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8年11月2日 星期五

NGC 663, NGC 637, 白玫瑰 NGC 7789, 大眼睛的 NGC 457, 雙星團, 以及兩個矮星團 NGC 147, NGC 185 觀察記

這期 12 月雜誌預告我最喜歡的專欄 "Deep-Sky Wonders" 現任掌門人 Sue French 寫了 20 年後決定要退休了!! 看見這消息就像知道你喜歡的一顆星下個月將會不見的不真實感。雖然這幾年隨著觀星經驗增加,更喜歡像 Howard Banich、Ted Forte、Steve Gottlieb... 這些深空目標寫得很深的文章,或者像 Ken Hewitt-White、Alan Whitman... 偶爾目標也選很深的專欄,不過 Sue 的文章還是每個月必讀的精神食糧。她挑選的目標類型極廣,照顧到所有不同程度的觀星同好,程度從淺到深,內容從業餘同好的聊天,到引述專業論文、期刊,器材從手持小雙筒到 15 吋大 DOB... 每個目標在她獨有帶點陰性的介紹下都像詩歌般優美,如果說我寫筆記有什麼動機? 或想模仿什麼的話? 那就是她了;除了風格以外,我還超欣賞她不談器材只談目標的態度......

不過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再美好的事物也有結束的一天,祝福她退休後更輕鬆舒適的欣賞星空啦! 我 "有點" 可以體會那種為了趕文章而看星星的感覺,雖然自己不過是做個人筆記而已,不過一旦開始寫目標後,或多或少都會發現有時這部份了解不多、有時那部份又沒看清楚... 然後趕忙去查資料、天黑後雲一開就換器材再上屋頂看清楚確認... 回頭想想,這已經完全不是 "休閒自在" 那麼一回事了嘛。

這幾天雖然月光很亮,不過夜空相當透明,希望能回到輕鬆沒壓力的觀星體驗,所以找些簡單的目標慢慢看就好。





趁有月光時拍個照,這兩張屋頂上的器材照我都很喜歡,黑白那張對焦遠方星星,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夜空裏獵戶座的星點清楚點綴,從亮到暗、再到暗裏的亮點對比呈現;彩色那張對焦近處器材,月光下色澤溫柔,器材的顏色對比帶著力量從夜的寧靜中襯出 ^^"



儘管在住宅區的月夜下,仙后座四週還是散落著許多美麗而且小鏡可及的目標。比如說 M 或 W 字仙后座兩個突峰附近,較扁的尖點 Delta 星東側有群以 M103 為首的疏散星團,之前曾用 FOA-60Q 畫過大視野圖:






其實應該說以 NGC 663 "為首" 較貼切,因為其它幾個星團相較之下都太小或太暗,而 NGC 663 看第一眼就會被它吸引。NGC 663 的疏散星團分類為 "Trumpler II 3r",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查過的疏散星團分類法,SEDS 用比較古老的 Shapley/Melotte 版本,大致上以小寫英文字母依疏密程度從 a 排到 g,"g" 之後就算是球狀星團。但目前比較多人用的,比如說 Wikipedia,Skysafari -- 用的是 Trumpler 系統,它比較複雜一點,總共三層,第一個是羅馬數字從 1 (I)  9 (IX) 表示集中的密度,最緊 IX 最鬆;第二位是阿拉伯數字從 1 3 表示亮度,由低到高;第三位是星團成員的數量: p、m r; p 代表 "poor",m "medium",r "rich",如果再接一個 "n",則表示星團在星雲中。

所以 NGC 663 Trumpler 分類是: II,3,r 意思就是: 很密(II),很亮(3),恆星成員數量很豐富(r) 的意思,不過月光下看不到這種風采...


