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補拙也是自己使用器材的寫照, 本來怕得要死的赤道儀, 使用很多很多... 次之後, 也不再怕了, 雖然鬧過很多笑話, 但熟能生巧, 現在在黑暗中也能順暢的完成架設與操作, 整天在摸它, 哪個孔、哪個旋鈕、哪個開關... 閉著眼睛都會知道位置. 就連扛赤道儀也是, 第一次拿 EM-11 上屋頂時覺得好重好麻煩, 等 EM-200 扛慣了以後, 再拿起 EM-11 簡直就像玩具一樣, 哈~~
(為求輕便與好移動, 我都用登山用的裝備袋. 鋁箱與ABS箱太重, 如果不是要搭飛機或越野爬山, 感覺不是很實用)
找 NGC 7293, 通常都從目前的南天之王, 南魚座的北落師門出發, 有了電子星圖之後, 找目標的速度比起紙本星圖時代簡直是風火輪, 不過平地屋頂沒用濾鏡, 仍然沒什麼機會看得到. 加上 UHC 很低倍就浮現了, 用 O-III 細節會更豐富. NGC 7293 相當大, 這幾天天況允許的話要拿雙筒 10X 42mm 或 15X 56mm 試試看.
NGC 7293 (Helix Nebula) |
用 O-III 作 78X 觀察可以發現星雲的南北向雲氣較濃厚, 尤其南側特別厚實. 北側雲氣邊緣處散落不少星點. 為什麼畫得時候要把目標擺在邊邊? 通常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有時候目標實在太暗了, 得用 averted vision 才看得清楚, 這時我喜歡把目標擺上方或左上方, 那邊是我視覺神經比較敏銳的角落, 相信每個人都不太一樣.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找不到適合的 "錨點", 因為畫圖時希望能盡量把比例畫正確, 因此通常會找幾個星點當 "錨點", 而錨點比較適當的位置就是中央或視野的邊邊, 這樣兩個錨點的距離就能當比例尺, 參考比例尺來畫其他星點或目標細節就能畫得更準確些.
一個目標較熟了之後, 就會想挑戰難度更高的目標, 這也是種動力. 秋天飛馬大四角高高掛, 就在馬肚子邊線中央有個相當冷門的行星狀星雲, 面積不小喔, 星圖標的不是常見的 M, /NGC/IC, 也不是行星狀星雲偶而會看到的 Abell, Mk... 而是叫作 "Jones 1". 但在 WIKI 查 Jones 1, 查到的是在天貓座 (LYNX) 叫 "Jones-Emberson 1" (PK 164+31.1) 那個, 1939 年由 R. Jones 與 R. Emberson 發現的. 而飛馬座那個 "Jones 1" (PK 104-29.1) 則是在 1940 年哈佛大學巡天相片裏發現的, 發現者叫 Rebecca Jones...... 然後我就查不到前面那個 R. Jones 到底是不是後面那個 Rebecca Jones?
好吧... 後來查到了, 發表在 1939年哈佛大學天文台一份刊物上提到的 "Jones-Emberson 1" (PK 164+31.1) 有全名 Rebecca B. Jones 與 Richard Emberson, 所以跟 "Jones 1" (PK 104-29.1) 是同一位 Jones 沒錯. 但我看完她的記錄之後發現一個很有趣的題外話... 依照描述, Jones 認為這顆 "Jones-Emberson 1" (PK 164+31.1) 是當時已知的第三大行星狀星雲, 僅次於前面那個 NGC 7293 與 NGC 6853 (就是 M27 啦), 不過她從 16" 折射鏡曝光 3 小時後的相片觀察此行星狀星雲的雲氣分兩塊, 一塊是 NGC 2474 另一塊是 NGC 2475... 這結論當然不對... NGC 2474 與 NGC 2475 是比這個超大行星狀星雲小很多也暗很多, 幾乎疊在一起的兩個星系, 是 "星系" 喔. 而且據說早期有不少星圖甚至天體資料庫也跟著弄錯, 把 NGC 2474/2475 兩個星系都標成行星狀星雲 PK 164+31.1 呢.
不管哪個 Jones, 這個目標都很難. 真的是使出渾身解術把知道的所有旁門左道都用盡了都看不到. 可能搞了快一小時有, 才勉勉強強從 averted vision 下瞥見, 我看不到完整的一圈, 而是左邊一塊, 右邊也一塊, 左邊那塊稍微明顯些. 用 O-III 肯定比較明顯, 不過出瞳徑太小我沒辦法用太高倍, 如果要上高倍, 就得退到用 UHC. 所以我是用 78X (O-III) + 110X (UHC) 交互在作觀察.
Try to identify Jones 1 (PK 104-29.1) |
這時就會後悔幹嘛不帶 Mewlon-210 上來? 等想到時又沒好天氣了, 然後又會很想跟福聲兄借他的 18" DOB. 這也是一種動力, 越看不到就越不甘心...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