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顯示具有 烘咖啡豆紀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烘咖啡豆紀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調整升溫節奏 -- RF300 電熱版心得

超久沒做烘豆記錄了, 一年來越烘越懶, 好久一陣子都用這種方式烘出不好也不壞的豆子喝...




這樣烘, 到後來連紀錄都省了, 下完豆關火等 3.5 min 開始升溫一分鐘關火一分鐘, 再升溫一分鐘關火一分鐘, 然後持續升溫等溫度到 185 以上關火, 溫度升到差不多 198~200 升不動了, 滑滑滑... 一爆出現, 看是想要爆到怎樣, 下豆完工. 這條曲線叫現在三年級的好寶寶來操作都沒有問題呢.

應該說... 大致上沒問題, 意外還是常常有, 比如說, 還蠻常因為前半段溫度拉不夠高, 後半段就得拖比較長, 好幾次得烘到 16, 7 min 才一爆, 不知道這樣會不會磨掉豆子一些細微的風味?

回想很久以前我是想辦法去做 7 min 150度的升溫曲線, 因此把一爆弄到 11~12 min 發生, 這也有風險, 風險就是還蠻常把豆子烘成 body 弱弱的結果, 試了很多次以後覺得 13~14 min 一爆是比較安全的時間... 問題是想用電熱版控溫基本上就是難度頗高的一件事, 因為熱不是隨叫隨來, 也不是隨叫隨走, 你還得熟悉手上機器的升溫特性才搞得定. 再來... 也不希望跟以前一樣盯著碼表, 溫度計... 不停觀察升降溫幅度, 開火關火忙個不停... 所以想做兩個實驗, 但前提都是要 "有節奏" 的開火關火, 為什麼? 因為簡單, 重複一樣的節奏當然比較簡單; 還有我覺得機械式的東西, 又是電熱版... 有規律節奏必然產生相對穩定的升溫曲線. 所以實驗一是進豆降溫到溫度反折點後, 開始規律的開火一分鐘關火一分鐘... 為什麼是一分鐘? 這也是隨便試的, 半分鐘太忙, 2 分鐘似乎又不是這台 RF300 加溫棒的持續力... 然後到 7min 後持續加熱, 之後跟以前做法一樣. 實驗二同樣是進豆降溫到溫度反折點後, 開始規律的開火一分鐘關火一分鐘, 直到溫度到 150 度 (不管時間了), 然後持續加熱... 我比較喜歡後者, 因為少盯一次手表, 看碼表跑令人緊張, 不好不好.

結果是時間到 7min 時差不多就 140 幾度, 於是進入第二階段加熱.

  
 
 
目前發現的好處有, 前半段的加熱期升溫頗穩定, 每 30 秒 4~5 度, 後半段 6~7 度 (好遜喔), 開火一分鐘關火一分鐘的節奏三次以後 RF-300 有點不夠力支撐每 30 秒 4~5 度的升幅, 此時剛好差不多 7 min 左右, 正好轉換做下半段的全升溫...
 
這隻豆子有點特別, 一爆溫度要 203 ~ 207 左右, 所以關火滑行時間有放比較晚.
 
 
 
(4/22 update)
 
今早把兩種曲線烘的同一支豆做個比較... 不能說是 AB 測試啦, 因為下豆時機不同, 前一種是一爆尾巴下豆, 新烘法是一爆中段; 都是用 V60 濾杯濾紙手沖, 滴水萃取總共約 120~150 秒, 中間有斷水 10 幾秒. 豆子不錯, 搭網友 iCat 便車合買的 "耶加日曬沃卡合作社阿利姆小農".
 
新烘法餘韻很強, 久久不散; 酸味沒有舊烘法明顯... 奇怪? 明明烘比較生. 新烘法的口感很厚實, 仔細品嘗會發現風味蠻複雜的, 可以分出好幾種不同的味道; 不過我也蠻喜歡舊烘法的簡單明亮, 會不會我把新烘法再養久一點也變一樣? 不過測香味與口感我是大外行, 純粹粗略感覺而已. ^^"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尋找最簡單的 RF-300 烘豆方法

事情常常像這樣~~ 繞了個大圈, 然後回到原點...

初學之時總是熱血蓬勃, 老師傅的叮嚀就像耳邊風, 往往把簡單的事搞得很複雜,
待最後若能體會一二之時, 才能恍然大悟.

回想當初買機器時, 老闆說... 其實很簡單, 預熱後 7 min 前把溫度定在差不多 150, 7 min 之後就定在一爆會發生的溫度, 然後就準備收成了... 當時哪聽得下啊? 又看了什麼趙爸, 陳爸... 一堆什麼 1/2 控溫, 2/3控溫; 讀了亂七八糟一些烘焙理論, 化學熱變化, 還有大師的烘焙曲線解釋... 這麼簡單就能烘出好咖啡才有鬼咧...

烘了快一年了吧? 直到最近才有一點點領悟...

如果要 "玩" 烘焙, 那就買瓦斯版... 這是指 RF 300 的產品線而已啦.
如果只是要烘你日常飲用的咖啡, 買電熱版是有其道理的, 哈哈...
因為老闆已經把他的烘焙曲線大致做進機器了, 不然人家為什麼可以申請專利?
所以你只要依照老闆的指令, 兩個動作, 真的就可以烘出還不錯的咖啡豆呢.
如果真的很愛玩, 再買一台小台的 RF-200 瓦斯版好像還不錯...

也是因為最近溫度計一直出問題, 讓我不斷嘗試盲烘豆, 盲久了, 倒是比較去注意豆色, 煙量... 之類的實體烘焙現象. 溫度計方面先是線頭夾爛了, 換地方擺測溫線, 整個升溫經驗就亂掉. 然後換數位金屬棒, 失敗後又換金屬感溫棒... 全都失敗, 感溫太....慢啦. 這禮拜更慘, 突發奇想把爛掉的 k-type 線頭剪掉, 結果溫度計完全失靈...

沒有溫度計, 只好憑經驗烘了, 試了幾次後, 再檢視每次的烘焙紀錄表發現... 對呀, 幹嘛這麼麻煩? 就像老闆說的 7min 定 150, 然後定一爆溫度就可以翹腳等下豆啦? 只是所謂一爆溫度(機器的)還沒抓到而已, 200 應該不夠, 210 也許可以, 不然就給他直接衝到一爆再關火, 就沒所謂的滑行罷了...

接下來我要試的是: 7 min or 7.5? 8? ... 設 150 度 or 160? or ... 然後再設定為 200 度? 210? ...?
先來找一隻可靠的溫度計先...

**************************************************
事隔多日...... (2013-03-26 update)

尋找最簡單的 RF-300 烘豆法似乎出現, 哈哈...
就是: 以 250 gm 生豆為例, 預熱到差不多 200 度, 測溫線位置在擋板底下穿上去約 2 cm.
7 min 內定在 150 度, 7min 之後訂在 230 度... 對, 沒錯... 是 230.

