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20年8月18日 星期二

換架台與今年的木星、土星、火星初觀察

前幾個月把小架台 RST-135 換成新版,同時也把大架台換成 RST-300 ---- 架台一直換,換到都不好意思編理由了... 






這兩隻諧波式架台又 "再一次" 完全滿足我對望遠鏡架台的需求,哈哈~

輕... 真的很輕,RST-300 裝上大鳩尾夾具還不到 10 公斤,我手上所有的鏡子都掛得上而且還不用加重錘作平衡,除此之外也支援完整的經緯儀模式以及多星校正,所以不用擔心北極星看不看得到, 天空只要看得見星星就能校準追蹤,就算沒星星好了,指北針南北對一下也能粗粗的追蹤。






掛上鏡子拍器材照: CFF 250CC 與 CFF 92




TEC 140 與 TSA-120:



原廠說 RST-300 不加重錘平衡可以載到 30kg,到底有沒有唬爛? 原廠 (鄭先生,國外同好大都簡稱他 BJ) 跟我說減速器是 SHD 系列的 Model #25, 而且 RA/DEC 兩軸相同;查型錄會發現 SHD 是超薄型,負載雖比其它系列低一些,但為了縮小產品體積與本體重量總會有些 trade off;Model #25 規格說運轉時的 "平均" 輸出扭力也有 7.6 公斤.米 喔 (75 牛頓.米),算起來大概就是載重 38 公斤的望遠鏡 (重心中心 COG 距離架台算 20 公分的話: 38kg X 0.2m = 7.6 kg.m),所以號稱 "載重 30kg" 應該不算太離譜。


有了這麼輕便又高負載的架台之後,最大的改變是 CFF 250CC 出勤率大增。翻一下觀星記錄,從拿到手到現在還不到 2 個月, RST-300 總共架了 16 個晚上,CFF 250CC 就用了 11 個晚上。



RST-300 的確夠力,之前用過好幾種架台架這台 10 吋的卡塞格林鏡,還沒有任何一隻能像 RST-300 如此穩的,300X 以上高倍調焦 "幾乎" 是完全不抖動 -------- 我實在不太會寫器材,所以架台部分只能介紹至此啦,對我來說架台是拿來 support 鏡子的,因此會用就好,真的也沒多花時間研究。


回到行星,今年的土星露出一點點南極區了! 這是今年看土星的第一眼印象。^^" ...... 

因為土星自轉軸與公轉軌道有角度,所以我們看到土星環的角度也會一直變。像我剛看星星時的 2010 年土星環看起來就很細,印象裏好像細到都快變一條線而已,幾乎看不到環面;然後越來越大,因為環的正面又越來越 "面向" 我們 (傾角增加),忘記是 2014 還是 2015 起環面大到連南極區都被遮住看不到了,一直到去年。

今年呢?


Saturn (CFF 250CC; Baader MKV; 12.5mm Docter for 300X; Lumicon #12, #80A)

Saturn (CFF 250CC; Baader MKV; 10mm Masuyam for 375X; 7.5mm LE for 500X; Lumicon #80A)


如圖,南極區冒出一點頭,北極區也再度突出環面。


挖一下以前畫的土星比較看看:



我的土星畫很差,還真醜... 第一次開始畫土星是 2015 年,雖然畫得醜資料也不多,不過把幾年畫的排一起比較還是看得出環傾角的變化。一直到 2017/2018 環傾角都越來越大,然後自此開始轉變越來越小,直到今年 NPC 終於突出環上方,SPC 也露出一點點了,其實仔細看貼著環的 SEB 也開始稍稍露出痕跡。


當然還有每年總會認一下的 A ring、B ring、C ring、卡西尼縫,而 NEB 一直都很清楚,深色的 NPC 相較前幾年好像也變明顯些。



今年木星與土星離很近,看完 木 總會再看一下 土;反之看完 土 後也會再看一下 木。木星比較大的變化也是今年我看木星的第一印象 -- 北赤道帶以及赤道區內超混亂:


GRS & Oval BA?? (CFF 250CC; Baader MKV; 10mm Masuyam for 375X; Lumicon #80A)


