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初畫土星

之前也不曾好好觀察過土星, 最多就是為了認卡西尼縫以及數衛星有幾顆而已. 昨晚很意外的在梅雨季中竟出現了小空檔, 雲還是很多, 連月亮大半時間都躲在雲裏, 不過土星倒很穩定的現身, 此時最好用的就是能快架也能快收的輕裝組合啦.

Takahashi FC-100DC, Discmounts DM-4, Avalon T-Pod T-90

我還蠻喜歡看行星的, 因為觀測條件相對沒那麼挑... 很多人會覺得行星觀測要事事完美才行... 當然, Seeing 很重要, 不過 Seeing 可以等, 而且總等得到氣流平靜的一時兩刻, 更讚的是行星觀測不怕眼睛的適黑被破壞, 甚至有時還要故意去破壞一下. 所以也不怕月光, 滿月時有個行星目標看, 可以玩很久不會無聊.

今年土星傾斜 24~25 度, 環顯現的面積不小, 反射面積大, 看起來就格外明亮, 而且再兩年才會到達巔峰. 前幾天又正值 "衝", 太陽直射, 有點日正當中的感覺. 雖然目視各人甜蜜點都不同, 我自己則是偏好至少 200X 以上作細節觀察, 而且由於行星非 "點光源", 細節也是多少有點 "視面積", 往往我會盡可能把倍率拉高到極限來辨識各細節的亮度差異, 當然看起來不會銳利, 不過卻較容易區分出不同反照率的地形, 用雙目視裝置更好, 因為可以讓雙眼放鬆的看長時間.


TeleVue BinoVue with Nagler 3-6mm Zoom yields Max. 247X by only 0.4mm Exit Pupil


土星沒像前幾年那麼歪, 視野裏擺得蠻正的. 天空透明度很差, 不過寧視度還算可以, 很快就能在環兩側, 也就是環面積最大處認出卡西尼縫. 由於 "線" 是無限多 "點" 的組合, 每個 "點" 都到艾利極限展現繞射環, 環環相疊的結果會模糊掉邊界, 因此看到的卡西尼縫是比實際更寬的視覺效果, 帶著糊糊的邊界. 看到卡西尼縫就能分出 A, B 兩環, B 環很亮, A 環明顯暗一些.


第一次素描土星, 外框不是目鏡視野喔, 不然土星會畫成太小粒


就算是 4" 鏡, 也能輕易看出球頂端暗暗的北極區, 像戴了頂小帽子; 南半球很亮, 看半天其實我分不出應該位在中央最亮那條 "赤道帶", 北半球夾在中央與北極區之間可以分出一條暗帶, 這個也沒畫好, 深淺程度失真了.

本來以為很難認的 C 環倒是一眼就認出來, 由於南半球很亮, 所以界接著環的中間有一段黑帶區就相當明顯, 我是覺得沒認錯啦, 因為這一段很寬, 太寬了, 不像一般黑線被模糊放大的視錯覺.

本來沒寄望能看見球體在環上的投影, 不過北極帽兩側還真的有黑影, 我認真看了許久, 西側比東側面積大, 很肯定, 應該就是投影吧?



上面那張圖不是在屋頂完成的, 跟去年畫火星一樣是先有草稿再加工.
草稿幾乎是用尺畫的, 因為不斷在估計環的長與寬差多少? 環的最寬處比例? 球是圓的嗎? 極帽的比例? 各陰影寬度? 明暗分幾等? 每等分佈的面積, 比例?... 然後又因為畫得太小, 超難擦掉畫錯或要減色的部分, 最後終於動用到軟軟可以捏成細條的像擦以及模框尺.





畫得爛爛的, 是有表達出要強調的部份啦, 不過明亮層次失真太多, 還要多多練習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