加溫情況是這樣... 大約在 3~4 min 間 (100~110 度, 不太一定) 機器會自動加熱,
加熱 2~3 min (115~125 度) 會停,
7 min 過後強迫加熱, 約在 10.5~11.5 min (180~190 度) 會停,
停得還真剛好, 準備迎接一爆的到來, 做個小滑行...
大約停火一分鐘左右 (200度左右) 開始一爆, 試了好幾次都大致如此.
當然, 室外溫度, 濕度, 不同生豆.... 有很多影響的因素啦, 以上數據參考參考而已.


看起來挺好的呀, 我微調了好幾次的 "幾分鐘"起... 設定為"多少度", pattern 大致相同.
實際試喝的結果也不致太離譜, 應該說還蠻不錯啦...

那就先這樣再玩一陣子囉...

**************************************************
事又再隔多日...... (2013-04-23 update)

烘了坎貝朵最後半磅, 喔... 烘了五公斤, 都快膩死了... 下次再也不要做這種買五公斤的事了.
另外新買玻利維亞卡拉維那...

相同設定, 跑出來幾乎一模一樣的曲線, 該稱讚機器穩定嗎? 哈哈...
這樣的話再來省略一個動作...

從頭來說...
1. 預熱到 200度, 進豆 250克, 測溫線從擋板底下伸進約 2公分.
2. 進豆後定溫 150 度... 一直到 7 min.
3. 7min 後就直接開火加熱, 也不需要定什麼 200, 210, 220 還是 230, 就一直開火就好了.
4. 等到 185度就關火, 餘熱會衝到 200 迎接一爆, 剛好滑行一下, 屢試不爽.

# 黃色是電熱加熱, 橘黃色是一爆點



下次開始來研究二爆了.

**************************************************
事又再隔多日...... (2013-05-20 update)

這個方法用了多次以後, 發現不管怎麼烘, 結果都差不多,

大致可分成兩段,
後半段是從 7 min 起, 更是固定中的固定,
因為就一直加熱, 到 185 ~ 190 度左右關火,
然後一爆就發生在溫度上升停滯處, 非常恰好, 而且這一段升溫曲線也相當平穩.
對只要求一爆的我而言, 算是抓到了關火點啦.

前半段就沒那麼理想了... 如果把 "應該從頭到尾曲線都很平穩" 當作前提的話.
當然回到以前事先設定好升溫目標, 手動調配開關火, 也是可以大致弄出來啦,
不過又要兼顧輕鬆簡單的話, 目前的偷懶法萬無一失嗎?

錯... 因為昨天就出現意外, 其實之前也出現過, 只是沒有很認真觀察.
連續烘第二鍋, 結果每次 3~4 min 起機器自動加熱沒有發生?
我猜一定會發生, 只是會發生在更晚, 也許在 5~6 min?
這樣可能會有一個問題, 就是距離 7 min 強制加熱時間太近,
可能會提前一爆, 這樣好嗎? 我也不知道...
所以我沒等機器自動加熱, 4 min 起強制加熱它 2 min... 就跟前幾次的加熱模式一樣.
連續烘的升溫曲線整體都拉快拉高, 所以比平常早 1 min 一爆與下豆, 其實也還 ok 啦.

那這樣的話, 我也不用再訂什麼 7 min 150度了,
反正就差不多 3~4 min 時給它加熱個 2 min 後關火,
然後 7 min 起就一直加熱, 直到 185~190度時關火等一爆.

幹嘛執著在自己開關火? 就因為不信任機器, 要等待機器自動加熱這件事就很沒信心啊

再貼一次這幾次的烘豆紀錄, 最後一次就是連續的第二鍋...
順便提一下, 這次的薩爾瓦多 El Carmen (H.I.Q.) 日曬豆真是讚,
香氣豐富, 口感甜順, 餘韻久久不散, 我已經好久沒喝到這麼棒的豆子了.

Excel 表裏最後烘的三次, 一爆點標了兩格, 是因為第一聲一爆隔了很久又來一次只有一聲的一爆? 有點搞不清楚該用哪點來算...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烘豆紀錄: 衣索匹亞紅櫻桃計畫 Korate可瑞特日曬豆

這隻... 一次買了 5 kg, 折扣不少. 因為念念不忘幾年前第一次認識 "紅櫻桃計畫" 時, 喝到的那甜甜膩膩, 豐沛草莓餅乾香氣的衣索比亞咖啡, 我甚至都忘了產區是西達摩還是耶加雪夫? 因為店家後來也有進其他 "紅櫻桃計畫" 的豆子, 但是怎麼樣都比不上當時那隻.

所以... 也搞不清楚這次買的是那支? 在店裡喝時坦白說有點失望, 因為香氣雖然不弱, 但是遠遜於記憶裡的 "紅櫻桃計畫", 不過記憶常常會騙人就是了.

目前烘過三次,
第一次是定 7min 時 160 度:
預熱到 200 進豆,
約 3.5~4 min 時機器開始加熱, 加個 1.5~2min,
到 7 min 時鐵定沒到 160, 所以開始強制加熱,
之後要手動控溫了, 所以要一些經驗... 對烘豆機器的了解經驗...
我預定的升溫曲線目標是: 8min 170--> 9min 180--> 10min 190--> 11min 200
實際上考量電熱器的 lag 特性, 185 前我會關火, 讓溫度自然滑行降落, 大約會落在 200 度左右,
接近 200 時, 一爆開始, 接下來就要看自己想讓它何時下豆囉.
第一次讓它快爆完才下.

第二次是定 7min 時 150 度:
這是想試試延遲一些再下豆, 結果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手控溫時沒控好, 反而讓它更早爆.

第三次用第一次的烘法...


實際喝的結果, 第一次烘得非常滿意, 甚至覺得不遜於店家烘的. 店家烘的有種乾草味.. 有點像曬棉被的味道, 餘韻舌後會有感覺. 自己烘的香氣十足, 草莓那種微微酸香都有出來, 口感也不錯. 第二次烘的香味則遜很多, 不知道是不是下豆時拖太久, 把香味磨掉? 還是吸熱期太短? 第三烘還沒喝, 等喝完再來驗證.

書上說烘完馬上喝沒問題, 擺久了反而會去香味. 艾瑞絲老爹建議要"放", 至少放一週, 哪種說法正確呢? 不知道, 不過上一支睡美人莊園我擺了快 3 星期, 香味反而更迷人, 一種甜巧克力香味, 愛死了.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盲烘豆 -- 直達瓜地馬拉睡美人莊園

只注意溫度計上的溫度與手錶秒針的人, 溫度計掛了, 就像瞎掉一樣, 只能憑記憶裡的時間動作烘豆, 所以我才說我自己昨天在盲烘... 高手應該看看豆色, 煙量... 就能駕馭自如吧? 好令人嚮往的境界...

