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簿 Photo Album

2021年5月5日 星期三

市區小陽台觀星心得

住在一般的大樓公寓,除了躲不掉的光害以外,連架望遠鏡的位置也限制多多,陽台應該算是勉強之下最方便的地方了,每次聽老外講 "balcony astronomy" 的 "樂趣",聽起來就很無奈,沒魚小蝦也好的感覺。而搬到市區中心也快一年,儘管留著關西的房子,大器材也還在,但畢竟多數時間住新家,想看星星的心又沒變,如果不想花半小時開車回鄉下觀星的話,還是得弄出一套適合在大光害區裏小陽台觀星的組合比較方便。


陽台觀星有幾個限制是沒辦法改變的,尤其是光害;SQM reading 大約 16.7 ~ 17.1 間,這個數值大概是我在關西鄉下碰到滿月時的程度... 真不習慣,由奢入儉難啊;還有視野仰角的限制,雖然 22F 的高度已沒什麼阻擋,不過由於陽台屋簷就在那邊,因此望遠鏡操作仰角頂多只能到 70 度就會被屋簷遮住;左右視野沒仔細量,我猜差不多 130 ~ 140 度。




一開始我是架這組:




當時手上只有 DM6,最小最短的鏡子是 CFF92,這個組合還不錯,不過開始體會到困難之處了。主要因為陽台太淺,鏡子後端太長的話觀測者的頭就沒空間擺,前端太長的話低角度又會卡到欄杆,因此整個操作過程都很卡。


使用幾次不便利之後,就放棄小陽台觀星這個念頭好一段時間,期間也試過改用雙筒 ~ 反正大光害區也看不到什麼,就低倍看看星座好了... 當時的確這麼想:




不過 10X 看不到幾次就膩了,所以又換上 8 公分的 Kowa Highlander 雙筒,至少可以做到 94 X: 





輕型腳架跟架台修身養性可以啦,不過要認真觀星的話還是得把下半身弄穩重些:




因此又把 DM4 弄回來,截至目前為止我自己是覺得 DM4 非常最適合小陽台觀星,兼具便利與穩定。也開始可以畫一些圖:


City Center high LP observation: Messier 57 (Kowa Highlander Prominar 50X 82mm (TE-9); Optolong 82mm UHC)


City Center high LP observation: Messier 13 (Kowa Highlander Prominar 50X 82mm (TE-9))



City Center high LP observation: NGC 6210 (Kowa Highlander Prominar 94X 82mm (4.8mm Nagler); Optolong 82mm UHC)



City Center high LP observation: NGC 6543 (Kowa Highlander Prominar 94X 82mm (4.8mm Nagler); Optolong 82mm UHC)


其實上面幾個目標都算簡單,但我也頗意外能在光害如此嚴重之下看到不少細節,而且塵封已久的宇隆大片 UHC 又能拿出來用,效果不錯!


宇隆 Optolong 82mm UHC filter


陽台太淺的話腳架無法全張開,所以如果腳架太弱的話有點恐怖,器材從 22F 墜落可不是開玩笑... 因此我用 Avalon  T-90 腳架,也是兼具輕量與穩定性:




如果要克服角度太低時視野被欄杆擋到的問題,當然就是把架台升高囉,還有一個也是塵封已久的就是 Discmount 原廠增高柱,連同 RainbowAstro T90 增高柱墊起來就夠高了:




另外一個問題是 "置物",陽台小,不太可能另外放桌子,因此有地方可以放目鏡及一些配件的話就更完美了。把 DM6 的目鏡置物檯移過來:





下半身的架台有不錯的解決方案後開始就動主鏡的腦筋,8 公分雙筒不錯,不過倍率只能上到 94X 實在太可惜;問題是大鏡子這麼長,觀星時頭又沒空間擺...... 住在西雅圖的 宇航兄 建議何不試試目鏡座在前方的牛頓鏡? 也對呀! 所以跟甘醫生借了他那隻人盡可夫的 Epsilon 130 (XDXDXD... 冗談を言う,冗談を言う ^^") 來試:




其實操作起來完全沒問題,唯一的缺點是我自己不太適應上下左右都反向的尋星過程。不過我還真的從沒想過市區大光害區尋星竟如此痛苦,裸眼了不起只能看到二等亮星的情況下,每次尋星都是千里迢迢的旅程 ~~ 所以請原諒我之前常笑用光學尋星鏡沒效率的幼稚說法啊  >"<......


回到折射鏡,出現在腦海裡第一個念頭就是記憶裡最美好的 FC-76D:




因為打定主意輕量化,所以全用 1.25" 規格以及 Vixen 規格的窄板。不過還是忍不住換了羽毛:




用輕量化的 3" 鏡我可以不顧平衡把鏡子盡量推前,這樣可以營造出更寬廣的後端空間讓人站在後方觀察


這是目前的全套搭配。WO 的小提把很好用,尤其與 Vixen 規格相同的槽設計很便利:





有了高倍率可以看的目標又更多了:


City Center high LP observation: Epsilon1 Lyrae, Epsilon2 Lyrae (FC-76 DCU; 7.5mm LE + 2X Zeiss abbe Barlow for 152X)



City Center high LP observation: Stephenson 1 (FC-76 DCU; 5mm LE for 124X)




City Center high LP observation: Messier 56 (FC-76 DCU; 7.5mm LE + 2X Zeiss abbe Barlow for 152X)



City Center high LP observation: Messier 57 (FC-76 DCU; 7.5mm LE + 2X Zeiss abbe Barlow for 152X; 1000 OAKS UHC)


so far so good, 未來想看更深一些的話,我覺得 Mewlon 180C 會是不錯的候選者... 不過目前 FC-76D 還有很多目標可以探索的,慢慢來囉!




