的 PTP-C22 碳纖腳, 粗 40mm (Gitzo 5 號腳 41mm), 不過架 DM-4 太晃, 這次同樣 DM-4 架 Gitzo, 不管 5532S 或 5543LS 都好穩啊, 不要說天壤之別, 也絕對很有感, 到底是材質有差? 還是設計有差?


NGC 7380 (FC-100DL + 6mm Ethos for 150X)


這也是拾人牙慧, Alan Whitman 在 RASC 的雜誌 Sky News 專欄介紹的目標. 星團呈 V 型分佈, 視野內有好幾組雙星, 有些是視覺上的雙星. 當時我是想說拆雙星一定要高倍, 長焦又高倍測架台或腳架穩定度最敏感了, 結果 Gitzo 5532S 完全通過考驗. 不過月光太亮, 口徑也有點不夠, 最左邊紅字那組拆錯了, 因為對照一下 Stelle Doppie 裏的 PA 就發現方向完全不對, 現在對多了, 認 PA 方向可熟練的咧... 還有仙王 DH 那組 11.7 那顆也看不到, 更別說 NGC 7380 的雲氣了.


隔天趁月亮還沒爬高時再試一次, 這次把 DM-4 架在高橋木腳架上, 出動 Mewlon-180c, 一整個超穩!!



NGC 7380 (Mewlon-180c + 21mm Ethos + Lumicon UHC)

前晚認錯的 BU 1145 清清楚楚, 那個仙王 DH 11.7 等伴星也不難, 而且加上 UHC 濾鏡後, NGC 7380 的雲氣在月光影響下依舊看得見, 尤其星團 V 型靠東側那邊的雲氣更是明顯, 換過 O-III 反而不佳.





好啦, 東西都輕量化了, 那天氣呢? 總不會要等到明年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