這幾次烘都沒寫紀錄了, 因為變不出新把戲啦, 哈哈...
實際上, 溫度計沒壞, 只是改了擺測溫線的位置. 之前從擋板底下穿過去, 因為夾得很緊, 所以位置都差不多, 但是感溫線也夾得快爛掉了, 看來需要買一隻硬的, 不知道有沒有金屬的? 這次位置微微伸進烘箱內.

這支是直達的一般般耶加日曬豆, 預熱 200 下豆, 溫度居然一路往下走, 平常 1~1.5 min 反曲, 今天一路down到 3.5min, 因為機器自動加熱才反曲... 真是怪了, 伸進烘焙室應該比較準才對啊? 為何變動如此大? 不解... 不管它, 自動加熱 2.5 min (平常 1.5min) 到 177 才停 (平常 120). 加熱一停, 溫度開始往下走... 平常我是不允許這種情形出現的, 怎麼調都可, 就是不能回溫... 為什麼? 我也不知道, 也許看過哪篇網路文章吧? 回到平常強制加溫的 7.5 min 實在看不下去了, 就強制加溫, 溫度當然也一路飆升, 不管它, 差不多到 11min 就關火滑行, 平常約 183度, 此時是 223 度, 我想從豆色來研判, 結果當然不行, 因為平常都沒注意, >..< ||

拖了 2.5 min 才一爆, 平常 1.5~2 min. 爆得很弱, 很零散, 吸熱不夠? 我會強制加熱嗎? ... 以前的話就會, 因為怕它不會爆. 現在比較有點信心, 就給它撐一下, 平常 1~1.5 min後下豆, 今天給它撐到快 3min.

唉, 算失敗吧, 等一禮拜再來喝喝看, 不過分給朋友一半了. 曲線喔? 算了吧, 這麼醜不要見人了.

(2012/10/30 update)
足足擺了10天左右才喝, 很意外的... 不錯呀! 香氣與口感都是熟悉的耶家日曬豆風味, 更細微的就沒有仔細品嘗了, 不會澀也沒有悶焦味, 連我每次都搞到body太弱的缺點都不見了, 真怪?

(2012/10/31 update)
事實上是上上禮拜天烘的, 這隻比較貴, 瓜地馬拉睡美人莊園... 老闆真會取名字.
鑒於軟趴趴的測溫線位置飄來飄去, 於是上網買了一隻硬的測溫棒,


資料上說他每 2 秒就會 sample 一次溫度資料, 那就好... 不會重蹈上次用指針式的悲劇.
可是... 問題還是有, 我這笨蛋, 居然買了長度 28cm 測溫棒那款, 頭重腳輕, 要怎麼固定呢? 總不會要手持吧?


一樣預熱 200 進豆, ㄜ... 然後溫度就死在那裏不太動了, 因為信任爐子, 所以就不管溫度計了, 又是盲烘... 因為溫度訂在 150, 大約 6 min 出頭機器開始加熱了, 加到預定要手控的 7:30 還沒到 150, 所以就繼續給它狂升溫, 飆到 12min 時約 180, 過去經驗是 11:30 左右要關火, 看看豆色, 煙量 也差不多, 就關火了. 30 sec 後開始進一爆, 爆得唏哩嘩啦好不熱鬧, 差不多爆個 90 sec, 一爆尾段, 下豆收工. 昨天泡來喝, 濕香氣是很明顯的酸梅香, 可是口感有澀味, 沒有喝到雜味焦味, 但是有點不滿意, 烘程太短? 下次試試看吸熱蒸焙久一點, 理論上香氣會沒這麼尖銳, 口感要平順一點... 等下禮拜了, 最近烘太多有點消化不完.

(2012/11/4 update)
厚著臉皮把上次烘的拿給直達試喝, 居然大家都問我是不是烘錯豆了, 因為發酵味太重, 真是傷心... 要不是豆子長得大顆, 真的還蠻像非洲豆的, 還有人問我是不是烏干達的豆子呢... 烏干達? 只有好心的老闆娘說"有像啦", 人真好...

為了雪恥, 這次打算多烘 2min, 然後給他一爆爆完再下豆. 鑒於一直懷疑新的金屬測溫棒, 所以這次讓測溫線復活, 一起來量溫度比較看看,
一量, 問題就得到解答...
金屬測溫棒的反應慢好幾拍, 完全跟不上實際的紀錄, 所以早早拔掉... 天啊! 又來一次白癡購物記. 接下來用老方法烘.
不同的是這次一口氣烘 300g, RF "300" 耶, 為什麼不能烘 300? 哈哈... 結果還好啊, 升溫曲線差不多, 7 min 時 還不到 130, 離預設的 150 還差蠻多的, 也好...正好給他拖時間吸熱, 拖到快 14 min 半時才一爆, 爆得普普, 耐心等它爆完沒聲音才下豆.
等了三天才喝, 香味沒有上次鮮明, 不過味道平穩, 沒有澀味, 餘韻柑橘酸, 我覺得算不錯啦, 直達的美眉也說不錯, 那就好. 管他是真的還假的...

上星期發狠買了 5kg 生豆, 折扣真的很多, 如果不會膩的話真的很划算. 是幾年前讓我瘋狂愛上衣索比亞豆子的紅櫻桃計畫那隻.

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

簡化 RF300 烘豆動作

經過這一陣子手忙腳亂控溫的日子後, 對 RF300 的認識已經深了不少. 於是就想試試看, 如果不要這麼"忙", 有沒有辦法把曲線弄漂亮, 烘出來的結果也不錯?

實驗兩次的結果如下:
200 克生豆, 預熱到 200 度左右...

進豆後就定溫至 150 度, 然後不管它, 純粹做紀錄, 只要不降溫就好...
溫度緩緩上升, 約在 4 分多鐘 (110 度) 左右機器開始加溫, 加溫1~2分鐘又停了,

我假定 7 分鐘時要 150度, 這是因為已有相當經驗去控制機器每分鐘升溫 10 度, 這樣大約 12min 時可到 200度, 抓 12min 一爆... 因此, 7min 時就強制加熱, 因為溫度一直達不到預設值, 所以就一直加熱, 加到 180 出頭度, 就要關火, 因為大約會lag 1~2 min, 所以溫度會繼續衝到 195 度左右變成緩升溫, 差不多這時豆子進入一爆, 就順便做所謂的"滑行"...

結果還不錯, 吸溫蒸焙期曲線沒那麼平穩, 不過還能接受啦... 不知道這有沒有影響?
7min 後開始冒較多煙, 此時拉陡升溫曲線衝刺, 在一爆前關火, 最後碰到一爆的同時, 溫度接近停滯還能順勢做滑行一下... 後半段的曲線我還蠻喜歡的呢.

或許以後可以試試看 150度定到 8min, 延後 1 min 再強制加熱, 比較看看有何不同?

