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簿 Photo Album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長頸鹿肚子下的串珠 -- NGC 1502, NGC 1502, IC 2149

天氣不好要架大鏡子需要想一些藉口來打打氣, 比如說 "不然就來測試器材..."、"多練習設備操作也不錯..."、"好久沒拿出來用, 鏡子好可憐..."、"也許等一下雲就開了" ...... 結果架好等了半天, 有開的空域反而越來越少, 趕緊想想看有什麼目標可以看? 不然等一下月亮就上班了.

把曝光調多一點就看得出天空有多糟, 剩下北邊和東北邊還有開一些.



先搶一個行星狀星雲, 這個幾乎不用尋星, 就在御夫抱著小羊那邊的右肩 御夫 beta 星 (Menkalinan) 旁邊. 之前沒作功課, 只知道它很小 (0.2' X 0.2'), 大概是 M57 的 1/35, 不過以前看過更小的 M 1-92, 所以不怕、不怕.


IC 2149 Planetary Nebula


低倍 (32X, Nagler 31mm) 尋星時就認出了, 跟一般星點大小一樣, 不過直視時有 "眨眼" 現象, 帶點白藍色, 如果對行星狀星雲不是很有觀測經驗的話, 真的還蠻容易把它當作星點. 1906 年哈佛天文台的佛萊明 (Williamina Fleming) 小姐發現它時, 當時的確把它分類為一顆恆星. 我查到的資料, 佛萊明小姐發現了 54 個現在的 IC 目標, 其中 50 個是新發現的, 一位原來是女傭, 後來在大學天文台作檢視相片作業員的女性天文學家, 真是了不起.

IC 2149 很亮, 不需要濾鏡, 把倍率拉到 163X 看還是圓圓一點沒什麼特徵, 因為懶得下樓拿目鏡, 因此錯過了用 300X 以上觀察的機會, 否則中央星點以及東西向拉長的外觀應該頗有看頭才對.



天開得越來越小, 看起來只剩北方冷門的鹿豹座附近似乎有機會, 本來想重訪之前畫過的 "甘伯神父的串珠", 不過找到目標後發現視野裝不下, 不然來試試上次沒仔細看的一個疏散星團 NGC 1502, 正接在串珠底端; 另外一個行星狀星雲 NGC 1501 也在不遠處.

NGC 1502 and double star STF 485

NGC 1502 也是拉到 163X 觀察, 其實很美呢. 當中最顯眼的是中央一組雙星, 6.92 與 6.94 分開有 14 arcsec, 亮度相當分開得夠遠. 這兩顆躺在一串星點當中, 還有點迷你版的甘伯串珠味道呢, 我數了大約 30 顆星星, 有亮有暗, 有大有小, 也有不同色澤.

月亮爬上山頭了, 月光就像海浪般迅速傾瀉而至, 本來不抱希望, 結果套上濾鏡之後 NGC 1501 居然出現了, 而且還蠻清楚的, 甚至後來拿下濾鏡, 即使在月光與薄雲干擾下, 用 averted vision 仍然可以看見呢.

NGC 1502 Planetary Nebula

圖的對比我修得很接近實際目視效果... 這樣會不會很打擊對目視有興趣的同好啊? 其實不會啦, 當親手找到而且看到的那一刻, 目標再不明顯都很有成就感的. NGC 1501 的大小很接近 M57, 用到 163X 觀察會覺得它還蠻大顆, 威廉赫歇爾先生在 1787 年就找到它了. 仔細看會發現其邊緣不太完整, 應該不是寧視度的關係, 雲氣邊緣好像被小小孩啃得亂七八糟的餅乾, 而雲氣本體的濃淡也很難說得上來那邊比較濃? 那邊比較淡? 總之看起來就是亂亂的一團.


既然題目是串珠, 怎麼可以沒串珠呢? 隔天拿相機拍拍看...


Kemble's Cascade


一樣是雲多多, 等到快午夜才有機會拍, 用那支二手的 Borg 90FL 拍, 還蠻好玩的, 所以也順便拍了幾個目標, 比如說 M42:


Messier 42/43

還有 M45:

Messier 45


都是用手機免費 Photoshop 亂亂調整的, 剛開始用參宿一對焦, 結果 NGC 2024 那個火焰還就跑出來了, 最扯的是仔細看還看得到馬頭, 真是誇張... 很容易有成就感, 難怪大家都愛拍照  ^^"







然後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搞的, 居然鏡筒卡腳架? 而且重錘端搞得都快比鏡筒端高了, 可能還是要加一小段中柱才行.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