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簿 Photo Album

2017年9月22日 星期五

從小細節認大目標 -- IC 1318A, vdB 132, NGC 6914, NGC 7822, CED 214



這是女兒 Line 給我的, 據她說... 我 FB 裏天文社團裏有不少討論串的內容跟她青少女朋友們的對話 "模式" 很像, 她用 "模式"... 顯然七年級自然第一課教 "科學方法" 有領悟到一些. ^^"


那我也不要裝菜了, 這幾個目標在平地屋頂都頗有難度, 能略略窺見其面貌, 除了平常練習累積的經驗外, 過去一禮拜每天嘗試不同器材與配件, 重複相同目標觀察也是關鍵之一. RASC Deep Sky Challenge Objects List 內有幾個經典大目標, 像巴納德環、IC 1396IC 1318... 都大得不知該從哪裡開始下手? 後來想想大目標裏總是有些很有名的小細節, 比如 IC 1396 裏的象鼻, IC 1318 裏的蝴蝶... 可以先從這幾個小細節開始把大目標的重點走過, 就像遊巴黎也不需要走遍所有大街小巷才叫去過巴黎吧?

上次畫過天鵝十字中心的 IC 1318 蝴蝶星雲部份 (IC 1318B 與 C), 這次目標則是把另一塊的 A 與旁邊的反射星雲 NGC 6914 畫下來 ---- 哪有這麼容易? 結果第一天就槓龜.

完全沒想像中簡單, 尤其我最怕的反射星雲. M20 那塊大大的就算了, 很多反射星雲都小, 然後它們是塵埃反射附近亮星的光. 想像一下, 在一顆亮星週遭有小小片的雲氣... 像不像目鏡不乾淨或筒內消光不良時看亮星的模樣? 超像! 所以通常我會移到其它亮度類似的星星旁比較, 是不是每顆星星都呈現相同情況? 如果是... 很遺憾, 看到的很可能並非反射星雲. 還有個稍微精確的方法就是, 所看到圍繞亮星的雲氣形狀是否不規律? 太對稱的很可能有問題, 不對稱的話把它移到視野其他位置是不是相同形狀? 畫下來, 尤其雲氣偏斜的方向, 然後再比對天文相片, 這樣就能知道是否真的看到目標還是其它原因造成的誤判? 像我第一次畫的 NGC 6914 雲氣位置就不太對.

就算後來用 TEC 140 畫的也很沒信心, 原因是要用到 Averted Vision, 直視看不到, 而且就算用 Averted Vision 也不是一直看見, 有時候有, 有時候怎麼都看不見, 這樣不免會懷疑是不是因為眼睛疲勞造成的錯覺?

Reflect Nebula vdB 132, NGC 6914 (TEC 140, 4.7mm Ethos SX for 209X)


NGC 6914 的命名有點混亂... 有人命名 3 塊反射星雲分別為 NGC 6914 A, B, C, 第三塊我看不到的在上圖中間偏右那三顆星三角形朝畫面中心的那個頂點, Skysafari 則是標在上圖圖外更北邊的一塊發射星雲, 也有查到的說這附近一大塊統稱叫 NGC 6914 Complex, 不過上圖兩塊雲氣靠右的叫 vdB 132, 其右下方看不見的那塊叫 vdB 131, 這兩個命名沒問題, 很統一. 上圖兩塊雲氣靠左邊的就不一定了, 有人說那塊才是正宗的 NGC 6914?


隔天用 Mewlon-180c 看, 這次就很滿意了, 雖然 vdB 131 不確定有沒有看錯? 不過原本那兩塊相當確定, 尤其 vdB 132 更是清楚沒問題.

Reflect Nebula vdB 132, NGC 6914 (Mewlon-180c, Leica ASPH Vario 25-50ww for 243X)


至於 IC1318A 就沒那麼困難, 我估計難度介於東西面紗之間.


IC 1318A (TEC 140, Docter UWA 12.5mm for 78X + Lumicon UHC)

我的觀察是編號 HD 193116 的 8 等星週遭圍繞的雲氣最厚, 北邊那串星也是, 夾在它們中間似乎有暗掉一塊. 隔天用 Mewlon-180c 看就更清楚:


IC 1318A (Mewlon-180c, XW 40mm for 54X + Lumicon UHC)

其實我的星雲一向畫不好, 原因是一直想不通如何把星雲的範圍正確表達出來, 很多星雲的邊界無法清楚界定, 大部分都會漸漸地... 漸漸地... 變淡, 淡到那裏消失呢? 描了一下邊線然後回到目鏡, 此時被紅燈稍微破壞掉適黑看見的邊線又不太一樣了, 等眼睛適黑一會兒看見的邊線又再度不一樣... 所以每畫一筆就有些微不同, 弄到最後想把看見的雲氣仔細表達出來真的是困難無比.


除了 IC 1318 外, 目前頭下腳上的仙王腳邊也有兩塊大雲氣, 編號是 NGC 7822 與 CED 214. 後者比前者明顯, 不過一開始我是鎖定 NGC 7822, 結果看了好幾晚都看不清楚... 怎麼這麼死腦筋啊? 這幾天沒有任何一天有想到移到旁邊看一下 CED 214? 也許是覺得 "CED" 一付很冷門的樣子? 當然 "編號" 往往都有很多說法.

