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 "白矮星" 或號稱 "唯一易見" 無感的話, 可能要星艦 (Star Trek) 迷才可能有點興趣. 雖然小時候愛看得不得了, 但我還算不上是個道地的星艦迷, 不過對標上 "難得一見" 類的目標倒往往是膚淺的興趣勃勃... 先提一下為什麼 "難得一見", 離我們最近已知的白矮星前三名, 第三名叫 Van Maanen's Star, 它有 68% 太陽的質量塞在 1.1% 太陽的體積內, 很暗, 12 等多... 說實在它在哪裡我也搞不清楚. 另外兩顆一顆是完全沒機會的小犬座南河三 B 星, 還有一顆是對業餘而言也接近沒機會的天狼星 B. 不過這顆波江座 Omicron 2 系統內的 B 星倒是用小口徑就能一窺其貌的好機會, 大約 9 等亮, 距離主星 A 有 83 秒角, 是不是個容易的目標? 而且這個系統加上科幻元素之後又更加迷人了.
波江 A 星是赫羅圖上的主序星, 矮星 (Dwarf)... 這個, 依我淺薄的認識 (如果講錯敬請指正啊...), 赫羅圖上的主序星就是矮星, 或是巨星 (Giant), 怎麼分別呢? 基本上比太陽亮的就叫巨星, 比太陽暗的就叫矮星. 當恆星走到盡頭離開主序帶, 巨星就變成藍巨星, 紅巨星... 之類的; 矮字輩就變成白矮星, 棕矮星...
波江座 Omicron 2 系統裏面有三顆矮星, 分處赫羅圖上不同位置. A 星有 4 點多等亮, 天況好的話可以裸視到, 顏色黃橙黃橙的, 溫度與大小都跟太陽差不多. B 星就是我們的主角白矮星, 溫度可高了, 半個太陽質量塞進約 1.5 個地球體積裏, 而且它也有一個伴星 C. C 在主序帶的右下角落, 是一個屬於紅矮星的閃焰星, 不時會噴出閃焰, 算變星的一種, 所以也有一個變星代號 DY.
5.5" 鏡子下, 24.5 X 放大 (XL 40mm) 就可以看見黃橙色的 A 與蒼白暗淡的 B, 不過可能月光實在太亮 (SQM: 15.86), seeing 也不好, 我一直試到 280X 都拆不出 C 星, 遠一點有顆 12.4 等的星都一直看得見, 所以我猜受 Seeing 的影響應該比較大, 否則黃白紅的三色組合應該是挺別緻的. 不過在網路上到看見一個有趣的問答: 為什麼 B 比 A 亮這麼多, A 反而比 B 明顯這麼多? 其實原因很簡單, 大小差太多啦, 要看到距離我們 16.5 光年遠的 1.5 倍地球? 另外可能是光譜, A 星的光譜主要在人眼可視光譜內, 而 B 星主要落在人眼看不見的紫外線區.
圖引用自 Starobserver.eu |
下面這張應該算是科幻圖了, B 與 C 互繞, 然後又共同繞著 A 運行, 內圈那顆瓦肯星 (Vulcan) 就是想像出來的行星, 星艦迷航裏的瓦肯星跟瓦肯人.
圖引用自 Star trek fan fiction WIKI |
圖引用自: Starfleet |
底下這張應該是模擬我們透過望遠鏡看見的樣子...
圖引用自: Astro Bob 的 Blog |
任務沒有完成, 因為 C 星沒看到... 最後加減畫一下別名奔跑人星雲的 NGC 1977, 1973, 1975; 順便把 M42/43 還有疏散星團 NGC 1981 畫在一起, 月光很亮雲氣都被洗光光, 套上 Baader 的月光行星光害濾鏡雲氣跑出來一些, 套上 Ultrablock 雲氣跑出來一堆, 沒想到這麼好用.
NGC 1977-73-75 |
天體的亮度值常會讓人上當,明明是亮度差不多一樣是十等左右的星雲或星系,為什麼視大小大很多的那個天體在同樣觀測、拍攝條件下反而看不到或曝不出來。因為就是它大很多啊,一般人可能一時無法理解呵。
回覆刪除是呀, 而且當我們在看平均後的 "表面亮度" 其實也是個數字而已, 延伸性目標的特性也有可能打破這些規則, 比如說 M97, 或類似環狀類的目標, 相同表面亮度的目標, 邊緣亮會比中心亮更容易辨識呢 ^^" http://s00639.blogspot.tw/2014/01/sky-quality-meter.html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