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Panoptic 24mm 雙目試機

日期: 2013-8-25 23:20 ~ 8-26 00:40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NGC 6939/6946, NGC 6992, Cyg 61, 2013 Del Nova, NGC 884/869, Stock 2, Moon

主鏡: GSO 8" F/4 Reflector on T-Mount; Vixen Ultima Z 7X50;
目鏡: Panoptic 35mm; XW 5mm/3.5mm; Nagler T6 2.5mm
雙目視: TeleVue BinoVue with Panoptic 24mm; XF 8.5mm; Or 12.5mm/6mm
濾鏡: Baader PMSN 2"

Panoptic 24mm 組合的雙目視, 是雙目視同好間的頂尖組合之一, 也是我寄以厚望的深空目標利器. 東西八月初就寄到了, 結果因為突然老婆住院, 接下來又是漫長等開刀的日子, 不僅生活大亂, 心情也低落得不得了, 因此一直沒有測試.


第一個目標選定前陣子一直看得虛無飄渺的 NGC 6946, 月光下還是隱隱約約, 不過多次對星圖與相片之後, 已找到不錯的鎖定位置方式. 畫在下圖... 從 NGC 6939 三角形往上推, 當作指標那組三角形前方有一顆亮度差不多的星, 繼續延伸有兩顆靠很近的星, 再上面一些有三顆成小三角形, 其中兩顆較亮, 夾在這個小三角形與之前那兩顆靠很近的星之間就是 NGC 6946.


之後巡了一下面紗, 月光光之下機會渺茫, 於是轉一下今年還沒看得 Cyg 61 (http://s00639.blogspot.tw/2012/08/cyg-61.html), 浮沉與藍白星點中如寶石一般的橘黃雙星美麗依舊, 只是滿滿拖著彗尾的星點實在破壞氣氛. Pan24 BV 1 度左右的視野還很 ok, 沒有見樹不見林的遺憾.

雙星團與Stock 2當然是大視野的好目標, Pan 24 BV 裝得下雙星團, 不過裝不下 Stock 2, 有頭手就沒有腳, 有腳就裝不下頭. 雙目的立體優勢仍舊被彗尾破壞不少, 不然真會是一幅美麗的圖案, 今晚若有機會再換小折上好了.

月球的阿姆斯壯坑是今夜最最大的驚喜, 一方面寧靜海也接近明暗邊緣區. 原本什麼都看不見, 後來把濾鏡拿掉之後發現居然清楚得不得了, BV+Or 12.5mm 最先看見, 下圖中紅圈圈是很好找的定位點, 白白的 Moltke 坑 6.4km 由於顏色太白亮了, 很明顯. Maskelyne 坑往左, 第一個是 B (9km), 下一個是 C (9km), 夾在 C 與 Moltke 中間清清楚楚地看見阿姆斯壯坑 (4.6km) 了.
換上 XF 8.5mm, Or 6mm 都 ok, 只是一個比一個不清楚. 改用單眼, 直接用 XW 5mm... 非常清楚, XW 3.5 mm 也相當不錯, 最後把上次摔下樓的 NT6 2.5mm 拿來看也沒問題, 還真的放很大呢, 真是不錯.


最後是前幾天很熱門的話題, 海豚座新星. 其實上禮拜我已經找過了,  雖然沒什麼看頭, 不過因為是我的第一顆 Nova, 看見也算是一種紀念吧. 現在尋星技巧進步不少, 雙筒加 7.6 星圖對一對 5 min 就搞定, 不過假會貼在觀星會網站的尋星圖是錯的, 真是不好意思, 素描倒是還算準...

2013年8月23日 星期五

幾個目鏡

目鏡在攝影同好間算是較冷門的東西, 但是對肉眼觀察者而言, 真是一種充滿誘惑力商品呀. 精巧的金屬加工, 晶瑩剔透的鏡片... 總是讓自己難以抗拒. 從一開始買鏡子送的目鏡, 到滿手清一色的景德目鏡, 慢慢又換了 Pentax, Takahashi, TeleVue... 購買目鏡真是一個無底洞, 不過我相信比我瘋狂的人還多著呢.

設計圖多引用著名網站: Astromical Optics (http://www.handprint.com/ASTRO/ae5.html#barlow)


上下這兩張圖都是從我很喜歡參考的 telescopeOptic.net 剪下來的,
基本上目鏡就是一個放大鏡,  把通過主鏡遠方的目標影像放大顯示, 除了配合伽利略式望遠鏡的負鏡目鏡外, 我們使用的目鏡都是等效的正鏡片組.

上圖已經標得非常清楚, 望圖生意, 這邊就不再贅述目鏡如 Field stop, exit pupil, eye relief, AFoV, TFoV... 等一些重要數字了.