STF 151, 152, 153 in NGC 663 (TEC 140, Mark V Binoviewer + 5mm LE/3.3mm TOE for 196X ~ 297X)

雖然星團裏的星星數目受月光影響看到的不多,不過 NGC 663 還有些特別之處,比如它的星點分佈看起來有 "一團一團",或說 "一串一串" "斷裂" 的感覺,而且如果看過很多不同的疏散星團的同好或許會發現 NGC 663 好像沒有什麼 "背景星",它的 "背景" 就像張黑紙? 因此之前也有人推論它的 "斷裂" 現象是因為暗星雲在前景的部分遮蔽,而純黑背景則是因為它位於一片分子雲前景。後面那個推論對了,NGC 663 是仙后座 Cas OB8 星協的一部分,其背後也的確是一片分子塵埃雲;不過前面暗星雲的推論則早被暗星雲專家 E.E. 巴納德否定,不過 NGC 663 處於一區星氣塵埃物質非常豐富的地方沒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它太 "斷裂" 的原因? 當年梅西爾找到附近的 M103 卻漏掉這個星點豐富的星團,一直到 1787 年威廉赫歇爾才幫它編號。

NGC 663 還常被提到的是它有很多在年輕星團才會有的 Be 星,Be 星的解釋我有看一些資料啦,不過事涉專業,還是不要班門弄斧亂講好了。另外 NGC 663 常會被提到的還有編號 STF 151,152,153 三組雙星,月光下最容易拆開的是 STF 153,主伴星都亮;STF 151 也分得夠開,不過因為暗一些所以倍率拉高比較好拆,STF 152 伴星比較暗要仔細看才認出。


別名卡洛琳玫瑰或白玫瑰的 NGC 7789 一直是我很喜歡的目標,一些較亮的星點弧狀捲曲,圍繞弧線週遭有更多更密的暗星,看起來就像一瓣瓣正面看過去的白玫瑰花瓣,花瓣間穿插暗帶間隔,更讓整個星團視覺效果立體十足,就像一朵盛開的花朵般美麗。


NGC 7789 (FC-100DL; 7mm XW for 130X)


可惜月光下無法呈現它整體的美,我在屋頂看過最美的白玫瑰是 12.5" 的 DOB,當然高山上就算 4" 鏡也能讓人目光久久無法離開這個目標。

位於 Orion-Cygnus 旋臂內緣的我們從天鵝屁股的銀河一路看到這裏理應都在看著自己旋臂裏面,很巧的大約從仙王肩膀一直延伸到雙星團附近破了個洞讓我們的視野足以穿過自己旋臂看向再外的下一條旋臂:   Perseus 旋臂這個洞被叫做 "仙后之窗",舉凡仙后附近的 M103、 NGC 457、NGC 663、甚至 M52,還有 NGC 7790、7788、7789、什麼 Berkeley 58、 Frolov 1、Harvard 21、King 12... 小精靈 NGC 281、心與魂的 IC 1848、1805,雙星團... 都是。不過 M52 白玫瑰 NGC 7789 倒有些例外...


IC 1848/1805 跟雙星團一樣距離我們大約是 7500 光年遠符合之前看秋銀河旋臂結構的介紹。白玫瑰 NGC 7789 雖然也距離我們大約 7500 光年遠不過年紀很老成員幾乎都是邁入晚年的紅巨星所以看起來不像雙星團那麼白藍白藍反倒顯得年老珠黃它之所以跟前面提到那些年輕的疏散星團混在同一區據推測它根本不是 Perseus 旋臂原生而是不知從哪裡誕生? 然後輾轉飄盪至此落腳的外來客相同的,M52 距離我們只有 5000 光年遠顯然位於兩條旋臂中央還不到 Perseus 旋臂,但推測 M52 是原生於 Perseus 旋臂就像 M6/M7,M23/M25,M11/M26 一樣都是後來漂出誕生區的星團。



雙星團是滿月時用大雙筒作 50X 畫的:


NGC 869, NGC 884 (Kowa Highlander Prominar 50X 82mm by TE-9mm)



