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的火星接近是我第一次認識這顆美麗又神祕的橘紅色行星, 當時種種興奮之情還歷歷在目, 沒想到時間一晃兩年就過去, 這顆 2.1 年繞太陽一圈的火焰戰神又再度接近. 火星在我們外側, 繞太陽比較大圈也比我們慢, 就像兩個繞操場跑的選手, 每次跑內圈的我們超車之後又追上跑外圈的火星時就是 "火星接近", 不過火星軌道比我們繞太陽的軌道橢圓, 因此每次我們追上它時, 火星與我們的距離就有點差距, 有時近一些有時會遠一些, 大約每 16 年遠近會循環一次, 上次最接近時是 2003 年, 下次是 2018 年, 現在正慢慢接近中, 所以今年看起來也是很大顆. 今年火星最接近時有 18.6" (arcsec) 大, 用比較容易想像的方式形容... 如果放大到 200X, 差不多就像站在 2.2 公尺外的地方看一顆乒乓球...... 不錯吧? 不過今年的高度比上次低很多, 受大氣影響, 觀測條件不佳, 要更有耐心等待好視像的片刻.
前年天氣好得不得了, 今年就很慘, 遲至上星期五 (4/22) 才有機會好好觀察, 畫下第一張圖. 兩年來變化很多, 上次還在用經緯台, 高倍觀察下一邊看, 一邊要追, 而且還是 "上下" 與 "左右" 兩個方向要微調, 還要拿小手電筒, 捧著畫板或畫本, 素描筆... 然後手忙腳亂的換目鏡, 濾鏡, 然後一邊畫圖, 恨不得有 4 隻手才夠用. 現在已換上赤道儀幫忙, 設定時間雖然長了些, 不過抓到目標後就能好整以暇觀察與記錄, 所以如果觀星不是走馬看花的話, 有自動追蹤能力的架台還是很必要的.
經過上次的洗禮, 現在對火星地形也有了些粗淺認識, 雖然偶爾還是會認錯鬧笑話, 不過看見一些顯著的目標還是像碰到老朋友般的興奮. 今晚首先進入眼簾就是快下山的 Syrtis Major, WIKI 把它歸類於高原, 中文翻譯為 "大瑟提斯" 高原, 也有人叫它 "大流沙", 事實上 Syrtis Major 沒沙, 是低緩的盾狀火山, 就是因為沒被沙覆蓋, 所以看起來是裸露黑黑的玄武岩本色.
今天觀測時間看到的剛好是以暗色大三角形 Syrtis Major 為主在一側, 大約經度(西) 300 度左右方向, 是比較容易有看頭的一面; 而對面 140 度左右的亞馬遜平原附近光禿禿一大片, 明暗特徵比較少, 所以也比較不容易觀察, 有些人就叫那邊 boring side. 我試著標註一些這面認得出的地形目標名稱:
由於火星自轉一圈花的時間只比地球多一些, 如果連續幾天都在同一時間觀察火星, 看到的地形特徵應該會差不多, 想看不同地區的話就要錯開相同時間. 火星跟地球一樣有春夏秋冬四季, 不過火星要花 2.1 年才繞完太陽一圈, 而且地軸傾角比地球大, 所以冬夏季都很長, 像現在正熱的北半球從一月初到七月初都是夏季, 北極圈比較傾向我們, 南極圈就縮到後面一些.
夏季太陽曬呀曬的, 北極的積雪逐漸融去, 這個時候看北極冠 (North Polar Cap) 只有小小的白點, 前陣子有幾次天氣很糟時硬要看, 結果 NPC 連看都看不到. 那漫長冬季下的南極呢? SPC 覆蓋在厚厚冰雪中, 不過往往同時也籠罩著一大片雲, 這片雲一直蓋著, 有人就叫它 South Polar Hood, Hood 我們知道是頭罩, 什麼什麼的罩子之類的意思. 也因為被這片雲蓋著, SPC 看起來總是沒 NPC 那麼雪白耀眼, 像 Syrtis Major 底下 (南邊) 積聚大片雲霧的 Hellas 盆地出現時, 經常會被人誤認為是 SPC.
除了極冠以外, 不同明暗特徵的地形地貌辨識, 也是觀察火星很有趣的部分. 通常在月面行星的觀察, 這類 "反照率" 差異叫作 Albedo feature. 在火星暗的部分叫 "海 Mare"; 亮的部分叫 "廣大地塊 Terrae"... 這是中文 WIKI 翻譯的 ^^". 這些地形可能是沙地, 岩石, 塵暴... 都有可能.