雖然用一片凸透鏡就有放大的效果, 但是視角小得可憐, 為了增大可視野, 校正一些像差色差, 於是在前面擺一片場透鏡 (Field Len), 第一代的目鏡像惠更斯目鏡 (Huygens), 朗式目鏡 (Ramsden) 就如此而已, 當然也有一些變形與改良, 但基本上就是這樣兩片鏡片的組合. 場透鏡是弱一點的正鏡, 後方的視透鏡則是較強的正鏡. 但這種架構頂多能讓視野擴大到 50 度左右. 隨著鏡片材質與光學技術日新月異, 目鏡的設計也越來越多變化, 有幾種第二代的設計, 目前市場上還很多人用, 像常聽到的  Monocentric, Abbe orthoscopic, Kellner/Konic/Erfle 也有, Plossl 還依然是主流之一呢.

Kellner 目鏡是 Karl Kellner 1849 年發表的, 用兩片式消色差的設計組合, 2 群 3 片 (1-2), 所以也有人就叫它消色差式 (Achromate), 應該算是改良自朗式目鏡. Monocentric 則是 Steinheil 1883 年發表的, 當時鍍膜技術還很遜, 鏡片分開一些就會有內部反射與鬼影, 嚴重影響品質, 而 Monocentric 膠合式的設計避掉了這個問題, 雖然可視角很小, 但是透光率與像差色差矯正都很好, 所以為行星觀測者的最愛.  Thomas M. Back 也修改此設計, 製造出很讚的經典銘鏡 TMB supermonocentric 目鏡, 最近 APM 又重新製造販賣, 還賣到大缺貨... 價錢甚至比 XW, Nagler 還貴, 真是....




Abbe Othoscopic, 2 群 4 片 (3-1), 現在也還有很多人在做, 連高橋今年都在推 Abbe Or 新目鏡, Abbe 的設計算是完完全全的創新, 並非像其他大部分的設計有從哪些原型改良之嫌. 我買了谷光學所俗稱 circle T 的幾顆, 這兩對 Or 目鏡看月亮的明亮清澈真是令人讚不絕口, 除了 eye relief 短到睫毛得刷著鏡片以外... 不過依舊是我最愛的觀月目鏡.




那 5mm 那支呢? 因為單眼看時, 我比較喜歡新買的 XW 5mm, 所以這支 Or 5mm 現在的用途竟是... 校正尋星鏡用, 哈哈... 因為它的視野很小, 需要校準時很容易對得準.



回到所謂第二代目鏡, Plossl 應該還是目前中低階目鏡的主流, 並且變型多種, 演化出各式各樣的設計. 1860 年由 Georg Simon Plossl 先生設計的, 由兩組兩片式消色差共 2 群 4 片構成 (2-2), 由於這兩組兩片式幾乎完全相同, 所以也被叫做 "對稱式" (Symmetrical), 當年的設計讓可視角擴大到 50 度左右, 觀察深空目標更方便了, 可是 eye relief 還是很短, 尤其越短焦ER就越短. 時至今日當然有很多變型改進過的 plossle 出現讓 eye relief 不再那麼短. 高橋 LE 就算是改良式的 Plossl, , 或 Erfle? 由於被新歡 TeleVue Panoptic 24mm 取代, 已經賣掉 30mm 與 18mm, 剩下一組 5mm 的, 我覺得效果... 還好而已, 不怎麼厲害.





第三代的目鏡當然以 TeleVue 的 Nagler 為代表, 現在 Nagler 已經出到第六代了, 用更多鏡片來修正各式各樣差, 受惠於先進的鍍膜技術解決了很多問題. Nagler 擺了一組所謂的史密斯鏡片大幅消滅了像散差 (看起來不就一組兩片式嗎? 跟巴羅鏡的放大鏡片組看起來很像呀? 把焦距拉長達到放大的效果).






我有兩支 Nagler T6, 一支 11mm, 另一支是 2.5mm. 11mm 那支是放大看深空目標最棒的一支, 2.5mm 的很少用, 當初真是昏頭才會買. 如果那天給我看見天狼星伴星或心宿二伴星就會覺得甘願了.


廣角長焦目鏡是尋星的最佳伴侶, 目前我最愛的是 TeleVue 的 Panoptic 35mm, 也是手上唯一 2" 的目鏡, Panoptic 剛出來時也算一種改良式 Plossl 或 Erfle?, 4 群 6 片 (2-1-1-2), AFoV 有到 68度.





本來還有一隻 24mm 給 1.25" 系統當尋星用, 現在加買一隻給雙目視看深空, 真是讚!!