除了 NEB 顯得很混亂外赤道區內也很亂,而且今年的 festoons 看起來特別清楚...... 是真的變清楚還是記錄多年後觀察力變好啊? 我看 BAA Jupiter Section 的報告說, EZ 北邊的暗雲塊連接到從 NEB 延伸下來的 festoons,混合成延伸到 EZ 更長的 "dark festoons",難怪以往目視通常呈現暗藍色的綵帶今年看起來尾段有些都黑灰黑灰色的。

小紅斑 Oval BA 變得更白,當然因此視覺對比更差了,今年就算拿 10 吋鏡也不容易看到,上圖是盯著看了好久好久才勉強認出的,不過今年小紅斑越來越靠近大紅斑,可以一起觀察。另外我覺得南北溫帶附近的 "帶" 也比前兩年明顯,尤其北半球。


Chaos NEB and Notable SteZ (CFF 250CC; Baader MKV; 12.5mm Docter for 300X; Lumicon #12)


這張圖的 "比例" 畫很糟,可能太著重細節就忘了整體比例;前面提到 NEB 伸下來的 festoons 連結到 EZ 北邊的暗雲,形成延伸更長的 "dark festoons" 在這次觀察看得非常清楚。另外我看 BAA Jupiter Section 的報告提到 SEB 北緣出現 "waves" (波狀的暗紋),在這次觀察也有類似的發現,之前印象 SEB 北緣一向都是相對平整,這次 seeing 比較好時看的確有 凹凹凸凸,不知道是不是報告裏講的那個 "waves"?

這幾年看木星幾乎都單用 #12 黃色濾鏡,今年嘗試再拿出 #80A 藍色濾鏡耐心看久一些,發現其實也很好用喔。


WSZ (CFF 250CC; Baader MKV; 10mm Masuyama for 375X; 7.5mm LE for 500X; Lumicon #12, #80A)


有了 10 吋鏡跟輕便穩固的架台後幾乎不太想用小鏡子看行星了,由奢入儉難啊。除了前面一直提到的 "dark festoons" 外,NEB 有幾條深色條紋好像直接連到 festoons 並繼續深入 EZ..... 這個後面會再提到;至於已經活很久的 WSZ 到底有沒有看到? 其實不是很有信心;雖然每次轉到 WSZ 位置時都可以看到 NEB 上緣很明顯的凹下一塊,但凹下處是不是一個 "橢圓形" 白斑? 沒有很肯定,看來我對 "白斑" 類的都有嚴重障礙。


最近幾次看木星已經放棄赤道帶與區之外的區域了...... >"<,雖然赤道帶與區很熱鬧,細節也很多,看起來很過癮,但總想再多認出一些細節;相片裏那些紅斑、白斑,標著 A1、A2、A3、A4、A5..... 能認出一兩個也好,可惜都沒成功過;沒有那些細節,南北半球畫起來單調許多,久而久之最近就都集中火力看赤道附近範圍了。


NEB/EZ/SEB (TEC 140; Tele Vue/Bino Vue + 2X OCA; 10mm Masuyama for 196X)



今年其它觀測者的報告中也有不少提到 "NEB rift breaking through into northern EZ" 的現象,東、西方的同好都有提到。我最近在學日文,現在多翻幾次字典也可以讀些日文雜誌裏的文章了,像 "天文ガイド" 後面都會有我常在 ALPO-JP 看到的堀川邦昭先生所寫的行星專欄,裏面也有提到 "NEB 拡幅活動";如上圖我最近觀察 NEB 內深色的帶狀,的確很主導的強行往下伸進 EZ,往上也一凸一凸的突破 NEB 北緣。



IO transits (CFF 250CC; Baader MKV; 10mm Masuyama for 375X; 7.5mm LE for 500X; Lumicon #12, #80A)



