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簿 Photo Album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御夫座裏豐富的星野 -- IC 405; Mel 31; IC 410/NGC 1893; IC 417/M 36/M 38/NGC 1907/ NGC 1931

凡事都可以看小也可以看大, 不過人一但認真起來往往鑽牛角尖容易, 綜觀全局難. 看星星也類似, 特定目標的觀測紀錄很多, 但大範圍的觀察報告就少, 我也不例外. 不過, 其實自己一向很喜歡看銀河、看星座, 假如現在有好天氣可以上山, 我最想看的目標不是天王星衛星, 也不是前幾天看不到的 Abell 12, 而是 "夾著大飛馬的完整雙魚座", 就這樣, 很簡單的心願吧? 當然如果有機會也會想看如聖誕燈飾般掛在冬銀河下 (南) 方的年輕恆星與星團, 觀察一塊一塊從英仙星協到獵戶星協再到大犬星協... 想像把它們連成一串, 傳說中的古爾德帶到底看起來是怎麼樣分佈?


既然要畫大視野, 短焦的 Borg 90FL 應該最適合, 但一方面月光頗亮, 另一方面也擔心倍率不夠解開一些小目標, 所以在電子星圖上模擬半天後還是決定用 FC-100DL 分兩塊畫好了, 不然其實 Borg 90FL 搭 XW 40mm 是可以一網打盡這片星野沒問題.

由於事先已在電子星圖上模擬多次, 因此實際在目鏡上很快就構完圖, 先抓以 Melott 31 為中心的視野, 這邊還包括 IC 405 與 NGC 1893/IC 410.




月光很大, SQM 量了好幾次都不到 17, 幸好對明亮的疏散星團影響不太大. Melotte 31 特別顯眼的是看起來排成兩列的亮星, 不過大部分的成員彼此之間並沒有關係, 純粹是視覺上集中在一起. 畫面上方是 IC 405 (LBN 795), 以變星 AE Aurigae 為中心的雲氣最明顯, 而且是用難得出場的 H-beta 觀察. 不過要不是前幾天有先找過一次, 以今天的天況條件可能看到死都看不出雲氣吧?




前一天, 這還是用 TEC 140 看的說, 看半天都不知道有沒有看到? 第二次觀察條件更差, 而且用小隻的 FC-100 看, 反而怎麼看都看的見雲氣, 真是怪了? 當然雲氣只有中央一點點, 不像天文相片裏一大片 L 型雲氣範圍模樣. 我看 Sue French 書上介紹說當年 (1903) 天文攝影先驅, 德國天文學家馬克斯.沃夫 (Max Wolf) 在觀測這顆變星 AE Aurigae 時, 筆記上寫 "看起來像是在數股巨大扭曲的火焰中燃燒的身體 (burning body)..." 並且認為這顆火焰之星 (AE Aurigae) 值得深入研究, 因此 AE Aurigae 以及週遭的雲氣 (IC 405) 後來就被叫作 "火焰之星星雲"...... 不是 "火焰星雲" 喔, Flame Nebula 是馬頭旁邊的 NGC 2024 -- 不過還蠻常發現有人把這兩個混在一起 -- ^^"

AE Aurigae 離我們約 1900 光年遠, 顯然是在我們的獵戶旋臂裏 -- 有點像 M45 七仙女的情形, AE Aurigae  剛好通過前景 (約 1400 光年) 有一片塵埃的區域, 然後形成我們看到的 IC 405 星雲. AE Aurigae 跑得很快, 我查到的資料是每秒 100 公里, 對照太陽相對週遭移動速度每秒 20 公里, 真的很快. 因為跑比別人快, 所以科學家就可以追蹤到底它從哪裡跑出來?

一般會跑這麼快的恆星被叫作速逃星 (runaway star), 其原因有兩種推測, 一說是聯星中其中一顆爆掉了, 於是把另一顆高速噴走; 另一說是兩組聯星系統碰撞, 摧毀掉原先平衡的引力系統, 有些成員就被高速拋離... 以上是看 WIKI 上說的. 總之科學家很厲害的追到原來 AE Aurigae 是從獵戶 M42 中央四合星附近被甩出去, 更厲害的是在相反方向找到另一顆, 型態一樣, 年紀一樣, 速度一樣, 連出發點都一樣的天鴿座 mu 星, 怎麼這麼巧呢? 因此有個推測... 就在獵戶 M42 中央四合星附近有兩組聯星系統碰撞, 其中兩顆 (AE Aurigae 與 天鴿座 mu 星) 一北一南被甩出, 然後另外形成兩顆留在 M42 下面變成獵戶座 iota 雙星系統. 這種劇情奇怪嗎? 好像也不罕見, 以獵戶座的複雜分子雲區, 恆星演化如此快速, 估計大約 15% 的恆星都有這類 "速逃" (runaway) 特性呢.