最後是 XW 三人組, 3.5mm/5mm/7mm, 我不知道 XW 該屬於哪種設計? 都歸廣角式嗎? 短焦廣角的選擇 XW 真是不二的選擇 (也許有更好的啦) , eye relief 長, 硬式眼罩的設計讓你眼睛貼著也不怕碰觸到鏡片, 只是好大一顆喔. 看設計圖可以發現, 與其它著名的廣角目鏡相比, 左邊算來第三片那片彎鏡片很貼近焦平面, 這是它有專利的地方喔. 在短焦 3.5與5mm 這兩隻, 把這片(組) 擺在史密斯鏡片組之前, 這個設計幾乎完全消掉了彗差, 球差與色差. 70度的視野, 20mm 的 eye relief, 加上 Pentax SMC 鍍膜, 簡直是完美. 我只買短焦, 因為長焦有場曲, 很多人都這麼說.






對了... 還有一組 Pentax XF, 設計跟 XW 20 很類似耶...


現代的超廣角目鏡越做越複雜, TeleVue 100 度的 Ethos 算算看有幾片鏡片? 6 群 10 片?



最後這張圖說明現今市面上目鏡兩種主要設計邏輯, 左邊上面有提講過了, 右邊呢, 則是超廣角目鏡設計的代表, 大致分成三塊, 場透鏡組是一組等效負鏡的史密斯鏡片組, 擺在焦平面前, 負鏡把光線發散, 有時候焦平面後會再緊接一片負鏡把光線散得更開, 第二組是比較弱的等效正鏡組把光收斂一些, 最後一組強正鏡組把光線聚焦, 理論上這種設計可以把視角做到 70 度以上.








+ (2014-4-3 update) 事後再來看之前寫的還真是粗糙呢, 哈哈... 因為後來又讀到一些關於評斷目鏡效能 (performance) 的文章覺得很有用, 又不知該記在哪裡? 就添在這邊吧...

兩個衡量標準, 一是 Angular Blur Size, 另一個是 Acceptable Wavefront Error, 都很有道理耶, 前面那個以後再補, 後面這個比較有數學依據. 之前常常看見人家用波前誤差來衡量望遠鏡的光學效能, 比如說某個主鏡波峰到波谷(peak-to-valley)的波前差(wavefront error)是 0.25 λ (讀成 0.25 wave), 意思就是該主鏡最長與最短的光程(optical path)差是 0.25X0.55=0.14 um, 0.55um 是綠光的波長. 而繞射極限正是 0.25 λ , 所以若波前誤差小於 0.25 λ 的話, 人眼就分辨不出來了, 誤差分不出來那就是理想值啦,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在目鏡效能的評估. 1980 年光學設計師 Richard A. Buchroeder 先生定下一個以波前差為基礎的簡化標準來當評估目鏡是否銳利的準則,  依這個準則目鏡設計達到所謂"銳利"的標準是 Exit Pupil = 0.5mm 時, 波前誤差必須小於 0.25 λ, 當目鏡焦長與 Exit Pupil 變大, 也就是倍率變小, 允許的波前誤差也正比例的變大, 例如 Exit Pupil = 1mm 時, 波前誤差小於 0.5 λ 即可.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夏銀河 -- 樹縫觀林(從射手到天蠍)

這也是一篇外行人的讀後感 , 原文是 S&T 七月份 Graig Crossen 的文章. 我覺得這個角度很有趣, 由文索圖, 跟著作者銀河系繞一圈, 彷彿就是一趟太空之旅, 頓時腦海裡平常所見目標由 2D 平面升級到 3D 立體, 有遠近, 有深淺. 回頭再思考一下這些常見的目標, 整個感覺都不同了. 因為資料好找自己也外行, 所以閱讀心得略掉銀河系的專業介紹部分囉... 雜誌這篇應該還會有續集, 這篇只介紹到太陽系所在那條旋臂以"內"的部分而已.

銀河系是我們在宇宙的家, 同時也是地球夜空裡最巨大的天體目標, 太陽系大約位處銀河系盤面半徑一半遠近的地方, 繞著核心運轉, 360度轉一圈,  每個角度看過去都是不同的面貌, 如同身處一座密林, 視野不時被層層巨木阻礙, 有時候有些縫隙足以讓我們深入核心, 不過大部分時間都卡在中途, 有些就近在眼前... 看看下面這張圖就可以想像... 想看入核心最深處要運氣多麼好才行?


若要一窺銀河系核心, 得先知道方向在哪? 用熊天文台阿炫兄的大作標示如下圖... 位置大約在天蠍, 蛇夫, 射手交接處附近. 這個核心像一個超大型的球狀星團, 150 光年範圍內擠滿了 1 億顆星, 如果相較以太陽為中心相同大小的區域, 只有零零落落的 5 萬顆星, 差了 2,000 倍.


對照下圖, 先找到太陽系位置, 然後向著銀河核心前進...
我們的肉眼能見, 可以最深入核心那一小小塊的視野...

