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簿 Photo Album

2018年5月26日 星期六

雙目視上大 DOB 與一些木星細節目視觀察的誤判

行星, 想看得久又要看得舒服, 除了具追蹤能力的架台外, 個人最建議的就是雙目視裝置了. 不過多了十幾公分的光路長, 通常需要一些光學調整器材的輔助才能對到焦. 一般雙目視多會附所謂的 OCS (或叫 OCA, GPC...) 之類的矯正光學系統, 不外乎有兩個功能, 最主要的當然是負鏡效果幫忙延焦以便合焦, 另外是矯正雙目視裏的菱鏡對短焦鏡造成的球差與色差. 不過對我那隻 "頭" 重量相對極輕的 ultra-light 型大 DOB 而言還有個機械上的問題需要先克服 -- 平衡.

這倒簡單, Teeter 本來就內建平衡機構, 稍微算一下, 請廠長多作個重錘掛上去就好, 但對焦卻有點麻煩了. 製造當時羅伯先生只有 Denkmiere 不知哪一代的雙目視可測, 我又沒辦法精確講出 MKV 的正確光路長... 而且變數很多, 比如使用不同的接環、目鏡... 只要差一點點, 對不到就是對不到.

果然, 對不到 ~ 嗚嗚嗚... 用手上有的 MKV 原廠套件 1.25X、2.6X GPC 對不到, 用 AP 那隻 2X barlow 也對不到, 改用晃銘兄借我的 Denkmiere A45 OCS 套 AP 2X barlow 標準 9 公分管還是對不到, 後來買了 Baader 1.7X for 牛頓鏡用兼消彗差的矯正鏡居然也對不到? 可惡... 就差那麼一點點, 雖然把 1.7X 矯正鏡疊上 1.25X 或 2.6X GPC 對得到, 不過這樣一疊到底倍率變多少我根本是滿頭霧水. 看來延焦延得不太夠, 再請廠長幫忙作隻更長的接管好了, 新管 10 公分, 加上接環差不多有 13.8 公分, AP 那隻 2X barlow 鏡的焦距是 -90 mm, 依照公式算 (M = 1 + x/f), 2.5X 時管長是 13.5 公分, 差不多了, 不用那麼準. 為什麼只算到 2.5X? 因為 AP 產品說明書說甜蜜點在 1.8X ~ 2.5X 間, 而且反正實際試的結果也才差一點點而已.








這樣一來焦是都對到了, 不過效果各自有異, 而且還是搞不清楚倍率最後到底是多少?

# 14 公分管 + AP -90mm 巴羅鏡頭: 有暗綠色色差, 粗略焦內焦外比一下, 有點球差, 應該是 overcorrect, 看起來焦內時的內圈糊又太亮; 焦外時倒過來.

# 14 公分管 + Denkmiere A45 OCS: 色差更多, 不過沒去比焦內外繞射環差異.

效果最好的還是跟 MKV 同門的 Baader 1.7X GPC 疊 1.25X 或 2.6X GPC; 色差居然 "幾乎" 不見? 球差也看不見了... 不過當時星點測試測得很草率, 細微差異沒仔細辨識, 所以也不一定準.


不過至少雙目視上去了, 兩隻眼睛看又立體又舒服...







第一次用這麼大口徑仔細看木星真有點被嚇到了 !! 細節好多喔...


Europa transit -- Teeter-Journey Dobsonian; Mark-V + KOWA TE-21/14


首先是 NEB 的豐富細節, 從來沒看過這麼清楚的 festoon, 就像一縷縷青煙飄蕩在赤道區內; 然後 NEB 的北緣 (圖是下方) 凹的, 凸的... 每段比例位置都很確認, 甚至第一次看到小 "白斑" (white spot), 我對了一下網路查來的資料, 覺得很可能就是 WSZ (white spot Z), 標註一下:







當時剛好 Europa 快凌出去, 衛星投影很明顯, 不過本體剛好落在視覺返照率近似的北北溫帶邊界, 所以要用力看才看得到.


如果不是常常看, 而且很熟悉木星較大尺度的氣流特徵的話, 很可能會誤判許多眼睛看到的東西. 以上圖為例, 比如說最中間那條最明顯的 festoon 跟它右邊那條 festoon, 解析度不夠的話, 目視看起來會是在 NEB 南緣出現一個橢圓大白斑, 事實上是因為兩條比較暗的 festoon 圍起來看到的效果, 對照高解析的相片後就會知道了.

常常都是高對比下的錯覺,  又比如說小紅斑 Oval BA, 今年可以很輕易地看見其前方有一長條... 真的很長很長喔, 的白色橢圓, Oval BA 幾乎就接在它後面 -- 其實這裡犯了兩個錯.

