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Practice

2019年1月20日 星期日

新經緯架台與自動尋星初體驗

自從觀星開始作簡單的素描之後,慢慢就習慣非得要用有追蹤能力的架台才行,否則畫得手忙腳亂,記錄的品質也不佳。而到目前為止,自己用過所有具追蹤能力的架台清一色都是德式赤道儀;但對目視觀星新手而言,其實只有 "上下" 與 "左右" 方向的經緯儀是比德式赤道儀直覺許多,雖然用慣德式赤道儀後我是沒什麼障礙啦,不過經緯儀的先天架構還是有些優點,比如說它不用維持一個仰角的構造,所以 "通常" 會比德式赤道儀好收納、架設、搬運... 這點對像我要上屋頂觀星的族群來說還蠻方便的。不過天文器材市場以德式赤道儀為主流,頂級的經緯儀式架台又少又貴,最近有一款來自丹麥設計、製造的經緯儀式架台頗受好評,有電動馬達做追蹤,還有對應解決經緯儀先天頭頂像場旋轉問題的套件可以加上去作長曝光天文攝影,這台名叫 "黑豹" 的 Panther TTS-160 的主人就常 PO 他自己架上 TEC 140 拍出來的美照。其實還有很多前輩大師都有這隻架台,我知道 TEC 老闆 Yuri 有,松本大師也有,CFF 老闆 Catalin 是最先主動推薦我這隻黑豹的,然後我想到上海的 Howard 兄也有... Howard 兄不但熱心解說,還秒幫我跟 TTS 老闆 Niels 要了個好價錢 -- 直接把我推進深坑裏了, 哈哈! ...... 謝謝啦, Howard!


沒多久.... 東西就到了 ^^"

開箱一看,果然跟網路上的相片差不多,作工當然一流,最重要的是還頗有設計感,拿來當家具擺著都不錯!





後來決定連腳架一起買,因為連腳架也很有設計感,是我興奮的錯覺嗎? 還是北歐來的東西都是這種簡潔美啊?





連重錘也很漂亮:





買了兩顆 8 公斤有點太重了, 架 TEC 140 滿載時一顆就夠,而且位置連一半都不用下去就能平衡。





據說很多人都是看過這支影片後決定要買的喔......



結果開完箱,足足陰雨了一星期 >"<
看來待在北部沒什麼指望,上中部高山比較實在:





機械部分的組拆裝與操作,簡單到連我這種機械白癡都沒問題了,不過電子部分是另一個挑戰。其實不要笑我,雖然觀星已有幾年經驗,但我還是第一次用電子設備呢;我可以理解如果要能準確追蹤,定位後機器必須能夠持續記錄所有自動或手動的移動軌跡,因此我不能像之前操作德式赤道儀的概念一樣,鬆掉兩軸卡榫自行轉動方向粗調目標位置後,鎖緊卡榫再用電動控制盤微調定位...... 因為德式赤道儀已先平行好極軸,所以馬達不用思考,只要速度正確,持續運行就能大致準確進行追蹤了。但經緯儀沒有平行極軸的實體作業,因此他的運行必須參考內建的座標系統進行計算;所以得先正確設定好日期、時間、時區、以及觀測位置的經緯度資料,如果只用 1 顆星來校正方位,它的移動要用設定好的緯度來判斷極軸角度再來計算;如果用 2 顆星以上作校正,它就可以不管設定的經緯度了,純粹靠 2 顆星相對位置進行計算、追蹤。簡單!!

簡單嗎? 單星校正後,開始進行我人生中第一次 GOTO,單星用金牛眼睛的畢宿五,GOTO 到七姊妹 M45... 結果:





眼睜睜看著機器往相反方向走,而且移動距離還完全一樣? 只是方向相反... 試了兩三次都一樣,最後只好再多校正一顆星,之後反正全靠這兩顆資料作計算,所以一切都沒問題了。


想到那天.... 當我按下 GOTO 鍵時心裡真是充滿了罪惡感啊.... 哈哈!! 我是這麼老派、堅持手動尋星的頑固份子,居然墮落到自動找 M45? (而且還找不到 XD),這樣還有臉面對當初被我偷偷笑說只會看螢幕不會看星星的所有人嗎? 其實我也可以不 GOTO 手動操作控制盤移動到目標啦,不過就是想嘗鮮啊! 這兩天天氣好一些,北部也有機會看到星星了,不過月光也很大,因為還在玩這支架台,結果發現當目視不到參考星時,還好有 GOTO,不然可能要越野級的尋星跳躍了。只是每次GOTO 時總覺得 "好慢啊!",自己移動鏡筒找目標快多了說。





回家後趕緊請教了朋友們沒有相同單星校正後失敗的例子?當然也問了 TTS-160 的老闆,Niels 跟我說明了它的追蹤原理後推測應該是設定資料有問題, 後來是 Howard 兄覺得我的設定有點怪,因為他印象裡的經緯度設定其中有一個是 "負值"。趕快再翻一遍說明手冊,沒錯! 原來它的經度設定 "西經為正";"東經為負",而我們在東方的人多半習慣 "東經為正".... 改過設定後就一切正常了。


NGC 2281 (CFF 92; 5mm XW for 110X)

這個目標也是拾人牙慧,是 Sky News 裏 Ken Hewitt-White 專欄介紹大五角形御夫座附近兩個小五角形的有趣組合,其中一個是五角型包圍著一個疏散星團 NGC 2281。


還有一個小五角形的成員也很有趣:


STF 928, STF 929, STT 147, BU 194 (CFF 92mm)


找這種不用 GOTO 啦...... UU 這顆紅色的變星最好認,紅通通的;首入眼簾的是低倍就能看到三顆星的 STT 147;南側的 STF 929 有點一大一小,其實 80X (XW 7mm) 就能拆出;STF 928 則至少要 110 (XW 5mm),倍率拉到 160X (XW 3.5mm) 分得比較清楚;至於只分開 1.5" 的 BU 194 即便倍率拉到 230X (Vixen HR 2.4mm) 也不清楚,我看了半天似乎有些橢圓形,因此先標上位置,事後再查資料庫的 PA 值畫圖比對,猜對了耶!! 有機會再拿大隻的拆看看。



至於雙筒鏡呢? 經緯儀式的架台架雙筒簡直是天生完美:





之前想破頭要怎樣讓大雙筒追蹤? 不就正是這樣? ^^"


Messier 41 (Kowa Highlander Prominar 32X 82mm with TE-14)


真該拼組 10 公分的松本雙筒架上去 !!  :-)

4 則留言:

  1. 回覆
    1. 的確,^^" 上個月跟 William Yang 兄有討論到這個計畫,他要特製 10 set 的 ZS-103 BINO,我會先做一組 Prototype 微調,敬請期待喔 :-)

      刪除
  2. 其实我也是想你入手之后我好跟你学习,你的出勤率太高啦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太客氣了,每次從你的經驗分享都得到不少收獲呢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