要先穿過我們本身所在的 Orion-Cygnus 旋臂內緣,
再穿越比較薄一點的 Sagittarius-Carina 旋臂,
然後還要越過厚厚的 Scutum-Centaurus 旋臂,
最後還要穿越最貼近核心那層的 Norma 旋臂...

多麼不容易啊... 剛好有那麼一個相對大點兒的縫隙, 竟可以讓視野穿透重重阻礙長驅而入, 這個得來不易的視野就是 Great Sagittarius star cloud, 如果對照看下一張的平面圖, 大概是沿著銀河, 夾在 M7 與 M8 之間的區域 (也就是上圖黃圈圈左下角的一塊),

銀河系核心其餘的大部分則被層層星塵或剛剛提到的內側其它旋臂擋住. 從剛剛僅可所見的核心部分觀察, 可以發現核心充滿孕育新星的氣體, 這裏還沒有年輕白藍色高熱的新星, 最亮的星多屬於 k-type 的橘色巨星, 所以相片拍起來會呈現黃黃的色調, 估計這樣從太陽系往裡面走, 大概是深入看進去了 27,000 光年.



除了剛剛那塊比較大一點的縫隙, 可以往裡面多看一點之外, 還有一些小縫隙, 或多或少也可以讓我們的視野穿透各種阻礙接近核心, 比如說 M7 上面些有一小塊縫隙, 這邊拍的相片同樣也會顯現出與核心類似的黃色調. 而 M24 (Small Sagittarius star cloud ) 是另一個縫隙, 不過從這裡看進去到不了核心, 大約只能深入 10000 ~ 16000 光年就被擋住了.

M24 應該位於很靠近核心的 Norma 旋臂, 我自己非常喜歡看 M24... 這裡有許多高亮度的超巨星, 不過看起來沒有 Great Sagittarius star cloud 亮. 這條旋臂算是 Scutum-Centaurus 旋臂比較靠核心的分支, 所以也有圖就標為 Scutum-Centaurus 旋臂. 如果想看看或想像一下  "Norma 旋臂", 南天的 Norma(矩尺座) star cloud 與天蠍北邊的 Scutum star cloud 是我們可以觀察到 Norma 旋臂最明亮的部分了.

七月份的雜誌有跨頁的全周銀河圖, 標示了很多常見以及重要的目標, 如果沒有這張圖, 像剛剛提到的 Norma star cloud, Scutum star cloud... 可能就要google一下幫忙理解了.

接下來繼續由最靠核心的 Norma/Scutum-Centaurus 旋臂往太陽方向走, 碰到的下一條就是 Sagittarius-Carina 旋臂, 這個名字是因為從射手 (Sagittarius) 到船底座 (Carina) 之間聚集了許多主要的發射(emission)星雲與疏散星團而命名.

從東北向西南走, 有夏夜耳熟能詳的 M16, M17, M20, M8, M21, NGC 6231, NGC 6193 與 6188, 珠寶盒 NGC 4755, 以及大家愛拍的 NGC 3372 船底座大星雲. 這一掛的特色是發射星雲裡埋著疏散星團, 還有許多年輕的新星. 而 NGC 6231是探索Sagittarius-Carina 旋臂很好的目標之一, 也很漂亮, 而且很特別的是這邊有許多 O-type 恆星. 關於 NGC 6231 的觀察有寫過一篇紀錄 (http://s00639.blogspot.tw/2013/07/ngc-6231-cr-316-trumpler-24.html), 關於  O-type 恆星發現的故事記在這篇 (http://s00639.blogspot.tw/2013/08/oh-be-fine-girl.html).

這樣一來, 下次再沿著自己夏夜常走的南天尋星道路 M8, M20... 一路往上時, 我就能想像正在看什麼與看哪裏了, 不錯不錯. 參考上圖, 從 0 ~ 30 度我們往核心方向看進去, 直到被 Sagittarius-Carina 旋臂擋住, 大約只進去 5500 光年而已, M16 一帶算是其中最深入的部分, 也不過 6500 光年深, 這裏是 Sagittarius-Carina 旋臂開始往核心內彎曲的起點, 內彎的邊界在 Scutum(盾牌座) star cloud, 這邊同時也是 Norma 旋臂與 Sagittarius-Carina 旋臂會合之處. 而遠在距離 8000 光年外另一側西南方的 Eta Carina, 則因旋臂曲向盤面外側比較不好觀察分辨, 這部分對照上面那兩張圖會比較容易了解, 如果有雜誌附的那張跨頁大圖就更好了,那張圖可是我用 power point 一點一點... 去標的, 快累死我了, 品質又差, 唯一好處是像學生抄課文一樣, 抄一遍可以記住不少, 還不錯啦...

