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 自家屋頂
目標: NGC 1499, M45
主鏡: Trinovid 10x42
觀測條件: Seeing: 3/5 (Average); Transparency: 4/5 (Below Average); SQM: 19.28
找疏散星團, 應該是最容易建立成就感的一種深空目標了. 有很綿密星點的, 有稀疏卻排列出有趣圖案的, 之前看過很多也作了一些記錄, 像:
偽彗星 -- NGC 6231, Cr 316 (Trumpler 24);
牧夫裡的袋鼠與附近一些冷門目標;
大眼睛的 ET 星團: NGC 457 素描初試;
盛開在 0.5 度視野內的白玫瑰 -- NGC 7789;
6cm 下的 M11 野鴨星團...
因為容易, 挑戰性相對低, 所以也少見同好對疏散星團有較多描述, 攝影作品就更少見, 像 Sue french 每篇都介紹許多疏散星團目標的文章就蠻難得了. 恰好一月份雜誌有篇由 Rod Mollise 寫有關冬天梅西爾疏散星團介紹, 裏面有些內容對不只想看熱鬧, 還想看一些門道的目視同好來說還挺不錯的.
昨晚沒想到天空有開, 雖然雲來雲往, 不過在冗長陰霾的冬夜裡已經相當難得, 因為也不知道能看多久, 所以就只帶一隻雙筒與腳架上屋頂.
最後終於畫了一直很想畫, 卻遲遲沒有去做的七仙女 M45 (Pleiades), 可惜中央星點快畫完雲就蓋上了, 留下一張未完成的素描... 好不容易跨出第一步.
M45 是最近幾次嘗試畫疏散星團裏, 相對容易的目標, 原因我猜一是因為星點較少, 二是星點亮度差異大, 比較好分類, 三是背景比較乾淨. 像 M44 畫了好幾次都半途而廢, 星點太多而且亮度差異沒那麼明顯, 像 M50 落在銀河背景裏面, 看了好幾次都不知道要如何下手開始. 畫了幾次以後再參考最近買的書, 有幾個小技巧還蠻有幫助的. 首先, 星點亮度可以大致用亮, 中, 暗三種分類來標就好, 免得標到頭昏腦脹. 其次草稿可以先把樣板圈圈像切比薩一樣先畫多條等角度的線, 然後實際標星點時會比較好標位置, 當然... 像比例法, 小 pattern 法, 多星定位法... 都很好用. 不過描這麼多星點實在要很有耐心, 一個一個刻上去, 而且手腳還要盡量快. 最後, 所有素描前輩一定會說的三個字: 多。練。習。 自然會越畫越好. M45 的相片裏還有很多攝影同好會展現星點其間的雲氣, 被年輕高熱恆星反射的星際塵埃, 尤其是在昴宿五 (Merope) 旁邊的 IC349 也是目視同好挑戰的終極目標之一.
M35/NGC 2158 是目前最想畫的一組目標, 不過我看也不容易. M35 很年輕, 星團裏的星點亮度從暗到亮差異甚寬, M35 離我們僅僅 3000 光年, 但是 NGC 2158 離我們卻有 11000 光年遠, 畫面擺在一起是不是非常有深淺的立體感存在? 畫出來一定很棒.
圖片來自 NASA APOD (http://apod.nasa.gov/apod/ap021129.html)
最近常拜訪的 M47/M46, M46 比起 M35 就年長許多, 主要最明亮的一些恆星多已燃燒殆盡, 所以剩下的星點看起來亮度就都差不多. 當星團年紀漸長, 比較重的恆星傾向往星團中心移動, 所以比較老的星團亮星通常往中心擠. 另一組在御夫的 M37/M36/M38 中的有著密密麻麻星點, 密到有點像球狀星團的 M37, 仔細看它中央的星點多是偏橘紅, 就是已經走到紅巨星階段的恆星, 年紀輕輕的 M36 跟老扣扣的 M37 對比起來, 星點分布顯得就疏散許多. 有些年輕星團星點也多喔, 像雙星團就是. 不過星點多密大部分是年老星團的專利, 因為它們活得夠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數量多且密, 彼此互相吸引的力量足夠抵消銀河潮汐拉扯的力量, 免去被撕碎的命運.
嘗試去畫疏散星團以後, 會發現更多的驚奇, 除了圖案以外, 顏色, 星點數量, 星點分布狀況... 這些特徵都與星團年紀, 位置... 等等因素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把這些資訊連在一起, 觀賞疏散星團另有一番美妙的經驗呢.
++++++++++++++++++++++++++++++++++
套在雙筒上的濾鏡架終於完工了, 鐵工廠幫我訂做一對, 相當滿意...
不過昨晚用 H-beta, NGC 1499 只有略略顯現, 試過巴納德環... 是有那個樣子, 不過辨識出來的環邊界離獵戶腰帶有超過 6 度遠? 有點懷疑, 還沒去對過相片, 不知道對不對?
O-III / UHC 掃薔薇星雲也能略略辨識, 下次天況好再來畫.
也敗家買了玻璃太陽白光濾鏡看太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