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簿 Photo Album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還算不小的小精靈 -- NGC 281 素描記

日期: 2012-11-13 23:20 ~ 11-14 00:40
地點: 自家陽台

目標: 仙后變星 RZ, SU; 仙后 iota, alpha (Schedar), eta (Achird); NGC 281; NGC 457; 白羊 gamma (Mesarthim)

TSA-102 on T-Mount
XW 7; XW 3.5; LE 5; OR 6; Panoptic 35; Panoptic 24; Baader 8nm O-III; TeleVue UHC


這是跟前一篇同時觀察的, 拆開兩篇寫... 畫完仙后 eta 雙星後, 就開始找這個 NGC 281;
7.6 等星圖畫得很小, 害我小心翼翼深怕一不注意就錯過...

NGC 281 位在英仙旋臂, 太陽系隔壁那條. 處於高溫的 H-II 區, 歸類於發射 (emission) 星雲.
相對於反射 (reflection) 星雲... 它是附近恆星夠熱, 熱到能夠電離周圍的氣體而發光,
"反射星雲" 則是恆星不夠熱到足以電離周圍的氣體, 周遭氣體僅能反射恆星的光譜, 所以大多是藍色, 是因為年輕的恆星高熱成藍色的關係嗎?...
其實我從來就沒搞清楚過... 那所謂瀰漫(diffusion)星雲就包含 "發射", "反射", "發射加反射混合" 三種星雲嗎? (錯... 瀰漫星雲是用"形狀"去分類星雲啦)
總之,  我覺得 emission 用 UHC 或 O-III 效果不錯, reflection 就不怎麼樣. 可能要自己會發光的才有用吧? 像行星狀星雲也是自己發光, 用 UHC 或 O-III 效果就不錯. 是不是因為 "反射星雲" 是反射恆星自己的顏色, 然後這些恆星又沒有熱到光譜在 500 nm 附近, 會低一些... 而 O-III 與 UHC 大多只留通道給 500nm 附近的光通過, 所以反射星雲就沒效啦? 我也不知道, 亂猜的...
還有一個問題, 行星狀星雲 跟 M1, Veil 這種星星爆掉的殘留物, 不都是星星爆掉的結果? 有何不同呢? 剛剛終於去 google 一下... 應該是這樣, PN 是較小顆 (比太陽重 8 倍以下) 的爆掉結果, 中間變白矮星, 其它的噴到外面一層. 超新星殘骸 supervona remnant (取超"新"星真的很令人容易搞混耶) 則是大顆的 (比太陽重 8 倍以上) 爆掉結果, 中間變會變中子星或黑洞, 其他部分就爆炸得亂七八糟... 長得像 M1 或 Veil 那類樣子. 所以未來我們的太陽也會變行星狀星雲囉.

其實很快就 "察覺" 到雲氣, 裝上 UHC 變明顯多了, O-III 更好. 畫圖時可以用 O-III, 因為參考星點都還在, 不過最後還是用 UHC. 畫星點畫得很認真, 因為最後要比對, 不過畫雲氣就隨便亂圖, 主要因為雲氣"界線"沒有很明顯. NGC 281 一點都不小, 大得很呀... 可能前陣子都在看 PN, 看到目光如豆了.

之前好像看過的數字是說這些窄頻濾鏡的目視使用有其限制... 大約 每吋 3 ~ 9 放大倍率最佳.
TSA-102 大概就 35mm 目鏡 每吋 5.8 倍 與 24mm 目鏡 每吋 8.5 倍... 這兩隻 Panoptic OK, 實際使用上 Pan 35 最棒了... 不禁又想到在山上用 Pan 35 + UHC 下的面紗... 真是 "恰到其分" 的美呀! 
BV 就算用最低倍的 LE 30, 必須加 2X OCS 每吋 13.6 倍... 不佳, 相當不佳...
FS-60: 24mm 目鏡可以到 每吋 6.3 倍, 手上也只有這隻適合啦. 18mm 雖然 ok, 但放大倍率太相近, 沒什麼意義.

最後來對圖, 看看是否有找對:


結果還算 ok 啦, 這個事前沒先準備, 純粹畫完再對相片喔.

貼一下熊天文台阿炫兄的專業之作:


拍的真讚...
也許我看得圖太少, 但是真的欣賞的, 目前也只有炫兄的作品...
不知道為什麼, 我喜歡看星點 "細" 而且 "銳利", 很多人處理得暈暈的, 星點圓胖圓胖, 看起來就沒有 "天文" 照的感覺... 當然雲氣可以有不同處理手法, 不過星點一糊一胖就覺得不對勁.

還有炫兄早年的作品 (本來想拿這張來對圖):


最後又看一下新朋友 "ET" NGC 457; 真是越看越像啊, 放在 7mm 0.6 度視野剛好塞滿滿, 非常非常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