再往外側一條就是我們太陽系所在的 Orion-Cygnus 旋臂了, 旋臂內緣從天鵝頭前方一些開始的 Great Rift (有很多名稱... 北天煤袋, Dark side, Dark rift...) 一串星塵雲 (dust cloud), 一路延伸至南門二 (alpha centaurus), 看圖的話, 從 60度往 330度移, 所以從太陽系看, 先是看到 Orion-Cygnus 旋臂內緣, 然後視線就會被 Scutum-Centaurus 旋臂外緣擋住, 天蠍心臟心宿二, 與天蠍頭的幾顆星, 剛好就介於這片星塵雲邊界中, 除了 M-type 的橘紅色超巨星心宿二外, 這區的星星像是天蠍頭那幾顆, 多是藍色主序列中 B0, B1, B2 的巨星, 不同顏色的亮星們映照著星塵雲, 反射出多彩多姿的豐富樣貌, 形成了大家愛拍的 "星空調色盤". 真美... 找個時間一定要到山上好好的再欣賞一次銀河.

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Oh Be A Fine Girl... 恆星分類的故事

讀完八月份的 S&T John Dvorak 先生這篇專欄時, 還真有點感動到, 真是有趣的故事呀... 基本上這是個關於幾位才華洋溢卻被忽略, 至少所得之讚譽, 遠低於其所成就 "女性" 天文學家的故事. 不過我只是筆記心得而已, 可不是翻譯喔, 還有很多專業的小地方似懂非懂呢. 網路上也可以找到很多關於哈佛計算員, 皮克林後宮, 女性天文學家... 等相關介紹文章.


好, 就算像我這種看星星僅因趣味、僅為消遣者而言, 也一定會注意到這組依恆星質量與溫度分類的字母: O, B, A, F, G, K, M. 它既沒順序, 也找不到邏輯, 怎麼開始? 又如何變成今日的模樣? 這些問題就要從第一個去辨識恆星光譜的人, 德國物理學家夫朗和斐(Joseph von Fraunhofer) 說起. 夫朗和斐先生在觀察太陽光譜時發現, 譜線帶間竟有許多黑線? 不過當時他並不知道原因. 這個謎, 一直到另一位德國物理學家, 克希荷夫 (Gustav Kirchhoff) 與化學家, 羅伯特本生(本生燈就是以他命名) 的合作才終於露出曙光. 大致上黑線, 代表太陽氣層的元素, 元素吸收了對應的光譜, 於是出現暗帶... 專業的部分請參考 Wiki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B%E6%9C%97%E5%92%8C%E6%96%90%E8%AD%9C%E7%B7%9A).

當時全球天文學家們 "大致" 都能接受這說法, 並且躍躍欲試. 當然啦, 天空有這麼多恆星, 能夠分個類的確是個不錯的主意. 而其中最早進行, 也最熱血的是一位義大利神父, 大名鼎鼎的安吉洛西奇 (Father Pietro Angelo Secchi). 西奇神父把一大塊菱鏡擺在折射鏡上, 心想天空掃一掃會不會就是五彩繽紛的萬花筒呢? 結果當然不是, 不過因此他發現, 繁星點點其實可以歸納成幾種基本型態, Type I 是像織女星、天狼星這種藍白色星, 其光譜會顯現出少量的寬暗帶, 這暗帶是存在氫元素吸收的表徵; Type II 則是像五車二 (Capella)、太陽這類黃色恆星; 至於 Type III 和 IV 是紅色恆星. 第五種... 看不太懂, 不敢亂寫, >"<.

到了 1877 年, 西奇神父就這樣憑藉雙眼, 一顆一顆的分類了差不多有 4000 顆星. 同時西奇神父的手法也廣被流傳... 也就是說, 全世界都有人在做恆星分類, 大家各有各的設備, 不同的方法、技巧... 不過基本上再怎麼厲害, 用的還是萬能雙眼. 你可以想像一下就知道那有多難了. 然而這些努力與成果, 在與天文攝影技術進步之下的成就相比, 簡直就是小兒科... 不過不管如何, 想要有偉大成就的捷徑, 永遠是最好有源源不絕的資源...或金援.

亨利杜雷伯 (Henry Draper) 就是符合以上條件的其中一位. 出身美國上流社會的好野人,  他家學淵源, 老爸是世界上第一位用相機拍月球的人, 他自己則是第一個利用攝影技術來捕捉恆星光譜黑線的人, 同時都算是天文攝影的先驅, 不僅如此, 杜雷伯先生也拍下世界上第一張獵戶座大星雲照片, 厲害厲害. 他不但擁有先進的攝影設備, 也有一流的天文器材, 用自己一手設計製造的 28 吋卡式鏡拍織女星, 可以解析出 4 條氫線, 在當時, 其他人只能晾在一旁流口水. 可惜天妒英才, 杜雷伯先生 45 歲就英年早逝... 留下他的遺孀 Anna Palmer Draper 繼承夫志. 這兩人可說是真正的夫唱婦隨, 老公拍照, 老婆在旁幫忙紀錄, 調化學藥劑, 選玻璃板... 甚至兩夫妻的 "蜜月旅行" 主題竟是出門尋找那隻 28吋鏡玻璃的旅程...


