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23年4月27日 星期四

把 16 吋杜普生搬上屋頂了

其實也還好啦,當初請馬可先生製作時就打算做可以分解組合帶出門的架構,上屋頂只是拆拆再裝裝就好,拖這麼久也只是想説找天時間充裕時能優閒來搬:



整組拆一拆最重的反而是主鏡呢,而體積最大 (但重量最輕) 的是下面相片裡右邊連著上鏡筒的支架部分,當然支架拆下來後也變成幾件小東西了,但少掉一些拆、裝步驟總是方便,懶得拆的話可以整個骨架扛在肩上爬屋頂,看起來雖然有點可怕,不過其實還算容易:




架好之後看著夕陽等天黑,期待滿天星...... 結果天黑後是半天雲,真可惜。將就著天空有開的方向找目標;我的 "待看清單" 一直維持有兩份,一份是 "困難的",另一份是 "簡單的" ,看這種天況只能用 "簡單的" 版本了。大 DOB 沒自動尋星,那就 hopping 吧,本來第一個是位在英仙手拿盾牌上的 NGC 1513,不過半途中也有幾個不曾畫過的星團,先是 NGC 1496:


NGC 1496 (406/1800mm dobsonian, 6mm Ethos for 300X)


貼 DSS2 的相片比對一下:



因為是牛頓鏡看的,所以有把天文相片上下左右倒過來。目標是用 78X (23mm XW) 認出來的,霧霧一小團,180X (10mm Ethos) 看有比較好,星點也慢慢拆出來,可是天況不佳只能硬著頭皮上到 300X (6mm Ethos) 才完成素描。這片 40 公分鏡好像極限就這樣了,倍率再往上拉星點就變糊糊的,而且弄到 300X 後,seeing 又成為另一個變數,seeing 不好的話星點扭七歪八的也很難畫圖。走到這邊前有先試過天頂獵戶四合星的另兩顆,F 可以,E 就怎麼樣都看不到。





NGC 1444 也在附近:

NGC 1444 (406/1800mm dobsonian, 6mm Ethos for 300X)



DSS 2 的相片,同樣也有做上下左右的反向:




找 NGC 1444 時一定畫倍中樣最亮那顆 HD 23675 的雙星所吸引,雙星編號是 STF 446,+6.82, +9.89, 分開 8.8",PA 是 254 度 (2015 的資料)。不過, google 網路相片,不管是 WIKI 或上面這張 DSS2 的相片,伴星看起來 "好像" 都位在 PA 可能 20~30 度左右的地方,而 PA 254 度處看不出有伴星;但是如果 google "素描",素描都是親眼看的,伴星位置就跟我看的一樣了。不知道彼此運轉的週期如何? 會不會使因為動得快,而相片又多是很多年以前拍的?






最後主角就是 NGC 1513 了:

NGC 1513 (406/1800mm dobsonian, 6mm Ethos for 300X)


DSS2 的相片長這樣:



天況不佳,儘管拿這麼大隻鏡子看也沒數出多少星點;第一眼的感覺是大星團裡包著另一個小星團的兩層模樣,有點可惜,天況好的話應該是個頗為精彩的星團。





之後回頭去看雙子腳邊的 M35 及比 M35 遠三倍的 NGC 2158:

NGC 2158 (406/1800mm dobsonian, 6mm Ethos for 300X)



難得在平地可以看 NGC 2158 看這麼清楚,至少拆出不少星點,星點分布為長長一條,當然北側也有很多星點,不過分解不出來,看起來就霧霧偏黃色的一小片區域。





因為雙子座附近包括麒麟座有開,所以也看了一下去年好像忘了看的哈伯變星雲:

NGC 2261 (406/1800mm dobsonian, 4.7mm Ethos for 383X)



跟過去每次看的差不多,亮亮的頭拖著長尾巴,有點像彗星的模樣;仔細看尾巴形狀的雲氣,東側、前側比較濃而且拖比較長;西側雲氣短,西側邊緣貼著暗星雲,東西兩條分岔的雲氣尾巴夾著的暗部區域很清楚,其實當天能看到這樣就不錯了.... 畢竟用 40 公分鏡做到快 400X 耶,看不到就太慚愧了。




這幾個就是 16" DOB 初上屋頂的成績了...... 實在不怎麼樣,希望再度改造之後能更常上屋頂;要改什麼呢? 比如不用再墊椅子的 f/3.7 低膨脹係數玻璃主鏡應該不錯。






2 則留言:

  1. 以前在屋頂光害下看黯淡的疏散星團很執著看到多少星點,數量少的還要去查查看有沒有看錯,後來覺得這樣就算看到也很虛,看沒幾個星點哪算看到"星團",後來就全部再整理出來到山上重看,至少霧霧一片才算有看到的fu ^^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上山最大的缺點就是回到平地後大減架器材的興致 ^^"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