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簿 Photo Album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知道結果的觀察與不知道結果的觀察 -- NGC 281, NGC 1232, NGC 1499

看星星這個嗜好有很多不同玩法, 有些人喜歡像追捕獵物般的奔跑, 一個接一個抓到就好; 也有些人喜歡細節, 像解剖分析般的細細辨識... 但不管哪種玩法都有其不同樂趣. 而天體目標無窮無盡, 愛好者從初學到熱衷, 不斷要面對 "下個新目標" 的挑戰, 尤其目視, 沒看過的陌生目標難度更甚.

那麼, "有暗示" 的觀測好還不好? 大腦的 "暗示" 會不會誤導 "真實" 目視結果? 我想大家都有這個疑問, 我也不例外. 尤其有計劃的觀星者, 通常會在進攻新目標前研讀過目標的基本資料, 碰到困難的目標, 甚至還會先收集其它同好的各種攻略, 瀏覽不知多少天文相片, 因此腦海裏早已裝滿暗示.

基本上我目前認為 "有幫助". 因為正面的結果存在, 而負面的結果則很容易排除, 要驗證是不是錯覺或誤導很簡單, 如果能夠重複用不同器材在不同地點看到相同結果, 那麼就不是錯覺; 如果無法再重製相同成果, 那麼就會驅使自己更努力, 思考不同方法來達成目標.

RASC best NGC 秋天目標已經掃完一遍, 但其中有幾個目標在觀測條件不佳的情況下, 是經過暗示達陣, 這些目標就是需要再度確認的對象. 強大的 SkySafari APP 可以建立不同的觀測清單, 在晚秋的這兩個難得晴夜, 終於把這幾個原先不知道結果的觀察, 變成知道以及確認結果的觀察.




首先是參加新竹同好在寶二水庫的聚會.
本來就很嚮往國外那種觀星俱樂部的聚會形式, 但一來這邊少有類似性質的團體, 另一方面也因為自己太怪胎. 之前上山... 應該說 outreach 比較對, 我都當作上戰場般, 計劃排得滿滿滿, 累積一堆待上山驗證的目標一個接一個, 不要說停下來聊天, 坐下來吃個點心我都嫌浪費時間... 哪有休閒的味道? 現在想比較開了, 因此這次參加, 只帶了雙筒跟 4" 小折, 聚會的同好經驗有淺有深, 還有不少夜遊的民眾, 可以找一些明顯易認的天體給大家看, 也可以多和同好聊聊天. 其實蠻愉快的, 時間也過得很快, 有空檔時就找找之前半桶水的觀察目標, 比如白羊座旁的 NGC 772, 還不錯, 儘管空中一層薄霧, 已經第三次還是第四次看這個目標不需要 averted vision 了, 不過沒空畫畫. 有空畫的是小精靈 NGC 281, 經過 "暗示" 之後, 再看的雲氣不會蔓延得亂七八糟了, 亮星或密集星點周遭餘暉不會跟真正的星雲搞錯, HD 5005 的四合星 (當天只看到 3 顆) 也跟完全沒看過的同好一起分享, 幾乎所有來看的民眾都有看到三顆.

NGC 281 / HD 5005 Star

隔兩天又有個晴夜, 雖然風吹得無敵大, 不過想到好久沒出動的大折, 還是冒著強風上屋頂. 重新看了泡泡星雲 NGC 7635, 跟寶二那次結果一樣, 已經能夠清楚辨識出雲氣範圍, 也不再跟亮星或密集星點周遭的餘暉混淆, 不過懶得再畫一次了.

接下來是波江座那個星系 NGC 1232, 這個在寶二那天也是看不到, 再多暗示也沒用, 沒有就是沒有; 不過在屋頂倒是看得蠻清楚的, 尤其上到 100X 左右 (Leica 變焦 8.9mm 段), 連核心都看得到, 還能把確實位置及大小範圍估出來, 後來為了構圖, 換回 80X 左右 (Doctor 12.5mm) 仍然看得到. 不過就算微弱的紅光手電筒, 在這種可視性位在看得到, 看不到邊緣的目標還是很傷害, 所以得先畫完星點, 然後再花 5~10 分鐘適黑, 才能再回到最佳夜視模式, 最後再來觀察星系, 看完記住, 然後一口氣畫完, 由於畫的時候得開紅燈, 又再摧毀掉夜視模式, 因此如有漏掉什麼細節, 只得重新再來, again and again... 真的很費工.

NGC 1232

由於在週間日沒法混太晚, 同時天空四周也開始起雲了只剩天頂, 最後決定拜訪一下久違的加州星雲 NGC 1499.

NGC 1499

加上 H-beta 濾鏡, 星雲本體超清楚, 若非搞太晚, 實在應該多花點時間慢慢畫, 把雲氣深淺區再畫精確點. 我在想, 搞不好比上次在大雪山用同隻鏡子看得更清楚, 但我很確定這不是暗示, 是經驗累積, 無關眼力或天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