辨識 "南北" 向沒問題, 不過 "火星的" 東邊或西邊怎麼定義? 是從我們從地球看過去的角度, 東就是火星的東, 西就是火星的西? 還是站在火星時的東是東, 西是西? 其實好像兩種都可以. "Turn Left at Orion" 講月球那章就有提到, 大多數的業餘觀測者都採用前者, 也就是地球觀察者的角度東是東, 西是西; 但像 NASA 編的月球地圖就用後者, 兩個方向完全顛倒. 所以也有些比較認真的觀測者會用另種方法表示, "自轉方向". 轉過去的方向 (跑在前頭的啦) 是 Preceding side, 用 "P" 表示; 反之則是 following side, 用 "F" 表示. "通常" 我們又習慣把右邊當東, 左邊當西, 然後我們跟火星的自轉方向都是逆時針 -- 其實也只有金星跟大家不同 -- 所以 "P" side 就當作 "東"; "F" side 就當作 "西". 像我畫圖時都用天體漂移出目鏡視野方向標為 "西方" (W), 其實不一定是 "火星的" 東或西邊, 端看你習慣用哪種座標, 是不是很煩呀? 哈~
為了怕搞混, 底下我就用 "P" 與 "F" 表示好了 --
從黑黑的 Syrtis Major 往 "F" 邊看, 空出的一大片的明亮地形特徵, 火星地圖上由 "P" 向 "F" 分成四塊區域, 依序是 Aeria (埃及), Arabia (阿拉伯), Moab, Edom (Eden?) -- 不太好分, 看起來都差不多. 繼續往 F Side 移, 上下 (北南) 各有暗色地形夾下來, 北邊一大塊是 "Acidalium 海". 一般講海 (Mare) 都是指比較低的地形, 不過我查 WIKI, Mare Acidalium 並沒凹陷下去, 地形以低海拔平原 (Planitia) 佔大部分. 南邊則是以 "Erythraeum 海" 為主, 夾在兩者之間是 Chryse Planitia, 同樣歸類於 "平原". 但推測這邊是正宗的大型撞擊坑, 跟熟悉的月面撞擊盆地 (Basin) 一樣. 越過 Mare Acidalium 與 Mare Erythraeum 與其夾著的 Chryse Planitia 再往 F Side, 就會到達最廣大的一片亮地型特徵, 先是塔爾西斯高原 (Tharsis) 與 阿卡迪亞平原 (Arcadia), 塔爾西斯高原有以奧林帕斯山 (Olympus Mons) 為首著名的五大火山, 還有 "火星之眼" 太陽湖. 更向 F Side 緊接著的就是亞馬遜 (Amazonis) 大平原了.
觀察火星還有件很容易有成就感的就是看 "雲". 北半球炎熱的夏天蒸發或昇華了大部分北極冰層, 這些氣態成份在薄薄的火星大氣層裏到處漂盪, 有白白的冰雲, 稍有透明感的霜, 還有散佈在球體邊緣的霧霾 (Limb haze). 低層雲, 乾冰結晶散射, 塵土... 再結合眼睛於明暗交界處的特殊視覺現象, 常常讓人發現這些所謂的 "邊緣霧靄" 看起來呈現神秘的藍色, 尤其當 Syrtis Major 在邊緣時很容易觀察到, 甚至還有 "Syrtis Blue Cloud" 這個稱號呢, 據說用黃色濾鏡比較容易觀測到, 不過自己也還沒試過就是了. 其它零零散散的雲常盤旋在前面有提到的 Hellas, Chyse, 另外就是緊接著 Syrtis Major "P Side" 的 Libya. 除此之外, 有一種跟地球高山上雲類似的高山雲 (Orographic Cloud) 很容易出現在塔爾西斯高原上巨大的奧林帕斯山, 以及其它幾座高大火山上, 不過我猜這需要很高的放大倍率才有機會看到, 而且看到的景象通常是一片白雲中, 冒出小點點的山頭. 另外還可以注意觀察火星太陽照到方向的晨雲, 與對面的傍晚雲, 或許還有沙塵暴...
好吧, 講這麼多沒好天氣也是枉然, 希望老天多賜給我們幾天好天氣吧, 滿月也沒關係, 就是想看火星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