光有錢、有興趣是搞不出什麼名堂的... 正當杜雷伯夫人孤軍奮戰時, 一位他們的密友, 也是哈佛天文台的台長, 愛德華皮克林 (Edward Pickering) 慫恿杜雷伯夫人, 不如捐筆錢給哈佛弄個實驗室, 跟我們天文台一起合作... 嗯, 聽起來不錯, 所以杜雷伯夫人在 1886 年的 2 月 14 情人節成立了亨利杜雷伯紀念基金會, 紀念她熱愛天文的老公情人, 並資助哈佛天文台近半世紀, 對恆星分類研究的貢獻不可言喻.


事實上亨利杜雷伯紀念基金會贊助之前, 皮克林已經利用攝影技術做恆星分類多時, 當時因為女性工資低廉, 哈佛天文台 12 個工作人員裡面有半數的男性在操作望遠鏡、拍照, 另外還有半數的是女性, 她們的工作內容單調、重複, 不過就是檢查相片、分類. 沒有人想到, 這裡面有一位女生居然只憑藉敏銳的雙眼與無比的細心, 讓這反覆沉悶的研究工作爆出火花. 她是威廉敏娜.佛萊明 (Williamina Fleming), 本來是皮克林先生家裡的女傭, 據說皮克林先生不爽一位男性工作人員, 跟他嗆聲說: 你做得有什麼了不起? 我家女傭都可以做比你好... 就這樣, 佛萊明小姐開始她重複、簡單計算、漫無止盡的分類工作.


佛萊明小姐使用的是杜雷伯分類法, 其實是沿用當年西奇神父的分類, 只是比起肉眼觀察與記憶的土方法, 哈佛的方法科學多了. 把一塊菱鏡擺在折射鏡上, 後端用一塊 8"X10" 的玻璃板, 曝光 5 分鐘讓星星的光譜顯影出來. 這片玻璃板大小差不多是北斗七星勺子面積的 2 倍. 然後就這樣, 一塊一塊的巡天.

佛萊明小姐當時檢視的玻璃板上, 紀錄光譜的面積小得不得了, 換算起來: 1.27cm X 0.03cm, 有夠小. 她把光譜拉長 5 倍, 然後用放大鏡看, 這樣可比肉眼看到的豐富許多. 佛萊明小姐仔細的檢視每一片拍完的玻璃板之後, 越看, 就越覺得西奇神父的分類實在不夠用, 於是她大膽的把分類擴增到 13 種, 但還是沿用西奇分類的邏輯順序. 西奇分類的 Type-I 細分出 A, B, C, D; Type-II 有 E ~ L; M 是 Type-III; N 是 Type-IV; O 是 Type-V. 然後她還加了兩類, P 是行星狀星雲, Q 是其他. 這裡面沒有用到 "I", 因為跟德文的 "J" 很容易混淆. 幾年下來, 佛萊明小姐檢視了 633 張照相玻璃平板, 記錄了 28266 種光譜特性, 分類了 10351 顆星星.

這種 "放大" 的解法方向是對的, 所以實驗室進一步掛了 4 塊菱鏡在望遠鏡上, 這樣每一顆亮星的光譜就能夠顯示得更大更清楚, 為什麼? 呃... 我也不知道 >"<. 總之, 如此一來光譜顯現得無比豐富, 還記得亨利杜雷伯當年前無古人, 有四條黑線的織女星光譜照嗎? 用現在這種高色散的技術, 一口氣可以看到數百條呢. 所以皮克林先生決定再請一位小姐來幫忙, 這位小姐是亨利杜雷伯先生的姪女, 名字叫安東尼亞茉莉 (Antonia Maury) ---- 自己亂翻的, 毛莉還是茉莉? 我比較喜歡茉莉 ^^".


茉莉小姐畢業於美國所謂七姊妹學院之一的名校瓦薩學院 (Vassar College), 師承美國第一位女性專業天文學家, 瑪莉亞米契爾 (Miria Michell), 身世背景閃亮亮. 皮克林先生當初不知道是不是昏頭了? 居然弄一個來頭顯赫的大小姐做這重複乏味低技術挑戰性的工作, 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不過茉莉小姐也不囉嗦, 反而迫不及待愛上這份工作, 並且以她的才華, 幾乎馬上就做出令人驚訝的貢獻. 對照起來, 佛萊明小姐屬於聽話的乖寶寶型, 聽從老闆的指令, 把工作做到 200 分的模範生. 不過茉莉小姐並不滿足於只是找出光譜的亮線, 暗線... 藉此分類恆星, 這些線必定可以解析出星體的物理特性, 其中她最感興趣的是一種叫 Orion Lines 的, 這名字是因為在獵戶座附近很多星體可以觀察到的特述光譜分布,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知道那是氦線, 當時就叫獵戶線吧?

