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

高橋尋星鏡改造失敗記

從小就覺得自己的手工藝天份很差,在那個國中還有工藝課的年代,我作的木工書架總是榫接不到,金屬加工小孔也從來無法上下對齊... 自此之後就與各種 DIY 活動絕緣,連試也不想試了。

不過 "自己動手做" 還是具有無比魅力,Borg 或其母公司 TOMYTEC 可能就是看準像我這種 DIY 朽木級的同好,提供無止盡的簡易組合產品讓自己可以建立小小的,微不足道卻又可貴的成就感。所以在拼完第一隻迷你小 Borg 尋星鏡以後,一方面好像多買了不少零件,一方面又捨不得這麼讚的一隻迷你鏡長眠防潮箱,決定讓尋星鏡變身小小折,也許這隻讓我迷戀不已的尋星鏡改造之後威力依舊不同凡響... 真的會嗎?


手上鏡子來來去去,沒想到跟最久的竟是這隨 TSA-102 來的 7X 50mm 尋星鏡

這個幻想,在分解開來之後出現更多謎團。首先, 它連消光都作得馬馬虎虎呀?



靠目鏡端的鏡筒內側,還染了不小一塊白色噴漆咧...

原本沒想過它的焦比到底多少? 實際測試之後才知道焦長大約是 200mm,因此是 F/4,F/4 的像場能多好? 不太相信。現在手上有三顆小鏡頭了 (後來又多一顆,變四顆),不妨比一比,Borg 55FL 說用螢石,據說綠光打過螢石會收斂一起,因此看起來是 "點",而不會呈現一條穿過玻璃的線,試試看就知道。

由左到右: Borg 6150; Borg 55FL; Tak 50mm finder

使用螢石的 55FL 顯示 4 個獨立不連續的 "點",另外兩隻都是兩個明顯的點,連接著一條比較暗的綠線。這樣看起來網路說的沒錯,不過為什麼 55FL 有 4 個點,而同是 doublet 的另兩隻只有兩個? 觀察半天我猜,Borg 6150 (應該是 2150 鏡頭) 與 Tak 50mm finder 應該是膠合的,就是兩片玻璃黏在一起中間沒空隙,而 55FL 是兩片式 air space。

小東西能玩的花樣就很多... 對了,抽屜裏好像有個作光柵測試用的 Ronchi 目鏡,沒星星拿路燈玩玩也好。




Ronchi Test 是很容易作也很容易解讀結果的測試法,其原理... 就不要在此班門弄斧貽笑大方啦,結果如上。其實也不知道有沒有做錯? 我有分別觀察焦點上,焦點前,焦點後... 問題是焦內條紋變少,焦外條紋變多,這是一定的呀? 為什麼查到對照結果的用圖,條紋不管焦內還是焦外都一樣多?

結果有點意外,看起來最好的竟是 Borg 6150 (2150 鏡頭),最差的是 Tak 50mm finder 鏡頭,不過是用手機且手持在拍,可能也會造成不小誤差吧? Borg 6150 的線條最直最平均,除了明顯的藍光色差外,看起來沒有什麼缺陷。55FL 與 Tak 50mm finder 對照圖表看起來都有球差,不過 Ronchi test 是 "定性" 測試,所以並看不出像差的 "程度"。另外一個疑問是像散差,因為實際上拿星點測試看起來都有程度不一的像散差 (星點對稱上下拉長,或左右變胖),不過在 Ronchi 測試都看不出線條歪斜的結果? 為什麼? 為什麼? ... 另外用螢石的 55FL 的確比較沒有某種顏色偏一邊的色差現象,還有就是 Tak 50mm finder 的條紋有些不太平整,甚至邊緣還有些凹凹凸凸。

高橋尋星鏡在上面幾個觀察,顯示出來的結果都不好,可是實務上的確從它就找到不少同好要用主鏡才辨識得出的深空目標呀? 仔細想想,好像也不很客觀,因為以前都是拿信達、GSO、Vixen... 來比,而最近改用 borg 6150 後,其效能令人驚艷不已,尋星鏡還真的厲害得像隻小主鏡般,一點都不輸高橋,甚至佔倍率優勢後更明顯壓過高橋性能。

下個懷疑就是消光,畢竟之前深刻體驗過迷光對清晰度的傷害,當高橋尋星鏡頭套在其它鏡筒後立即變得平凡不堪,這更加深幾分這個懷疑。新的 Borg 6011 鏡筒內貼有消光植毛紙,據說以前的 TMB 與 Tele Vue 鏡筒就靠這招讓消光成果直逼筒內的光柵設計,趕快拿來對比一下。

Borg 6011 鏡筒內已有貼好消光植毛紙

結果有鋪植毛紙的鏡筒果然明顯贏過沒貼的鏡筒組合...

請鐵工廠車一個轉成 Borg M57 規格的轉接環,就能開始玩 Borg 的零配件了


既然剛好網路看了一些筒內消光光柵設計方法,就把其中一個最簡單的方法筆記下來:



首先當然要先把鏡子成像的整個光路圖按比例畫出來,先假定我需要的成像大小是 30mm 好了,所以就是下面最左邊那個圖 (假設 90mm 主鏡,焦長 500mm)。目前這個組合配置全程都夠寬,應該不會造成週邊暗角情形。

接下來從成像平面畫條紅線到鏡筒 (當然是筒內) 對角... 這代表筒內反射的迷光,然後紅線與成像的綠線交接處... 意思就是筒內反射的迷光干擾到正常成像的位置擺上一組光柵檔住,這就是第一組的位置,下面中間那個圖。

接下來從主鏡另一端畫條綠線,通過剛剛擺放光柵的位置,延伸到鏡筒處,再從這點畫條紅色虛線再度抵達成像平面,如下面最右邊那個圖,紅虛線與成像的綠線交接處就是佈第二組光柵的地方。

然後就是一直重複以上兩個動作,最後就能把所有該擺放光柵的位置都標示出來。依我假想的 90mm F=500mm 配置,標 #1 的就是天然的光柵,標 #2 的位置假設鏡筒短一點也變成天然光柵,這樣就不用擺放一堆光柵了。問題是做光柵還挺麻煩的,是不是植毛紙貼一貼就好? 聽說曾有鏡筒設計成整個筒內滿滿像內鏍牙似的佈滿,這樣就不用算半天了,而且對焦座一定會動啊? 這樣成像的平面位置也不可能固定,那麼剛剛算半天的光柵位置不是完全算心酸的? 不過這種密密麻麻光柵設計成本太高,應該也沒人再採用了。

上面的對焦座模擬圖畫了滿滿的光柵,這是真的,羽毛對焦座整個光路就是這樣設計,AP 的天頂鏡 Maxbright 也是這樣設計,這些好貨真的很注意細節。

高橋尋星鏡的內光柵


回到高橋尋星鏡, 離開原本的筒身就像寄居蟹離開它的殼般脆弱不堪,加上只有 200mm 焦長若用有植毛紙的 6011 鏡筒,加上小天頂又對不到焦。搞了半天,最後還是把它拼回原來鏡筒,等那一天很想用時再拿出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