 
這支薇拉拿了 400 gm 請艾瑞斯烘, 店家說一爆末段下豆, 我看色澤是比我烘的顏色深一些, 而且店家烘的擺幾天還出油咧, 真的是一爆末段下豆嗎? 懷疑...
坦白說... 我厚臉皮的覺得, 我烘的香氣比較明顯耶, 特色都有出來, 香味尾巴有點"水味"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不過可能是最近沖比較淡, 又聞得太用力了... 還不都是上隻肯亞AA害的, 味道太濃郁, 要沖淡一點比較可口, 於是就改變習慣了, 也好... 這樣環保.

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烘豆紀錄 (碧利肯亞藍翡翠) --- 烘 3 次

這支是我買過最貴的生豆了, 當時可能被鬼附身, 碧利的客服小姐...聽起來很有媽媽的感覺, 不斷地稱讚我很有經驗, 可以試試看之類的鬼話...不是被附身是怎樣?

總之就買回來了, 上個月都在烘直達那隻水洗耶加, 直到今日才有機會烘這支貴貴的豆子. 阿姨有告誡說這支無敵酸, 要烘久一點, 久多少? 阿姨也支支吾吾, 所以我想...意思應該是說要自己試試看吧? 所以預設 14 min 做一爆, 比平常習慣多 2min. 用 200 度做一爆預設點好了... 總比設太低, 時間到了不會爆, 屆時又手忙腳亂催火也不是, 讓它撐著繼續等也不是, 來得好吧?

13min 左右 溫度到183 左右就關火, 14 min 193度一爆起, 真準. 15min 密集一爆, 15.5 min 差不多爆完, 下豆, 香噴噴. 豆貌又大又云, 希望喝起來不錯.

(7/24 update) 其實昨天就喝了, 拖好久...
香味是...莓香, 但是有發酵過頭的感覺, 就是水果很熟很熟, 熟過頭的香味, 不過沒有爛掉的味道喔. 喔...還有, 算是...酸香? "酸"會有香味? 是的, 喝過酸的人就能體會, 哈哈...口感順順的酸, 一點都不澀的酸, 所以就是我喜歡的酸, 算橘子皮的酸嗎? 會回甘, 甘酸的喉韻持續蠻久的.

我對這種很有特色的豆子, 愛得很快, 膩得也很快, 膩沒多久又開始強烈思念... 跟個人特色強烈卻又甜膩膩的情人一樣... 所以, 我打算下禮拜劈腿開另一袋薇拉隔著烘, 這樣才能夠在一起比較久...


(7/30 update) 陷入烘豆厭倦期, 糟糕...
可能是天氣太熱? 還是什麼原因? 想休息一陣子... 加上老爹幫人烘一鍋只要 150, 我想再留 2 次, 其餘的約 400 gm 請專業的來烘好了...
昨天更慘的是溫度計不知是壞掉還是沒電, 溫度亂跳, 5min 左右變白色, 6min 開始微黃冒小煙, 結果快 10 min 就來一爆, 撐到 11min 左右就下豆... 哇, 這次不知會變成怎樣, 也好... 試試看不同時間烘的, 搞不好另有驚喜.

溫度計壞掉沒意義的曲線...

(8/27 update) 懶人烘豆法
持續 1 個月的烘豆冷感還沒消失, 把剩下的 200 gm 烘一烘好了.
而且想要懶懶的烘...
所以, 預熱到近 200 度以後, 把溫度訂到 150 度就不管它了, 只做紀錄,
結果溫度升得還不錯, 緩緩爬, 差不多 4 min 左右機器才開始加溫, 加了 2 min 又停了,
我等到 8 min 時強迫加熱, 定溫到 170.
延遲約 1.5 min 後, 升溫開始快步走了,
差不多 12.5 min 時, 表溫 183, 豆色, 冒煙量都差不多了, 於是手動停火滑行...
13.5 min (表溫 193) 左右開始一爆, 然後爆得唏哩嘩啦的, 爆到尾段就下豆.

看一下曲線, 哇... 比以前控得要死還漂亮,
蒸焙時比較緩, 最後一段跑比較快, 也有滑行一段延長一爆區間...
不過沒喝不知道, 喝完再來報告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烘豆紀錄 (直達科契爾G2水洗耶加) --- 烘 3 次

以後喝完再來做烘豆紀錄, 不然不是在搞笑而已嗎?
這支豆是直達推薦"物超所值"的好貨...
我是不確定是不是物超所值啦, 但是這支豆子真的很好, 乾香氣就是那種甜甜的香, 沖泡後的花香也很明顯, 口感也超棒...
那自己烘的呢?

6/17 烘第一次, 160 g, 計畫做 12 min 190度一爆.
預熱時沒注意到熱溫度上到快 220 度,
不管了...就進豆吧. 1 分鐘, 約 98 度反曲...
因為已經在每分鐘紀錄區設好預定到達的溫度了, 所以就盡量把溫度控到那裏就好...
溫度到 185 左右是11分30秒...真準, 越來越熟這機器啦...於是關火給它滑...以前做這動作很沒信心, 現在就不怕了, 因為從豆色, 冒煙量...可以感覺它就要爆啦...最後 13min 時一爆,  沒像上次碧利葉門伊詩瑪莉野生摩卡爆這麼久, 爆不到 1min 就沒聲音了, 我還撐到 1min 才下豆, 所以豆色比直達烘的深一些...
放三天, 今天沖來喝...讚, 不覺得會跟店家烘的差很多耶, 唯一要挑剔的話, 是body沒那麼厚醇, 不過這搞不好是沖泡的問題...
因此我又回復信心了, 也許真的是碧利的豆子不夠優? 哈哈哈...自我安慰...

6/24 烘第二次, 160g, 也是計畫做 12 min 190度一爆. 要先寫烘豆紀錄, 結果可以候補.
事實上...計畫追不到變化...哈哈哈...
跟往常一樣, 預設好每分鐘溫度, 然後開開關關來調整火力...省略掉中間過程, 不過可以看圖...真的...調這台機器...臉皮厚一點說...已經接近爐火純青了, 那個曲線真是滿意呀, 前 6 分鐘真的是 3 度, 3度 穩穩往上爬, 後面加速時 5 度, 5 度...穩穩上升, 184度左右關火滑得漂漂亮亮...不過, 世事永遠無法一切完美的... 14min 時 一爆起 (這隻豆要到 197, 198 才會一爆, 果然每隻豆都不同...), 然後...然後...沒下文了? 不會這樣吧? 吸熱不夠? 應該不會啊? 雖比上次升溫慢一些, 但是也烘比較久一些了呀? 看顏色...還可以忍受, 不至於太黑...過了快 2 min終於又有一些零碎爆音...不會是二爆吧? 我的溫度沒到可以二爆的程度啊?  不管了, 快快下豆...喝起來會如何呢? 過兩天分曉吧...