這張主要是想抓 IO 本體,IO 跑很快,然後大紅斑又剛好現身,有個目標作對照,半小時就可以看到它超車大紅斑。IO 的視覺反照率 0.63,掉在暗暗的 "帶" 裏,對比明顯就可以很容易認出,可惜這次掉在視覺反照率差不多的 EZ 北緣因此變得很難認;IO 還有個很有趣的特點是它的南北極區很暗,視覺反照率只有 0.3 左右,想想看... 一個圓形的肚子中央亮,上下兩頭暗,那麼看起來就會像長條狀,古人還以為 IO 的外型像顆躺著的蛋呢! 不過 IO 這麼小,兩頭暗的細節會被中央亮的部分暈染洗掉,因此想看到這個躺著的 "蛋型" 衛星,最好等 IO 凌上木星本體對比沒這麼強烈時 (木星本體的視覺反照率 vs 全黑宇宙深空接近 0 的視覺反照率) 比較容易。以上圖而言,就在黑黑的投影的七點鐘方向,不過我看不出 "蛋型",如果當時 IO 再靠北邊一點點也許就有機會成功。



Europa transits (TSA-120; Baader MKV + 1.25X GPC; 5mm LE for 225X; #12 yellow; #80A light blue)


Europa 的 視覺反照率跟 IO 差不多,不過相反的它是南北兩頭亮白而中央肚子暗紅。這次看到的時候剛好是快凌出木星本體之時;國內同好 Mason 兄好幾次都有提示太陽照的方向現在會照亮 P side,注意觀察的確 F side 看起來暗一些,P side 亮很多...... 不過不管怎樣又大又亮的木星靠漆黑宇宙的球體邊緣相對起來還是算暗,不管太陽照哪邊都夠暗,暗到足以輕易對比出 Europa 本體。把握機會仔細看...... 我覺得的確有南北兩頭比中央肚子亮的情形呢! 不過因為我早知道答案,因此不太肯定是不是潛意識 "提示" 下的結果?


火星到目前看了 4~5 次,畫了兩次:


Southern Polar Cap and F side limb cloud (CFF 250CC; 10mm Ethos for 375X; #12 yellow)


這次看有點意外,本來沒打算要畫的,畢竟火星才長到 13 arcsec 出頭,只有土星的 70%,木星的 27%,然後位置也低,所以當時也沒帶雙目視上來,沒想到很意外的發現居然看得到一些表面特徵呢! 首先,第一印象是純白又大片的南極冰帽,冰帽的北緣還有顏色很深的線條,不知道是不是南極區的峽谷之類的地形? CM 96 度左右,中間接著南極圈暗色的地形特徵應該是愛麗西亞海 (Mare Erythraeum),左上方暗色區應該是 Mare Acidalium,這兩片海之間應該是著名的太陽湖... 不過當時是看不出來啦。

當時 "中央緯度" 大約 -21 度,"負" 的話表示我們看過去的位置在南半球,想像一下... 火星是不是有點向後傾? 因此南極區就露出更多啦;兩年前 2018 年七月底時火星 "中央緯度" 大約 -12 度,所以其實今年七月看火星還比兩年前同時 "後傾" 得更多,也因此習慣的南半球地形會跑得更高。



Hellas, Syrtis Major and limb clouds (TSA 120: MKV + 1.25X GPC; 3.3mm TOE for 340X; #12 yellow)


隔了一個月 8  月中,不用等下半夜了,23:00 多就能勉強看火星,大小從上個月的 13.5 arcsec 長到快 17 arcsec,中央緯度大約 -18.6 度,稍微正一些,不過還是蠻後傾的。目視表面特徵最明顯的就是那個圓圓篇亮的超大撞擊坑 "希臘" Hellas,另外右邊的大三角 Syrtis Major 快要轉過來,位置很高呢! 延著邊緣有明顯的白雲覆蓋。南極冰帽跟上個月看的比起來縮小很多,看來南半球炎熱的夏天來了,因為冰正快速的融掉 (昇華)! 我們知道火星繞日的軌道不是很平均,遠日點時是北半球夏天,近日點時太陽直射南半球,也因此南半球的夏天又短又熱,而北半球的夏天則較長較涼。


隨著火星越來越接近,準備接棒土星跟木星啦,下半年將有個豐富的火星季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