有人說這兩塊統稱為 Sharpless 2-171 或 NGC 7822 Complex, CED 214 可以叫作 LBN 581, 另一塊就是 LBN 589. 我沒有這麼專業, 所以就跟著 Skysafari 叫瘦長那塊 NGC 7822/LBN 589, 圓的那塊 CED 214/LBN 581.

NGC 7822/LBN 589 (TEC 140, 21mm Ethos for 47X + Lumicon O-III)

坦白說這張畫得頗沒信心, 雲氣部分只有中央三顆星三角形週遭的比較清楚, 不過很確定雲氣延伸方向是往畫面下方橫的那列星過去, 到哪裡結束?延伸多寬?... 這些就完全沒把握.


NGC 7822/LBN 589 (Mewlon-180c, XW 40mm for 54X + Lumicon UHC)

隔天改用 Mewlon-180c 看就清楚多了, 也許跟鏡子無關, 前一晚 SQM 才 18.46, 隔夜有 18.96. 這半年光害在我們家這邊小鎮也悄悄變嚴重, 本來還以為是不是 SQM 用太久不準? 不過最近發現換目鏡濾鏡時怎麼越看越清楚? 記得以前都還需要手電筒啊?

發現的細節有, 雲氣最濃還是圍繞著畫面上半部呈三角型那三顆星, 雲氣往下從左上向右下一列星星, 雲氣的邊界線就在畫面正中那顆與其右下那顆中間切過, 還有畫面正中那顆的左上那顆星外側也是雲氣的邊界線... 當雲氣邊界線能夠像這樣很確定的知道從哪邊切過, 就算無法精確表達出其濃淡分佈, 對我而言也算是很有信心的觀測了.



旁邊的 CED 214/LBN 581 呢?

CED 214/LBN 581 (Mewlon 180c, XW 40mm for 54X + Lumicon O-III)


這個雲氣就夠明顯, 如果拿面紗比的話我覺得比東面紗難一點點而已. Sharpless 2-171 的這區域位在距離我們約 3000 光年遠的一坨巨大分子雲邊緣, 整個被包裹著. 上圖紅圈圈的上半部是個很年輕的疏散星團叫 Berkeley 59, 年紀大概只有幾百萬年. 幾百萬歲的疏散星團算年輕嗎? 我們以為很年輕的七仙女 M45 其實將近 1 億歲, 真的很年輕的 M6, M7 也有一兩千萬歲. 紅圈圈裏黃線指標指的那顆星 BD +66 1673 是目前我們發現距太陽 1kpc 內 (1000 秒角差 = 206,265,000 AU) 最熱的一顆星, 表面溫度約有 45000K, 亮度則超過太陽的 10 萬倍, 而且它就是照亮整個星雲最主要的來源呢.

Berkeley 59 (Mewlon-180c, Leica ASPH Vario 25-50WW for 240X)


尋找這個目標前當然也先查過一些資料, 個人的心得是 -- 自己試過最準, 別人說的都不一定對. 有人說主鏡至少有 20"... 這點我真的很懷疑, 講的都是大師喔, 別說我用 6", 7" 的, 這個目標用 10" 看不到就太離譜了. 還有濾鏡大師的經典報告也說這組目標用 O-III 效果普普, UHC 最好... 事實上我比對多次, O-III 明顯比 UHC 好呀? 真是怪了.

6 則留言:

  1. TED兄, 您的畫工真的愈來愈了得了, 特別是雲氣的部分, 讓我看了都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改天可以分享一下您是怎麼做天文素描的嗎? 昨晚終於在居家附近看到了M33, 真的如您所說的, 多練習真的有差.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 那對話也要變成 "... 沒有沒有, 有喔有喔, 過獎過獎..." 嗎? 哈哈~

      素描練習真的可以幫你觀測看見更多細節, 不妨從星團開始試試看, 能把星星的相對位置, 亮度差異畫出來是很好的基礎喔

      刪除
  2. TED兄,或許稍微列一下您在家中已觀測天體的難易順序(大概準就好)??
    讓大家大概知道自己家附近可以挑戰些什麼,當然最好您也順便推估一下
    光害稍微大一些的地點觀測天體的難易順序,以造福一下許多眼視同好..
    .......(yao)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曾有過這念頭呢, 不過時間有限一直沒機會付諸實行... 不過國外這類書籍不少, 比如 turn left at Orion 就是我認為很適合平地觀星的參考書

      刪除
  3. 請問一下王兄, 用Mewlon 210與180看天體有加Mewlon用的修正鏡過嗎??
    修正鏡效果如何??例如以出瞳1-3看中等亮度與大小與密度的球狀星團, 會不會周邊的星點有慧像,要用Mewlon用的修正鏡才能看清(看爽)....YAO

    回覆刪除
    回覆
    1. 沒有用過, 而且以 u-210 而言, 出瞳 1~3mm 倍率約 70X ~ 210X, 除了像 M4 這類疏疏的球狀星團, 其它能拆出星點的目標不多, 你要看 "爽" 的話仍然需要更大的口徑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