第一, 那個看起來很長很長的白橢圓, 其實應該是白色背景夾在兩條拖曳很長的深色氣流造成的視覺效果. 第二, Oval BA 目視並沒那麼明顯, 今年幾次用小鏡看到的應該都是錯的.





Oval BA 後方, 或說那個很長的白色長橢圓後方有一坨暗色的東西, 那是一堆氣流非常混亂的區域, 名字叫 "STB Ghost", 但是好像最近要被除名,  因為它已經快速演化成 STB 上的普通氣流特徵. 深色的大紅斑因為圍繞一圈淺色背景, 甚至南緣還泡在亮帶 (南熱帶區 StrZ) 上, 因此超級好認, 不過今年的小紅斑周遭是暗色的 STB Ghost, 同樣是暗色, 對比很差, 要不是扛這隻 30 公分的出去可能完全沒機會呢.


還有一個應該也算誤判的是上圖標 "???" 那個白斑, 我一直以為它就是個大白斑或淺色的紅斑, 因為超級明顯啊, 連小鏡也看得很清楚.





14 公分還可以認出小紅斑, 一方面也歸功於前幾天才用大隻的認出其真面目, 因此這次就認的比較小心謹慎. 後方那個橢圓亮斑還真是清楚. 這個一直到最近仔細看 Christoph GO 的超高解析相片才發現... 應該不是亮斑, 同樣是因為這區氣流太混亂了, 我猜也是淺色背景被暗色的東西向氣流包圍造成的視覺效果, 不然 BAA 早就幫它取個名字或編號了.









最近被我煩很多的謝揚鵬兄應該是本地業餘同好裏最認真拍行星的同好之一, 他拍的木星照最近還被 BAA 木星組拿去拼全圖, 而且什麼鬼問題問他都知道, 真是厲害!! 就用他那張圖標示一下前面講得零零落落的目標重新整理一下.



圖引用謝揚鵬兄 Facebook 貼圖



# 1: 就是小紅斑 Oval BA, 雖然相片看起來很好認, 不過它本身是暗色, 週圍也是暗色, 目視的對比很低, 其實不容易認; 跟大紅斑比較一下, GRS 除了本身面積大以外, 週圍還圈了一圈淺色, 因此對比高就很容易認出了. 所以像小紅斑下面好幾個小小的白斑也不好認 (我還沒認出過), 對比差以外, 我認為罩門是 "太小", 猜想倍率至少要拉到 400X ~ 500X 才有機會目視到?

# 2: 就是人家講的 STB 鬼魂 (STB Ghost), 這個相片解析度太差還分不出來呢, 高解析度相片一眼就能看到一小段顏色較深、裏面細紋複雜又不規律的氣流. 這個目視沒辦法, 只看到黑黑一團形狀不太規則的區域.

# 3: 就是前面我本來以為是一個橢圓紅斑的區域, 後來對照相片才覺得可能是淺色背景被暗色的東西向氣流包圍造成的視覺效果.

# 4: 那邊本來有兩個分開的小白斑, 就在最近幾天合在一起了, 上禮拜我看 BAA 木星組 FB 上才在預告即將合併, 沒想到現在已經合併了.

# 藍字那個 "From... To" 是揚鵬跟我說去年一個在南熱區的氣流擾動 (STrD) 追撞到大紅斑, 瓦解後開始拖尾巴, 越拖越長... 已經快繞木星一圈了, 很多人也在觀察繞完一圈, 然後呢? GRS 後面也有一區新的氣流擾動嗎?



都要靠高解析相片才知道看到的是什麼, 會不會很挫折? 其實不會啦, 反而在畫完之後比對相片, 然後查到自己看的到底是什麼? 有沒有名字? 會是相當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BAA, 日本的 ALPO-JP... 都有很豐富的相片, 有些大師比如 Christoph GO 不但拍得好, 而且每張相片還有豐富的註解, 甚至持續追蹤氣流變化, 每天看收穫滿滿, 讓自己更有動力繼續追蹤這個巨大氣體行星王者的變化而樂此不疲呢.

3 則留言:

  1. Ted 兄:
    Rob Teeter 教我用的另一種解法,加三個 spacer. 我等一下寄照片給你看,一看到就會了解。我可以用1.3x , 1.7x , 2x

    Ryan

    回覆刪除
    回覆
    1. 真是太棒了,等天氣好馬上來試,多謝啦!

      刪除
    2. 我看懂了, 就是把主鏡往前推一點點... 這麼簡單的概念居然沒想到? 還浪費錢多買了那隻 1.7X coma corrector >"<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