6/28 update: 剛剛喝了, 還是很香, 不過沒那麼多樣化的香, 不知是不是烘比較久磨掉了? 比較偏糖香, 巧克力香. 入口不焦不苦, 水味有點重...太薄了啦, 甜味還蠻明顯的, 酸味不見了? 我還蠻喜歡這隻的酸味說, 應該真的是烘太久了. 餘韻有一些, 偏巧克力可可味...就這樣, 還有一次可以烘.


7/8 烘第三次, 180g, 計畫做 13 min 200度一爆. 其實跟以前一樣啦, 差不多就是 5min 時到 120度, 然後每分鐘上升 10 度的速度. 如果知道這隻豆的一爆點... 如說這支是 195~200, 185 度左右就關火滑行...怎麼這麼愛 "滑行"? 可能是自己也不會其他技巧, "滑行" 聽起來蠻酷的, 所以就每次都提一下...
既然這麼有把握, 預熱差不多差不多就進豆吧, 反正有辦法盡快把溫度控到預定的軌道上就好了, 這次的曲線比較像第一次, 所以一爆點也差不多, 不過這次爆得好多了, 報個一分鐘就下豆, 免得跟上次一樣把酸味都磨掉了. 改天再補結果囉, 不過這次因為太陽大, 藉著陽光仔細看了一下烘好的豆貌, 居然有不少烘得不平均的豆子, 真怪? 還有... 我覺得好的, 準的測溫線可能"非常"重要, 它就是 GPS, 你的車再好或再爛, 都要靠它導航.

7/16 update: 剛沖來喝, 如果直達的是100 分, 我想這次烘的也有 90 分吧? 哈哈, 每次烘到最好那次, 都是最後一次, 哈哈.


前天到艾瑞絲買了一隻烘好的玻利維亞飛燕莊園, 口感也是偏薄, 有水水的感覺, 所以... 也許真的是沖泡的問題, 或是... 也許是生豆的問題, 要有信心...不一定是自己不會烘啦...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烘豆記錄 (葉門伊詩瑪莉野生摩卡) --- 總共烘 4 次

這次的曲線看起來就很醜, 前面 5min 升溫太急, 後面要全力升溫時卻慢了下來, 設定200度一爆的缺點是...等到200再關火滑已經來不及啦, 溫度會一路飆升到 210, 慘...過兩天喝就知道了. 不過我已經擬定下次的計畫了, 12min: 200; 11min: 185; 10min: 170; 9min: 155; 8min: 140, 以上是要以RF 300 最大火力衝的. 假設反曲點在 70度, 每分鐘上升 10度, 因此11min 就要關火滑行...就是這樣試試看啦!

上次烘的耶加雪夫天然香水上回泡, 居然出現很讚的東方美人香氣, 今天卻怎樣都泡不出來...

5/15 update: 我知道了, 水溫要 90 度, 沖完 2 min 內要拿開濾杯聞, 就可以聞到, 尖銳時就是東方美人香, 鬆散一點就變成紅糖香...口感也很好, 冷一點就不行了.


2012-5-21 update:
先講上一次烘的結果...

...真爛啊, 雖然不太願意承認, 但是...有尿騷味, 像小寶寶尿布打開的味道. 那個味道如果再濃一點...就會變成巧克力的甜香味, 問題是...就到不了. 口感呢? , 油脂滑膩感, 有後韻, 但不是甜味, 有點像苦味又不太像, 鼻腔有煙熏味, 還有一點點梅香味, 但是不夠, 很弱...我看直達伊詩瑪莉的杯測, 裡面說要擺 7~14 天再喝, 也許喔, 因為比上禮拜擺 3 天好很多了, 上禮拜的真的是直接倒掉. 再給它放一禮拜再喝...


昨天烘法...想讓它 16 min 一爆, 慢慢烘, 看會磨掉一些雜味嗎? 所以就設定 16min 190. 往回推到 13min 160, 然後看反區點溫度, 再來決定每分鐘升溫幅度...於是出現底下的曲線. 問題有... 停火滑行時有點停不下來, 還是有點暴衝. 還有, 一爆爆了1.5 min 還沒爆完, 但是因為溫度還在升, 快升到210, 就不等它爆完下豆先, 不知結果如何? 到底我能不能烘好這隻豆呢? 好想趕快再烘喔!!

2012-5-24 update:
今天沒豆子了, 只好喝這隻第一次烘的 (12min 一爆的).
結果, 呵呵呵...尿騷味不見了, 而且仔細聞, 香味至少有 2 種, 我當然分辨不出來呀, 只是覺得...甜甜的, 巧克力? 可可? 低沉濃郁的花香? 口感呢...也不苦了, 鼻腔仍有些些煙燻味, 油脂滑潤的口感依舊, 也沒有酸味耶...倒是開始有一點甜味...可惜, 沒有了, 喝完了, 下禮拜來喝 16min 一爆那烘的, 這次學乖了, 至少擺到下星期四.


2012-5-27 update:
今天做 12 min 一爆, 以改善第一次烘這次豆的缺點為目標來烘看看. 一切順利, 除了前五分鐘升太快以外, 因為怕反區點以後無法追上預設溫度, 所以進豆後並無關火, 等到發現溫度升太快時再關已經來不及了. 這次的滑行也做比第一次烘時來得好一些, 但是還是升太快, 下次也許 11~12  min 間, 180~190 度間 就要關火滑了. 最後這次給它爆足 2min, 上次一爆都沒爆完, 溫度又一直升, 就忍不住下豆了. 烘焙曲線跟第一次幾乎一模一樣, 有準喔.


2012-6-3 update:
這是這隻豆最後一次烘, 因為之前分給別人一些, 所以剩下尷尬的 270 克, 想了半天決定做一次來烘. 計畫做 12min 一爆.
反曲點一樣, 約一分鐘左右 90 度, 跟 5/21 那次一樣, 所以就是讓它慢慢在5min 時到 120, 然後每分鐘昇10度的曲線, 順利的話, 第11分鐘會到 180, 就來關火了, 免得滑行時停不下來, 至少我確定到190關火一定來不及.
這次出現的問題是, 第6分鐘開始加溫後, lag 1.5 min才快速升溫, 這還ok, 因為剛剛溫度已經比計畫的高了, 等到第8, 9 分鐘時發現升太快, 必須減速時又要lag 1.5min, 在做最後衝刺升溫時還是會碰到lag, 因此曲線就不是很平順了...這也沒辦法啦!!
最後...比預計晚1.5min一爆, 這次滑行得很好, 差不多爆個1.5min已經沒什麼報聲了, 溫度似乎開始要下降了...就趕快下豆.

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烘非洲豆 (耶加雪夫天然香水) ... 總共烘了 5 次

膽子大了些, 於是打電話去碧利訂了: 葉門伊詩瑪莉的野生摩卡, 號稱"天然香水"香味的耶加雪夫, 各一公斤, 前面的 850, 後面的 800. 如果品質跟直達一樣的話, 那就便宜有 50%. 可是我也不會知道到底真相如何? 嗚嗚嗚...而且碧利的豆子沒有標莊園名稱, 讓人不太放心. 之前直達的文章有提到衣索比亞的合作社好像把各莊園的豆子混在一起分級, 所以現在已經分不出來哪個莊園了...不知是真是假? 不過碧利是老店, 我還在讀韓先生的書呢, 當然要相信一下囉.

