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簿 Photo Album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冬鳶峰的反射星雲觀察紀錄: M78; NGC 7023

欣賞 "反射星雲" 需要透明乾淨的天空以及超低光害的環境,因此一向是高山限定;平地只有寥寥幾個很明顯的目標,而且也頂多到 "認得出來" 的程度而已,所以難得上山一定要好好看一下它們的真實模樣,尤其還帶著 40 公分 DOB 呢。


其中一個是在平地每次看都不太一樣,別名 "鳶尾花星雲" 的 NGC 7023:


from: DSS


仔細看 NGC 7023 的天文相片,除了它美麗的湛藍色與看似鳶尾花的外型,廣域的相片會發現這朵動人的花沈浸在一片濃暗的塵埃雲氣中,主雲氣的西側有塊我覺得像 "鑰匙孔" 的暗區很吸引人注意,靠近主雲氣還有條銳利的暗帶切入明亮雲氣中也很特別,西側更外邊還有個稀疏的星團...... 喜歡 "找細節" 的同好一定會鎖定這幾個目標。


回顧一下過去的觀察:




這是 2016 第一次畫它時用 14 公分鏡,透明度及寧視度都很棒的情況下看的 -- 不過沒有鑰匙孔暗區、沒有切入的暗帶、也沒有星團;雲氣較濃部分有點突向南側。



這是 2017 年用 18 公分鏡畫的,有點驚訝當時是 8 月的大夏天而且將近滿月,不過透明度相當好,倍率則是這幾次中拉最高的,360X,看來當時是想用倍率來一決勝負,勉強來說西側好像有圍出一小個暗區存在。




這是 2021 年用 16 公分鏡看的,倍率也拉很高因此視野不大,看起來北側有圍出一個暗區,東側雲氣較濃厚。


鳶尾花雲氣的濃淡倒底怎麼分佈?暗星雲到底在哪個方向?沒一次看得準...... 但這次用了 40 公分,又在高山上,什麼謎都解開了:


NGC 7023 (406mm f/3.75 DOB; 292X)


亮雲氣突出部分算是偏北側,南側那條切入亮雲氣的暗帶非常清楚,暗帶 WWS 結尾後面跟了一大片暗區就是相片裡的 "鑰匙孔",其實不太明顯,而再外側的 "星團" 我找不到幾顆星。雲氣整體來看相當大片,南邊跟西邊相對濃厚一些,也剛好是襯托出  "鑰匙孔" 邊界的部分。未來視野可以試試看做到 0.5 度以上,0.37 度有些太滿了;就算不去想像什麼是鳶尾花,光是濃淡參差的雲氣與夾雜或小、或大的暗星雲,整個視野的豐富就頗令人難忘。



另外一個反射星雲目標是 M78,這個觀察是受到雜誌 Howard Banich 文章的啟發;

From: Wikipedia


先別説 Howard Banich 先生的細、細、細... 節,天文相片裡的 "暗帶" 及被暗帶分隔開的 三塊亮區不吸引人嗎? 不想認出來嗎?


回顧舊素描,M78 真的很少去畫,第一次是 2014 用 TEC 140 畫的:



實在太粗糙了,講不出什麼細節;這本素描簿不記得是不是我的第一本素描簿? 好像是當時一位同好 平行小姐 送的?



找到的第二張居然是用賞鳥鏡畫的,當時還找到 M78 北側的 NGC 2071:



這次山上看的,跟第一次畫的居然已經隔了 10 了!! 難怪古人說光陰似箭啊:

LDN 1627, M78, NGC 2064, NGC 2067, NGC 2071 (406mm f/3.75 DOB; 175X)


雲氣最濃厚的當然是主角 M78 (NGC 2068),位在上圖最亮那兩顆星 (HD 290862 +10.8; HD 38563 +10.4) 附近,其下方(西北側) 有一道相當明顯的暗帶切分出更下方 (北北西側) 的一塊雲氣 NGC 2064;它們 (M78 與 NGC 2064) 的西側也被暗帶切出另一塊雲氣 NGC 2067,切分這三塊雲氣的暗帶硬要說,勉強有點像 三裂星雲 的裂縫。整體的東北側有塊相當明顯的雲氣就是 NGC 2071,其中心是顆變星 V1380 Ori,差不多 +10 等亮;NGC 2071 與 M78/NGC 2064/2067 之間雲氣漫漫,似有似無的快接到的程度。我原先視野做太小還感受不出,後來把視野拉大到快 1 度後才覺得真是美麗啊!! 這區背後的暗星雲編號為 LDN 1627,不知道該算哪一段? 還是説整片就是?


關於 星雲 這次上山還有看 馬頭星雲 B33,因為想做給同好小鍾看,因此調整視野跟倍率好久,弄到最後我也看很久,然後發現看得好清楚啊,是我看過最清晰的一次馬頭了。這次冬季上山還有好幾組不錯的目標,有空再來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