至於手持雙筒... 光害區換輕一點、高倍、防震的比較實用:




最後還有一張圖雖然是在關西畫的,但是用難得架起來的 Kowa Highlander 看的南風車 M83:


Messier 83: Kowa Highlander Prominar 94X 82mm (4.8mm Nagler)

 

大光害下目標實在不多,難怪很多老手都轉去看行星月亮,雙星、變星... 可能我也要好好規劃一下了。

20 則留言:

  1. binoview看起來很好。

    我的EP是Pentax的。考慮買tele vue binovue看行星。如果是Pentax XW 3.5mm 或 7mm這種大頭,會卡到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可以的,試過沒問題,我的眼距大概 6.5mm~6.7mm. 不過binoviewer用久之後又回到小(輕)目鏡了,雙目視掛大目鏡操作上不太方便... 不過這很主觀,因人使用習慣而異;我現在的雙目視都改用 LE 了

      刪除
    2. 謝謝Ted兄。

      Pentax 20mm目鏡肯定可以用在binovue上。那7mm可以用嗎?Tele Vue 1.25” 2.5x powermate可以用來做高倍嗎?

      我猜你說的大目鏡操作不方便是因為長度吧?那不用天頂鏡,直接用extender加binovue,仰視會不會好點?

      Takahashi LE是改進版的Plossl嗎?我的Televue Plossl 眼罩幾乎等於沒有,鏡片常常弄糊。

      刪除
    3. 之前試過 5mm XW 我是可以啦,7mm 應該也沒問題。至於 binoviewer 用 "直視" 我有看過圖片,但覺得應該對 "大/重目鏡帶來的困擾" 這點更困擾呀,因為力矩不是更長嗎? LE 算是 Plossl 改良版,也有人叫這種 "masuyama" 或 "pseudo-masuyama" 的設計,在 plossl 兩群之間加一片鏡片... 光學效果還不錯,雖然不少人嫌它的短焦 eye relief 太短

      刪除
    4. 重量是第一考量的話,那你有沒有用兩個 nagler 16mm呢?兩個的重量比一個Pentax XW 20mm重不到50公克。Nagler 16mm和Panoptic 24mm比起來,看深空的效果有什麼不同呢?

      無論哪個televue的組合和binovue加一起,重量都是1150公克左右,比單個nagler 31mm重不了多少。高橋的對焦座應該還能承受。

      刪除
    5. 明白了,nagler 16mm eye relief太短。雙目視的長焦panoptic 24和19是共識。

      那麼短焦目鏡pentax xf 8.5 和 Tak LE 7.5你感覺那個更好?為什麼不用長焦目鏡再接巴羅或者powermate呢?這樣eye relief更長。

      刪除
    6. 我現在很少用雙目視看深空了,大概都只有在行星月面時用,也因此很少在用中長焦目鏡,所以也沒有中長焦目鏡比較的心得。我自己覺得 XF 的光學效能蠻差的,很多年前就賣掉了。目前我個人習慣的雙目視配置是希望整體體積能夠小一點,配件接少一點,盡量簡單,所以不會考慮加巴羅鏡喔。

      刪除
    7. 很專業的說明。多謝Ted兄。

      刪除
  2. 我後來在北投看星星的第一顆起點星常常都用"矇"的,尤其是高仰角的,位置猜一下後就直接把光學尋星鏡對過去,矇久了還常常給我矇到^-^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還好現在電子星圖很方便,弄清楚方位後,對照skysafari模擬視野裡亮星周圍其它星點來確認尋星鏡看到的對不對,不然全用猜的真的要很強到熟悉全天的星星才有辦法了

      刪除
  3. 大大您好,小弟也有計畫想購入一隻FC-76DCU作為便攜的隨身鏡,因此想請教一下您使用的筒箍還有文中提及的WO小把手型號是什麼呢?看起來很方便,謝謝您!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
    2. 我用這個:
      https://williamoptics.com/products/accessories/2019-new-120mm-saddle-handle-bar-patented-with-50mm-guiding-rings

      刪除
    3. 筒環應該是這組:https://www.kyoei-osaka.jp/SHOP/k-astec-tb80as.html

      刪除
  4. 另外還想請教,我有查到FC-76DCU調焦器的後焦距並不長,請問您在使用原生的調焦器時,是否有遇過後焦距不足的問題呢?目前小弟所使用的目鏡有Pentax xw 14/7/3.5mm,謝謝您

    回覆刪除
    回覆
    1. 沒錯,原配的超難對焦,不過高橋這組對焦座我以前用過所以知道要換短接環,手上也有之前留下來的接環可用。如果對焦座整組換掉那就更沒問題了 😅

      刪除
  5. 不好意思又來打擾了,想請問一下大大這組DCU使用的鳩尾板是什麼型號的,我手上的鳩尾板規格是M8、孔距35mm的,不知道可不可以對上120mm WO提把的洞?謝謝您

    回覆刪除
  6. 我相片裏的是這塊板:https://williamoptics.com/products/accessories/mounting/mounting-plate-dovetail/birding-250mm-duelside-plate-manfrotto-arca-swiss-type
    不過很多板都是中央有一長條縫,所以很自由可調整兩個筒環的間距,你那片板如果孔距固定可能就合不到喔

    回覆刪除
    回覆
    1. 原來如此,謝謝您每次都會回覆留言,讓小弟學到很多!

      刪除
    2. 哪裡哪裡⋯ 你也可以直接 email 給我喔,ted0919073338@gmail.com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