本週烘的是"天然香水"香味耶加雪夫, 預熱 208 進豆, 200 gm, 1 min左右 85 度左右反轉, 每min 8~10度升溫, 13min 到 180度, 持續加熱, lag 約1min後 再 1.5 min 開始一爆, 爆 45 sec 左右下豆, 其實還爆得很厲害. 烘完的豆還很多外皮, 醜醜的. 這幾天泡來喝...保鮮罐打開就一陣香味撲鼻, 哪種香喔? 哈哈...不知道, 平常沒有認真記味道所以分不出, 米麥的香味嗎? 哈哈...泡完的濕香味也很明顯, 有黑莓香? 不是肯亞豆才是莓香嗎?  口感也很好, 真不錯!! 烘的插曲是, 升溫太快...比我之前的經驗快, 所以超過 160 後開始機動控溫, 沒有很規律加溫停溫, 把溫度上升控慢一點, 不下降就好. 到 13min時, 已經180了, 沒辦法再慢了, 就持續加溫祈禱一爆快來. 還好1.5 min內就爆了. 搞不好這樣的節奏也不錯, 下次試試看把溫度控得升慢一點, 看效果如何? 也許我該一階段一階段設定例如...5min 時該幾度, 10min時該幾度...


2012-4-16 update:
今天繼續烘這隻豆,
參考之前數字, 設定 16 min 一爆, 往回推 14, 12, 10, 8, 5 分鐘"應該"要幾度...
計畫好了就開始烘...
預熱到 201度進豆, 1min 左右 72度開始反轉...奇怪, 每次反轉的溫度與時間都不同.
開始用自己對RF-300這段時間培養的默契, 經驗, 了解...來反覆加熱/停止, 控制溫度在每個設定的檢查點"盡量"達到計畫的溫度, 果然...16min時開始一爆, 哇...真是有夠準, 趕快停火做滑行, 這次給它爆足一分鐘才下豆. 沒有上次爆得這麼熱鬧, 一爆前有暗暗悶悶的爆聲...還以為聽錯了, 下次拿這個來做滑行關火的時間點, 不然都是滑假的...



2012-4-23 update:
今天再......繼續烘這隻豆,
今天不同處是想嘗試 12 min 快烘. 依照上次經驗, 計畫在12 min 時到達 190度, 往回推...5 min 時計畫到達 120度...所以每分鐘升 10 度. ok, 試試看囉...
預熱到 210 度才進豆, 結果溫度一下就掉到 64 度...果然人算不如天算...反正接下來就開開關關的控火, 盡量把溫度控到預期的目標溫度, 結果...有夠準, 12min 190 度真的就來一爆了, 這次立刻關火滑...給它一爆爆完, 大概爆了快 2 min...下豆, 豆貌不錯, 希望好喝囉.

2012-4-29 update:
上次12min 快烘的結果還不錯, 明亮...什麼是明亮? 就覺得乾淨清爽不會黏黏稠稠的感覺, 莓果香很明顯, 有點像酸梅蜜餞, 有點甜, 不太酸...餘韻也是簡單的有點像橘子皮的酸, 不會很厚重黏拖的感覺. 所以今天也來快烘, 不過是要烘給一位歐巴桑名作家, 人家也是咖啡迷, 所以不能亂烘...
其實對機器熟了以後就好控制多, 重要的是要知道正確的烘焙步驟, 偏偏這個最沒人教, 因為他們都會說...豆子啊...都有其特色, 沒有標準烘法...就多試多烘吧...
ok, 預熱 202 進豆, 什麼? 103 度...跟之前也差太多了, 討厭的就在這裡...如果要升溫平穩, 就要以想要進一爆的溫度減去反曲點溫度立刻算出每分鐘該升幾度, 手腳哪這麼快啊? 所以目前就以 5min 120度為基礎, 分兩段, 第一段是想辦法把溫度在5min時升到 120, 然後第二段每分鐘升10度的速度, 12 min 時 190 度進一爆為設定. 反曲點太靠近120度, 所以就要慢慢升, 關火久一點, 開火短一些, 只要溫度不往下掉, 就這樣給他慢慢升. 結果今天 12.5~13之間一爆, 還好...沒差很多, 湊巧12min時關火, 那就當作滑行給他慢慢爆, 不過還是提心吊膽怕溫度往回走. 還好, 有氣無力的爆好久, 可能有2.5~3min吧, 好像真的沒聲音了...下豆. 冷卻後聞起來真的好香, 酸梅味真好聞.
我研判...測溫線比之前插得高一些, 較靠近爐心, 所以造成反曲點比以前高, 之後升溫控得較緩, 所以延遲了一爆時間...

2012-5-8 update:
這包生豆最後一次烘了, 還不錯...蠻喜歡的, 希望劃下完美的句點....
沒什麼不同, 200度進豆, 這次反折點約在 63 度. 一樣, 5min 作到120度, 預計 12min 190度一爆...按表操課, 結果... 13分鐘 200度左右一爆, 有提前關火, 算有作滑行? 持續爆了1分多鐘, 似乎沒聲音了...下豆. 香噴噴的!
檢討: 畫完圖看了一下, 一爆都在約 200 耶, 不是 190. 下次要改一下, 那我要用(1)5min 改到 130, 依舊每分鐘升 10 度, 12min 到 200. 還是(2) 5min 維持 120, 每分鐘升 11.5 度...這個太難, 先試(1)好了. 不過下次換豆子不知情況又變如何?

最近喝一隻艾瑞絲老爹烘的西達摩日曬G3 Kebado, 直達也有, 他們的杯測有到 90分耶...真的是...香到爆, 每次泡完, 我幾乎要把頭埋在杯子裡猛吸它的香氣, 久久不忍離開, 要高溫約90度左右沖, 香與味最棒...
這真是嚴重打擊到目前的烘培樂趣, 我想我一輩子也烘不出這種等級吧? 是不是以後就只為"新鮮"這個藉口, 烘普通豆子就好, 就當辦公室飲料吧...想喝好豆子, 多花點錢買別人烘的? 嗚嗚嗚...傷心...




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終於弄出一條比較美的烘焙曲線

今天烘剩下的 200g, 前幾天看別人怎麼用RF 300 才發現自己怎麼這麼笨? 測溫線從底下穿進去夾著不就好了? 不然實在受不了那個慢吞吞的指針式溫度計.