在佛萊明小姐的分類裏, A 型只有氫元素吸收的表徵, B 型呢, 則還有 Orion Line 的出現. 茉莉小姐現在檢視的可比佛萊明小姐看的精細許多, 她現在是用顯微鏡來辨識, 因此可以把當時佛萊明小姐某同類的做更細微的分辨. 她發現, 若氦線密度要越來越低 (越接近 A 型), 則氫線密度要越來越高, 這是一個 "轉換" 的過程. 所以, B 應該在 A 之前才對 (因為 B 有氦線, 只有氫線的 A 是由 B 轉換過來的). 除此之外, 茉莉小姐在佛萊明小姐發表其分類的 7 年後 (1897), 發表她的 22 分類, 多了 6 類, 改以 I ~ XXII 的羅馬數字代表, 調換了 A, B 順序, 另外還有 a, b, c 的小分類. 當時皮克林先生相當不贊成她的 "小分類", 不過茉莉小姐不惜與老闆爭辯, 極力捍衛自己的理論, 並且在多年之後終於得到證明與肯定, 這個理論也幫助後人以光譜分辨出巨星與白矮星. 天才永遠都寂寞, 這個世界還趕不上她腦袋的速度, 茉莉離開了哈佛天文台, 好幾年後才又回來做研究.

回到哈佛天文台, 皮克林發現就算有這麼多的分類, 其實 99.3% 的星星都落在 A, B, F, G, K, M 裡面, 所以是不是該簡化一下越來越複雜的分類表? 而且隨著技術進步, 發現既有的分類表存在許多錯誤, 比如說原來定義有 2 條氫線的 C, 在品質更好的高色散玻璃板上其實再也沒有出現過, 所以 C 被砍掉. H, I 與 K 其實很類似, 乾脆都併給 K 好了. E 和 G 則根本相同, 所以併到 G. 砍砍併併到最後, 剩下一個謎樣的字母 "O". 皮克林分不出, 就把 O 併給 了P (行星狀星雲). 這個謎團在另一位傑出的女性加入後, 終於得到解答. 她是安妮坎農 (Anni Jump Cannon).


安妮畢業於同是所謂七姊妹學院之一的衛斯理學院, 而且還是畢業生代表. 她小時候生了一場病幾乎失去了聽力, 但不影響其好學的態度, 衛斯理畢業後她繼續念物理, 念天文, 然後進入哈佛天文台工作. 哈佛分類法一定會跟她名字連在一塊, 皮克林去世後, 安妮接手繼續主持恆星分類, 她分了 20 幾萬顆的恆星, 出版了亨利德雷伯星表, 你看星圖裡 HD 開頭的星編號就是了, 之後又繼續分了 10 幾萬顆, 增編到 HD 表裡. 安妮不但有品質更好的相片供她判讀, 還有皮克林斥資到南美與南非拍的南天星星. 當年, 1890 年佛萊明小姐分類的 10000 顆星, 只有一顆 O 型星, 茉莉小姐也多不過多找出 3 顆而已, 而安妮在資源豐沛的加持下, 迅速找到多顆南天的 O 星. 這個 O 星的光譜是單一離子化的氦 (ㄟ... 不懂啦 >"<) 與氦線關係密切, 我猜... 我猜的喔, 就像 B 轉換成 A 的邏輯一樣, O 會轉換成 B, 所以呢, 應該擺在已調過 A, B 順序的 B 前頭較合適.

1901 年安妮公布她第一版 OBAFGKM 分類, 當時世界上大概有 20 幾種分類吧? 百家爭鳴, 各說各話. 當然這些分類問題重重, 有重複、 錯誤、 小改版、 大改版... 根本沒有一個標準版本, 歐洲天文界對哈佛分類尤其嚴苛批評, 特別是德國天文界大老 Julius Scheiner. 不過哈佛分類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它 "量大". 它分類了 30000 顆星, 這數字是其他雜七雜八分類總和的 5 倍以上. 1910 年在加州舉辦的一次國際天文會議中, 皮克林發表了安妮版本為主的哈佛分類, 幾乎沒什麼人反對... 當然原因之一是因為 83 個與會者裡 46 個都是美國人, 而且國際間有份量的天文界人士也多沒出席, 所以後來就用問卷的方式意圖廣集各界意見. 28 份問卷發到 7 個國家, 幾乎都得到不錯的反應, 唯獨 Julius Scheiner 繼續反對. 不過反對也沒用, 當時 Scheiner 已經病重了... 1913 年會議移師 Scheiner 地盤, 德國波恩舉行, 會議通過安妮版本的哈佛分類, 幾個月後 Scheiner 就病逝了.