以上, WIKI 有, Sue French 的 DeepSky Wonder 有, Sky Safari 有, 最近最喜歡的參考書 Annals of the Deep Sky 也有... 所以是誰 "參考" 誰的啊? 也沒有人寫資料來源呀?





回到 Melotte 31 畫面, 東南東側即便在月光下, 低倍也足以查覺有一團星星在那, 疏散星團 NGC 1893 埋在 IC 410 中央. 剛好最近改用 Leica 自己的 1.8X 巴羅, 就用它來觀察細節.




與 AE Aurigae 及 IC 405 不同, NGC 1893 與 IC 410 離我們都有 10000 光年以上遠, 所以從方向來看位在英仙旋臂沒問題. 我們是從獵戶旋臂內緣向外看, 視線一定會被自己旋臂本身阻擋, 不過正巧有三個洞可以穿過獵戶旋臂望向位在外側的英仙旋臂, 一個是大家熟知的 "仙后之窗", 另外兩個在御夫座中央以及麒麟座中央, 所以透過御夫座中央這扇窗戶我們得以看到. NGC 1893 與 IC 410 的組合看起來感覺有點像 NGC 2244 跟玫瑰星雲, 不過距離遠上許多. 這邊改用 O-III 濾鏡觀察, 有雲氣... 不過不知道會不會是 NGC 1893 星點太密的效果? 不太敢肯定. 另外如果有機會放大放大放大... 這邊還有個很有趣的東西, 據說是很年輕的恆星, 幼齒到還沒固定成型拖著尾巴, 也就是常看到天文相片裏的兩隻蝌蚪, Simeis 129 跟 130, 我還翻到不少觀測報告說 10" 鏡就能看到 Simeis 130, 真的嗎? 好嚮往好嚮往, 當然我那天是完全沒機會啦.


畫完以後, 把視野往東邊移, 為了同時要把 M36 與 M38 放進來, 目鏡改用 XW 40mm.



這邊還有一塊大雲氣, 人稱蜘蛛星雲的 IC 417, 不過我一直找不到距離資料. 但因為裏面有個疏散星團 Stock 8, 資料上說是 6500 光年遠, 所以我猜 IC 417 應該差不多. 對照 "where is M13" 網頁上的圖是在英仙旋臂生機勃勃的內緣. 這個我用 O-III 濾鏡看也看不太到雲氣.

IC 417 下面點有個小但較明顯的雲氣 Sh2-237, 很多資料叫它蒼蠅星雲 (Fly), 連著 IC 417 就是蜘蛛與蒼蠅, 哈哈~~ 裏面埋著有號稱是迷你版獵戶座四合星的疏散星團 NGC 1931, 這個就算在月光下用 O-III 濾鏡再把倍率拉上去還是看得見. 再底下就是相當明顯的 M36 了.

圖的右上角是我覺得像拖著一條長尾巴魟魚的 M38, 比 M36 暗, 需要把倍率作高一點比較清楚. 兩者都位在差不多離我們 4000 出頭光年遠, 應該是夾在獵戶與英仙旋的中間? M38 與 IC 417 之間還有個疏散星團 NGC 1907, 離我們約 6000 光年遠, 這個就沒再拉高倍看, 所以也沒畫幾顆星點.



眼睛離開目鏡, 雖然月光下看不清楚, 不過可以想像一下這個視野裏...




離我們最近散落的 Melotte 31 星點, 以及只有 1400 ~ 1900 光年遠的 IC 405 及 AE Aurigae, 然後一個破洞看向遠方 12000 光年遠的 IC 410 與 NGC 1893, 然後近一些 7000 光年左右遠的 IC 417, Stock 8 與 NGC 1931, Sh 2-237; 兩側又是擺在前面的 M36, M38... 越看越立體, 彷彿漂浮在 3D 宇宙, 這應該就是看大視野的魅力吧?


翻拍 Willmann-Bell 出版的 Annals of the Deep Sky 第二冊裏的圖, 比較明確標出遠近位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