這次呢, 預熱到 200 進豆, 掉到 60 左右. 然後開火 60 秒, 關火 60 秒 ... 本想 30/30 控制, 但是覺得好忙喔, 就偷懶一下...這給我另一個想法, 該用"預期達到的溫度" 來控制火力? 還是該反過來用 "能控制火力的方式" 來設定該達到的溫度與時間呢? 假設我能控制機器的升溫幅度, 那我應該要做的就是確定一爆時間點, 來回推加速升溫衝一爆的時間點, 甚至滑行開始的停火時間點...沒辦法, 電熱式的就有lag咩.

溫度上升的很平均, 約 13.5 min 時, 開始冒比較多菸了, 豆色也褐得差不多了, 其實還可以再忍 30 sec...就沒有停火繼續加熱, 期望能在 3 min 內一爆...bingo, 果然在 16 min 左右開始爆, 立即關火做滑行, 30~60 sec 內爆得 pipipapa 很熱鬧, 比之前兩次好多了, 滑行不知道有沒有用? 理論上沒用, 因為要lag 1.5~ 2min, 可是事實上一爆時間比前 2 次久很多... 希望這次變好喝.

2012-3-11 update: 喔...真的很好喝, 香味是濃甜味, 一點點點...澀, 一點點點...焦, 除此之外, 我已經很滿意了, 口感濃郁一些了, 吞下去之後會有明顯的味道留在口腔, 舌頭周圍, 而且不再是洗杯水, 而是醇郁的味道.

2012年4月2日 星期一

新烘豆法大失敗

本週烘豆前做了幾個假設...或說是"計畫"也可以啦...

(1) 蒸焙完要加大火力讓一爆在接下來的 2~3 分鐘內發生
(2) 一爆時間延長些會焦糖化得好一些
(3) 升溫要平穩
(4) 烘豆放鬆一點, 又不是要營業或參加比賽, 幹嘛這麼嚴肅?

關於(1), 從上次的曲線一爆點回推 2min, RF-300 升溫會延遲 1~2 min, 那就抓 1.5 min, 所以...11min 時來升溫.

關於(2), 一爆第一聲起就降溫, 因為根本沒信心預測何時會一爆, 所以明知升溫會延遲, 也不敢預先降溫.

關於(3), ㄜ...會跟 (4) 衝突...

關於(4), 就...前 5 min 定溫 130, 後 6 min 定 160, 11min 起定 200...夠簡單吧?

烘 160 gm 薩爾瓦多蜜處理, H.I.U. cajamarca 農場, 直達杯測 94 分, 海拔 1650 m, 算高山豆吧?
預熱到 150度下豆, 指針式溫度計顯示降到 95度.
RF-300 設定溫度到 130, 加熱燈一直都沒亮, 我猜是烘焙室內溫度超過 130度, 而且指針式溫度計遲鈍有如蝸牛, 所以就不管它, 每 30 sec 記一次溫度 (未來要想辦法把測溫線伸進烘焙室內).
差不多在 3.5 ~ 4 min左右才開始加熱, 沒多久就到 5min 我計劃要調到 160 度的時候了, ok, 調就調...
到 11 min 左右了, 調到 200 繼續等. 如計畫, 1.5 min 後溫度開始上升,
結果再 3min 後一爆第一聲, 爆得好虛弱, 零零散散, 所以讓它爆個 60 才下豆.

覺得...蒸焙完升溫起點到一爆 3.5 min 太久了, 下次蒸焙到12min 再來升溫, 或者大膽用豆色跟冒煙狀況來決定升溫衝一爆的點? 還有...設定5min時 130度好像沒什麼意義, 可能還是要一開始就用開火30sec, 關火30sec來控制升溫, 曲線比較平順...

這次烘完幾小時就來試喝了, 無焦味, 也沒有苦味, 有點澀, 酸味明顯, 口感平淡, 甘甜? 沒有耶... 香氣, 乾香氣不錯啦, 泡出來的香氣淡淡地而已.

下午又再烘一次, 程序差不多, 結果這次一爆居然比早上再晚 1.5 min...天啊, 喝起來超酸澀, 我想是失敗了吧? 真是傷心......
2012-4-5 update: 放了幾天再泡來喝, 花香有了, 不過比較細, 弱...比較"後面"的感覺. 口感酸, 澀...因為喝完嘴內會有澀完後收縮的感覺. 剛入口時味道很重, 隨後留在口中的味道就很薄, 舌頭上留一點殘汁覺得像洗杯水, 不像好咖啡那種...就算殘在舌頭上的汁液也是味道十足. 吞下去後覺得餘韻鈍鈍的, 沒有那種清揚飄飄的感覺. 再放幾天囉...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改用指針式溫度計

先說...這次烘的是有史以來最棒的一次, 一樣擺 3 天後喝, 完全無燒焦味, 澀味, 雜味...香氣明顯. 口感...酸味的層次也有, 總之很滿意就是了.

改用參考指針是因為 T-type 線老是無法固定, 溫度飄來飄去的很討厭, 指針的反應雖然比較慢但是可能比較可靠. 指針的刻度是5度一格, 我會把稍微抓一下比例紀錄為: 6 , 7 或 8, 9, 端看針比較靠近哪一邊.

150 克, 預熱到 160度下豆, 降到約 90 度, 用 30/30 調溫...若升太快就關久一點, 升得快不快全憑感覺, 哈哈...結果...控出兩條升溫速度不同的曲線, 但是不是我要的時間啦, 本來希望像Rotate Fun 300 網站講的, 5min 時到 130, 10min 時到 160, 13~14 min時 190 一爆...其實這溫度不準, 因為我是看外面的溫度計溫度來控啊, 我得跟它們多熟悉一下, 抓參考用的溫度計的溫度為基準才對. 那兩條是這樣...前 6.5 分鐘是第一條, 升了 46 度, 平均每 0.5 min 升 3.5 度; 後面 4.5 min第二條, 升了 42 度, 平均每 0.5 min 升 4.7 度...升溫的速度跟前面講的第二段(+3度/30min)與第三段(+5度/30min)蠻接近的說...未來就先以這條曲線當範本練練看囉.

有 1000 元的金石堂禮卷一直不知該買什麼, 上禮拜一口氣買了韓懷宗先生的三本咖啡書來好好看看...

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

機器熟比買重要

當然...我想如果一次買到頂, 那就沒有問題啦. 問題是像我這種土菜鳥, 覺得平底鍋炒得也不賴, 就捨不得花錢買那麼專業的機器呀... 而且, 從小機器方能體會到"過程", 應該比按個鈕就完成有趣多了吧? 不然直接買店家烘好的不就得了.

上星期又厚著臉皮請教直達的人, 可能問題一直重複又不著邊際, 店員弟弟也只能無奈地微笑...唉...但是有抓到一個重點, 店員弟弟說他玩RF 300的心得之一是不要烘超過180g. 嗯...這的確是, 最近為了分給幾位歐巴桑每次都烘到超過 260g, 然後升溫的情形就很陌生了, 不過反過來說, 未來多烘幾次 250g 不也就會熟悉嗎?  店員弟弟給我這隻豆(薩爾瓦多 sata rita) 他們營業機器烘的設定, 脫水與蒸焙到 160~170, 然後抓 2~3 min 升溫到 190 一爆...我想他應該是化繁為簡好跟我解釋吧? 沒問題, yes sir!

