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常常像這樣~~ 繞了個大圈, 然後回到原點...
初學之時總是熱血蓬勃, 老師傅的叮嚀就像耳邊風, 往往把簡單的事搞得很複雜,
待最後若能體會一二之時, 才能恍然大悟.
回想當初買機器時, 老闆說... 其實很簡單, 預熱後 7 min 前把溫度定在差不多 150, 7 min 之後就定在一爆會發生的溫度, 然後就準備收成了... 當時哪聽得下啊? 又看了什麼趙爸, 陳爸... 一堆什麼 1/2 控溫, 2/3控溫; 讀了亂七八糟一些烘焙理論, 化學熱變化, 還有大師的烘焙曲線解釋... 這麼簡單就能烘出好咖啡才有鬼咧...
烘了快一年了吧? 直到最近才有一點點領悟...
如果要 "玩" 烘焙, 那就買瓦斯版... 這是指 RF 300 的產品線而已啦.
如果只是要烘你日常飲用的咖啡, 買電熱版是有其道理的, 哈哈...
因為老闆已經把他的烘焙曲線大致做進機器了, 不然人家為什麼可以申請專利?
所以你只要依照老闆的指令, 兩個動作, 真的就可以烘出還不錯的咖啡豆呢.
如果真的很愛玩, 再買一台小台的 RF-200 瓦斯版好像還不錯...
也是因為最近溫度計一直出問題, 讓我不斷嘗試盲烘豆, 盲久了, 倒是比較去注意豆色, 煙量... 之類的實體烘焙現象. 溫度計方面先是線頭夾爛了, 換地方擺測溫線, 整個升溫經驗就亂掉. 然後換數位金屬棒, 失敗後又換金屬感溫棒... 全都失敗, 感溫太....慢啦. 這禮拜更慘, 突發奇想把爛掉的 k-type 線頭剪掉, 結果溫度計完全失靈...
沒有溫度計, 只好憑經驗烘了, 試了幾次後, 再檢視每次的烘焙紀錄表發現... 對呀, 幹嘛這麼麻煩? 就像老闆說的 7min 定 150, 然後定一爆溫度就可以翹腳等下豆啦? 只是所謂一爆溫度(機器的)還沒抓到而已, 200 應該不夠, 210 也許可以, 不然就給他直接衝到一爆再關火, 就沒所謂的滑行罷了...
接下來我要試的是: 7 min or 7.5? 8? ... 設 150 度 or 160? or ... 然後再設定為 200 度? 210? ...?
先來找一隻可靠的溫度計先...
**************************************************
事隔多日...... (2013-03-26 update)
尋找最簡單的 RF-300 烘豆法似乎出現, 哈哈...
就是: 以 250 gm 生豆為例, 預熱到差不多 200 度, 測溫線位置在擋板底下穿上去約 2 cm.
7 min 內定在 150 度, 7min 之後訂在 230 度... 對, 沒錯... 是 230.
加溫情況是這樣... 大約在 3~4 min 間 (100~110 度, 不太一定) 機器會自動加熱,
加熱 2~3 min (115~125 度) 會停,
7 min 過後強迫加熱, 約在 10.5~11.5 min (180~190 度) 會停,
停得還真剛好, 準備迎接一爆的到來, 做個小滑行...
大約停火一分鐘左右 (200度左右) 開始一爆, 試了好幾次都大致如此.
當然, 室外溫度, 濕度, 不同生豆.... 有很多影響的因素啦, 以上數據參考參考而已.
看起來挺好的呀, 我微調了好幾次的 "幾分鐘"起... 設定為"多少度", pattern 大致相同.
實際試喝的結果也不致太離譜, 應該說還蠻不錯啦...
那就先這樣再玩一陣子囉...
**************************************************
事又再隔多日...... (2013-04-23 update)
烘了坎貝朵最後半磅, 喔... 烘了五公斤, 都快膩死了... 下次再也不要做這種買五公斤的事了.
另外新買玻利維亞卡拉維那...
相同設定, 跑出來幾乎一模一樣的曲線, 該稱讚機器穩定嗎? 哈哈...
這樣的話再來省略一個動作...
從頭來說...
1. 預熱到 200度, 進豆 250克, 測溫線從擋板底下伸進約 2公分.
2. 進豆後定溫 150 度... 一直到 7 min.
3. 7min 後就直接開火加熱, 也不需要定什麼 200, 210, 220 還是 230, 就一直開火就好了.
4. 等到 185度就關火, 餘熱會衝到 200 迎接一爆, 剛好滑行一下, 屢試不爽.
# 黃色是電熱加熱, 橘黃色是一爆點
下次開始來研究二爆了.
**************************************************
事又再隔多日...... (2013-05-20 update)
這個方法用了多次以後, 發現不管怎麼烘, 結果都差不多,
大致可分成兩段,
後半段是從 7 min 起, 更是固定中的固定,
因為就一直加熱, 到 185 ~ 190 度左右關火,
然後一爆就發生在溫度上升停滯處, 非常恰好, 而且這一段升溫曲線也相當平穩.
對只要求一爆的我而言, 算是抓到了關火點啦.
前半段就沒那麼理想了... 如果把 "應該從頭到尾曲線都很平穩" 當作前提的話.
當然回到以前事先設定好升溫目標, 手動調配開關火, 也是可以大致弄出來啦,
不過又要兼顧輕鬆簡單的話, 目前的偷懶法萬無一失嗎?
錯... 因為昨天就出現意外, 其實之前也出現過, 只是沒有很認真觀察.
連續烘第二鍋, 結果每次 3~4 min 起機器自動加熱沒有發生?
我猜一定會發生, 只是會發生在更晚, 也許在 5~6 min?
這樣可能會有一個問題, 就是距離 7 min 強制加熱時間太近,
可能會提前一爆, 這樣好嗎? 我也不知道...
所以我沒等機器自動加熱, 4 min 起強制加熱它 2 min... 就跟前幾次的加熱模式一樣.
連續烘的升溫曲線整體都拉快拉高, 所以比平常早 1 min 一爆與下豆, 其實也還 ok 啦.
那這樣的話, 我也不用再訂什麼 7 min 150度了,
反正就差不多 3~4 min 時給它加熱個 2 min 後關火,
然後 7 min 起就一直加熱, 直到 185~190度時關火等一爆.
幹嘛執著在自己開關火? 就因為不信任機器, 要等待機器自動加熱這件事就很沒信心啊
再貼一次這幾次的烘豆紀錄, 最後一次就是連續的第二鍋...
順便提一下, 這次的薩爾瓦多 El Carmen (H.I.Q.) 日曬豆真是讚,
香氣豐富, 口感甜順, 餘韻久久不散, 我已經好久沒喝到這麼棒的豆子了.
Excel 表裏最後烘的三次, 一爆點標了兩格, 是因為第一聲一爆隔了很久又來一次只有一聲的一爆? 有點搞不清楚該用哪點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