1922 IAU 會議裡正式決議採用哈佛分類, 然後一直使用至今...

一位意志堅決繼承夫業的寡婦, 一個無比耐心的女傭, 兩位才華洋溢的女孩, 她們的努力成就了這一切...

最後這張是美國第一位女性專業天文學家, 瑪莉亞米契爾 (Miria Michell) 的相片, 我很喜歡這張相片的氣質.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沒看到煙火的煙火星系觀察記 -- NGC 6946, NGC 6939

日期: 2013-7-29 22:30 ~ 23:59
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Fireworks Galaxy (NGC 6946), NGC 6939

主鏡: GSO 8" f/4 reflector on T-Mount; Vixen Ultima Z 7X50;
目鏡: Panoptic 35mm, Panoptic 24mm; Nagler T6 11mm; XW 7mm/5mm/3.5mm
雙目視: TeleVue BinoVue with XF 8.5mm;

昨天想用 3" 小折撈這兩個目標結果鍛羽而歸, 今天早早就把大牛拿到陽台吹風退溫, 等仙王頭抬高一點再來好好觀察. 結果, 23 點左右天空一層薄霧, 銀河看不見, 北方又更差,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多塵微粒反射二高的燈光的關係? 肉眼可見仙王 alpha (2.45), eta (3.4) 則只有 "若隱若現" 的程度.

WIKI 上 NGC 6946 叫 fireworks, 網路上很多人也叫它 firecracker, firecracker 是鞭炮, 比 fireworks 小咖很多, 但是不管哪一個名字都是在形容這個盛產超新星的星系, 20 世紀至今就發現 9 個 supernovae 了, 劈劈啪啪, 像放煙火一般... 底下這張是出發點的圖:


仙王 alpha (2.45) 往西走會看到兩顆比較亮的星星, 一顆是仙王 eta, 另外一顆較暗的是 theta (4.2), theta 旁邊延伸三顆星, 很容易區別. 下面這張是細部尋星圖:


我的找法是這樣, eta 前方有兩顆很好辨識的 6 等星, 跟這兩顆 6 等星直角方向有一條 7 等鍊狀星, 由第一顆最接近那兩顆 6 等星往前延伸, 可以看見一個約略 7 等星的三角形, 最前面那顆就是鎖定的目標, 因為從星圖看, 一邊是 NGC 6939, 另一邊則是 NGC 6946.

如果這麼順利的話, 也不用又搞到快一點才上床睡覺了...

最大的問題就是星圖, 7.6 等星圖實在有點兩光, 光花在反反覆覆對星圖, 算比例, 研究方位... 可能就 1 小時了, 最好笑的是想用星圖標的兩顆雙星來定位, 結果大牛高倍看下去每顆暗星都像雙星, 真是遜爆了... 最後只好用手機 google 別人的相片, 終於找到一張好用極了的 9.5 等星圖, 真該考慮一下這本. 像關西這種市郊, 靜下心來看, 3" 小折適合的星圖就是 8 等, 所以 7.6 等星圖蠻 ok, 8" 牛差不多就要 9~10 等才適合.


有了準確的 9.5 等星圖協助之後, 很快就抓到了 NGC 6939 .
24mm (33X) 下位於一組三角形內, 解不開星點, 小霧.
7 mm (114X) 以上放大倍率星點開始解開,
說真的,要不是沾了 NGC 6946 的光, 這個 OC 還真是沒看頭.

至於 NGC 6946 就很痛苦了, 我都懷疑是不是幻覺? 因為對完星點總覺得有點誤差... ><", 那... 別人怎麼說? 60mm 俱樂部版主 Jensen 說他 "例行" 用 8X40 來看, 他的骨董愛機 63mm Zeiss 完全沒有問題... 不過大師的功力水平是用 8X21 看 M101 那種. 另外一位大師 Dave Knisely 則是用 7X35 搞定... 這, 應該就是人家說的 "經驗值" 了吧? ... experience level.

雖然自己對星系是幼稚園程度, 不過對 PN 倒多少有些經驗... 也許這些經驗可以派上用場...

小滴滴的星系在初找時, 最困擾的就是容易跟暗星分別不出, 通常我會一直放大, 大到某種程度, 星點依舊會是星點, PN 或 星系可能就會暈掉, 變得不是針點... 但如果你的愛鏡不夠犀利, 到高倍時大家都一起糊糊的, 這樣就很難確認目標, PN 還可以用濾鏡濾一下來識別出, 星系就沒轍了...

底下是我的鬼畫符, 改天繼續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