星期六上午, 秤好150g 生豆...這支是日曬豆, 第一次烘日曬豆, 一爆聲相對水洗豆有夠小聲. 先架好溫度計, 這也是還沒研究出來的困擾, 因為那個 k-type 線軟軟的, 常常被豆子撞ㄚ撞的, 位置就亂跑, 當然量的位置不對, 溫度也亂跳...這次我同時把買機器時附上的溫度計夾上去, 不過...溫差很大耶, 反應也很慢? 後來就乾脆拿走了.





預熱到 200 度 (錯誤), 下豆...溫度降到 145, ㄜ...不是 90? 那...那...我要如何升溫到150? 曲線呢? 我只練會30 sec 開, 30 sec 關可以每分鐘升 3~4 度, 而且豆量不同, 這個30/30法搞不好也不適用.....好吧...那就盯著溫度計, 完全憑直覺開關火, 碰碰運氣看是否能控制到 10 min 緩緩升溫到 170, 每分鐘 2~3度? 為什麼抓 10 min? 其實我想脫水蒸焙到 12 min, 上次經驗會有 2 min lag.

結果呢...溫度是坎坎坷坷的在10min 爬到 170了, 升溫後 lag 約1分鐘, 我就知道...以後, 先把 150g 的控溫弄熟, 應該再烘個 4, 5次可以抓個大略吧? 一爆在快 15 min 時發生, 爆 30 sec 後下豆. 豆子外表有黑斑, 看看直達烘的...色澤均勻...進續加油吧!!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烘咖啡豆

說"炒"也可以, 一開始是聽直達老闆講...很簡單啊, 炒菜鍋炒一炒就好啦...所以要了一些生豆回家炒.

第一次是在廚房炒, 怕煙太大所以開了抽油煙機, 也不知道火侯所以一不耐煩就開大火, 等到豆子黑漆漆時已經來不及了, 抽油煙機太吵所以也聽不到什麼爆, 最後就一堆油油的黑豆, 好寶寶帶去學校當勞作鈴鼓的內容物, 可以叮叮噹噹外還很香, 不過就飲用咖啡本身而言算是徹底失敗.

接下來去光明一路的生豆量販店買了200克的肯亞AA, 當時正在喝直達烘的600元肯亞AA, 想說正好可以比一下. 這次不敢開抽油煙機了, 所以拉了延長線用電磁爐小火慢炒, 炒得有夠久, 快30分鐘才不甘不願的開始一爆, 也不知要爆多久, 所以就隨隨便便起鍋了. 喝起來還不錯, 平平淡淡, 也可以說中規中矩, 但是放個3~4天比較好喝. 缺點還是有, 第一, 銀皮黏鍋底, 炒起來會有焦味, 冷卻時飛滿天也很煩, 要掃很久. 第二, 火侯難以控制, 小火炒太久, 大火會燒焦...無解.

10月趁百貨周年慶跟Tiamo櫃買了 CR100 熱風式烘豆機. 大約6000元, 第一次用想說放一點豆試試好了, 結果全被吹到銀皮收集室了. 後來上網查了老半天才知道原因. 之後呢就用120克去烘, 機器很吵, 不過分得出一爆, 通常先熱機空吹2分鐘, 放豆子再烘3min 開始零零散散一爆, 15~30秒後密集爆, 再15~30秒後關電下豆. 這次烘的是哥倫比亞聖塔瑪塔, 直達老闆說水分多爆聲比較響, 這樣不怕聽不清楚. 香味很讚, 單一的香草香,  香得很...不過口感算薄, 味道停不了多久, 應該就是人家說的沒有body吧?

直達老闆說, 水分蒸焙時間太短, 還不到位, 升溫太快所以外殼快焦了裡面沒全熟就開始一爆. 我問老闆...那小火慢慢炒把水分蒸乾乾會比較好嗎? 老闆說那就變平平淡淡的風味, 水分最後還是要留一點, 留多少? 就是烘培的技巧與嘗試啦...不知道有誤會他意思嗎? 至少我接收到的大致如此...

所以...我買了電偶溫度計與k-type測溫線, 600元 Y拍買的. 網路上有位CR100達人用掀蓋與鐵網蓋頂來粗略控溫, 把溫度控制在170度蒸焙久一些(20 min)再蓋蓋子拉溫度給它到一爆...我先試到這裡吧, 成功了再繼續試他說開銀皮收集室的上蓋拉長一爆時間控制不給到二爆的溫度, 還有所謂的滑行...

趕快記一記免得忘記. 手上的豆是薩爾瓦多蜜處理, 下星期來動工.
 
 

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CR100 妄想控溫的失敗烘豆記

兩次都算失敗, 第一次是大失敗第二次算中失敗...可惡, 500元半公斤的生豆, 很貴的...

大失敗的經過是這樣的:
1. 熱機 3 min 放豆子 --> ok
2. 拿掉玻璃蓋以鐵濾網蓋做蒸焙脫水 --> 約 7min, 溫度升到170度左右, 此時豆色越來越黑卻聽不到一爆聲, 失敗的開始.
3. 蓋回玻璃蓋全速升溫 --> 也約 7min, 升溫到230度, 豆色更黑依舊無一爆聲, 持續失敗.
匆匆下豆, 此時聽到密集細碎的二爆聲, 完了, 大失敗, 因為很苦, 只好送給泡加奶的公司會計歐巴桑們.

中失敗就是昨天啦:
1. 熱機 2min 放豆子 --> ok
2. 拿掉玻璃蓋(不蓋了, 銀皮飛滿天)做蒸焙脫水 --> 約 5min, 溫度升到150~170度左右, 為什麼會有兩段溫度停滯? 因為戶外風很大, 沒風時可升到170, 有風時根本無法控制. 失敗的開始.
3. 蓋回玻璃蓋(拿掉銀皮收集盒上面的塑膠蓋)升溫 --> 約 2 min, 順利升溫到190度, 突然...溫度降到89...50...原來是定時器忘了調, 跑到吹冷風了, 真是晴天霹靂, 持續失敗.
4. 匆匆蓋回銀皮收集盒上面的塑膠蓋, 全速升溫, 可惜已經升不起來了.
2min後下豆, 此時才聽到一爆聲. 豆貌還ok, 香氣也有, 應該沒有很失敗.

下禮拜的計畫:
1. 不用熱機了, 直接放豆
2. 以鐵濾網蓋烘豆室做蒸焙脫水3~5 min,視豆色而定, 但絕不超過5min, 這個時間未來慢慢來抓.
3. 全部蓋起來加熱, 也不要拿掉塑膠蓋, 因為聲音會太吵聽不到一爆
4. 一爆密集30 min後下豆.
希望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