NGC 637 在仙后 M 或 W 較平那個突峰末端的 Epsilon 星旁,2 度視野內另有兩個很不起眼的 NGC 輩疏散星團: NGC 609 與 NGC 559;其實月光下 NGC 637 也沒什麼看頭,它的 Trumpler 分類是: I,2,m 意思就是: 很緊密(I),中等(2),恆星成員數量普通(m):


NGC 637 (FC-100DL, 4mm TOE for 225X)



圖左那兩顆亮星不是它的成員,靠下面的兩三顆也不是,整體外觀看起來有點像拉鍊或階梯一格一格的模樣,張大眼睛認真數也才數到 10 顆出頭而已,看 Steve Gottlieb 網頁上他用 13.1" DOB 數也不過 20 幾顆... 所以成員真的不多。



回到 M 或 W 的雙峰附近,最吸引人目光的星團絕對是有雙大眼睛的 ET 星團 NGC 457 了:


NGC 457 (TEC 140, Mark V binoviewer, 11mm TV Plossl for 90X)


拿大砲打小鳥當然可以用雙目視兩隻眼睛一起看,NGC 457 的 Trumpler 分類跟前面第一個 NGC 663 一樣是: II,3,r。大眼睛指的是橘紅色 5 等亮的仙后 Phi 星與藍白色暗一些的 HD 7902, 兩隻長長的手臂最為傳神,腳就馬馬虎虎,反正外星人應該不需用腳走路,手長手指長倒蠻有可能,像我們這樣每天滑手機演化下去可能未來就是這副模樣了。




最後是兩個矮星系,NGC 147 與 NGC 185,回想幾年前找這兩個 9.X 等的星系真是痛苦萬分,沒想到畫過了 174 個不同的星系之後,現在可以在月光下輕鬆認出囉。 ^^"

NGC 185, NGC 147 (TEC 140, 21mm Ethos for 47X)


ㄟ... 其實月光下 47X 認得有點辛苦,倍率拉起來比較容易,圓圓正向著我們的 NGC 185 又比 橢圓拉長的 NGC 147 簡單:


NGC 185 (TEC 140, 6mm Ethos for 163X)

威廉赫歇爾在 1787 年用他的 18.7" 反射鏡只找到 NGC 185,好兄弟 NGC 147 要等 42 年後的 1829 年由他兒子約翰赫歇爾找到並編號。說它們是好兄弟也不為過,因為兩個星系相距不遠,雖然沒經過證實,不過也有人相信這兩個星系彼此具引力牽引拉扯,可是沒引力的潮汐尾啊? 沒散落的星串,也沒引力劇烈作用下活躍的區域證據... 不過 NGC 185 有很亮的核心,而且很集中,並且觀察得到微弱的發射光譜足以把它歸類為 Syfert II 型星系呢! 不過 NGC 185 比 NGC 147 老了近 40 億年,從這個角度說它們是兄弟又不太對了。


NGC 147 的平均表面亮度差很多:


NGC 147 (TEC 140, 6mm Ethos for 163X)


橢圓外型朝 北北東 -- 南南西 方向拉長,沒有明顯的核心;還有一個很有趣的觀察重點... NGC 185 看起來很 "實",但 NGC 147 看起來很 "虛",透明透明的,似乎可以看穿到其背後的樣子。事實上 NGC 147 真的就沒什麼氣體、塵埃物質,有人推測可能是之前繞著 M31 公轉的 NGC 147 曾經因為太靠近 M31,強大的引力吸走它大部分的氣體與塵埃物質?

這兩個矮橢圓星系跟 M31 身旁的 M32 與 M110 一樣都是 M31 的衛星星系,但是這要在 1943 年由天文學家 Walter Baader 以 100" -- 2 米半的巨砲解開其星點之後才獲得證實。


仙后附近這些美麗又各具特色的星團在秋高氣爽的夜晚可以輕鬆的欣賞,如果需要挑戰,NGC 147 與 185 也是很好的目標,大鏡有大鏡的優點,小鏡也有小鏡的樂趣,其實只要心裏沒什麼牽掛,就算只是抬頭裸眼看星空也是心曠神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